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和田地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2-03-30 16:24:25 来源:和田地区统计局 作者: 点击:1615次
和田地区统计局
 
2021年3月22日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及时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沉着冷静应对风险挑战,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地区经济运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复常态,实现经济逆势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6.32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4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59.02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270.81亿元,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8.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4.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6.7%。分季度看,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上半年增长6.3%,前三季度增长3.9%,全年增长5.4%。预计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048元,比上年增长5.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12万人,比上年增加0.02万人。年末全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7%。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3.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6.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0%。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按照每人每年4000元的脱贫标准线,党的十八大以来,和田地区97.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3元,比上年增长9.4%。
 
全年和田市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为355天,其中优良天数95天,优良率为26.8%;重污染天数89天,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二氧化硫(SO2)年平均浓度为14μg/m3,下降6.7%;二氧化氮(NO2)年平均浓度为26μg/m3,下降10.3%;细颗粒物(PM2.5)有所上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有所下降。年末全地区政府债务余额控制在地区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63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3.0%。其中,农业产值116.08亿元,增长2.0%;林业产值3.65亿元,下降15.4%;牧业产值57.80亿元,增长43.0%;渔业产值0.54亿元,增长17.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56亿元,增长3.7%。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2.76万亩,增长5.8%。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25.25万亩,增长4.5%;玉米播种面积101.75万亩,增长15.6%;稻谷播种面积4.33万亩,下降42.4%。
 
棉花面积5.3万亩,下降52.0%;油料面积5.57万亩,增长18.7%;蔬菜面积52.4万亩,增长3.1%。
 
全年粮食总产量77.22万吨,增长7.4%。其中,小麦产量39.78万吨,增长6.0%;玉米产量35.03万吨,增长18.7%;稻谷产量1.8万吨,下降47.8%。
 
全年棉花产量0.53万吨,下降56.0%;油料产量0.63万吨,增长3.8%;蔬菜产量80.51万吨,增长5.1%。
 
全年人工造林面积3.7万亩,比上年下降69.3%;木材采伐量5.43万立方米,增长9.7%;储材量4.94万立方米,增长41.7%;水果总产量82.58万吨,增长15.5%;红枣产量26.96万吨,增长31.4%;核桃产量29.93万吨,增长7.9%。
 
全年猪肉产量0.29万吨;牛肉产量2.76万吨;羊肉产量5.58万吨。禽肉12.61万吨,其中,鸡肉6.47万吨;禽蛋3.31万吨,其中,鸡蛋3.17万吨。生牛奶3.76万吨。年末生猪存栏5.12万头;牛存栏32.42万头;羊存栏470.79万只。年末生猪出栏4.22万头;牛出栏16.73万头;羊出栏345.80万只。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7.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0%。其中,柴油机动力102.26万千瓦,增长3.4%,占总动力的86.7%。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52万台,增长22.5%;小型拖拉机0.50万台,下降17.2%。机耕面积334.37万亩,下降0.8%;机播面积244.16万亩,增长0.6%;机收面积190.37万亩,增长30.6%。
 
全年有效灌溉面积358.61万亩,比上年下降2.4%。实际耕地灌溉面积190.8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79.4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3.96万亩。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64万亩,新增达标堤防长度4.32公里。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15.94万吨,比上年下降11.6%;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22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农药使用量0.03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3.5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96亿元,增长11.8%。在全部工业中,采矿业增长28.0%,制造业增长3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7%。
 
全部工业中,假发行业增长552.1%;金属制品业增长174.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9.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96.9%;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67.8%;纺织业增长2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1.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0.2%;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0.27亿元,增长170.0%;制造业6.62亿元,增长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0.92亿元,增长253.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5.21元,比上年增加2.14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2.67%,提高0.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3.5%,提高0.5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0.39%,提高1.02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3.73亿元,比上年增长7.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2.92万平方米,增长251.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07万平方米,下降68.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8.01亿元,比上年下降3.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77亿元,下降22.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02亿元,下降25.3%;金融业增加值17.50亿元,增长6.8%;房地产业增加值6.94亿元,增长10.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2.3%,利润总额下降9.4%。
 
全地区公路总里程已达到22742.018公里,其中,国道920.134公里(高速公路162.834公里),省道254.863公里,专用道路86.4公里,农村公路21480.621公里。农村公路乡镇通畅率100%、建制村通达率99.68%。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1866.42万吨,比上年下降51.7%;货物运输周转量383831.05万吨公里,下降65.4%。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43.65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8.5%。旅客运输周转量46983.63万人公里,下降61.0%。航空旅客吞吐量100.38万人次,下降37.1%;货邮吞吐量5663.1吨,下降0.7%。
 
年末全地区民用汽车保有量34.78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358辆),比上年末增加3.52万辆,其中,汽车24.42万辆,增加1.63万辆;摩托车5.78万辆,增加1.30万辆;拖拉机4.02万台,增加0.56万台;挂车0.55万辆,增加0.03万辆。个人车辆拥有量达到26.14万辆,增加2.57万辆。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17.08亿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邮政业务量1.24亿元,增长7.8%;电信业务量15.84亿元,增长23.0%。邮政包裹快递业务207.25万件,快递业务收入0.57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21.35万户,增长11.7%;固定电话用户15.91万户,增长39.3%。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0亿元,比上年增长2.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80亿元,增长6.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40亿元,下降9.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0.88亿元,增长9.0%;餐饮收入额4.32亿元,下降37.6%。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比上年增长189.4%,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173.8%,中西药品类增长167.2%,饮料类增长71.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1.3%,日用品类增长40.0%,化妆品类增长12.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烟酒类增长1.8%,汽车类下降8.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0.9%。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4647.50万美元(乌鲁木齐海关统计),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出口额14370.10万美元,增长32.3%;进口额277.40万美元,下降16.2%。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00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74.90亿元,增长146.5%;第二产业投资79.29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投资245.81亿元,增长29.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2.63亿元,增长50.9%。基础设施投资128.29亿元,增长57.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3%。其中,住宅投资25.83亿元,增长222.8%;办公楼投资0.48亿元,增长5.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06亿元,增长39.9%。年末商品房销售面积31.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4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8.13万平方米,增加6.47万平方米。
 
全年新建安居富民房38844套,各类保障性住房11984套,其中,公租房8538套,棚户区改造3410套;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七、财政金融
 
全年全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17.35亿元,下降3.0%;非税收入14.45亿元,增长28.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43.15亿元,增长11.4%。其中,卫生健康支出52.70亿元,增长49.0%;节能环保支出6.35亿元,增长48.2%;城乡社区支出4.46亿元,增长18.6%;农林水支出186.64亿元,增长27.5%;粮油物资储备保障支出0.85亿元,增长322.0%;债务付息支出6.29亿元,增长23.5%。财政自给率由上年的5.98%降至5.85%,下降0.13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79.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41.21亿元,增长11.5%;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08.92亿元,增长7.3%;政府存款余额328.83亿元,下降7.7%;非银机构存款余额0.05亿元,增长142.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4.74亿元,增长20.8%。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47.88亿元,增长65.8%;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06.86亿元,增长1.2%。存贷比为45.5%。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51亿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财险公司保费收入13.36亿元,增长8.4%;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15亿元,下降10.0%。辖区保险机构赔付金额9.60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财险公司赔付金额9.44亿元,增长29.3%;寿险公司赔付金额0.16亿元,下降65.2%。
 
八、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经自治区反馈,全年和田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6元,比上年增长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33元,增长9.4%。
 
全年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206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收入5080.35元,增长8.8%(农业收入778.71元,增长3.7%;林果园艺业收入2269.92元,增长1.9%;畜牧业收入2019.49元,增长20.2%;渔业收入12.23元,增长1.9%)。第二产业收入680.51元,增长1.1%。第三产业收入1263.33元,增长13.4%。外出劳务收入3754.10元,增长28.2%。农民从集体再分配人均收入427.88元,增长8.1%。
 
年末“六项”保险累计参保人数420.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共征缴基金53.50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0.1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15.95万人,参加离退休社会统筹4.2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4.99万人(职工参保人数18.23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226.76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6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7.16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8.23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07.06万人。
 
全年全地区残疾人城镇新增就业78人,任务完成率为190.2%;农村新增就业723人,任务完成率为312.7%;全地区得到康复服务的残疾人11257人,服务率为94.1%;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6014人,服务率为95.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申报国家、自治区、地区本级各类科技项目85项,落实项目经费4345万元。其中,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3项,落实经费250万元;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和田地区特色畜禽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1项,落实经费600万元;自治区科技精准扶贫项目23项,落实经费2145万元,科技特派员扶贫行动项目22项,落实经费835万元;自治区科技创新基地(人才、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1项,10万元;自治区科技创新基地(人才、基地)自然科学基金计划1项,落实经费7万元;自治区区域协同创新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及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1项,落实经费38万元;自治区“三区”科技人才70人,落实经费140万元;安徽援和项目5项,落实经费240万元;地区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7项,落实经费80万元。
 
全年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总投入4345万元。其中,国家科技计划投入250万元;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投入3775万元;安徽省援和项目投入240万元;地区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投入80万元。
 
全年全地区共有各类学校2086所,在校学生91.07万人。全年普通高等教育院校3所,在校学生(含成人学生)1.76万人;成人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2.27万人;技术学校1所,在校学生0.4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2所,在校学生3.43万人;普通中学90所,在校学生15.82万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4.70万人,初中在校学生11.12万人;小学716所,在校学生43.12万人;学前教育1260所,在园儿童24.2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383人。小学入学率99.67%,初中入学率99.15%。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地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演出场次2061次;博物馆4个、文管所7个、文化馆9个、文化站96个;图书馆9个,总藏书量52.98万册。
 
全地区共有广播电视台9座,调频发射机114部,有线大喇叭10894个,有线电视线路长度700.01公里,有线电视用户5.62万户,乡广播电视站84座,广播覆盖率99.85%,电视覆盖率99.83%。自办广播电视节目17套,自办电视节目18套。
 
全年《和田日报》总出版量2501.8万份。《和田日报》实际出版期数498期,其中,汉文实际出版期数251期;维文实际出版期数247期。
 
全年游客728.1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5%。旅游收入57.48亿元,下降12.1%。全地区共有星级饭店12家,其中,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11家。旅游A级景区37个,其中,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19家,2A级景区11家,1A级景区1家。全地区共有星级农家乐73家,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43家,两星级14家,一星级2家。
 
年末全地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04个,其中,医院81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23个,民营医院5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81个,其中,乡镇卫生院9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个,门诊部(所)122个,村卫生室144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2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院(站)9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所9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829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037人,注册护士4423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7732张,其中,医院11802张,乡镇卫生院5489张。全地区共有24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23.9万份/天。
 
年末共有行政村篮球场地1345个,各级体育事业经费672.01万元,体育竞赛经费73.9万元。举办县级以上运动会7次,参赛人数318人次。举办乡镇运动会90次,参赛人数15099人次。?
 
十一、环境保护
 
全年和田市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为355天,其中优良天数95天,优良率为26.8%,同比上升6.5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89天,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主,其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有304天,占比85.6%;其次是PM2.5,其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有54天,占比15.2%;臭氧O3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为5天,占比1.4%。
 
全年和田市城区二氧化硫(SO2)日均值浓度范围3~47μg/m3,年平均浓度为14μg/m3,同比下降6.7%,日均值达标天数比例为100%;二氧化氮(NO2)日均值浓度范围5~57μg/m3,年平均浓度为26μg/m3,同比下降10.3%,日均值达标天数比例为100%;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值浓度范围54~3994μg/m3,年平均浓度为332μg/m3,同比下降1.2%,超标3.74倍。日均值达标天数比例为34.2%;细颗粒物(PM2.5)日均值浓度范围8~1246μg/m3,年平均浓度为113μg/m3,同比上升3.7%,超标2.23倍,日均值达标天数比例为50.0%;一氧化碳(CO)日均值浓度范围0.2~2.2mg/m3,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为1.8mg/m3,同比下降18.2%,日均值达标天数比例为100%;臭氧(O3)日均值浓度范围57~145μg/m3,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浓度为112μg/m3,同比下降6.7%。日最大8小时均值达标天数比例为100%。?
 
全年,四项气态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值,颗粒物年均浓度均超出标准限值。与2019年相比,细颗粒物(PM2.5)有所上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均有所下降。
 
十二、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年末全地区市场主体总数135297户,增长0.7%。其中,内资企业18621户,增长21.3%;外资企业1户,增长100%;个体工商户112351户,下降2.5%;农民专业合作社4324户,增长13.8%。
 
全地区招商引资项目429个,本年度计划投资总额288.9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0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自治区外项目319个,本年度计划投资额235.8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3.68亿元;自治区内项目110个,本年度计划投资额53.1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7.53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76个,本年度计划投资额175.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7.22亿元;续建项目153个,本年度计划投资额113.6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3.99亿元(PPP项目1个,本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0.1亿元)。
 
十三、全社会用电量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4.7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1.5%。从供电用途看,全行业用电量34.14亿千瓦时,增长19.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0.56亿千瓦时,增长28.3%,其中,乡村居民用电增长33.9%。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95亿千瓦时,增长48.0%;第二产业用电量14.64亿千瓦时,增长9.0%;第三产业用电量15.55亿千瓦时,增长24.9%。
 
十四、对口援助
 
全年北京市、天津市、安徽省共实施援疆项目172个,援疆资金15.51亿元,其中,到位援疆资金15.51亿元,资金到位率100%。完成投资14.70亿元,占当年计划援疆资金的94.8%。
 
注释: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和田统计年鉴-2021》为准。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GDP)、各产业增加值及建筑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产品生产价格是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出售其产品时的价格。
 
[4]为规范指标名称,将往年公报中的出游人数、旅游人数、旅游者统一为游客。
 
[5]自2013年,基础设施行业范围调整为以下行业: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管道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市政公共设施管理业。
 
[6]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7]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2012年12月起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统一了城乡居民收入名称、分类和统计标准,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城乡可比的新口径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终数据由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和自治区统计局联合测算反馈。
 
[8]按照国家、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历年专业数据进行调整。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于地区统计局;粮食产量、畜牧产量、各种价格指数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和田调查队;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来自地区农业农村局;灌溉面积、节水面积数据来自地区水利局;安居富民数据来源于住建局;进出口数据来自和田海关;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数据来自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商到位资金数据来自地区商务局;公路客货运量及公路线路年末营业里程数据来自地区交通运输局;机场客、货运吞吐量来自新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田机场;民用汽车数据来自地区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和田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本地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和田分公司;国际、国内旅游数据来自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地区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和田支行;保费收入、全年赔付数据来自地区保险协会;教育数据来自地区教育局、和田医专、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和田地区教育学院、和田广播电视大学、和田技师学院、和田职业技术学院;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申请专利数据来自地区科技局(地区知识产权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育比赛、广播台、转播台、电视台、有线电视用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数据来自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期刊、报纸出版数据来自和田日报社;医疗卫生数据来自地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来自自治区统计局;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源于地区医疗保障局;扶贫开发数据来自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残疾人事业数据来自地区残疾人联合会;环保状况、空气状况数据来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局;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来源于电力公司;对口援助数据来源于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