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宁夏

吴忠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2:43:43 来源:吴忠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07次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宁夏经济次中心城市为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1.23亿元(快年报数),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5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49.69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32.89亿元,增长9.9%。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9.09%和32.49%。

市场物价总水平上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原材料、燃、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9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24%,其中轻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65%,重工业品的出厂价格上涨0.84%。

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幅度较大。全年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3%,土地交易价格上涨8.5%,房屋租赁价格同上年持平。

劳动就业保持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在岗职工8.33万人,比上年下降8.3%,其中,国有经济在岗职工6.11万人,下降4.4%;集体在岗职工0.16万人,下降71.5%;其他经济在岗职工2.06万人,增长26.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141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419人,实现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6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相对较低,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抗旱和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等。

二、农业

2005年全市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支持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减轻农民负担,使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农业产值16.14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1.97亿元,增长4.4%;牧业产值13.86亿元,增长6.5%;渔业产值0.32亿元,增长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81亿元,增长12.6%。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5.1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8.5%。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63万公顷,下降3.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68万公顷,下降35.4%;蔬菜播种面积0.87万公顷,增长3.4%,水果1.36万公顷,增长20.5%。全年粮食总产量71.69万吨,比上年增长3.4%。

畜牧业、渔业生产发展较好。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7万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5.96万吨,增长7.04%。年末大牲畜存栏27.09万头,增长11.9%,其中:奶牛存栏10.97万头,增长27.6%。生猪年末存栏27.15万头,增长9.03%,羊只年末存栏177.53万只,增长8.1%。牛奶产量31.48万吨,增长26.7%。水产品产量0.47万吨,比上年增长4.4%。

林业生产继续得到加强。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4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1%。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3.8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9%。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0.4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7%;农用大中型拖拉机3412台,比上年增长33.5%;农用小型拖拉机4.1万台,增长1.1%;农村用电量1.81亿千瓦小时,下降4.2%;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7.83万吨,增长4.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18万公顷,增长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4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完成工业增加值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完成工业增加值36.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8%

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实现利税10.4亿元,增长7.8%,其中实现利润4.98亿元,增长68%。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73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3亿元,比上年下降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5.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7.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5%。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1万元/人,增长24.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8.8亿元,更新改造投资19.7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6.5亿元。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

滨河城市框架初显,城市建设成绩显著。全市安排城市建设项目219个,完成投资20.2亿元,其中市区开工建设项目96个,完成投资12.9亿元。新建续建西一环等10条城市道路,总长8.7公里。吴忠宾馆成功平移,整合周边商业资源,启动实施商贸核心区改造建设工程。实施“一街四园七路”绿化工程,市区新增公共绿地22公顷。全市深入开展“物业管理年”活动,综合整治市区环境,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提升。

五、内、外贸易

2005年,全市深入开展“重振商埠雄风大讨论”活动。启动实施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批发市场区域改造项目,成功举办吴忠市首届义乌小商品展销会、首届家具展销会、首届家电产品博览会、第二届房屋展览展示交易会等活动,义乌商贸城投入运营,新百家电连锁超市等商贸企业落户吴忠,使消费市场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4亿元,增长12.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7亿元,增长11.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9.7亿元,增长11%;餐饮业零售额3.98亿元,增长12.2%;其他行业零售额0.5亿元,增长15.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3.55亿元,比上年增长7.3%;股份制经济零售额2.15亿元,增长51%;个体经济零售额13.78亿元,增长9.2%。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4.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2.1%,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7.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5.1%。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对外开放层次提升。全市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34个,实际到位资金22.1亿元,增长33%。全市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积极走出去与马来西亚、纳米比亚等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组团赴上海、义乌等地学习考察,参加上海投洽会、西安投洽会等经贸洽谈会,在义乌建立了政府办事处、阿语翻译服务中心和劳务输出站。成功承办陕甘川宁蒙毗邻地区经联会第二十届年会。对外贸易扩大,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4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914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11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下降35.3%和42.1%;公路客运量18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公路旅客周转量7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0%。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年末本地网交换机及接入网设备总容量1.7万门,比上年增长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6万户,比上年增长7.5%;其中城市10.22万户,增长6%;农村8.38万户,增长5.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0.2万户,比上年增长0.6%。年末互联网用户1.3万户,比上年增长44%。

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2005年,承办、举办了宁夏旅游产品展示会和牛首山旅游文化节,全年接待游客64.5万人次,实现收入4012万元,分别增长84.3%和108.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16.89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6.87亿元,比上年增长70.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5.14亿元,增长75.0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9.06亿元,比上年增长45.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0.26亿元,增长80.4%;中长期贷款余额35.2亿元,增长40.1%。

全年保费收入2.29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68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61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47亿元,其中,财产险赔款0.31亿元,寿险赔款及给付0.16亿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

科学技术得到发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积极推进,全市共有各级各类科技园区173个。

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1所,在校生1122人;普通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6088人;普通高中13所,在校生2.1万人;初中71所,在校生5.42万人;小学496所,在校生14.76万人。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艺术馆5个,公共图书馆4个,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80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3026张,卫生技术人员278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21人,注册护士847人。全市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97.8%。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24.13万人,其中市区35.19万人。全市回族人口60.19万人,非农业人口38.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7.3‰;死亡率为4.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5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15.79元,比上年增长12.7%;人均消费性支5958.54元,比上年增长12.3%。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91元,比上年增长7.1%。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市为34%,农村为36.6%。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2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36平方米。

说明:1、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