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青海

海北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1:53:21 来源:海北州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86次

2006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围绕“抓落实年”主题,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有关政策措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各项事业趋于协调,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总量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人均生产总值8622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亿元,下降1.5 %;第二产业增加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第三产业增加值8.5亿元、增长16.5%。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27.28:37.26:35.46转变为23.48:40.23:36.29;第一产业比上年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9.2%和43.8%。

二、农牧业生产

种植业因门源、刚察两地遭受历史罕见特大冰雹灾害,造成减产。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78.6万亩,增长4.7%,其中:粮食作物20.8万亩,增长6.7%;油料作物39万亩,下降3.5%;其他作物18万亩,增长23.3%。粮食亩产188公斤、总产量39130吨,分别下降21%和15.7%;油料亩产84公斤、总产量32800吨,分别下降25%和27.8%。种植业增加值1.7亿元,下降16.8%。

年末存栏各类牲畜总数334.5万头(只),与上年基本持平。各类仔畜繁活率80.52%,出栏率44.6%,商品率38%,分别比上年提高1.14、1.9和2.6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产量:牛奶31297吨,增长2.37%;羊毛3979吨,增长0.4%;各类肉产量31942吨,增长8.67%。其中:牛肉产量9431吨,增长11.5%;羊肉产量20722吨,增长8.5%。

三、工业生产

全州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全州规模以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53亿元,增长0.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0.14亿元,下降26.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完成增加值0.1亿元,增长58.3%;国有完成增加值0.95亿元,增长9.3%;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54亿元,下降1.9%。煤炭行业完成增加值18607万元,增长8.6%;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完成增加值2573万元,增长3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增加值1373万元,增长21.1%;电力生产业完成增加值6409万元,增长47.1%。电力供应业完成增加值2486万元,下降27.4%;非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增加值465万元,下降6.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增加值1298万元,下降8.5%;常用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减少增加值1554万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增加值1155万元,下降29.4%。

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2626万元,增长15.1%,其中利润总额7206万元,增长38.8%。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10.17亿元,产销率为93.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原煤252万吨、增长4.3%;碳化硅13406吨、增长16.4%;金矿含金量95千克、增长4.4%;石棉20634吨、增长14.6%;发电量 6.9亿度、增长26.8%;铁合金29743吨、增长33.9 %;水泥8630吨、增长6.8%。冻畜肉2132吨、下降47%;食用植物油4735吨、下降17.3%;砖770万块、下降19%;铁精粉10253吨、下降68.3%;铅精粉含量439吨、下降50.1%;锌精粉含锌量476吨、下降58.5%;铜金矿含铜量760吨、下降67.4%;由于铝业公司停产,减少铝锭1.2万吨;供电量4.6亿度、下降15.3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6439万元(跨地区项目完成投资39952万元),比上年增长55.8%,其中:州县属完成投资142900万元,增长15.7%。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254万元,增长16.5%,占州县属投资完成额的11.4%,提高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9413万元,增长13.5%,占州县属投资完成额的62.6%,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7233万元,增长20.8%,占州县属投资完成额的25.4%,下降4.2个百分点。完成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14996万元,增长12.9%,占州县属投资额的81%,下降2个百分点。

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开工项目10个,比上年增加2个,完成投资67788万元,占全地区投资完成额的43.32%,增长11.92%,拉动地区投资增长5.72个百分点。其中:州县属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开工项目9个,比上年增加1个,完成投资62788万元,占州县属投资完成额的43.94%,增长3.66%。

五、消费品市场

全州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941万元,比上年增长13.5%。县的消费品零售额达38797万元,增长13.6%,高出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0.1个百分点;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7145万元,增长13.4%。

国有集体经济零售额6785万元,增长42.1%,占消费品市场份额由上年的11.8%上升到14.8%。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39156万元,增长9.7%,占消费品市场份额为85.2%。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7716万元、住宿餐饮业完成8207万元,分别增长14.6%和9%。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

全社会公路运输业完成客运量254.3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4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1%;货运量346.1万吨,货运周转量3.35亿吨公里,增长10.7%;邮电通信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577万元,增长29.32%,其中电信增长5%;移动增长48.2%;邮政增长5.8%;联通增长54.4%;铁通增长14.3%。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州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011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国税组织收入809万元,增长5.9%;地税组织收入5926万元,增长16.2%;财政组织收入2276万元,增长10.8%。全州一般预算支出78440万元,增长31.2%,其中:经济建设类支出16663万元,增长41.3%;公共类支出52210万元,增长43.8%;社会保障类支出5709万元,增长80.6%;其他支出3858万元,增长17.1%。

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5259万元,同比增长19.8%,其中,企业存款21350万元,增长0.4%;储蓄存款89744万元,增长15.4%。全州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0840万元,同比增长6.9%,其中短期贷款36867万元,增长0.2%;中长期贷款23973万元,增长19%。

全州保险企业完成保险费收入1324万元,比上年下降14 %,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1101万元,增长17.6%,人寿保险费收入223万元,下降0.9%。保险赔款支出419万元,下降21.4%,其中财产赔款支出367万元,下降24.9%,人寿赔款支出52万元,增长18.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州各类学校235所,招生人数16869人,在校学生53513人,毕业生12820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招生人数945人,在校学生1482人,毕业生183人;普通中学24所,招生人数5696人,在校学生16513人,毕业生4480人;职业初中学校1所,毕业生109人;小学197所,招生人数6297人,在校学生30517人,毕业生4216人,全州学龄儿童入学率99.2%;幼儿园9所,招生人数3955人,在校学生4910人,毕业生382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91人,毕业生9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州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54人,其中自然科学专业技术人员4677人,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92.5%;社会科学专业技术人员377人,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7.5%。科技方面,我州上报的46个科技项目中,科技部、省科协批准落实的科技项目12个,并落实资助经费226万元;从省科协和省农村能源办为祁连、门源两县农民争取到新型太阳能灶1932台;举办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64期,受培训人数5532人(次);共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37次,受益群众达12万人(次);举办科技讲座22期,受训农牧民1265人;开展科技咨询、义诊服务2637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州艺术事业机构1个、电影事业机构15个、图书馆5个、群众文化馆(室)14个、文物管理机构5个、广播站和电视台(站)各5个。州电视台全年采编电视新闻1310余条、藏语新闻1100余条,制作播出专题片12部、藏语译制专题片5部,编播《新闻视点》30期、《警坛时空》26期、《艺海采风》79期、其他节目20部。举办文化广场活动98场(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47次,文艺演出50场,农牧区放映电影573场次,受益群众近18万人次。州民族歌舞团全年演出145场。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8次,散发宣传资料13860份。州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2.4万余人,流通图书1.47万册(次)。开展网吧、音像、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和“反盗版百日行动”等50次,出动执法人员383人(次),查处违规经营场所12家,收缴非法经营制品337件。

全州共有卫生机构62个,床位870张,从业人员109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951人。全州新型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实施,常住农牧民参合率达到99.2%,比上年提高5.68个百分点;筹集合作医疗资金950.7万元;大病统筹补偿335.2万元,门诊家庭账户补偿37.5万元,医疗救助补偿21.3万元;民政部门特困人口医疗救助补偿11.5万元。强化境内动物间鼠疫和禽流感疫情监测,及时应对和处理了4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州以乡为单位五苗常规免疫单苗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农牧区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2639座。为15个具备手术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各培养一个下腹部手术班子,完成了22个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专兼职人员临床检验技术培训,对280余名乡村医生分期分批进行为期1个月的规范化、系统化培训,全州乡村卫生院医疗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经过验收,全州甲级村卫生室的比例达到97%。全州各医疗机构共减免药费18.3万元,人均门诊、住院费比上年下降5%。

体育事业方面,组团参加了第十四届青海省运动会,获金牌11枚、银牌8枚、铜牌15枚,拔河项目获得第一名,射箭项目获得第二名。全州共举办各类体育活动100余次,参与群众13万余人次。向省体校输送体育后备人才8名。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经公安部门统计,全州人口27.4万人,年内出生人口3001人,出生率11‰;年内死亡人口857人,死亡率3.14‰;自然增加人口2144人,自然增长率7.86‰。

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269元,比上年增长8.9%。农牧民人均来自工资性收入达到494元,增长44.19%,占纯收入比重由上年的16.44%提高到21.76%。家庭经营收入1638元,增长2.11%。其中:受自然灾害影响,人均第一产业收入1504元,下降0.04%;非农产业人均收入134元,增长34.64%。财产性收入34元,下降39.66%;转移性收入103元,增长28.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16元,增长15.6%。其中:工薪收入增长13.9%,转移性收入增长44.6%。

全州安置城镇新增就业2113人,“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166人,安置四类人员再就业1148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439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9%;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1417人,失业保险扩面人数达到570人;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率行政事业单位达到100%、企业达到86.2%,医疗保险扩面人数达到500人;工伤保险面达到205人,工伤保险基金征缴44.4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按月足额发放,发放率达100%。

十一、资源与环境

经勘察,全州水电资源总量为104.2万千瓦,可开发的有67.8万千瓦。共落实水利项目27项,完成投资2171万元。其中:人畜饮水项目12个,投资863万元,使1.5万人、21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维修老化人饮项目20余项。投资300万元完成了湟鱼回游通道建设。全州共征收水费123.5万元。重点项目,黑河源头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工程新建防护堤8.2公里,新建排洪沟1.86公里,封山育林10万亩,共完成投资2531万元。

全州林业生态建设共完成投资6771万元。在继续落实334万亩天然林管护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封山育林2万亩,补植3757亩,围栏3万米。对第一批58.9万亩的国家重点公益林,设立管护站(点)14个,落实管护人员213名,完成低效林改造2759亩,补植补栽2430亩。“三北”防护林完成0.8万亩造林任务,完成0.85万亩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封山育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完成补植15.1万亩,补植苗木2394.4万株。全民义务植树83万株,参加人数17.2万人。受理森林和野生动物违法案件122起,处理110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49人(次),刑事拘留6人,收缴木材4立方米、枪支4支、子弹200发、野生动物及其产品1035头(张)。

全州共安排地质勘查探矿权64个,投入达5032万元。对84个应检矿山企业进行了全方位检验,年检率达100%。共检查采矿点26次,关闭炸毁非法采矿点21处,清理偷采群众180余人,没收、扣押采矿设备31件(台、部),罚款6000余元,行政拘留2人,制止露天采矿行为6起。共关闭非法砂石料场32处,并进行了生态恢复治理。全州共征(占)用土地346.9573公顷,收取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484.3万元;共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29宗,面积4.0979公顷,收取出让金359.9万元;实施门源县青石咀镇土地复垦整理项目,耕地面积增加131.94公顷。

全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完全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计划指标以内;开展砂石料场专项整治,共查处砂石料场46家、关闭36家;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环保专项行动,共检查企业、旅游景点26个,提出整改意见18条,对10家单位进行了挂牌督办;对青藏铁路西格段二线应急工程开展环境监察,按环保要求恢复了25处取料场;对全州18家单位的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监督性监测。

注:1、本公告数据为初步测算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