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宁夏

中卫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2:49:51 来源:中卫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522次

中卫市统计局

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2005年,全市人民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建设生态旅游文化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和旅游特色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努力克服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务实苦干,开拓创新,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出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城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423元。产业结构出现新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是21.3:35.9:42.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5个百分点。

物价走势基本平稳。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2.0%,居住类价格上涨1.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6%,衣着类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升4.7%。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2.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8.3%。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53.49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6356个。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50963人,比上年增长0.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资源消耗型工业比重偏大,工业调整和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还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民增收受到较大制约;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约束日益显现。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05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各项扶农、惠农、支农、强农政策的落实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生产,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6.81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农业产值14.14亿元,增长9.4%;林业产值0.68亿元,下降33.3%;畜牧业产值11.05亿元,增长15.6%;渔业产值0.46亿元,增长15.3%。

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80014公顷,比上年减少22220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8512公顷,比上年减少21659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45.7万吨,比上年增产0.6万吨,增长1.3%。其中小麦产量10.9万吨,减产4.4%;水稻产量9.8万吨,增长4.3%;玉米产量20.4万吨,增长12.7%。全年油料产量1.6万吨,减产15.8%;蔬菜产量32.6万吨,增长12.0%;水果产量8.36万吨,增长85.8%;瓜类总产量15.25万吨。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特色、高效、无公害农业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年种植蔬菜大棚21240个,面积1587公顷,种植枸杞7817公顷,饲草13698公顷,枸杞产量24862吨。

林业生态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607公顷,其中退耕还林补植面积7933公顷;封山(沙)育林46265公顷。

畜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年末存栏猪40.9万头、鸡558.9万只、牛10.4万头、羊90.0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3%、15.4%、16.9%、1.6%;全年出栏生猪56.8万头、鸡508.6万只、牛5.8万头、羊只83.1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7%、17.2%、9.4%、10.8%。全年肉类总产量67406吨,下降10.0%;禽蛋总产量47876吨,增长8.7%;牛奶产量25688吨,增长12.7%。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2005年,养殖面积2149公顷,水产品产量6881吨,比上年增长9.7%。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耕地总资源232864公顷,比上年增长5.2%;常用耕地面积142286公顷,增长3.9%: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9698公顷,新增3174公顷,增长5.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6.54万千瓦,下降0.5%;农村用电量33129万千瓦小时,下降1.5%;化肥施用量(折纯)16.22万吨,增长9.3%。硬化乡村主干道路83条137.5公里,累计达到267.5公里,乡村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6.44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2.3%。完成工业增加值17.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5%,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3.7%提高至26.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轻工业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3.4%;重工业增加值8.43亿元,增长33.2%。新产品产值、电力生产、农村工业的快速增长促进工业快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产值3.07亿元,比上年增长60.8%;电力行业完成产值7.19亿元,比上年增长40倍;农村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0亿元,比上年增长35.8%。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要产品产量为,机制纸22.6万吨,比上年增长5.1%;水泥143.96万吨,与上年持平;电石25.94万吨,增长1.25倍;生铁9.86万吨,增长75.1%;染料中间体6621吨,比上年减少11.8%;金属镁8685吨,减少20.3%;铁合金7.11万吨,减少4.1%;石膏板350万平方米,减少9.4%,墙地砖235.57万平方米,增长35.3%;原煤13.56万吨,减少42.2%;饮料酒7755吨,增长11.9%,发电量33.33亿千瓦时,增长53.9倍。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44.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6.5,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38亿元,比上年增长49.6%,上交税金2.68亿元,比上年增长38.9%。

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34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86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8.9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36.6%。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0.35亿元,比上年下降10.3%,实现税金0.23亿元,比上年增长4.6%。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3600元/人,比上年下降11.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5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继续抓好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突出抓好产业项目,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稳步增长。全市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市属投资完成33.42亿元,增长2.0%;中央区属投资(含农户投资)22.52亿元,增长3.0%。在市属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比上年下降14.0%;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倍;房地产开发投资4.64亿元,增长76.0%;城镇私人建房投资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在市属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8亿元,占市属投资5.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6.85亿元,占市属投资50.4%,其中用于工业的投资为16.77亿元,占第二产业投资99.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89亿元,占市属投资44.6%,其中用于水利、环境、交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为5.2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的34.9%。进一步加强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工业投资规模,为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加快城市化步伐奠定了基础。施工项目完成情况较好,全年施工项目293个(不含房地产投资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达239个。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9.23亿元。

房地产开发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4亿元,比上年增长76.0%。其中,商品住宅投资2.96亿元,增长71.1%。住宅投资仍然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重点。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7.7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6.6%;竣工面积45.52万平方米,增长3倍。受市场需求和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快的刺激,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全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1.0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倍。商品房销售额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倍。年末全市商品房屋空置面积20.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2倍。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消费需求稳中见旺。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实现7.9亿元,增长14.0%;农村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91亿元,增长11.9%。

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额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10.9亿元,增长10.9%;股份制企业实现零售额0.9亿元,增长19.2%,伴随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股份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非公有制经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3.5%,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餐饮业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2.73亿元,增长19.4%;其他行业零售额1.06亿元,增长15.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4.7%。住房、家电、通讯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建筑装潢材料、家具、通讯器材、家电及音像制品等零售额均有较快的增长。

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0.65亿元,增长8.3%。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年末全市等级公路通车里程4115公里,比上年增加602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841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39983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707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52176万人公里。

民用汽车拥有量继续增加。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26万辆。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588万元,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7362万元,邮政业务总量2226万元。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84421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4.9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66万户。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全市上下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资本运作意识不断增强,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不断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改进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内,全市招商引资项目135个,实际到位资金14.53亿元。

旅游业整合优势资源抓项目建设,强化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保持了稳步发展。全年接待中外旅游者8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实现旅游总收入1.88亿元,旅游直接收入3300万元,均比上年增长29.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5亿元,增长17.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0.9亿元,增长18.7%。

金融运行态势良好。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4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1%,其中,短期贷款34.94亿元,增长19.0%;中长期贷款25.1亿元,下降1.3%。全年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现金支出2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3.05亿元,比上年增长41.9%。

全年保费收入7913万元,增长20.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24万元,增长21.6%;寿险保费收入4989万元,增长19.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208万元,增长26.2%,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1521万元,增长17.1%;寿险赔款及给付687万元,增长52.6%。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在推广科技新技术、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新进展。2005年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1项,科技成果获奖3项。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实现新突破。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年内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各类瓜菜新品种119个,示范推广新技术16项。加大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企业科研开发、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势头强劲。引导企业开发出科技含量较高的新产品4个。年内受理并推荐申请专利43项,获得国家授权11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末,全市有普通中学74所,普通高中招生7747人,在校学生21235人,毕业生6467人;普通初中招生18186人,在校学生46101人,毕业生18217人,普通初中毛入学率93.9%。2005年考入高等院校学生5423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有小学校469所,小学在校学生133077人,招生2498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0%。特殊教育招生24人,在校学生221人。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23308人。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425人,在校学生2855人,毕业生60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有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各类藏书37万册,全年图书借阅7.12万人次;博物馆1个,全市共有馆藏文物3025件(套)。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全年广场文艺演出204场次。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传输节目达到30套。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4920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2.0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7.27%。广播电视工作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实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市80%的农村群众免费收看到8套电视节目。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卫生市场秩序,加强行风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医疗环境,医疗质量稳步提高。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50个,其中,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个,妇幼保健机构3个。医院和卫生院病床数1863张。卫生技术人员234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246人,注册护士603人。全市有村卫生室368个,执业助理医师39人,乡村医生510人,卫生员4人。年内完成门诊治疗22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2万人次,卫生业务收入16703万元。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新、改、扩建6个乡镇卫生院,为52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微机,健全完善了疫情网络直报体系。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深入实施。竞技体育水平在拼搏中攀升。在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和冠军赛上,我市获得男子青年组对练2个第一名;在全区青少年4个项目的比赛中,有10名运动员在武术、田径、乒乓球等项目上分别取得了13个名次,其中获2枚全区金牌,为我市争得了诸多荣誉。

十一、环境保护

全市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加强。认真开展电石、铁合金行业清理整顿,大力开展高耗能行业烟尘污染治理。督促9家企业及时办理了环评手续。监督7家高耗能企业累计投资1045万元,建成电石、铁合金炉除尘设施9套。狠抓工业污染限期治理。督促10家企业累计投资577万元,建成和运行13个污染治理项目,削减废水排放量19000立方米,减少粉尘排放量230吨,削减烟尘排放量1659吨,削减悬浮物50吨。进一步加强城区大气污染集中整治。依法拆除35家单位38台锅炉、茶浴炉,减少城区烟煤2210吨,减排烟尘123吨,减排so299.01吨。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积极争取环保项目,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步伐。年内共申报环保项目22个,争取环保项目资金4项358.8万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10284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8353人,占25.1%;农业人口770060人,占74.9%。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5年全市出生人口17429人,人口出生率为17.00‰;死亡人口5331人,人口死亡率为5.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0‰。全年净增人口12098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161元,比上年增加2168元,增长18.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96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629元,增长8.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37元,增长7.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31元,比上年下降3.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5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38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4166人,其中职工28340人,离退休人员5826人。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3038人,其中离退休人员8717人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579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006人。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3233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