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青海

海西州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2:12:14 来源:海西州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037次

海西州统计局

(2008年3月12日)

2007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领正确领导下,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经济发展质量和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社会和谐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省统计局核准2007年海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1.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71亿元,增长5.8%,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5.48亿元,增长19.4%,对经济的贡献率为84.3%,拉动经济增长1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0.48亿元,增长11.5%,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4.7%,拉动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具有优势的第二产业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2.9:76.3:20.8调整为2.8:77.1:20.1,二产比重较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二、农业和畜牧业

2007年,全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总体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农牧区经济发展为重点,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调整种植和畜群畜种结构,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地区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7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8%。

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粮食作物喜获丰收。2007年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40.27万亩,同比增长3.9%,其中:粮食作物25.07万亩,下降0.6%;油料作物10.86万亩,增长8.5%;蔬菜种植面积1.41万亩,增长25.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由上年的65%下调到62.3%。粮食总产量达9.3万吨,比去年实际增加0.68万吨,增长7.9%。油料产量1.6万吨,比去年实际增加0.23万吨,增长16.6%;蔬菜产量4.52万吨,比去年实际增加0.73万吨,增长19.2%。粮食、油料和其他作物种植之比由去年的65.1:25.8:9.1调整为今年的62.3:27.0:10.7,种植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效益日益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32.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农用运输车达2234辆,拖拉机1927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049台,增长20.3%;小型拖拉机18226台,增长3.6%;农村用电量1698万千瓦时,增长11.8%。

林业生产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全州当年造林合格面积13.15 万亩,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2.2万亩。

畜牧业生产喜获丰收。2007年全州共繁殖各类仔畜105.42万头(只),同比增加3.51万头(只),育活仔畜94.56万头(只),增长4.8%,仔畜成活率为89.7%,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成畜减损4.78万头(只),成畜减损率2.22%,比上年下降0.61个百分点。全地区草食牲畜总增89.78万头(只),总增率41.6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年内出栏牲畜90.5万头(只),出栏率41.94%,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商品率达36.67%,比上年提高2.73个百分点。年末全地区草食牲畜存栏头数216.38万头(只),比上年增长0.3%。能繁殖母畜比例达58.08%,比上年提高1.34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2.1万吨,增长4.1%,羊毛产量0.23万吨,增长2.6%,奶类产量1.37万吨,增长8.7%。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指    标2007年比上年增减%

一、农产品产量

粮食930117.9

其中:小麦46986-5.5

青稞3767922.6

豆类712-1.2

油菜籽1600216.6

蔬    菜4522719.2

二、畜产品产量

肉类总产量210214.1

其中:羊肉1350111.7

牛肉4667-9.3

猪肉24422.9

奶类产量136978.7

其中:牛奶94520.5

羊毛产量23292.6

其中:绵羊毛20863.1

驼毛绒产量23.21.0

山羊绒产量176.65.0

三、水产品产量

水产品28424.6

卤    虫40-33.0

渔业生产增长平稳。2007年全州水产品产量284吨,比上年增长24.6%;卤虫产量40吨,比上年下降33%。

乡镇企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州乡镇企业个数达到1516家,年末从业人员4895人。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8620万元,同比增长6.1%,实现营业收入28680万元,利润总额4074万元,上缴税金6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4.8%和5.7%。

三、工   业

2007年 全州继续推进工业强州战略,紧紧围绕全年工业经济目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积极配合、相互协调,克服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电力不稳、资金缺乏、特别是 产品运输能力不足等不利因素,认真解决全州工业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全地区工业生产保持较好发展态势。2007年全州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2.44亿元,同比增长20.1%,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79.2%,拉动经济增长13.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9.19亿元,增长20.9%。

1、骨干企业拉动海西工业不断增长。2007年,海西州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2.21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8.8%。其中:青海油田公司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78.86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2.3%,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55.4%;青海盐湖集团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18亿元,增长6%,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12.6%;西部矿业锡铁山分公司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9.37亿元,增长12.1%,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6.6%;青海石棉矿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0.71亿元,增长4.8%,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0.5%。

2、全州优势行业工业生产形势喜人,州属工业生产呈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全州钾肥、煤炭、盐化工行业实现增加值28.85亿元,州属工业增加值比例由2006年的19%增加至2007年的25 %,州属工业增加值所占份额逐年增大。2007年,州属工业实现增加值35.79亿元,较上年增长53.8%,生产增速创历年最好水平,增速高于地区增速33.7个百分点。

3、全地区103户规模以上企业总体经济效益趋好,利润大幅攀升。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8.12亿元,增长41.6%;实现利润80.42亿元,同比增长11.3%。

4、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势头。2007年,全州完成原煤547.8万吨,同比增长115.8%;水泥31.21万吨,增长35.5%;天然气34.02亿立方米,增长38.8%,钾肥实物量421.9万吨,增长24.3%;石棉13.03万吨,增长10.6%;铅精矿含铅量7.24万吨,增长15.3%;炸药1.52万吨,增长60.8%;锌精矿含锌量8.66万吨,增长9.1%;原油加工量105万吨,增长5%;纯碱102.17万吨,增长43.7%;黄金3934.62千克,增长16.4倍。发电量13.98亿度,下降11%;天然原油220万吨,下降1.4%;铁矿石成品矿39.35万吨,下降29.2%。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12月1--  12月累计1-- 12月累计较上年同期±%

原煤(万吨)18.83547.79115.8

铁矿石成品矿(万吨)2.3639.35-29.2

铅精矿含铅量(万吨)0.687.2415.3

锌精矿含锌量(万吨)0.858.669.1

原盐(万吨)11.5184.41-23.9

石棉(万吨)0.9413.0310.6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12668139782-11.0

#水电339647231-26.2

碳酸钠(纯碱、万吨)9.1102.1743.7

钾肥(实物量)(万吨)25.95421.924.3

炸药(吨)14531517660.8

水泥(吨)2356931213035.5

天然原油(万吨)17.78220-1.4

原油加工量(万吨)9.51055.0

天然气(万立方米)3935934018838.8

中成药(吨)4.1622.46-26.8

供电量(万千瓦小时)1415010208617.7

黄金(千克)7.393934.6216.4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7年全州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投资和项目工作,有力地保证了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强劲增长。全州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6.32亿元,增长21.4%,其中:州属完成投资65.38亿元,增长17.6%。

工业建设投资不断扩大。2007年海西完成工业投资104.8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76.9%,增长35.4%。

2007年全州施工项目达376个,增加3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个数为281个,增加61个。竣工项目278个,增长15.8%。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13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青海中信国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西台钾锂硼综合开发项目完成8.6亿元;格尔木30万千瓦燃气电站项目完成3.1亿元;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项目完成19.8亿元;浙江玻璃集团公司90万吨纯碱项目完成6.5亿元;冷湖滨地钾肥有限责任公司10万吨氯化钾及20万吨钾镁肥项目完成2亿元;石油系统完成43.8亿元;青海大柴旦矿业公司黄金开采项目完成2.7亿元;乌兰县焦化厂建设项目完成6亿元。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随着城乡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增强,消费重心已从过去的“吃、穿、用”向“住和行”转换,这种消费结构的转变和升级引领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全州消费品市场一直在较为活跃的状态中运行。2007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4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26亿元,增长80.5%;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6.45亿元,增长11.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39亿元,增长3.9%;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0.33亿元。全州市的零售额累计完成21.16亿元,同比增长11%;县的零售额为4.12亿元,增长26.4%;县以下零售额为1.16亿元,增长33.2%。

价格总水平上涨。2007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8.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5.4%,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8%;衣着类价格上涨10.2%,医药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5.9%,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类价格上涨7.1%,居住类价格上涨4.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类价格上涨1.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与同期持平。2007年全州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3.5%。

六、邮电和旅游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07年邮电业务收入34792万元,比上年增长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3.63万户,比上年增长30.1%,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2.75万户,比上年增长18.6%,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05万户,比上年增长33.7%。

全州旅游事业迅猛发展。2007年全州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0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实现旅游总收入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7.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全州财政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内在增长动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地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亿元,达到42.88亿元,比上年净增12.29亿元,增速达40.2%。其中中央级收入完成26.81亿元,同比增长37.1%;省级收入3.34亿元,增长25.1%;州县级收入12.73亿元,比上年净增4.37亿元,增长52.2%,创历史新高。全州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6.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56亿元,增长56.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02亿元,增长83.8%;公共安全支出1.71亿元,增长5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5亿元,增长25.4%;农林水事务支出2.93亿元,增长48.1%。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2007年,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幅较大、贷款稳中有升,货币投放多于去年。十二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2.88亿元,比年初增加21.5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78亿元,比年初增加1.9亿元,增长3.6%。各项贷款余额73.74亿元,比年初增加13.18亿元,增长21.8%。截止十二月底,全州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225.69亿元,现金累计支出238.7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13.01亿元,增长26.0%。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2007年全年保费收入14073万元,同比增长10.1%。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8168万元,增长17.6%;寿险保费收入5905万元,增长1.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113万元,增长48.8%。其中财产险赔款4030万元,增长22.9%;寿险给付4083万元,增长87.8%。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州各类学校167所,其中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普通中学61所,小学校75所,幼儿园29所。全州共招收各类学生24349人,其中:中专生269人,普通中学9182人,小学生7796人,幼儿园学生7102人。全州各类学校在校人数82040人,其中:中专生983人,普通中学生26501人,小学生46280人,幼儿园学生8276人。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5376人,其中:专职教师442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纯牧区学龄儿童入学率98.62%,比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

继续加大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科技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州共实施科技项目91项,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1项,州级39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38项,州级科技成果5项,获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落实科技三项费用2095万元,其中国家级163万元,省级经费1732万元,州级200万元。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州共有文化事业机构35个,其中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3个,群众艺术馆及文化站12个,民族博物馆2座,文物机构5个,电影机构12个。全州共有有线电视台8座、电视台2座、电视差转台28座、卫星收转站126座,广播电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3.47%,广播人口覆盖率95.2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州、市、县、乡(镇)卫生防疫及医疗网络已基本健全。2007年全州拥有各类卫生机构79所,其中医院18所,疾控中心9个,乡镇卫生院36所。病床数1504张,全部卫生人员21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25人。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日趋完善,到2007年底,全州农牧民参合人数达到13.67万人,参合率达97.7%。

十、人口及人民生活

2007年全州总人口为56万人,常住人口43.25万人。根据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年报资料表明,2007年全州户籍人口37.44万人, 比上年增长1.7%,其中农业人口14.58万人,增长2.5%;男性人口19.33万人,增长1.8%;少数民族人口10.75万人,比上年增长3.3%,其中蒙古族2.56万人,比上年增长1.2%,藏族人口4.63万人,比上年增长3.1%。人口出生率11.8‰,上升0.1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3.56‰,上升0.0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8.24‰,上升0.08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城乡抽样调查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8元,扣除价格实际增长10%。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059元,扣除价格实际增长12.6%。

职工工资水平继续增长。2007年全地区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36534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州属26587元,增长20.7%。

继续推动劳动就业制度改革。2007年全地区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数6.61万人,比上年增长4.9%,其中城镇在岗职工人数5.81万人,比上年增长1.4%。州属单位从业人员为3.03万人,比上年增长10.6%。

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2007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659个,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7348人,其中四类下岗人员再就业4187人。全州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4%。

2007年,全州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1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2.64万人,确保了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6.07万人。

注: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