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和田地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20 09:19:34 来源:和田地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96次

和田地区统计局

(2006年3月20日)

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和田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按照地委确定的"六大战略"、"五大基地"、"三个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克服了生产资料大幅涨价等消极因素的制约,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国民经济保持了旺盛活力和快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据初步测算,2005年我地区生产总值48.78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05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7.91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18.82亿元,增长13.0%。地区人均生产总值2712元,增长10.9%。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5.2∶16.2∶38.6调整为45.5∶15.1∶39.4。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在所有商品中,价格变动较大的商品有:食品类、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品类分别下降了1.9%、2.7%,金银珠宝类、燃料类分别上涨了3.8%、15%。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类中价格变动较大的有:油脂、菜、肉禽及其制品分别下降了14.1%、9.2%、4.6%、淀粉及薯类、蛋、干鲜瓜果、水产品分别上涨19.4%、13.1%、5.4%、4.6%。

全地区年末就业人员63.90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1.63万人,增长4.1%。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人数1.6万人,比上年增长7.3%。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288人,增长38.5%,登记失业率3.8%,比上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年末我地区下岗失业人员3823人,比上年下降3.2%。通过各种途径帮助1883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比上年增长91.8%,再就业率达到45.3%,比上年上升24.4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4.97亿元,按9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9%。其中:农业产值32.01亿元,增长7.0%;林业产值3.34亿元,增长24.6%;牧业产值8.81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0.12亿元,增长18.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0亿元,下降2.4%。

粮食播种面积207.44万亩,增加4.51万亩,总产91.13万吨,增长3.3%,单产继续稳步提高,达439.3公斤/亩,增加4.68公斤/亩。棉花播种面积32.66万亩,减少2.34万亩,总产3.91万吨,增长1.9%,单产119.62公斤/亩,增加10.06公斤/亩;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5.66万亩,增加4.29万亩,产量24.86万吨,增长42.3%;苜蓿播种面积达到65.43万亩,减少9.2万亩,产量49.46万吨,增长3.0%;瓜果总面积75.31万亩,增加6.38万亩,总产量36.02万吨,增长9.6%,其中:水果面积68.69万亩,增加6.61万亩,产量24.96万吨,增长15.3%。

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12.5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93万亩,增长2.2倍,封山育林面积72.71万亩,增长25.5%,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77.75万亩,增长15.8%,成林抚育面积99.22万亩,增长48.4%,核桃产量1.63万吨,增长53.3%。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440.02万头只,增长3.2%,能繁殖的母畜达270.25万头只,增长3.8%,繁殖成活幼畜达273.61万头只,增长8.7%,牲畜出栏295.36万头只,增长8.2%。肉类总产量5.32万吨,增长8.7%;羊毛产量6167吨,增长2.4%;牛奶产量1.46万吨,增长18.9%;禽蛋产量5320吨,下降20.8%。

水产品养殖面积6.18万亩,增长15.3%,产量1162吨,增长18.3%。

农村"六个30万"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全地区林果面积累计达到168万亩,其中精品林果面积累计达到24.2万亩,比2004年新增14.2万亩;人工种植红柳累计达12万亩,比2004年新增5万亩,接种大芸累计达7万亩,比2004年新增3.16万亩;优质商品牛6.8万头,优质商品驴6.3万头;累计建设蔬菜大棚5.4万亩,比2004年新建近2万亩;全地区32.66万亩棉花全部采用了高密度栽培技术。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8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6%,其中,农用排灌总动力3.19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542台,增长2.2%,小型拖拉机1.15台,增长5.2%;化肥施用量(折纯)4.9万吨,增长6.4%;农村用电量1.26亿千瓦时,增长27.8%;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41.8万亩,增长0.62%。

2005年乡镇企业完成产值14.68亿元,增长6.7%,营业收入15.02亿元,增长10.4%,实现利润1.05亿元,增长19.0%,上交税金7017万元,增长27.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2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4.01亿元,占72%以上,增长8.8%。轻工业完成产值1.51亿元,增长5.2%;国有控股企业总产值2.96亿元,占53.6%,增长4.2%。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2%,上升3.8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3%,下降0.1个百分点,轻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3%,上升13.8个百分点;国有控股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5%,上升6.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个,亏损企业数22个,亏损面达76%。实现利润-7022万元,比上年增亏374万元。其中:电力行业亏损8715万元;纺织行业亏损734万元。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6亿元,增长11.4%,竣工产值3.64亿元,增长8.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77万平方米,增长32.8%,竣工面积49.45万平方米,增长2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28.47亿元,增长43.4%,兵团投资1.77亿元,下降44.4%。

在地方投资中,住宅投资8.29亿元,增长1.2倍;城镇私人建房投资2.03亿元,增长18.6%。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20.47亿元,增长52.4%,非国经济投资8亿元,增长69.8%。按行业分(私人建房除外),第一产业投资1.34亿元,增长1.3倍;第二产业投资4.25亿元,增长63.1%,其中制造业投资1.85亿元,增长35.6%,电力行业投资1.95亿元,增长1.8倍;第三产业投资20.85亿元,增长39.4%,其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4.22亿元房地产业投资4.06亿元,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1.71亿元,教育行业投资1.05亿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投资8.27亿元。

施工项目个数403个,增加131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29个,增加85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42.08亿元,增长32.8%,平均每个项目的建设规模为1044万元,下降10.4%。本年新增固定资产18.86亿元,增长77.6%。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