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阿勒泰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20 10:50:10 来源:阿勒泰地区 作者:admin 点击:1024次

阿勒泰地区统计局

二00七年四月十七日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阿勒泰地区国民经济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阿勒泰的目标,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经过全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区社会经济实现了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长快、结构优、规模大、效益好的良好局面,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面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任务。

初步核实(经自治区审核反馈),2006年,阿勒泰地区生产总值8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2005年可比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76亿元,比上年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30.8%;第三产业增加值2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51%、42.05%和33.44%,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6.5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11.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5.29个百分点。

反映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全年四个季度分别达到110.2、124.5、121.5和122;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09.1、123.9、119.2和133.3。

物价总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升0.97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下降2.6个百分点,食品类价格指数上升0.21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上升1.42个百分点;衣着类价格指数上升0.76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上升1.74个百分点;交通通讯类价格指数上升1.47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上升1.49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指数上升5.64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升1.83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升2.31个百分点。

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再创佳绩。2006年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为22.80万人,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在岗职工8.38万人,比上年增长了2.36%,一产从业人员12.13万人,比上年增长2.06%,二产从业人员2.64万人,比上年增长4.71%,三产从业人员8.03万人,比上年增长3.37%,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3.09万人,比上年增长5.22%。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3.28万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205%;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7万人,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142%;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0.32万人,登记失业率为2.50%。

二、农业

2006年,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培育,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生产发展、农牧民增收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78亿元,比上年增长6.03%,其中:农业产值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9%;林业产值0.72亿元,比上年增长4.60%;牧业产值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渔业产值0.47亿元,比上年增长0.56%;农林牧服务业产值0.76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6.62%。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为183.36万亩,比上年增加16.42万亩,增长9.8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1.63万亩,下降0.87%;油料播种面积19.94万亩,下降9.33%:甜菜播种面积5.30万亩,增长63.58%;蔬菜播种面积1.62万亩,增长12.50%;薯类播种面积1.60万亩,增长4.5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1.23万吨,下降6.11%;其中:小麦产量8.73万吨,增长3.65%;豆类产量6.61万吨,下降0.96%;油料产量3.41万吨,下降7.35%;甜菜产量18.36万吨,增长70.27%;蔬菜产量4.54万吨,增长13.04%。

年末牲畜出栏230.82万头(只),下降0.35%;牲畜存栏319.25万头(只),比上年下降0.97%;牲畜出栏率达72%;牲畜商品率为58%。全年肉类总产量为7.38万吨,比上年增长1.86%;奶产量16.5万吨,增长25.92%;禽蛋产量0.25万吨,增长8.67%。实现农牧民定居850户,新建农区棚圈649座。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0.2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24万亩,完成防护林10.22万亩,完成零星植树86.2万株;全年新增育苗面积0.17万亩,当年封山育林面积61.37万亩。

全年地区水产品产量0.53万吨,比上年下降0.25%。其中:淡水养殖产量0.24万吨,下降1.38%;淡水捕捞产量0.29万吨,增长0.7%。养殖面积达12089公顷,养殖单产为195公斤/公顷。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9.5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1.95%。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76万千瓦,比上年下降0.75%;年末拥有大中型拖拉机4570台,比上年增长2.95%;小型拖拉机13210台,比上年增长4.20%;化肥施用量(折纯)16175吨,比上年增长23.78%;农村用电量4919.5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7%。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14.9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8.8%。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地区坚持把矿业作为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重中之重,继续加速培育和壮大矿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强势推进矿业发展,在矿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持续升温及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三重拉动下,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矿业发展突飞猛进,以矿业开发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经济效益水平大幅攀升。全年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2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5%,增幅较上年提高43.81个百分点,矿业增加值占到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1.2%。其中: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0.92亿元,增长0.71%;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4.26亿元,增长83.92%。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拉动地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股份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2.47亿元,占全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9.24%。

全年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37.79亿元,累计产品销售率95.03%,比上年提高了1.63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累计产品销售率为89.86%,下降3.79个百分点;重工业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5.45%,提高了2.09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铜选矿产品含铜量37239吨,增长1.34倍;锌选矿产品含锌量16341吨,增长44.58%;铁矿石原矿量404.56万吨,增长232.64%;水泥33.76万吨,增长1.96%;发电量61033万千瓦时,增长4%,其中:水电51930万千瓦时,增长1.4%,火电8808万千瓦时,增长21.7%;黄金532千克,增长38.9%;纸浆1.29万吨,下降13.24%;成品糖2.06万吨,增长61.5%;乳制品2091吨,增长51.6%;食用植物油3412吨,下降16.5%;机制纸2230吨,下降23.0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519.61%,比上年提高360.67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33.82%,上升21.36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266.23%,提高160.8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2.66%,下降11.9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78次,比上年快1.02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2.12%,上升41.9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8.49万元/人,比上年提高20.96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6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倍。年末全地区拥有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5家,利税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11家,工业经济步入健康、快速发展轨道。

建筑业生产高速增长。全年地区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4.81亿元,比上年增长56.6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38%;竣工产值4.21亿元,比上年增长58.47%;房屋竣工面积32.12万平方米,增长20.98%;实现利润14万元,增盈减亏98.9万元;上缴税金1664万元,增长16.6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水电建设为重点的水能产业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呈现出健康发展和稳定增长势头。全年地区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其中:城镇完成投资28.86亿元,增长9.47%,占总投资的90.19%;房地产开发投资0.82亿元,下降24.75%;农村及5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投资2.32亿元,增长72.25%。2006年我区利用矿产等资源优势及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民间投资迸发空前活力,共完成投资11.09亿元,同比增长39.75%,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7.61%上升到34.65%。

从三次产业看,第三产业投资下降,第二产业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48亿元,比上年增长38.29%,占总投资的17.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06亿元,增长83.80%,占总投资的28.30%,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7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增长的贡献份额为126.7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7.46亿元,下降12.03%,占总投资的54.57%。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稳定,保持了持续活跃、稳步上升的态势。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按城乡市场划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7亿元,增长15.3%;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分行业完成情况,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15.1亿元,增长14.8%;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3.7亿元,增长18.7%;其他行业完成0.3亿元,增长6.3%。

对外经济呈现全面下滑态势。全年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2932.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5.14%。其中:进口总值1745.3万美元,下降29.63%;出口总值1186.9万美元,下降41.8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邮电业平稳发展。

全年地区共完成货物运输量997万吨,同比增长24.94%,完成货物周转量12016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2.81%,运送旅客达1377万人次,同比增长26.56%,客运周转量为10328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9.5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6258万元,比上年增长13.1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1927户,增长46.66%,普及率达到30.09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75626户,增长39.29%,普及率达到27.54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5203户,增长37.5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35.17万门,增长45.57%。

坚决贯彻执行地委、行署关于加快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为地区重要支柱产业为目标,2006年以喀纳斯为龙头的旅游业强势推进,景区规划编制、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市场整顿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景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6%;实现旅游收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09%,其中:喀纳斯景区完成接待7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2006年新增A级景区6处,全区已达22处,新增星级宾馆(饭店)5家,全区已达31家(三星级8家),新增旅行社5家,全区已达37家,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公司1家,农(牧)家乐挂牌达280余家。

喀纳斯成立了景区管委会实施了准政府职能的重大调整;成功举办了喀纳斯春季推介会、“金秋国际摄影节”、喀纳斯邮票发行式;中央电视台“图瓦人遗存”、“北极熊探秘”、“神秘的喀纳斯”等节目顺利播出,各主流媒体均加大了对喀纳斯的报道;喀纳斯新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新疆唯一金奖,被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旅行商协会、世界华人华侨旅游合作组织授予“中国优秀旅游胜地”称号,被国家建设部列为“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入选“中国青少年最喜欢去的30个地方”;布尔津县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四个试点县之一自治区初验合格,获首批新疆旅游强县。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金融和保险业发展平稳。

2006年地区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和发展为主线,坚持收支并重,着力培植财源,努力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了全年财政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支持了地区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7.62亿元,比上年增长54.1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09亿元,增长32.4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93亿元,增长36.51%,其中:增值税0.98亿元,增长94.05%,营业税1.27亿元,增长3.78%,其他地方税收0.67亿元,增长67.30%;基金预算收入0.16亿元,下降23.27%。全年国地两税共完成税收收入6.87亿元,增长54.04%,其中:国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4.63亿元,增长68.5%,增收1.88亿元;地税系统完成税收收入2.24亿元,增长31.74%,增收0.53亿元。

全年财政支出1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8.79亿元,增长23.21%,其中:农业支出1.13亿元,增长17.4%,基本建设支出0.92亿元,增长53.98%,科教文支出5.28亿元,增长14.64%,卫生、抚恤和社会保障支出4.52亿元,增长24.06%;基金预算支出0.14亿元,下降2.9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6年地区金融工作以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为主线,努力构建和谐的地区金融环境,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强化内部管理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年未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88.19亿元,比年初增加23.3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42.6亿元,比年初增加6.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94亿元,比年初增加1.86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全年发放农业贷款6.11亿元。现金收入1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4%,现金支出20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7%,其中工资性支出18.59亿元,比上年增长5.74%,货币投放或回笼5.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89%。

全年保费收入1949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07%。其中,人身险收入12750.24万元,增长5.35%;财产险收入6742.95万元,增长20.27%。各项赔款和给付总额5355.65万元,增长22.82%。其中,人身险给付939.05万元,下降14.96%;财产险赔款4416.6万元,增长35.62%。

八、招商引资和经济技术协作

2006年地区招商引资工作紧扣加快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开放,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工作措施,拓展招商引资领域,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全地区共落实执行招商项目120个,其中新建招商项目67个,实际引进到位资金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21.5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中固定资产投资10.22亿元,占全地区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的37.57%,招商落户企业完成增加值11.6亿元,占全地区生产总值的14.39%。

全年地区正式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81个,比上年增长17.40%,落实合同总金额42.94亿元,比上年增长53.01%。其中:区内经济技术协作项目17个,合同金额22.13亿元;区外经济技术协作项目17个,合同金额20.81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德育教育为首,以加强“双语”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取得了教育教学的新成绩,地区教育事业全面、健康、稳步发展。加快推进民汉合校,整合校舍资源,学校总数从2000年的364所合并至目前的222所。年末,全地区拥有各类中小学校215所,在校学生总数89320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2779人,比上年增长2.2%;初中在校学生27872人,比上年下降11.3%;小学在校学生48669人,比上年增长0.15%。2006年小学入学率和毕业率分别为98.9%和99.8%,全地区初中升高中率39%,高中毕业率94%,高考上线率达90%,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大力实施科技兴阿战略,加强科技计划的实施和管理,科技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年末地区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38项(国家3项、自治区20项),其中:新上科技项目16项,上年结转科技项目22项,项目累计拨款461万元,其中:新上项目资金229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地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乡镇文化站54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3个,档案馆8个。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6.51%,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3.56%。全地区电影放映单位8个。

年末地区共有卫生机构104个,其中:医院2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个,妇幼卫生机构8个。拥有病床2193张,专业技术人员3302人,其中:医师1660人,护士918人。2006年未全地区(除阿勒泰市外)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83274人,比上年增加6860人,增长了3.89%,平均参合率为77.60%,比上年提高了1.62个百分点。

全年地区运动健儿在自治区各项体育比赛中,共夺得金牌32枚、银牌14枚、铜牌27枚。全民健身运动轰轰烈烈,共举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运动会42次,参加人数达5万余人。

十一、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17起,比上年增长26.80%,死亡92人,比上年下降10.68%,受伤296人,比上年增长125.95%,直接经济损失240.11万元,比上年下降19.66%。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1.14,下降32.94%;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10万人死亡率7.50,下降29.8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10.88,下降14.2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本年和上年均为0。

十二、人口和计划生育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国家、自治区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006年年末,全地区总人口为63.78万人,比上年增长1.21%。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1.86万人,占总人口的49.96%,比上年减少0.16个百分点;少数民族人口36.66万人,占总人口的57.48%。

全地区计划生育率为99.56%,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8177人,出生率为13.70‰,死亡人口2254人,死亡率为3.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92‰。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5293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年增加1723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05元,比上年增长7.36%,人均年增加261元。

全年地区累计享受低保的人数为47.31万人次,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271万元,月人均享受90元;抚恤补助各类优扶对象818人,上级下拨抚恤事业费302万元;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职工生活经费140万元。年末拥有农牧区敬老院11个,床位90张,职工25人,供养老人77人,人年均供养标准为2300元。城镇扶贫帮困工作取得成效,建立了帮扶基金,全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工商业主总计捐款179.1万元,为地区特困群体实施社会救助提供了资金保证。

医疗保险工作继续发展。全年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实际参保人数86270人,其中:在职职工参保人数为62751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23519人。应收医疗保险基金10849万元,实收10781万元。

社会保障继续加强。年末地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为36008人,比上年增加2867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996人,企业职工14268人,其他人员18744人。全年为11503名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10413万元,社会发放率达100%,确保了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百分之百足额发放。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大于100表示景气,小于100表示不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