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宁夏

银川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2:27:26 来源:银川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333次

银川市统计局

2003年3月10日

2002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积极扩大内需,大力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运行总体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测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58.5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11.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11.6:44:44.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122元,比上年增长6.9%,按当前汇率折算,约合1224美元。

市场价格总体水平略有下降。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分项目看,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0.1%;烟酒及用品上涨0.3%;衣着类下降1.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下降1.5%;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9%;居住类上涨0.1%。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7%。

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2002年末全市在岗职工23.37万人,其中国有在岗职工17.41万人,集体在岗职工1.63万人,其他经济类型在岗职工4.33万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980元,比上年增长9.2%。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到72.83%,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预期目标内。

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3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支出20.21亿元,增长24.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农业生产支出0.48亿元,增长36.8%。

当前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外贸进出口持续下降,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等。

二、农业

农业在结构调整中稳定增长。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农业产值15.13亿元,下降0.3%;林业产值0.44亿元,增长9.0%;牧业产值8.50亿元,增长6.1%;渔业产值1.59亿元,增长13.4%。在大农业中农、林、牧、渔四业比重由上年的59.9:1.7:32.7:5.7变为59:1.7:33.1:6.2,畜牧业、渔业产值比重上升。种植业优质高效品种进一步增加,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4.9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6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9%;蔬菜面积1.27万公顷,增长7%;油料面积0.28万公顷,增长58.2%;其他经济作物面积0.46万公顷,增长7.0%。全年粮食产量85.96万吨。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0.49万吨,比上年增长47.8%,蔬菜产量52.17万吨,增长2.0%,水果产量6.46万吨,比上年下降11.7%。

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5.61万吨,比上年增长8.3%,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51万吨,增长5.4%;禽蛋产量2.19万吨,比上年增长1.3%;牛奶产量11.77万吨,比上年增长9.0%。年末大牲畜存栏17.29万头,比上年下降5.2%;生猪年末存栏27.51万头,比上年增长0.4%;羊只年末存栏97.97万只,比上年增长8.3%。水产品产量3.13万吨,比上年增长13.5%。

植树造林成效显著。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3%;幼林抚育作业面积2.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2.6%;四旁植树320万株,下降22.3%。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14万千瓦,与上年持平;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942台,比上年增长21.0%;农用小型拖拉机4.79万台,增长2.9%;农村用电量1.9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9%;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2.47万吨,比上年下降2.0%。年末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3.67万公顷,比上年末下降1.9%。

乡镇企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73.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实现利润5.43亿元,增长16.3%;上缴税金3.08亿元,增长1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2年在“兴工强市”战略带动下,全市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摆脱了近年来低速增长的局面。全市工业完成总产值13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0.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0.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7%。全部国有工业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完成总产值11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8%。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39亿元,增长7.1%;集体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87亿元,下降3.1%;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5.07亿元,增长24.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产值16亿元,增长14.8%。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27.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重工业完成产值87.10亿元,增长20.8%,轻重工业比例24.1:75.9。

工业产销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市场适销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21.9%;水泥产量比上年增长40.9%;农用化肥、轮胎外胎产量分别增长12.6%和23.3%;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增长39.9%;机制纸产量增长12.9%;饮料酒产量增长34.3%;合成洗涤剂产量增长52.3%。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大幅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实现利润4807万元,比上年减亏1.69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3.08亿元,比上年下降22.8%。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83.2%,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年237户资质三级及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5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6.84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4.4%。建筑业实现利润0.22亿元,下降38.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6.6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21.90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6亿元,比上年增长30.2%,首次突破70亿元大关,为全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2.92亿元,比上年增长63.7%,占全市总投资的比重达45.1%;更新改造投资完成9.13亿元,下降14.3%。房地产开发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2%,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33.0%。住宅建设依然是开发主体,全年完成住宅开发投资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67.7%,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8.6%。全年市属投资总额完成40.17亿元(不含农村、个人),增长64.7%。全社会投资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2.93亿元,下降24.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7.02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78.2%,比上年增长56.0%。全年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48亿元,比上年下降0.3%,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5.8%。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公路货运量1600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9.01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1%和8.0%;公路客运量2672万人,旅客周转量15.24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5.2%。年末拥有各种民用汽车4.25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34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1.3%。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10亿元,增长10.9%;完成邮政业务总量0.91亿元,增长1.9%。全年订销报纸1777万份,比上年下降30.0%;订销杂志217万份,比上年下降11.0%;收寄特快专递27万件,比上年增长4.9%。邮政新业务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商函制作133.1万件,比上年增长34.2%;年末邮政储蓄余额达到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0%。通信业健康发展。年末本地网交换机及接入网设备总容量达64.36万门,比上年增长13.8%;本地网电话用户年末到达户数40.25万户,比上年增长11.0%,其中住宅电话21.42万户,增长4.5%。移动通信高速发展。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2.71万户,比上年增长55.6%;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4.8部/百人。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迅速扩展,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1.63万户,比上年增长1.3倍。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销售稳定增长。2002年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较好,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升级加快,消费热点比较突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47.87亿元,增长11.9%;县及县以下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92亿元,增长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8.24亿元,增长11.5%;餐饮业零售额10.20亿元,增长14.4%;其他行业零售额4.64亿元,增长4.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10.46亿元,比上年下降14.6%;集体经济零售额2.71亿元,下降2.9%;股份制经济零售额14.51亿元,增长32.0%;私营经济零售额5.14亿元,增长24.9%;个体经济零售额17.02亿元,增长19.7%。商品交易市场已成为日用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重要集散地,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6.11亿元,增长2.4%;年末共有商品交易市场90个,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7个。

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值43.50亿元,增长13.3%;购进总值40.1亿元,增长19.3%。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年末连锁企业已达到4家,连锁商业全年实现零售额2.3亿元,增长0.1%。

七、对外贸易和旅游业

外贸进出口持续下降。全年进出口总额2.3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3%,其中,出口总额1.87亿美元,下降17.1%;进口总额0.47亿美元,下降12.9%。从出口企业类型看,专业外贸公司出口6675万美元,下降43.6%;自营生产企业出口7196万美元,增长41.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4787万美元,下降14.2%。

对外经济合作交流加强,利用外资势头良好。2002年我市先后组团参加了第六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二届宁夏枸杞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鲁宁经贸洽谈会、上海农副产品暨高科技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西宁郁金香节暨经贸洽谈会等经贸洽谈活动,签定重点合作项目36个,项目总投资12.6亿元人民币,合同协议外方资金8.8亿元人民币。2002年全市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5家,占全区的65%;合同外资额4344万美元,占全区的79%;实际直接利用外资2131万美元,占全区的96%,较上年翻了一番,创历史最好水平。

旅游产业迅速发展。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力度加大,先后举办了世界旅游日中国(银川)主会场庆祝活动和第三届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等大型节会。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旅游总收入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4%。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较快。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8.39亿元,较年初增长2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54.81亿元,增长26.6%。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5.42亿元,较年初增长20.7%。其中短期贷款122.20亿元,比年初增长11.3%;中长期贷款134.06亿元,增长34.3%。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86.08亿元,增长24.4%,现金支出657.82亿元,增长25.5%,累计现金净回笼28.26亿元。

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84亿元,比上年增长4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6亿元,增长20.2%;寿险保费收入4.48亿元,增长54.0%。全年支付各类赔款总额1.30亿元,比上年增长45.4%,其中寿险赔付0.62亿元,增长59.3%。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道路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南薰西街打通、新银路等14条道路的新建、改造和配套工程。对人车流高峰期较拥堵的主要城市道路路口实施改造。200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60.14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43平方公里;年末城市拥有道路面积583万平方米,新增道路面积94万平方米。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88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1平方米。

城市公交体系逐步完善。年末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316公里,公共汽车线路23条,公交标准运营车辆381标台,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59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年末拥有出租车4520辆。全年供水总量10185万立方米,用气普及率86.16%,集中供热面积14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3万平方米。

城市绿化取得新进展。2002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385公顷,比上年增加110公顷,增长8.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3.0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70平方米。

清洁能源行动继续推进,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02年末,全市共建成烟尘控制区5片,面积60.14平方公里;建成噪声达标区4片,总面积55.71平方公里;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7.1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9.87%;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0.356毫克/立方米;大气二氧化硫年日均值0.037毫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7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76.2%。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力度加强,机动车尾气达标率为68.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继续加强,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7个,投入资金600万元。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科教兴银”战略深入实施。市本级财政直接投入科技三项费用335万元,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8项,取得区市级科技成果40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在校生2.59万人,比上年增长28.9%。全市中等专业学校18所,在校生1.86万人,增长18.9%;普通中学103所,在校生9.21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2.41万人,当年招生9464人,比上年增长41.2%,高中阶段入学率64.2%;小学347所,在校生13.5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文化艺术平稳发展。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艺术馆7个,图书馆6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卫生力量不断增强。2002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4个,医院床位数5430张;卫生技术人员6937人,其中医生3362人。全市儿童“四苗”全程接种率98.97%。全市人均期望寿命接近74.35岁。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2年末,全市总人口132.96万人(户籍人口,下同),比上年增长2.4%,其中市区人口69.28万人,全市回族人口35.76万人,非农业人口70.06万人。人口出生率14.33‰;死亡率4.52‰;人口自然增长率9.81‰。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35.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5元,比上年增长15.2%;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5979元,比上年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2932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902元,比上年增长2.0%。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上年的15.21平方米上升到16.40平方米,增加1.1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7.19平方米,与上年持平。

社会保障继续扩大。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1560个,参保职工15.8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4.17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1645个,参保职工19.55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的企业1029个,参保职工8.25万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1.88万人。全年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55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福利院、养老院23个,共有床位800张,收养社会福利对象240人。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38万人,全年为低保家庭发放大病医疗、子女升学补助107.1万元,减免了958户特困家庭的取暖费。

注:1、本公报数据为统计快报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