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塔城地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20 10:47:40 来源:塔城地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74次

塔城地区统计局

2008年3月12日

2007年,塔城地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围绕“三大经济板块”和“两大核心目标”,着力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围绕外延式扩大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着力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走农业稳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生态美区的特色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加快发展造福各族人民,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构建和谐塔城第一位的任务,切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通过“三大经济板块”共同发展,培育和壮大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扎实推进构建和谐塔城的工作进程,努力实现地区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

全年经济运行又好又快,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预期的增长目标。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6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08亿元,比上年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6%;第三产业增加值6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在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26.2:36.8:37,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减少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增加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减少了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73%,拉动经济增长2.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99%,拉动经济增长1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28%,拉动经济增长5.2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地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7%。全年总播种面积539.69万亩,比上年增长7.72%,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3.25万亩,比上年增长1.83%;棉花种植面积136.91万亩,下降0.74%;油料种植面积49.01万亩,增长31.92%,其中红花种植面积18.6万亩,增长7.39%;甜菜种植面积15.63万亩,下降8.12%;打瓜种植面积78.41万亩,增长29.52%;番茄种植面积13.62万亩,增长29.1%。全年粮食产量84.37万吨,比上年增长11.75%。棉花产量14.75万吨,下降0.06%;油料产量5.9万吨,增长36.57%,其中:红花1.05万吨,下降3.7%;甜菜产量61.02万吨,下降0.07%;打瓜籽6.05万吨,增长44.05%;番茄64.67万吨,增长39.82%。

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年年末牲畜存栏数454.55万头(只),比上年下降7.19%。其中:牛存栏46.34万头,增长3.74%;羊存栏376.04万只,下降7.14%。肉类总产量14.74万吨,比上年增长5.21%;绵羊毛产量9816吨,比上年下降0.3%;山羊绒产量为20.83吨,增长25.27%;牛奶产量16.48万吨,增长15.73%;禽蛋产量2.32万吨,下降2.93%;水产品产量2416吨,下降27.28%。全年共完成植树造林面积6212公顷,比上年增长180%。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全区农业生产条件逐年提高。年末全地区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5.5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8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82万千瓦,增长6.64%;大中型拖拉机16470台,增长13.18%;小型拖拉机41954台,下降0.9%;化肥施用量(折纯)98509吨,增长19.11%;农村用电量23993万千瓦时,增长8.43%。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326.4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7.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地区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3.7亿元,比上年增长52.5%,增幅比上年增加了19.9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完成增加值9.88亿元,增长743.91%;集体经济完成增加值0.4亿元,下降13.37%;其他经济共完成增加值33.42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3亿元。

2007年,全区原煤生产440.8万吨,增长5.34%;发电量82679万千瓦时,增长25.25%;水泥123.9万吨,增长17.13%;白酒1281千升,下降7.92%;啤酒68156千升,增长0.01%;面粉31.54万吨,增长14.64%;番茄酱6.17万吨,增长7.01%;原盐31.5万吨,增长22.09%;成品糖3.8万吨,下降2.56%;食用植物油16.05万吨,增长10.53%;纱1.95万吨,下降3.97%;布1376万米,下降6.9%;配混合饲料1.86万吨,增长24.61%;塑料制品12588吨,增长8.63%。

2007年,全部工业企业产销率89.47%,比上年增加了3.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2.06%,比上年减少1.5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06亿元,比上年增长61.66%,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3.57亿元,增长4.1倍,亏损企业亏损额为0.83亿元,比上年下降51.3%。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施工工程个数18个,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95.46万平方米,增长32.08%,其中投标承包施工面积72.79万平方米,增长12.4%,房屋竣工面积51.64万平方米,下降18.34%。全地区建筑企业实现税金2722.2万元,增长32.3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快速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17亿元(不含公路投资2.13亿元),增长30.37%。从隶属关系看:地方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共完成投资5.84亿元,增长29.94%;中央投资1.76亿元,增长19.14%。从投资渠道看:农村非农户投资9.7亿元,增长52.39%;房地产开发投资4.69亿元,增长55.3%;城镇工矿区私人投资1.76亿元,下降2.87%;农村集体投资1.57亿元,增长3.38%;农村私人投资4.9亿元,增长5.83%。从经济类型看:国有、集体经济投资18.98亿元,增长51.7%;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完成24.72亿元,增长33.96%;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完成1.12亿元,下降18.85%;私营、个体及城乡私人投资完成投资14.4亿元,增长21.08%;港澳台外商投资9478万元。从一、二、三产业来看:用于第一产业投资7.71亿元,同比增长2.28%;用于第二产业投资26.85亿元,同比增长49.7%;用于第三产业投资25.61亿元,同比增长23.84%。三次产业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是12.8%、44.6%、42.6%。分行业看:采掘业投资完成6.92亿元,同比增长40.05%;制造业投资完成11.86亿元,同比增长28.07%;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投资完成8.07亿元,同比增长117.22%。

五、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的加快,全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交通运输工具共完成货物周转量177897万吨公里,增长15.2%;完成客运周转量191102万人公里,增长14.4%;客运量2780.3万人,增长12.9%;货运量12568万吨,增长13.4%。2007年实现邮政业务收入4102万元,增长10.7%,通信实现业务收入29888万元,增长10.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国内贸易随着农副产品及食品类价格的上扬,市场销售额趋增,全年共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7亿元,增长15.17%,比上年增加1.2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18.21亿元,增长16%,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为67.8%,与上年市场份额持平。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20.6亿元,增长15.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为5.05亿元,增长16.43%;其他行业零售额为1.22亿元,增长7.2%。

2007年全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为6012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1.05%。其中:进口总额8255万美元,下降81.85%;出口总额51872万美元,增长69.06%。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7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4.42亿元,增长24.4%,一般预算收入12.59亿元,增长23.9%;地方财政支出34.01亿元,增长26.7%,一般预算支出32.36亿元,增长27.1%。金融业保持良好的运行格局,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3.54亿元,比年初增加了7.8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18.92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2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34亿元,比年初减少0.59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66亿元,比年初增加13亿元。各项贷款中,短期贷款50.38亿元,比年初增加6.24亿元;中长期贷款15.69亿元,比年初增加4.39亿元。

保险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壮大。2007年全年保费收入37914万元,其中财产险12333万元,人身险25581万元;已决赔款927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7199万元,人身险赔款2071万元。

八、教育、文体、卫生

教育事业稳中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开展。2007年全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08所,其中普通中专学校4所,成人中专学校2所,职业高中5所,中学99所,小学188所,幼儿园79所(包括私人个体)。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达16.49万人,比上年下降1.6%。其中中专学校在校学生680人,增长33.3%;中学在校学生6.62万人,下降3.1%;小学在校学生8.02万人,下降3.8%。学龄儿童入学率99.88%,与去年相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去年的99.96%上升到今年的100.96%,增加了1个百分点;初中升高中升学率由去年的59.3%,下降到今年的58.86%,减少0.44个百分点。2007年全区共有卫星收转站116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0座,调频转播发射台47座,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0.98%,比上年减少了0.29个百分点,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7.35%,比上年增加了0.63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120624户,其中农村有线电视用户45732户。

我区体育事业又有新突破。在自治区级运动会中,获得金牌奖10块,银牌奖6块,铜牌奖8块。由我区选送的全国女子摔跤锦标赛58kg级、全国青年女子摔跤锦标赛78kg级分别荣获冠军。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不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卫生机构共133个,卫生技术人员3660人,其中执业医师1488人,注册护士1123人,拥有病床2880张。

九、人口与人民生活

2007年,全地区地方人口总数为91.68万人,比上年增加15122人,其中男性46.91万人,占总人口的51.17%,女性44.77万人,占总人口的48.83%,男女性别比为104.8:100。少数民族41.2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44.98%,汉族人口50.4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5.02%。全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3.7‰;人口死亡率为3.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8‰,年末家庭总户数为291762户,户均人口数为3.14人。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0.95万人,比上年下降1.4%,其中国有单位职工9.44万人,下降1.2%;城镇集体职工0.2万人,下降4.8%;其他经济类型职工1.31万人,下降2.9%。全地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78356.3万元,比上年增长13%,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5669元,增长13.1%,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57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2%,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985元,增长11.4%,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703元,增长7.6%。200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71元,增长10.5%,比上年增加了529元。

十、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

2007年,各类人力资源市场16个,实现再就业率120%,失业率2.18%。已实现就业人数2032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99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2791人,征缴基金16369万元,征缴率11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5874人,征缴基金2844万元,征缴率100%;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4748人,征缴基金13874万元,征缴率11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3865人,征缴基金912万元,征缴率194%,发放人数338人,发放金额489万元;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4801人,征缴基金693万元,征缴率146%,发放人数1459人,发放金额319万元。

截止2007年底,全地区城市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户数17920户,救济人数43844人,发放救济金额4438.5万元,人均月补差91.8元。救灾救济人数66786人,发放救灾救济金额1214万元。2007年各类社会福利院11个,收养人数665人,比去年增加460人。

十一、安全生产

据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计,全地区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33起,比上年下降20.38%;死亡132人,比上年下降6.4%;受伤585人,比上年下降13.3%;直接经济损失419.8万元,比上年上升3.7%,其中: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6起,比上年上升500%,死亡19人,比上年上升533%;未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

全地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65人,比上年下降22.62%;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6.15人,上升38.51%;道路交通万车生产安全事故死亡9.14人,下降15.99%;煤炭百万吨生产安全事故死亡2.26人,上升34.52%。

注:1、本公报价值量指标按现价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2、本公报不包括区内兵团数字。

3、本公报部分数字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