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新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2:57:47 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94次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元之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全疆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需求不旺和局部地区农作物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振奋精神,奋力拼搏,苦干实干,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为“十五”计划开了个好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30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10.6%。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4%、42.4%和38.2%,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2.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913元,增长6.5%。

市场物价稳中趋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0%。从分类消费品价格指数看,医疗保健服务、食品和交通类价格涨幅较大,是影响和带动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食品上涨4.3%,烟酒及其用品下降1.2%,衣着下降1.3%,家庭设备用品及其服务上涨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6.1%,交通和通讯上涨5.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上涨1.6%,居住上涨2.6%。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下降0.9%,肉禽及其制品上涨13.6%,蛋类上涨7.6%,水产品上涨0.1%,鲜菜上涨8.6%。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5%,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0%。

年末在岗职工246.95万人,比上年下降3.4%;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68.4万人,增长17.8%。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335家,全年城镇安置就业人员30.5万人,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帮助5.09万名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38.8%。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2.0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村产业结构层次低,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支柱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部分行业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对外贸易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非国有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6.81亿元,比上年增长4.5%。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作物呈“三增、两减”趋势,即棉花、甜菜和特色瓜果园艺生产增加,粮食、油料减少。全年棉花种植面积112.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6%;粮食种植面积139.50万公顷,下降3.5%;油料种植面积21.76万公顷,下降29.8%;甜菜种植面积8.55万公顷,增长53.4%;蔬菜种植面积12.59万公顷,下降1.4%。全年粮食产量796万吨,下降1.6%;棉花产量157万吨,增长4.7%;油料产量42.64万吨,下降29.1%;甜菜产量455.12万吨,增长55.5%。畜牧业持续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为4603.7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7%;年内牲畜出栏达2633.83万头(只),增长7.2%;肉类总产量97万吨,增长7.8%;绵羊毛产量6.99万吨,增长4.8%;牛奶产量81.09万吨,增长11.8%;禽蛋产量20.37万吨,增长9.9%。全年水产品产量6.09万吨,增长1.4%。

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80.72亿元(不包括兵团、下同),比上年增长8.2%;乡镇企业总产值331.60亿元,增长9.7%;完成营业收入337.75亿元,增长10.0%;上交税金10.89亿元,增长8.4%;实现利润21.14亿元,增长10.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80.8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其中大中型拖拉机6.56万台,增长5.5%;小型拖拉机27.49万台,增长5.4%;化肥施用量(折纯)83.30万吨,增长4.3%;农村用电量25.46亿千瓦小时,增长4.2%。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313.81万公顷,增长1.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450亿元,比上年增长8.0%,增幅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增加值71亿元,下降6.4%;重工业增加值379亿元,增长10.7%。

全年原油产量1946.94万吨,增长5.3%;原油加工量1014.15万吨,增长1.3%;天然气41.74亿立方米,增长17.9%。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增加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投资类工业品的较快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8.0%,钢增长20.2%,钢材增长2.4%,水泥增长9.6%。全年纱产量30.27万吨,下降9.5%;布产量2.54亿米,下降9.6%。此外,主要工业品中原煤增长0.7%,机制糖增长36.5%,变压器增长60.2%,十种有色金属增长6.6%,硫酸增长1.5%,纯碱增长14.2%,乙烯增长4.8%。但一部分工业品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化肥下降3.3%。

产销衔接进一步好转。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08%,比上年上升1.46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产品销售率94.88%,上升1.15个百分点;重工业产品销售率100.04%,上升1.48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7.87%,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下降0.53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提高6.77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下降2.53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减慢0.09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下降0.41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7187元/人。盈利企业盈利额117.09亿元,下降1.6%;亏损企业亏损额21.50亿元,下降24.4%;盈亏相抵后净盈利95.59亿元,下降5.6%。分行业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实现盈利最多的行业,纺织业亏损较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全年建筑企业施工工程13552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7942个,投标承包面达58.6%;竣工工程9869个,工程优良品率33.3%。建筑企业施工房屋建筑面积2659.69万平方米,增长18.7%;竣工面积1467.54万平方米,增长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7%。主要特点:(1)地方投资增长快于中央。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79.53亿元,增长19.3%;中央项目完成投资326.46亿元,增长11.7%。(2)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平稳,更新改造投资力度加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00.26亿元,增长1.9%;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08.18亿元,增长39.5%;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7.92亿元,增长70.5%。(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476.28亿元,增长4.2%;集体经济投资10.76亿元,下降8.3%;股份制经济投资41.31亿元,增长70%;其他经济投资177.65亿元,增长51.6%。(4)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59.33亿元,增长61.4%;石油工业投资151.06亿元,增长12.3%;纺织业投资10.32亿元,增长57.6%;交通运输邮电业投资104.18亿元,增长13.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区施工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5632个,比上年增加1299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4682个,增加1376个;在建项目平均规模由上年的1039.91万元上升为1112.84万元。自治区计划安排的27个基本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9.64亿元,为年计划的92.7%。其中,泽普石化厂化肥厂扩建、乌鲁木齐机场扩建二期候机楼、塔城铁厂沟电厂扩建、新疆光缆干线波分复用系统扩容改造、国家粮食储备库等10个全投项目,有8个竣工投产和交付使用;塔里木农业灌溉和环保二期、新疆农村电网改造、三大油田新增生产能力等7个计划单项和部分投产项目,全部如期完成任务;红雁池第二发电厂、独山子乙烯改扩建、乌鲁木齐污水处理及绿化、乌鲁木齐外环路、新疆博物馆改扩建等6个续建项目,均达到预期目标;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新疆体育中心、和田机场扩建等新项目顺利开工;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奎-赛高等级公路等预备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果。67个更新改造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26亿元,为年计划的81.7%。其中:新疆八一钢铁集团高速线材轧机技改项目、新疆天山水泥股份采用新型干法窑外分解工艺建设一条年产30万吨水泥生产线等3个项目、新疆天山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精纺纱生产线改造和新疆屯河公司的果蔬汁加工和番茄制品深加工技改项目等均已投产。

固定资产投资成果显著。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天然原油开采381.74万吨、天然气3.02亿立方米、原煤开采74.00万吨、发电机组容量27.07万千瓦、输电线路长度(11万伏及以上)1567.65公里、变电设备能力(11万伏及以上)76.50万千伏安、新建公路458.1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公里)、改建公路1234.35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27.62万吨/日。

地质勘查取得新成果。有7个矿区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在鄯善县维权铜银矿普查中发现了自治区第一个中型银矿,已控制银资源量532吨;富蕴县乔夏哈拉金铜铁矿资源量进一步扩大,使矿山开采年限至少延长十年以上;吐鲁番乌勇布拉克盐湖含硝酸卤水制取钾硝酸的工业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发现油气田3个,新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8处,其中:金矿4处,铜矿1处,锰矿1处,多金属矿2处。新探明主要矿种矿产资源量有:煤6.674亿吨,石油1.157亿吨,天然气316.3亿方米,铁矿2642万吨,铜金属量7万吨,铅金属量5.3万吨,锌金属量7.7万吨,金矿金属量7226千克。

五、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稳中有升。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6.35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主要特点:一是城市市场增长快于农村。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6.58亿元,增长9.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49.77亿元,增长6.3%,城市比农村快3.5个百分点。二是餐饮业增长快于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零售额44.57亿元,增长16.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6.38亿元,增长9.9%;农业生产者零售额52.28亿元,增长2.0%。

集贸市场成交比较活跃。到2001年底,全区城乡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318个,比上年减少0.3%;成交金额达186.77亿元,增长18.9%。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大幅下滑。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17.7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1.8%。其中出口总额6.68亿美元,下降44.5%;进口总额11.03亿美元,增长4.1%。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95亿美元,下降46.4%;加工贸易出口1.21亿美元,增长89.3%;边境小额贸易出口1.84亿美元,下降68.3%。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2.49亿美元,下降11.2%;加工贸易进口0.25亿美元,下降30.4%;边境小额贸易进口7.97亿美元,增长7.7%。

利用外资有所增长。新签外商投资项目53个,下降8.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035万美元,增长5.8%。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取得新成绩。全年承包合同金额0.20亿美元,增长1.4倍;劳务合作合同金额80万美元,增长1.0倍。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交通工具完成货物周转量714.43亿吨公里,增长8.1%,其中铁路403.90亿吨公里,增长13.8%;公路275.90亿吨公里,增长1.1%;民航0.63亿吨公里,下降35.7%;管道34亿吨公里,增长6.3%。完成旅客周转量309.70亿人公里,增长5.8%,其中铁路104.10亿人公里,增长6.9%;公路170.30亿人公里,增长7.7%;民航35.30亿人公里,下降5.1%。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3.43亿元,比上年增长34.1%。

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全年接待国内游客839.3万人次,增长10.8%;国内旅游收入71.80亿元,增长14.6%。接待国际旅游者27.3万人次,增长6.6%;其中港、澳、台同胞5.44万人次,增长14.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99亿美元,增长3.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地方财政收入115.75亿元,增长21.2%。地方财政支出281.81亿元,增长37.2%。

金融保持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72.55亿元,比年初增加141.12亿元,同比少增加162.12亿元,主要是企业存款下降所致。年末企业存款余额691.74亿元,比年初减少7.92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4.00亿元,新增85.46亿元,同比多增加1.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84.73亿元,比年初增加182.63亿元,同比多增加112.18亿元。

证券业继续发展。全区已有上市公司21家,总股本49.37亿股,比去年同期增加5.4亿股,增长12.3%。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区保费总收入34.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17亿元,增长14.0%;人身险保费收入19.98亿元,增长27.1%。全区赔款、给付总额达11.81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为7.43亿元,人身险赔给付达4.3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普通高等学校21所,本专科招生4.14万人,比上年增长35.0%;在校学生10.81万人,增长48.3%,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75万人,占44.0%。全区研究生培养单位9个,招生827人,增长52.0%;在校学生1749人,增长46.2%,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44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9.73万人,下降7.5%;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77万人,下降7.0%。普通高中472所,招生9.35万人,增长21.9%;在校学生22.54万人,增长13.5%。

全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00.32万人,比上年增长7.4%;小学在校学生243.57万人,下降1.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41%,上升0.38个百分点;小学学生辍学率由上年的0.55%下降到0.2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5.68%,上升0.34个百分点。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82.02%,上升3.29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学生辍学率由上年的3.19%下降到2.88%;初中升高中升学率为34.56%,上升4.26个百分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全区成人高等本、专科在校学生10.93万人,比上年增长18.6%;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86万人,下降17.4%;成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117.63万人,增长2.2%;成人初等学校在校学生15.91万人,增长11.9%。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32.12万人,全年扫除青壮年文盲4.83万人。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8.5万人,比上年增长4.6%。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6万人。全年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为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3.21亿元,下降1.0%。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研项目顺利实施,全区已登记的重大科技成果285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21项,应用技术成果257项,软科学成果7项。全年共受理专利1088项,授权专利755项。全年鉴定技术合同1313项,增长17.4%;合同金额8.24亿元,增长24.5%。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9个,文化馆91个,公共图书馆81个,博物馆23个,档案馆124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6.2万卷。中短波广播发射和转播台41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0座。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91.27%,电视人口覆盖率90.93%。有线电视用户99.09万户,比上年增长1.7%。全区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98个,全年生产故事片2部,译制少数民族语故事片71部,新片发行116部。全年出版各种报纸3.56亿份,各类杂志1392万册,图书7591万册。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730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57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07个,妇幼保健机构75个;全区拥有病床7.09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6.6万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9.75万人,其中医生4.54万人,护师、护士3.1万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少数民族卫生技术人员3.36万人,占总数的34.5%。乡镇卫生院76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2万人,乡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85.9%。

全区运动健儿在国际比赛中共获得2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在全国正式比赛中获得7个第一名、15个第二名、6个第三名,其中,在全国第九届运动会中,新疆代表团共获得2枚金牌、5枚银牌、2枚铜牌。全区已有全国体育先进县19个,自治区体育先进县21个。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工业污染有所减轻,生活污染的比重继续加大。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削减,排放水平略有降低。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0.72万吨,比上年削减1.1%;烟尘排放量控制在19.23万吨,削减6.1%;工业粉尘排放量控制在10.96万吨,削减2.7%;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控制在96.34万吨,增加4.0%;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20.73万吨,增加5.2%;每万元工业增加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64.3千克,比上年减少2.6千克。全区主要污染物中,生活污染物平均所占比例已接近50%,并呈上升趋势。

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状况略有好转。全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有一定改善,空气质量为一、二级的天数占51.0%,三级占21.0%,四、五级占28.0%。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略有好转,空气质量为一、二级的天数占18.0%,比上年上升4.4个百分点;三级占52.0%,持平;四、五级占30.0%,下降4.5个百分点。全区有60.0%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超标,增加14.5个百分点;各功能区噪声超标率白天增加6.6个百分点,夜间下降3.3个百分点。

全区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6个,比上年增加3个,总面积20.42万平方公里,增加28.1%,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12.3%;建成生态示范区7个,增加2个,总面积11.06万平方公里,增加27.2%,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7%;烟尘控制区63个,面积344.8平方公里,增加17.9%;环境噪声达标区40个,面积268.1平方公里,增加38.6%;建成全区第一个生态功能保护区——塔里木河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十二、人口

据2001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区年末总人口1876.19万人,比上年增加26.78万人,增长1.5%。分城乡看,城镇人口633.21万人,增加7.9万人,增长1.3%,城镇化率为33.75%;乡村人口1242.98万人,增加19.31万人,增长1.6%。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6.82‰,死亡率为5.6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13‰。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90.3元,比上年增长13.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059.67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10元,比上年增长5.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50元,增长9.2%。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5.54平方米,增长1.8%;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8.04平方米,增长4.6%。全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2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年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0278元,增长17.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4%。

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区有127.45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比上年增长4.3%;有112.35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增长6.6%;有35.73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增长2.4%;有116.17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增长32.0%。城镇社会服务网络也有较大发展,已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1938处,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3494处。全区已有21.9%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全区城乡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36.53万人,增长1.6倍;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1万人,增长1.4%。全区有各类社会福利院483个,床位11340张,收养人数9532人。

注: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乡镇企业增加值、总产值指标绝对数和增长速度均按现价计算。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统计口径为独立核算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