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宁夏

固原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2:46:04 来源:固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270次

固原市统计局

(二00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两次固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一届五次会议和市一届五次人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产业带动、项目带动和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积极培育和发展草畜、马铃薯、劳务、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构建和谐社会,全市国民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发展。今年我市国民经济克服了农业受灾、工业原材料价格上涨、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大幅度缩小等诸多困难,全年实现9.9%的较快增长,实属不易。据初步测算,实现全市生产总值44.88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6亿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8.6亿元,同比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3.42亿元,同比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为29:19:52,呈“三、一、二”格局。

消费价格稳定,生产价格上涨明显。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1.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9.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9.2%。

就业扩大,失业率控制在既定目标内。年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61274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57128人,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957人,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189人,新增城镇就业8476人,其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4%,比4.8%的目标任务低0.4个百分点。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

中央“三农”政策和各项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质高效农业和畜牧业提高,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发展速度处于全区领先地位。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93亿元,同比增长7.6%,高于全区其他四个地级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05.4万亩,夏、秋面积比为53.4:46.6,粮食总产量达到60.46万吨,比上年增产1.68万吨,其中:夏粮减产0.96万吨,秋粮增产2.64万吨。马铃薯面积增加,玉米面积减少,特色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面积123.1万亩,同比增长14.6%,产量达到22.86万吨,增产2.33万吨,玉米面积33.1万亩,同比减少17.7%,产量11.91万吨,减产6%,葵花、烤烟、药材、蔬菜种植面积均比去年扩大,同比分别增长24.4%、2.6%、6.2%、9.8%。

退耕还林进度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完成退耕还林132.7万亩,其中:退耕造林81.6万亩,荒山造林51.1万亩。林业用地面积达到668万亩,其中森林资源面积3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7.6%。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效益进一步显现。全市年末牛、羊、猪存栏分别达到35.14万头、65.55万只、21.06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6%、11%和1.2%;出栏牛、羊、猪分别为10.06万头、47.15万只、20.7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8.7% 、7.4 %和减少3.0%,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4.17万吨,同比增长9.8%。据调查,农民从牧业得到的纯收入达187.66元,同比增加24.9元,增长15.3%,占农民纯收入的10.9%。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今年随着全区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全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4.6万千瓦,同比增长8.1%,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21930台,其中小型拖拉机21304台;拖拉机配套农具30611部;排灌动力机械11871台;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7668台;畜牧业机械12909台;农用运输车49911辆;农田基本建设机械855台。农业机械耕作面积12.7万公顷,机播面积12.2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4742.9公顷,机修梯田面积1.4万公顷。农村水利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共实施水利、水保项目63项,其中:水库除险加固4座,新建水库一座,实施人畜饮水工程21项,小流域综合治理28条,治理面积272.3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2.15亿元。

劳务经济全面提升。全年完成劳务输出25.26万人,同比增长10.5%,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输出任务24万人的105.3%,其中有组织输出10.5万人,占输出总人数的41.6%,实现劳务总收入7.89亿元,人均实现创收3123.9元,农民从劳务经济中得到的收入占纯收入的33%。

三、工业

全市各级组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工业化进程,深化企业改革,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在工业品市场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全市工业生产整体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4.12亿元,同比增长17.7%,实现工业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26.2%,为全市经济增长9.9%贡献了2.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规模以下工业生产快于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14亿元,同比减少4.2%,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10.98亿元,同比增长27.5%;二是规模以上重工业好于轻工业,重工业完成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8.3%,轻工业完成产值1.77亿元,同比减少16.4%;三是规模以上工业产销衔接良好,实现工业销售产值3.15亿元,产品销售率达到100.3%,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四是非公有制工业增势强劲,国有集体工业完成产值1.47亿元,同比减少9.7%,非公有制工业完成产值12.65亿元,同比增长22%;五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一增两减,原煤产量达56.9万吨,同比增长8.5%,白酒产量达350.2万升,同比减少13.6%,水泥产量13.6万吨,同比减少28.5%。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全市26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2个,亏损额463万元,同比增长159.5%,实现利税2924万元,同比增长45.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2%,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4%,资产负债率达56.9%,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投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设备购置投资增大,建筑安置工程投资缩小,投资实际对经济表现为负拉动。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25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完成建筑安装工程投资26.17亿元,同比仅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自治区厅局属项目及农村完成投资20.1亿元,同比增长31%,地方投资完成15.15亿元,同比减少0.9%。在地方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7140万元,同比增长1.1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019万元,同比增长1.6倍;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9373万元,同比减少1.5%。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366万元,同比减少47.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及对外经济

2005年,随着固原新时代、五指广场等几家较大购物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商品和更好的购物环境,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呈现购销活跃,全市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66亿元,同比增长14.7%。消费品市场呈现的主要特点:一是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增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9.15亿元,同比增长25%,高出国有经济18.1个百分点,高出集体经济45.4个百分点;二是餐饮消费旺盛。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8亿元,同比增长23.1%;三是农村消费活跃。农村零售额为6.14亿元,同比增长19.5%,高出市区17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通过修订《固原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建成开通固原招商网,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00万美元,共落实招商引资签约项目84个,项目总投资39.58亿元,协议引资35.7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5亿元。

六、交通、通信及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运输道路不断改善。2005年全市实现了福(州)—银(川)高速公路固原段的建成通车、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三大目标,完成改建县乡公路13条241公里,农村公路建设53条610公里。全市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46公里。各类客车拥有量4050辆,货运汽车拥有量7799辆。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980.5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1.97亿人公里;货运量556.07万吨,货物周转量13.52亿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通信基站93个,铺设光缆300公里,邮电业务总量达2.06亿元,拥有固定电话(包括小灵通)13.4万部,移动电话17.7万部,固定电话上网用户5723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1部/百人。

旅游业逐步兴起。以打造六盘山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品牌为重点,开发了“走长征路、红色之旅”,“丹霞地质公园、长征会师地”,“高原绿洲、红绿六盘”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精品线路,旅游内涵和品位得到提升;成功举办了“宁夏红色旅游启动仪式暨2005年首届六盘山山花节”、“六盘之光”等旅游宣传活动,提高了六盘山旅游的知名度,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3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4%,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34万元,同比增长27.7%,实现旅游社会收入1943万元,同比增长11.4%。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共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272万元,同比增长22.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402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0.2%,同比增长14.6%。财政总支出188861万元,同比增长30.1%。

金融存贷款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1.71亿元,比年初增长2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7.54亿元,比年初增长21.5%;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8.14亿元,比年初增长12.8%,其中,农业贷款8.72亿元,比年初增长43.4%;商业贷款3.08亿元,比年初增长11.2%;工业贷款0.12亿元,比年初减少53%。

保险事业不断扩展。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收入5481万元,同比增长21.8%,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473万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3008万元;各项赔付支出1561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1418万元,人寿保险赔款143万元;保险赔付率28.5%。

八、文化、教育、卫生、科技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年共组织举办市内各类文艺演出114场次,其中:下乡演出77场次,市区广场文艺演出20场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演出13场次,观众近20万人次;民间自娱自乐活动方兴未艾,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在自治区庆祝“六一”少儿书法、美术、摄影大赛中,获美术作品一等奖1名,书法作品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文艺作品《走出大山》获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和全区第一届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和综合类一等奖;全区第六届“群星奖”暨第三届全区群众文化专业岗位技能大赛中,获金奖2个,银奖9个。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整治网吧、歌舞厅等娱乐经营场所2000家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活动,规范和净化了文化市场,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举办、组织、指导各项体育活动30多次,其中固原市“信合杯”首届农民文化体育节是我市广大农民群众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体育盛会;组织参加了全区各项体育比赛3次,获得集体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优秀组织奖1个。

广播电视事业得到提升。全市在去年有线电视升级改造的基础上,今年对城区13个住宅小区的光缆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有线电视信号传输质量;新建北新街通信管道2公里,使有线电视覆盖范围向固原新区扩展;完成了市区政府街、清河北路、火车站广场、地标广场有线电视光缆入地;在六盘山和三营新建两座MMDS主发站,在原州区云雾山、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新建7座MMDS转发站;新建“村村通”点80个;改造了原有微波设备,使固原电视台节目覆盖到农村,全市电视覆盖率达到87.91%。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隆德县“普九”工作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政府评估验收,全市有44个乡(镇)的的“普九”工作通过了市级评估验收,“普九”人口达到114.6万人,覆盖率达到73.5%;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族教育全面发展,市农业学校和隆德职业中学被教育部重新评估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固原一中被自治区评为全区一级示范性高中,固原二中、西吉中学、隆德中学被评为全区二级示范性高中。全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固原师专完成了专升本,在校学生人数  5272人;拥有普通中专学校1所,在校学生人数2296人;全市高中在校学生人数27184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人数77557人,初中入学率达到93%,职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3193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20590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72%,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6.48%。

卫生事业发展壮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改善。全年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3所,新建贫困村卫生室60个,启动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年末全市拥有医疗机构123家,卫生技术人员2968人,执业医师1420人,拥有病床2067张,各种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440.26/10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继续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活动,全市共选派216名科技特派员到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开展创业工作,实施项目53个,推广新技术111项,引进新品种218个;举办各类培训班1324期,培训农民97111人(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0%。

九、环境保护

坚持以人为本的环保理念,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促进我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年内废水排放总量控制在702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控制在5.65亿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控制在0.3万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均未超标,市区的饮用水达标,市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1.6分贝,低于一类区标准。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5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486822人,其中:男771794人,女715028人,农业人口1310153人,非农业人口176669人,回族人口636909人,占总人口的42.8%。据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8.9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98‰,计划生育率为77.13%。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实现可支配收入6528.17元,同比增长11%,人均消费支出4863.41元,同比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1715.17元,同比增长15.2%,从农民收入构成看,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种植马铃薯收入提高,人均马铃薯纯收入达到176元,同比增长40%;二是牧业收入扩大,人均纯收入达到187.66元,同比增长15.3%;三是劳务收入的增加,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565.3元,同比增长19%;四是退耕还林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退耕还林收入190.2元,同比增长1.3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7.54亿元,比年初增长21.5%。

社会保障不断扩展,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112197人,其中:养老保险19491人,失业保险35006人,医疗保险53183人,工伤保险4517人;缴纳社会保险费8522.81万元,发放和支付社会保险资金4856.25万元,支付率和社会发放率均为100%。民政事业积极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城市低保和农村救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救助管理机制,全市享受城市低保的共9928户26819人,发放低保资金1729.1万元;为农村灾民发放面粉146吨,发放救灾资金1050万元,救助灾民8.1万人(次),实施农村救助人数12.9万人,发放救助资金2363.9万元;农村危房(窑)改造7400户,共建新房1.96万间,建筑总面积29.9万平方米,确保了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不出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住房公积金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年末全市参与住房公积金人数达41001人,覆盖面达到93.01%,住房公积金归集总额达10823.11万元,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发放总额达4161万元,受益职工1468户,为改善全市职工住房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年鉴》为准。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