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青海

海南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1:56:16 来源:海南州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18次

2005年是实现“十五”计划发展目标的最后一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州委对海南州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线两区一中心”的战略构想,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十五”计划和当年的预期目标,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53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601万元,比上年增长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4%,拉动力为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7760万元,比上年增长14%,贡献率为49.5%,拉动力为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8617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贡献率为28.1%,拉动力为3.2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超出“十五”计划目标1.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11元,比上年增长10.4%。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29:39 :32调整到2005年的30:40:30。

表一: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减情况(单位:万元)

指      标2005年同上年增减(%)

地区生产总值29053111.3

第一产业866018.1

第二产业11776014.0

工业5385525.2

建筑业       639055.7

第三产业8617010.9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355510.2

批发和零售业1407410.8

金融业保险业132810.9

房地产业44341.7

其他服务业6277911.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仍显突出,就业压力有所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8983.5公顷,比上年增加1503.5公顷,增长2.6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9167.7公顷, 比上年增加1019.7公顷,增长5.62%;粮食产量72902吨,增长17.56%;油料作物播种面积28901公顷, 比上年增加897公顷,增长3.2%;油料产量44200吨, 比上年增长 17.40%;中藏药材种植面积425.07公顷, 比上年下降23.13%;蔬菜播种面积1233.8公顷, 比上年下降29.34%;其它播种面积9246.6,比上年增长2.14%。粮、油、药、菜、其它作物种植结构由上年的31:49:1:3:16调整为32:49:1:2:16。

畜牧业形势良好。牲畜年末存栏467.2万头(只),比上年提高0.24个百分点。其中大牲畜存栏64.1万头(只),羊存栏403.1万只。全年出栏牲畜188.89万头(只),出栏率40.53 %,比上年下降1.85个百分点;出售牲畜167万头(只),商品率35.82%,比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能繁殖母畜247.19万头(只),母畜比例为52.91%,比上年增加0.91个百分点。

表二:      2005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吨4319830.58

其中:羊肉吨2305924.05

牛肉吨1577341.02

猪肉吨2239-22.01

羊毛产量吨449827.89

奶类产量吨3162511.15

蔬菜吨31091-27.23

药材吨1240-5.4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州有效灌溉面积26942.4 公顷;机械化总动力260905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205794千瓦;汽油发动机动力28671千瓦;电动动力25661千瓦;其它动力779千瓦。耕作机械方面,其中:大型机械743台33918千瓦,小型机械15236台140138千瓦。化肥施用量13918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达到128151吨,其中:地膜使用量达到6265公斤,地膜覆盖面积1317亩。

林业生产进展顺利。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8642公顷, 比上年增加了44.90%;当年育苗面积128公顷,比上年下降32.98%; 封山育林面积65225公顷, 比上年下降10.39%,其中当年新封4615公顷,比上年下降49.46%; 四旁零星植树14090万株,比上年上升5.58%;幼林抚育面积7969公顷,比上年下降21.8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势。2005年,全州工业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强生产组织,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水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3855万元,比上年增长25.1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6545.9万元,比上年增长18.4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7309.1万元,比上年增长97.18%。“十五”期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

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工业产销率为99.19%,比上年增长3.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9.33%,比上年下降5.61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销率99.51,比上年下降0.14%;轻工业产销率96.83%,比上年下降74.50%;国有企业产销率100.00%,比上年增长0.06%;股份制企业产销率97.76%,比上年下降16.41%;规模以下企业产销率98.61%,比上年增长6.74%。

主要产品产量普遍增产。发电量498960.00万千瓦时, 比上年增长5.94%;供电量40085.0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16%;铜精矿含铜量3984吨,比上年增长58.54%;碳化硅8880.00吨, 比上年增长58.13%;铁合金5265.54吨, 上年下降46.46%;食用植物油4209.3吨, 比上年增长83.01%;自来水532.17万吨, 比上年增长9.28%;水泥42345.00吨,比上年下降18.71%;红砖5404.2万块, 比上年下降26.60%。

表三:           200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万千瓦时498960.005.94

供电量万千瓦时40085.0017.16

铜精矿含铜量吨3984.0058.54

烙铁吨11796.00

铁合金吨5265.54-18.71

食用植物油吨4209.3083.01

自来水万吨532.179.28

饲料吨1136.00-51.0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碳化硅吨8880.0058.13

红砖万块5404.20-26.60

水泥吨42345.00-46.46

建筑业呈负增长。2005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创造产值7073.3万元,比上年下降12.88%;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251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15%;完成房屋竣工面积3465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18%。

表四:             2005年建筑业情况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2005比上年增减(%)

企业个数个15-6.25

建筑总产值万元7073.3-12.88

竣工产值万元3940.9-49.97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平方米5351615.15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平方米3465117.1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快速增长。全州2005年完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258405万元,比上年增长25.41%。完成州属固定资产投资134987万元,比上年增长11.11%。在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城乡私人建房完成6897万元,比上年下降1.78%。

表五:          2005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名称计算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减(%)

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5840525.41

#州属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3498711.11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1)农林牧渔业万元2078786.72

(2)采掘业万元5285536.11

(3)制造业万元3511-18.61

(4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万元13671861.51

(5)建筑业万元3848-40.88

(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万元5388814.09

(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万元419521.49

(8)批发零售业万元1465259.07

(9)住宿、餐饮业万元1320-45.48

(10)金融业万元127-93.58

(1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万元1388-35.62

(12)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万元62958.95

(13)教育万元3333129.07

(1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万元1617104.94

(1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万元1462830.83

地区城乡私人建房万元6897-1.78

城镇私人万元2487-56.78

农村私人万元4410149.43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2005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5472万元,比上年增长13.24%。分销售地区看,县的零售额36475万元,比上年增长9.83%;县以下零售额18997万元,比上年增长20.4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 41883万元,比上年增长17.34%;餐饮业10243万元,比上年增长10.75 %;其他行业3346万元,比上年下降17.22%。

市场物价运行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101.5%,比上年上涨1.5%。分类别看,食品类上升1.8%,居住类上升3.5%,烟酒及用品类下降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下降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升3.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升0.1%,衣着类上升0.1%,交通和通讯类上升0.3%。商品零售价格为101.1%,上涨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107.4%,比上年上涨7.4%。

表六:     2005年市场价格比上年增减情况

指      标同上年增减(%)

一、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1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5

#食品1.8

烟酒及用品-1.1

衣着0.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3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0.1

交通和通讯0.3

娱乐教育文化及用品 3.4

居住3.5

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7.4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5年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85.72万吨,比上年增长2.15%,货物运输周转量43887.29 万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18.82%;完成旅客运输量289.55万人次,增长3.69%,旅客周转量35479.0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4.23%。公路通车里程6015.00公里,比上年增长12.93%。

邮电业务总量稳步增长。邮政业务总量710.00万元,增长3.95%;电信业务总量3973.31万元,比上年下降16.40%。全州固定电话用户4.06万户,增长3.84%,其中:乡村电话用户1.10万户,增长27.91%。全州电话普及率9.78部/百人。

旅游业形势强劲。2005年实现总收入6240.5万元,比上年增长91.90%。接待国内外旅客人数64万人次,增长3.3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财政收入17586万元,与上年同口径对比(下同)增长21.5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117万元,比上年增长20.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8811万元,比上年增长18%。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83358万元,比上年增长21.0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0372万元,增长15.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5319万元,比上年增长1.00%。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762.1万元,比上年增长0.5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93万元,比上年增长12.92%;人身险保费收入969.1万元,比上年下降16.42 %。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金额1278.71万元,  比上年增长29.65%。其中:财险赔付840万元, 比上年下降1.97%;寿险赔付438.71万元,比上年增长2.39倍。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00所,在校学生77925人。其中: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50人;普通中学42所,在校生23167人;小学344所,在校生51273人;幼儿园11所,在园幼儿3144人;特殊教育班6个,在校生56人;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235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75%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 97.98%,适龄少年入学率为65.1%,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6.6%。

科技研究成绩喜人。建成一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项目。全年星火项目、科技富民计划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园等11个项目已列入省科技富民项目计划;引进推广科技成果6项;举办农牧民科技培训班43期,培训人数3150人(次);举办科普宣传62次,展出科技展板2365块(次),发放科普资料9万多份,放映科普电影(录像)45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4万多人(次);全州实施“553”科技示范工程,目前建立5个科技示范乡,50个科技示范村,300户科技示范户。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文化产业纵深发展。年末全州共有艺术事业机构 1个,图书馆事业机构6个,文物事业机构6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8个。全州广播电视台(站)7座,无线电视发射台和转播站410座,全州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8.1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7.2%,实现了海南电视台至四县广播电视光缆传输。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州共有卫生机构64个,其中综合医院5所,中藏医院4所,卫生监督所6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所,乡镇卫生院40所,中心血站1所,牧场医院2所,村卫生室39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所6个,卫校1个。拥有病床116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175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年举办农牧民运动会25次;选派24名运动员参加了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获得4枚奖牌,其中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1枚;年内向省级运动队输送4名优秀运动员;积极配合省体育局完成了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海南赛段的比赛。

十、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耕地面积略有减少。年末全州耕地面积81965公顷。因实施退耕还林草项目,生态退耕7106.4公顷,比上年减少6898公顷。

矿产资源勘探取得新成效。全州已发现的矿种28种;矿产、矿点及矿化点160余处。铜储量120万吨,占全省总储量的62%;汞储量4000吨,钨储量906吨,大理石储量1779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总储量的95%、35%、62%。

环境和生态保护状况继续改善。全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4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全州环保系统从业人员为25人,比上年增长48%;拥有环境监测站2个;环境监测员6人;自然保护区2个,即同德江群林区和兴海中铁林区(归三江源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属省级自然保护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

人口再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根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年末全州人口达41.6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091人,出生率为19.5‰;死亡人口2834人,死亡率为6.83‰;全州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67‰。城镇人口10.83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26%,乡村人口30.81万人,乡村人口比重为74%。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得到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9.55元,比上年增长8.71%,人均消费性支出5551.22元, 比上年增长7.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42.09元,比上年增长8.14%。

劳动就业规模扩大,再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农牧区劳动力共转移输出8.7万人次,达到年目标任务的217.3%,较上年增加1.2万人次,同比增长16%。其中跨省输出0.54万人次,达到目标任务的158%,较上年增加980人次,同比增长18%。全州实现劳务总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31.6%,劳均收入1700元。劳动力转移输出收入在农牧民人均收入中的比重由上年的16.7%,提高到19.6%。共有1.3万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比上年末下降0.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年末全州抚恤、优抚对象664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个,城镇各种社区服务中心22个。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10021人;2007人参加了工伤保险;有8719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19424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10456户27113名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核算数据。最终核算以《海南统计年鉴-2006》刊发数据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工业增加值基数以经济普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