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青海

海东地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1:48:50 来源:海东地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646次

海东统计局

(二〇〇九年三月九日)

2008年,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海东建区30周年,更是海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和地委委员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发展与和谐这两大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工作全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真抓实干,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全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一、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

200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75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6.4%,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03%。第二产业增加值4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拉动经济增长4.6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7.15%。第三产业增加值5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4%,拉动经济增长6.7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82%。

经济结构继续呈“三二一”格局,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19.81%、37.58%、42.61%转变为19.95%、37.23%、42.82%。

二、农业

2008年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到位,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加上气候条件较好,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10.22万亩,比上年增长1.93%。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76.49万亩,比上年增长9.73%,总产量45.83万吨,比上年增产21.62%。其中:薯类种植面积89.33万亩,比上年增长7.06%,总产量23.7万吨,比上年增产15.05%。油菜籽作物种植面积91.9万亩,比上年增长4.51%,总产量12.57万吨,比上年增长15.16%。蔬菜种植面积25.5万亩, 比上年增长6.47%,产量54.31万吨,比上年增产9.94%。

年末草食畜存栏168.22万头(只),比上年增长0.77%。牛羊自繁自育出栏120.2万头只,与去年基本持平,贩运育肥牛羊170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9.2%。积极落实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加强防疫措施,生猪生产稳定,存栏60.47万头,比上年增长16.36%,出栏71.27万头只,比上年增长23.82%。全年肉类总产量8.4万吨,比上年增长10.57%,其中:猪肉产量4.8万吨,增长20.97%;牛肉产量1.57万吨,下降2.17%;羊肉产量1.64万吨,增长0.54%;牛奶产量3.65万吨,增长8.5%;羊毛产量0.26万吨,增长2.73%。

2008年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产 品 名 称 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45.83  21.62

小麦 万吨 16.00  27.58

马铃薯 万吨 23.70  15.05

油料 万吨 13.31  14.73

#油菜籽 万吨 12.57  15.16

蔬菜 万吨 54.31  9.94

肉类总产量 万吨 8.40  10.57

#猪肉 万吨 4.80  20.97

羊肉 万吨 1.64  0.54

牛肉 万吨 1.57  -2.17

牛奶 万吨 3.65  9.2

禽蛋 万吨 0.94  1.23

羊毛 万吨 0.26  2.73

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力度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5.21万人,培训就业率达90%。劳动力输出51.86万人次, 其中省外输出23.6万人次。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区确定6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投入4147.26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示范村建设。

三、工业

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10.5亿元,同比增长28.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82.4亿元,同比增长27.1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8.1亿元,比上年增长30.82%。全区共实现工业增加值34.06亿元,同比增长2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5.35亿元,同比增长22.5%。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8.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总产值5.94亿元,增长17.99%,重工业总产值76.46亿元,增长27.93%。国有企业总产值22.53亿元,增长15.54%;股份合作制企业总产值0.33亿元,增长36.2 %;股份制企业总产值51.83亿元,增长34.22%;外商及港澳台企业总产值0.63亿元,增长33.08%;其他企业总产值7.07亿元,增长18.61%。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94户。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4.28亿元,增长34%;实现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3.08%;实现税金总额2.35亿元,比上年增长61.38%。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97.76%。全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品产量 增长(%)

发电量 亿度 67.11 4.51

碳化钙(电石) 吨 40309 -10.85

硅铁 吨 138667 0.68

铁合金 吨 180461 3.88

碳化硅 吨 98997 17.94

水泥 万吨 245.14 7.35

砖 万块 144831 29.97

平板玻璃 万箱 102.98 10.79

钢材 吨 64829 -8.18

铬铁 吨 23933 20.33

铝 万吨 10.69 32.58

变压器 千伏安 23659 -9.74

小麦粉 吨 44319 67.81

食用植物油 吨 32108 59.38

乳制品 吨 2311 -13.62

白酒 吨 13309 67.74

木制家具 件 28654 2.13

塑料制品 吨 311 1.63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5亿元,比上年下降10.97%。其中: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39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0.59%。

区属投资中: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6.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9.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分投资类型看,全年国有及控股经济投资完成22.95亿元,比上年增长2.4%,民间投资完成3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1%。

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24亿元,比上年增长94.6%,商品房施工房屋面积达72.9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3.08%,其中住宅面积67.13万平方米,增长121.93%;商品房销售面积21.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1.72%。

五、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79%。

其中:县的零售额15.9亿元,增长20.25%;县以下零售额11.1亿元,增长23.15%。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3%;零售业零售额1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1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3.4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9.9%,商品零售物价上涨1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92%。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全区年末汽车拥有量2.95万辆,比上年增长37.85%。其中:营运性汽车达11546辆,同比下降5.94%,其中载客汽车拥有量为4001辆,同比增加744辆,增长23.98%。其中班线客车为1944辆,同比减少164辆,下降7.78%。出租车1946辆,增加902辆,增长86.4%。全年客运量达1352.78万人、旅客周转量为55828.4万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66%、2.98%。年末载货汽车拥有量为7545辆,同比减少298辆,下降3.8%;全年货运量达1248.82万吨、货物周转量为71257.41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26%、2.91%。民用汽车年末拥有量1.8万量,同比增长83.67%。

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15万元,同比增长8.68%。通讯部门业务总量完成2.51亿元,增长22.83%。全区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3.7万户,同比下降1.12%,其中农村用户达7.74万户,增长0.63%;互联网用户1.32万户,增长30.8%;移动电话用户46.16万户,增长34.94%。

七、财政和金融

全区财政总收入627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中央“两税”收入21078万元,增长20.1%; 地方财政收入41657万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全区财政总支出4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5.6%,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0.48万元,比上年增长35%。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77亿元,比年初增加24.57亿元,增长33.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0.8亿元,比年初增加14.09亿元,同比增长30.16%。全区各项金融贷款余额30.91亿元,比年初增加6.41亿元,增长26.19%。全区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02.63亿元,增长18%;现金支出228.09亿元,增长19%;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25.46亿元,增长36%。

八、教育和科技

全区各类学校1252所,在校学生27.77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65所,招生人数31868人,在校学生99331人,比上年减少8447人;农职业中学6所,招生人数6974人,在校学生15093人,比上年增加2382人;小学1044所,招生人数24756人,在校学生140358人,比上年减少1166人;特殊教育学校4所,在校学生817人;幼儿园33所,招生19423人,在园幼儿2209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74%,初中适龄入学率为86.55%。普通中学,初中、小学每一教职工平均负担学生人数为14.1、9.7、17.5。全区落实“两免一补”等教育补助资金1.45亿元,比去年增长54.9%。

全区有各类科技人员2.82万人。引进新技术、新品种81项,示范推广科技成果68项。争取科技项目44项,项目总投资8628万元,争取无偿援助资金732万元。

九、文体和卫生

全区共有地级群艺馆1座、县级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量达39.24万册,文物收藏量3.1万件。有地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站7座,县级电视网络公司6个,有限电视用户达11万人,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5%。有限电视频道接收量增加,开展广场文化、民间传统文化活动360场次,整治文化市场,城乡居民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城乡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和全民健身运动,举办较大型体育比赛活动57次(场),参加人数达5.8万人。

全区拥有各种卫生机构142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3所,乡镇卫生院108个。全区实有床位数2222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实有床位1215张,乡镇卫生院实有床位844张。共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2211人,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19人,乡镇卫生院拥有技术人员709人。全区每万人拥有床位数14.05张,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98人。

十、环境保护和旅游

全区有各类环境检测站7个,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8.71%,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环境保护评价“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以治理工业污染为重点,加大治污减排力度,五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控制目标。氨氮排放量1151.63吨,化学需氧量20698.39吨,二氧化硫排放14751.74吨,烟尘20805.7吨,工业粉尘21505.15吨。

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接待国际及省内外游客270.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5%,旅游收入达到2.67亿元,比上年增长26.5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总人口15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17.76万人,城镇人口40.44万人。城乡男性人口81.3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51.4%,女性人口76.8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48.6%。全年出生人口2.32万人,出生率14.73‰,死亡人口0.93万人,死亡率为5.93‰,人口自然增长率8.8‰。流动迁出人口0.41万人。全区净增人口0.62万人。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68万人,年人均劳动报酬32208元,比上年增长23.21%。其中:在岗职工人数5.36万人,年人均工资33614元,比上年增长25.29%。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55元,比上年增长15.08%,农民人均纯收入3219.23元,比上年增长18.03%。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9529人,失业保险基金发放总额1474.5万元,同比增长8.4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090个,参保职工41978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支出15419万元,同比增长26.7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7171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12341万元,同比增长49.05%。工伤保险参保单位879个,参保人数38076人,工伤保险费用支出556万元,同比增长128.8%。

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3991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99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5%。

年末,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39640人,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7539.5万元,同比增长55.73%。全区12.35万人农村居民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共发放低保金7063.96万元;发放农村特困人口医疗救助资金1539.5万元,救助13.33万人次。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19.6万人,参合率达98.15%,参合农民医药费用支出达9714.6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工作全面启动,参保人数7.57万人,参保率为79.44%,为参保城镇居民实际补偿金额达519.5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