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阿勒泰地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20 10:48:13 来源:阿勒泰地区 作者:admin 点击:1251次

阿勒泰地区统计局

二零零三年三月十八日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全地区各级党政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地委扩大会议精神。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地区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质量和效益均有所提高。初步测算,全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9.18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1.95亿元,同比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13.97亿元,同比增长11.9%。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3.84%、30.50%和35.66%。近几年地区结构调整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2002年比2001年下降2.8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了0.75个百分点。在国内生产总值11.7%的增速中,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稳中略有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9.9%,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交通通讯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是影响今年价格指数持续走低的主要因素。食品类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交通通讯类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非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1.8个百分点和5.0个百分点。其中:衣着类价格指数上升3.3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指数上升2.3个百分点;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指数上升1.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0.4%,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96.4%,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2年年末,在岗职工8.1万人,比上年下降0.86%,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1.7万人,同比增长3.66%。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8家,全地区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和再就业12534人,再就业率为27%。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5409人,登记失业率为4.2%。2001年底结转的下岗职工人数为2078人,今年新增下岗职工397人,出中心的下岗职工为920人,其中:再就业人数为694人,年末在中心人数1555人。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企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效益不高,缺乏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发展环境、市场环境,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对外开放整体水平不高;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依然严峻。

二、农业

2002年农村经济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重心,按照“调优、调大、调特”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实现了农牧业生产双丰收,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8亿元(按90年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16%。其中:农业产值3.50亿元,同比下降1.15%;林业产值0.44亿元,同比增长336.29%;牧业产值5.35亿元,同比增长2.98%;渔业产值0.19亿元,同比增长6.11%。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2002年全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中,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由去年的48:15:37调整到46:14:40,总体上实现了扩草的目标。

全年农作物总播面积为154.97万亩,同比减少10.35万亩,下降6.26%(减少部分为低产田,已退耕还林)。其中:粮食播种面积71.36万亩,同比减少8.29万亩,下降10.41%;油料播种面积12万亩,下降0.99%;甜菜播种面积2.63万亩,增长4.17%;药材播种面积1.28万亩,下降52.24%;薯类播种面积1.34万亩,增长3.48%;蔬菜播种面积3.95万亩,增长4.37%。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0.78万吨,下降7.04%。其中:小麦产量6.99万吨,下降18.89%;玉米产量7.73万吨,增长9.96%;豆类产量5.97万吨,下降7.14%;甜菜产量7.26万吨,增长29.41%;薯类产量2.94万吨,增长14.73%。

林业生产认真贯彻国家提出的“西部开发、生态先行”的战略,实现了快速发展。2002年完成退耕还林13.06万亩,“三北”四期人工造林3.76万亩,重点防护林12.05万亩,宜林荒山地造林13.97万亩。全年完成幼林抚育面积41809公顷,成林抚育面积33849公顷,年末实有育苗面积254公顷。

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的稳步发展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目前全地区培育农区养殖小区11个,扶持养殖专业户1396户,使农牧融合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2002年年末牲畜存栏333.35万头(只),同比增长2.07%;牲畜出栏203.94万头(只),同比增加0.87万头(只),增长0.43%;牲畜出栏率达62.4%;牲畜商品率为45.0%。全年肉类总产量为6.74万吨,增长0.28%;牛奶产量6.99万吨,增长3.68%;山羊绒产量143吨,增长13%;禽蛋产量0.22万吨,增长4.87%。

渔业生产发展稳定。2002年全地区水产品产量0.46万吨,增长5.13%。其中:养殖产量0.21万吨,下降5%;捕捞产量0.25万吨,增长15%。全地区养殖面积达13110公顷,养殖单产为157公斤/公顷。

乡镇企业平稳发展。2002年,地区乡镇企业拥有企业19700个,同比增长0.59%。全年乡镇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同比增长1.37%。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牧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9.74万千瓦,同比增长22.0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7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3165台,增长125.59%;小型拖拉机4527台,下降33.68%;化肥施用量(折纯)12479吨,增长3.27%;农村用电量2607万千瓦时,增长3.21%。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全年总灌溉面积达225.02千公顷,增长1.36%,节水灌溉面积为68.99千公顷。完成盐碱地改良面积29.82千公顷,其中本年新增改良面积0.22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04千公顷,净增治理面积5千公顷。全地区已配套机电井469眼。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工业和建筑业

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大企业集团的介入,对地区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开始显现。目前已有30多家大企业和大公司在地区落户,其中8家为上市公司。2002年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3.16亿元,增长14.25%,增幅较去年提高13.7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0.74亿元,增长4.99%;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42亿元,增长18.05%。从登记注册类型看,非国有经济成分增长,国有经济成分下降,国有经济完成现价增加值1.02亿元,下降4.07%,非国有经济完成现价增加值2.14亿元,增长25.95%。

产销衔接进一步好转。2002年全地区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8.74亿元,累计产品销售率97.79%,同比上升了7.7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2.55%,上升15.93个百分点;重工业累计产品销售率为99.62%,上升3.99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原煤8.44万吨,同比下降20.75%;铁矿石原矿量41.82万吨,同比增长76.16%;铁矿石成品矿5.69万吨,同比下降58.65%;水泥29.80万吨,同比增长47.23%;发电量39839.4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80%,其中:水电35016.4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73%,火电4130.00万千瓦时,同比下降10.06%;饮料酒1731.59吨,同比增长11.61%;呢绒4.03万米,同比下降75.12%;纸浆1.02万吨,同比增长19.58%;乳制品586.10吨,同比增长15.51%;食用植物油7372吨,同比下降5.37%;机制糖1.55万吨,同比增长55.79%。

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全面提升。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94%,同比上升50.2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2.13%,上升3.48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86.36%,下降7.61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84.25%,上升5.7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0.8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69%,同比上升1.5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12393元/人,同比提高1120元/人。盈利企业盈利额3209.5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7245.6万元,盈亏相抵后净亏损4036.1万元,同比减少亏损5145.3万元。

建筑业生产继续增长。全地区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4276万元,同比增长10.91%;实现增加值5262万元,增长35.9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9.5万平方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1898元/人,实现利润589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2年全地区完成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41929万元,同比增长33.04%。其中:国有经济投资120271万元,同比增长37.46%,占总投资的84.74%。在投资总额中,投资增长的重点仍然是基本建设,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31326万元,同比增长41.11%,占投资总额的92.53%;更新改造投资5297万元,同比下降17.12%;房地产开发投资2858万元,同比增长14.46%;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2408万元,同比下降37.76%;其他投资40万元。

国债建设成效显著。在国家增发国债和扩大投资政策的推动下,国债项目投资成为推动我区投资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2002年基本建设施工项目中,国债项目64个,占全部施工项目的32.49%,完成投资42737万元,占总投资的30.18%。

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农业、生态、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投资力度加大。第一产业投资随着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以及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计划的逐步实施,呈快速增长态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8074万元,同比增长3.6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1396万元,下降33.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2459万元,同比增长66.16%。其中:道路投资涉及面广范围大,全年累计投资43355万元,同比增长1.6倍;社会服务业完成投资11820万元,同比增长82.63%倍;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1439万元,同比增长1.6倍;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视电影业完成投资5479万元,同比增长2.3倍。

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为投资增长提供了必要保证。2002年基本建设到位资金139566万元,增长69.61%。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70095万元,增长3.9倍;国内贷款14679万元,下降43.08%;利用外资482万元;自筹资金46592万元,同比增长43.60%。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02年,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2亿元,同比增长10.23%,增幅比去年提高1.18个百分点。按城乡市场划分,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40亿元,同比增长10.40%;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3亿元,同比增长6.22%。城镇增幅高于农村4.18个百分点。从分行业的完成情况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7.17亿元,同比增长11.17%;餐饮业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11亿元,同比增长23.02%;其他行业完成3.75亿元,同比增长5.28%。

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2002年全地区完成外贸进出口总值6344.27万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进口总值2682.45万美元,同比下降46%;出口总值3661.82万美元,同比增长21.6倍。地区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贸易顺差979.37万美元。

招商引资成绩显著。2002年我区正式签订经济技术协作项目54个,合同总金额14.98亿元。其中:区内经济技术协作项目36个,同比增长16.13%;合同金额3.35亿元,同比增长16.70%。区外经济技术协作项目18个,同比增长12.5%;合同金额1.34亿元,同比增长88.19%。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2年全地区共完成货物运输量738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84737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9.46%,运送旅客达116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为67981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0.81%。

交通通信业快速发展,通信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手段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规模网点继续扩大。2002年全地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61万元,同比增长18.99%;完成电信业务总量9093万元,同比增长26.75%。城市电话用户达63303户,同比增长27.02%;乡村电话用户达25076户,同比增长41.04%。移动通讯完成业务总量4177万元,用户达47329户。中国联通完成业务总量88万元,拥有移动用户21605户,无限寻呼用户11335户。

旅游业发展迅猛,增势强劲。2002年,以喀纳斯为龙头的旅游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亮点。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58万人次,同比增长26%;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55.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2年,地区各级财政认真贯彻“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按照“保工资、保改革、保稳定、保机构正常运转”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财政管理,积极推行政府采购等,增收节支措施,合理调配资金,保证了机构的正常运转和重点工作的开展。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24678万元,同比增长30.4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035万元,同比增长39.19%,其中:增值税1893万元,同比增长5.58%;营业税7199万元,同比增长62.21%。全年财政支出95504万元,同比增长11.61%,其中:社会保障支出2586万元,同比增长16.96%;基本建设支出2003万元,同比增长9.10%;支援农村生产支出623万元,同比下降35.5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金融运行平稳。2002年末,全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2.13亿元,比年初增加5.9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58亿元,比年初增加0.17亿元。其中:发放农业贷款2.85亿元,比年初增加0.46亿元,增长19.19%;发放个人消费贷款3.12亿元,比年初增加0.15亿元。

保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02年,全地区保险系统承保额达到24.65亿元,同比增长31.49%;保费收入11184万元,同比增长37.05%。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792万元,同比增长20.19%;人身保费收入9392万元,同比增长80.48%。支付各种赔款金额148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额1179万元,人身保险给付金额303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全地区拥有各类中小学校290所,其中:民族语言学校175所。在校学生总数102356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9055人,同比增长5.8倍;初中在校学生34536人,同比下降17.42%;小学在校学生58765人,同比下降8.23%。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和升学率分别为98.0%、99.03%和94.5%,三率较往年稳中有升。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2002年末,地区共有各类科技学会和协会43个,民营科技企业2家。列入国家科技部西部科技开发专项项目1项,“星火计划”共建全国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2个,列入并组织实施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3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地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乡镇文化站50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2个,档案馆8个。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和转播台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5.64%,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1.38%。全地区电影放影单位7个。

医院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全地区共有卫生机构263个,同比增长1.25倍,其中:医院30个,卫生防疫机构20个,妇幼卫生机构8个。拥有病床2374张。专业技术人员3409人,其中:医生1715人,护师和护士883人。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活动再上新台阶。2002年,地区体育工作在继续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同时,不断加强运动员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在自治区各项体育比赛中,共夺得金牌30枚,银牌29枚,铜牌18枚。运动员破自治区纪录4/4项/次。

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2002年,地区体委系统从增强全民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出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全年共举行各种运动会83次,参加人数达15000人。

十、环境保护

2002年,地区环境保护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防止污染和强化监督为根本目标,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严查环境违法行为,遏制污染反弹,工业污染有所减轻,主要污染排放总量有所减弱。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在410.82万吨,同比削减3.3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0.70万吨,同比削减1.46%;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控制在30.17万吨,同比削减32.51%;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控制在260357万标立方米,同比削减5.31%。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全年空气质量为一、二级的天数达318天,占到87%,三级以下的天数仅占13%。生态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5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额3369.2万元。

十一、人口

2002年年末,全地区总人口为60.23万人,同比增长1.29%。其中:兵团人口为5.99万人,县(市)辖镇人口13.52万人,占总人口的22.45%。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4.35万人,占总人口的57.03%;少数民族人口34.02万人,占总人口的56.48%。全地区拥有家庭户数16.00万户,其中:民族户为7.60万户,占总户数的47.50%。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地区计划生育率为99.16%,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057人,出生率为11.79‰,死亡人口2021人,死亡率为3.3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1‰,人口增长继续控制在10‰以内。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全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0586元,同比增长6.96%,人均增加68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589元,同比增加228元,增长9.66%。

社会保障工作成绩显著,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地区得到最低社会保障的人数为33897人,共下发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782万元,同比增长2.7倍;抚恤补助各类优扶对象920人,上级下拨抚恤事业费152.5万元;军队离退休干部和无军籍退休职工生活经费72.5万元。年末拥有农牧区敬老院11个,床位132张,职工31人,供养老人69人,人年均供养标准为1200元。城镇扶贫帮困工作取得成效,建立了帮扶基金,全地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工商业主总计捐款308.68万元,为地区特困群体实施社会救助提供了资金保证。

医疗保险工作得到继续发展。2002年全地区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单位1643个,实际参保单位1626个,参保率达99%。全地区应参保人数66679人,实际参保人数62630人,参保率达94%。全地区应收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大病统筹金5312万元,实收5173万元,收缴率为97.38%。

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巩固。全地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数为23893人,同比增加2564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893人,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参保4646人。全年为18980人(次)的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873万元,为7668名离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5921万元,社会发放率达100%,确保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百分之百足额发放。

注:①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②本公报所列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