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吐鲁番地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3:15:39 来源:吐鲁番地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10次

吐鲁番地区统计局

2007年3月20日

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地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拼搏,扎实工作,确保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了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起好了步,开好了头。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4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地方属实现生产总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从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11.2%;第二产业增加值99.6亿元,增长15.7%,其中:工业增加值88.8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12.1%。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24843元,比上年增长11.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65.9:23.6调整为9.6:68.3:22.1,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一、二、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79.0%、15.4%。

价格总水平平稳上涨。2006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其中:非食品价格上涨2.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消费品价格上涨2.7%。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的八大类呈现全面上涨,由高到低依次是:居住类上涨7.8%;食品类上涨3.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1%;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1%。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4%,涨幅比上年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化学肥料上涨6.3%,涨幅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农用机油上涨11.3%,涨幅比上年回落7.3个百分点。

年末全地区从业人员31.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2.4%。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0.7万人。新增就业人员8152人,比上年末增加1091人。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8885人,其中:新成长劳动力101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81人,其他人员6089人。按规定减免税费84万元,惠及下岗职工4428人。全年完成各类职业培训24634人,其中:城镇各类人员培训6646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7988人。年末全地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末提高0.1个百分点。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资金、技术、人才制约经济发展。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06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种植业产值17.4亿元,增长16.6%;林业产值0.2亿元,下降8.6%;畜牧业产值4.5亿元,增长10.5%;服务业产值0.4亿元,增长8.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1万亩,比上年减少8.1万亩;棉花种植面积27.4万亩,增加4.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7.3万亩,增加1.4万亩;葡萄种植面积43.7万亩,增加0.4万亩;瓜类种植面积10.3万亩,增加2.5万亩。全年粮食产量5.3万吨,比上年下降27.8%;棉花产量2.5万吨,增长25.8%;蔬菜产量17.9万吨,增长20.9%;葡萄产量71.3万吨,增长24.5%;瓜类产量19.1万吨,增长31.3%。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地区温室和联栋大棚3.8万亩,比上年增长20.9%。蔬菜产量6.5万吨,增长1.0倍,实现产值1.4亿元,增长87.0%。

畜牧业平稳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110.8万头(只),比上年下降2.3%。肉类总产量4.4万吨,比上年增长5.0%,其中:牛肉产量1.2万吨,增长2.0%;羊肉产量3.0万吨,增长7.7%;奶类产量2.1万吨,增长3.6%;禽蛋产量456吨,增长2.0%;水产品产量350吨,下降2.0%。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年末全地区农机固定资产总值4.1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44.9万千瓦,农机化经营总收入2.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农机经营纯收入1.1亿元,增长3.7%。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1.9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9千公顷。

三、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地区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3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其中:地方属工业总产值42.7亿元,比上年增长46.6%;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4.7亿元,比上年增长30.2%。产品销售率98.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全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尽显产业主导地位,实现工业总产值111.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0.1%。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2.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占72.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占4.6%;非金属矿采选业占0.4%。

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824.79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9.7%;发电量53902万千瓦小时,增长4.6倍;原煤生产量308.1万吨,增长81.7%;原油生产量205.7万吨,下降2.0%;其他产品产量见表: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8.2亿元,比上年增长33.7%。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4.5亿元,增长25.9%;集体企业实现利润0.1亿元,增长60.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0.1亿元,增长29.0%。工业企业运行质量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38.5%,比上年提高138.6个百分点。

2006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6.1亿元,比上年下降14.3%;施工面积21.1万平方米,下降23.7%;房屋竣工面积11.5万平方米,下降41.7%。全地区具有资质等级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715万元,比上年减亏187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地方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亿元,增长30.5%。按城乡分: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2.7亿元,增长33.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2亿元,增长20.6%。

招商引资项目质量进一步提升。2006年签约项目64个,签约金额近60亿元。引进中国万向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冶集团、中国能源科技集团、山孚集团等知名企业参与吐鲁番地区经济建设。全年到位资金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6亿元,增长10.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4.1亿元,增长16.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1亿元,增长12.3%;其他零售业零售额297.5万元,下降48.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销售额快速增长。全年实现零售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40.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6.2%;日用品类下降13.3%;书报杂志类增长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7.4%;汽车类下降0.4%。

六、对外贸易

外贸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2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倍。其中:出口总额183.8万美元;进口总额42.2万美元,下降52.3%。出口大于进口141.6万美元。利用外资情况良好。全年审核外商投资项目1个,审批外资项目2个,协议利用外资1559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公路通车里程3341公里,比上年增长26.3%。其中:等级公路里程2873公里,增长18.7%;等外公路里程468公里,增长1.1倍。交通运输完成公路货运量802万吨,增长9.4%;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84111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10.4%。完成公路客运量11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完成公路客运周转量63130万人公里,增长15.5%。

年末共有汽车29732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14辆)。其中:载客汽车10218辆,载货汽车6657辆,其他汽车12857辆。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746万元,增长17.9%;电信业务收入18620万元,增长4.9%。新增固定电话用户2万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9万户(小灵通用户4.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1万户,增长1.7%;农村电话用户7.7万户,下降13.8%。新增移动电话用户7265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7.5万户。年末全地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7.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0.4%。电话普及率达到63部/百人。年末全地区互联网用户2万户。

旅游事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52.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330.6万人次,增长8.3%;接待国外游客26.6万人次,增长15.6%。实现旅游收入6.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年末全地区星级宾馆14家,占主要宾馆饭店总数的36.8%。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地区全口径财政收入20.82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95亿元,增长32.1%。分税种看:增值税收入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8.1%;营业税收入1.2亿元,增长30.8%;企业所得税收入0.24亿元,增长54.5%;个人所得税收入0.33亿元,下降2.2%;资源税收入0.2亿元,增长2.7%。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3%。其中:基本建设支出增长93.3%;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增长84.7%,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支出增长28.2%,各项农业支出增长60.0%,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29.0%。

金融业平稳发展。年末地区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6.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45.8亿元,增长12.4%;企业存款21.4亿元,增长21.0%。年末地区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5亿元,下降6.6%。

年末地区全部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99.2亿元,累计各项现金支出215.4亿元,累计货币净投放16.2亿元,下降0.6%。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地区各保险公司实现各项保费收入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6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人寿险保费收入11497万元,增长18.4%。在人寿险保费收入中,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2399万元。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6245万元,下降27.8%,其中:财产险赔款4960万元;寿险业务给付223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款及给付1062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地区有各类学校220所,在校学生99635人,毕业生26247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1225人,毕业生356人;普通中学93所,在校学生39018人,毕业生14480人;小学校115所,在校学生52645人,毕业生9193人;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6747人。全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少年入学率99.7%。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为0。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全年全地区有7.5万名中小学生享受到国家、自治区免课本费、免杂费政策,比上年增长1.9倍,占中小学在校学生数的86.0%。

科研、科技项目申报成绩显著。全年向自治区科技厅申报项目30项,获得申请立项的20项。其中: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项,攻关项目1项,星火项目3项,新兴项目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科技特派员项目10项。共争取项目经费297万元,已到位经费147万元。

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工程,2006年我地区“楼兰”牌干红葡萄酒、“驼铃”牌干红葡萄酒、“火焰山”牌顺丁烯二酸酐等3个产品在新疆名牌评选活动中获得新疆名牌产品荣誉称号。制定了《吐鲁番葡萄、吐鲁番葡萄干包装与标识》地方标准。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全年检验果蔬601个批次,检验葡萄7200批次。全年共检定计量器具21118台(件),检验特种设备297台(件),检验压力容器357具,检验气瓶5277只。按照农业规范化标准要求,年末全地区有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4个,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区1个,地、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1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地区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3个,文化站20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5个。年末全地区有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转播发射台6座,电视转播发射台5座。全地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8%。图书馆藏书22.4万册,全年出版印刷《吐鲁番报》309.3万份,其中维文145.6万份,汉文163.7万份。全年出版《吐鲁番文艺》杂志1.7万份,比上年增长2.0%。

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新疆电视台拍摄《开依提麦西来甫》艺术片,与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保护中心联合搜集、整理、拍摄《努肉孜》原生态申报片。新疆第一个木卡姆传承中心在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鄯善鲁克沁镇落成。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新疆国际旅游节暨第十五届吐鲁番葡萄节。在新疆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上,我地区三名选手荣获“新疆民间艺人”奖;一名选手荣获“金手鼓”奖;民歌《啊啦努尔罕》获优秀节目奖。

年末全地区共有卫生机构21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4个,妇幼保健站3个,门诊部及诊所162个,其它卫生机构6个。全地区医院、卫生院有床位2012张,卫生技术人员3023人,其中:执业医师812人,执业助理医师300人,注册护士829人。注册农村村卫生室154个,卫生技术人员381人,其中:医师73人,乡村医生卫生员308人。大力推进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年末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的农牧民18.4万人。其中:鄯善县参合人数11万人,参合率90.6%;托克逊县参合人数7.4万人,参合率91.4%。全年全地区完成农村改厕2500座。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6年地区有171名运动员参加了自治区第十一届全运会比赛,共获得22枚金牌、9枚银牌、16枚铜牌,获团体总分第九名。全面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以“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为主题,举办了“中国体育彩票杯”环艾丁湖摩托车越野挑战赛,第七届青少年足球赛,中学生沙滩排球赛,中学生男女篮球赛,职工篮球赛。至年末新增各类公共体育场地10个。

十一、人口

年末全地区总人口589609人,全年全地区出生人口7846人,出生率13.37‰;死亡人口2743人,死亡率4.67‰。全年净增人口5103人,自然增长率为8.69‰,比上年下降0.81个千分点。在总人口中,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54344人,增长1.1%。维、汉、回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70.4%、22.9%和6.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67元,增长8.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2%。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比上年增长7.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5.1%。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比为1:0.48。全地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5537元,比上年增长27.8%,其中地方属职工年平均工资16823元,增长14.0%。

年末全地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062人,其中参保职工13872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819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4819人,其中参保职工40904人,参保的退休人员1391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962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2631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4427人。全地区有7514名企业退休人员实现了社会化管理,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年末有16823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市居民13218人,农村居民3605人,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

年末全地区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337张,收养各类人员235人。接受社会捐赠221.3万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继续实施,全年全地区医疗救助9592人,救助资金支付29.8万元,其中救助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支出20.9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地区审批建设用地134.9公顷。出让土地109.9公顷。其中:挂牌出让土地8.6公顷;协议出让土地101.1公顷。

造林绿化工程稳步推进。全地区“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422亩。其中:新造林面积7501亩,更新造林774亩,补植147亩。退耕还林完成补植补造30000亩。积极开展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工程,2006年全地区新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54万亩,使公益林保护面积达127万亩。

在监测的总天数中,Ⅰ、Ⅱ级天数达到79.2%。在监测的城市区域中,城市区域噪声达51.5分贝,区域声环境质量属三级一般环境。全年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7.2万立方米/日,全年污水处理量493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8%;集中供热面积194.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0.1%。

全年因大风、洪灾、干旱、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亿元,比上年下降34.6%。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下降30.4%。农作物受灾面积13000公顷,下降30.9%。其中:绝收面积2680公顷,下降52.4%。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42人,比上年下降10.3%。直接经济损失478.1万元,比上年上升23.3%;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56起,死亡116人,受伤311人,直接经济损失68.5万元。全年发生火灾238起,死亡1人,受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72.1万元。

注:1、本公报地区生产总值为初步统计数。

2、“地方属”指的是扣除吐哈油田的部分。

3、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农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