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青海

西宁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1:40:23 来源:西宁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616次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区、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狠抓落实,艰苦奋斗,使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

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6.2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4.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50亿元,增长6.2%,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5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9.78亿元,增长20.4%,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69.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4.99亿元,增长9.5%,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28.03%。人均生产总值9906元,增长13.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1:50.1:43.8调整为5.6:53.2:41.2。

二、农业

2005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调整种植结构,加之今年气候适宜,农作物长势良好,使我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50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农业增加值4.50亿元,增长6.5%;林业增加值580.03万元,下降48.9%;牧业增加值6.28亿元,增长8.0%;渔业增加值56.85万元,下降51.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611.58万元,下降9.7%。

粮食总产量25.72万吨,增长12.36%;油料总产量10.27万吨,增长7.65%;蔬菜产量35.44万吨,增长5.98%。在畜产品产量中:肉类总产量6.75万吨,增长19.91%;禽蛋产量3994吨,下降15.45%;牛奶产量7.83万吨,增长7.40%;水产品产量92吨,下降48.31%;羊毛产量1036吨,增长8.25%。

年末,大牲畜存栏头数29.45万头,下降2.35%,其中:牛存栏22.90万头,下降0.04%。羊存栏60.39万只,增长9.64%;猪存栏38.31万头,下降1.24%。年内出栏牛14.65万头,增长24.57%;羊81.88万只,增长21.23%;猪47.24万头,增长12.64%。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2.72万公顷,比上年同期下降0.0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4万公顷,增长2.77%,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53.84%上升到55.35%;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22万公顷,下降7.52%,比重由上年的35.86%下降到33.18%;蔬菜种植面积0.99万公顷,增长1.21%,比重由上年的7.66%上升到7.78%。

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074公顷,其中:退耕造林面积257公顷,周边荒山造林面积336公顷。零星植树262.66万株,本年育苗面积251公顷。

三、工业

2005年,全市紧紧围绕“工业立市”战略,不断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8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4.54%,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9.87%,拉动全市经济增长8.8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8.39亿元,增长25.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11.62亿元,增长10.6%;集体企业0.78亿元,下降8.8%;股份合作制企业1.58亿元,下降2.3%;股份制企业51.49亿元,增长34.5%;外商及港澳台企业2.75亿元,下降7.0%;其他企业0.17亿元,增长23.7%。

实现新产品产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6%;完成出****货值11.93亿元,下降22.53%。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对17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1.26%,增加17.18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0.82亿元,增长21.47%;实现利润11.73亿元,增长28.9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原煤120.42万吨,增长4.63%;发电量50.79亿千瓦小时,下降12.02%;农用化肥3.09万吨,增长59.00%;中成药334吨,增长34.74%;水泥151.83万吨,增长5.99%;钢材43.45万吨,增长17.44%;铝63.54万吨,增长25.79%;金属切削机床743台,增长8.63%;乳制品11180吨,增长8.02%。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货运总量2494万吨,增长5.37%,其中:铁路269万吨,增长9.80%;公路2225万吨,增长4.85%;航空0.33万吨,增长43.48%。货物周转量866461万吨公里,增长8.29%,其中:铁路602400万吨公里,增长8.75%;公路263498万吨公里,增长5.00%;航空563万吨公里,增长45.85%。全年客运总量3349万人,增长5.37%,其中:铁路223万人,下降3.46%;公路3099万人,增长9.74%;航空26.5万人,增长18.09%。客运周转量369127万人公里,增长4.66%,其中:铁路148800万人公里,下降0.45%;公路181416万人公里,增长6.50%;航空38911万人公里,增长18.22%。

邮电通信业增长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97亿元,增长16.24%,其中:邮政0.99亿元,增长12.08%;电信13.98亿元,增长16.06%。年末电话装机设备容量84.89万门,增长6.26%,其中:电信部门65.40万门,增长2.35%。年末市话用户71.73万户,增长23.03%,其中:住宅电话59.53万户,增长22.08%。移动电话用户71.98万户,增长19.31%。年末互联网用户5.42万户,增长39.54%,数字数据用户1575户,增长22.19%。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趋于合理。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5.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34%,其中:市属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7.41亿元,增长13.15%。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40.85亿元,增长22.10%;更新改造投资43.47亿元,增长25.10%;房地产开发投资27.07亿元,增长18.40%。2005年,用于农林牧渔业投资3.89亿元,增长132.08%;用于工业投资44.44亿元,增长28.03%,其中:用于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6.63亿元,增长23.71%;用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投资7.89亿元,下降30.75%。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西宁地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施工项目个数632个,其中:市属施工项目522个。主要建设项目有: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的碳素阳极工程、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8.5万吨电解铝工程、盘道水库、第二污水处理厂、南北过境公路、南川东路改造、宁湖工程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用设施继续完善。全年完成投资17.51亿元,增长48.07%,其中:能源供应完成投资3.16亿元,增长48.82%;供水、排水完成投资3.62亿元,增长52.65%;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完成投资4.82亿元,增长22.18%。第七水厂一期完成投资2.10亿元,西宁机场改扩建完成投资0.86亿元,西宁南北过境线工程完成投资2.35亿元,年内已建成通车。湟水路、冷湖路、弯泉路等线路整治基本完成。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商品房施工面积382.49万平方米,增长1.51%;竣工面积97.69万平方米,下降28.80%。商品房销售面积110.88万平方米,增长50.25%,其中:售给个人102.78万平方米,增长50.92%;商品房销售额20.81亿元,增长63.76%,其中:售给个人18.36亿元,增长61.59%。商品房每平方米销售价格由上年的1722元上升到1877元,其中:住宅每平方米销售价格由上年的1534元上升到1727元。

六、贸易、旅游、物价

市场繁荣,交易活跃,物流畅通,价格稳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60亿元,增长13.94%。按地区分,市的零售额71.62亿元,增长14.82%;县及县以下的零售额9.98亿元,增长7.9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零售额22.20亿元,增长13.99%;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10.93亿元,增长14.76%;个体经济实现零售额33.91亿元,增长13.60%;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11.57亿元,增长14.69%;其他经济实现零售额2.99亿元,增长11.57%。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69.79亿元,增长14.38%;餐饮业11.24亿元,增长11.58%;其他行业0.57亿元,增长8.69%。

据海关统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6875万美元,下降27.46%,其中:进口8594万美元,下降18.96%;出口28281万美元,下降29.71%。下降的原因是国家政策因素。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416.75万人次,增长24.64%;实现旅游总收入17.88亿元,增长25.9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762.6万美元,增长20.47%。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9%,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指数101.1%,比上年上涨1.1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9%,比上年上涨0.9个百分点。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5.35亿元,增长18.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79亿元,增长17.5%。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7.07亿元,增长19.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6.34亿元,增长22.9%。

金融平稳运行,存贷款稳定增加。年末西宁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1.90亿元,比年初增长20.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4.63亿元,增长16.58%。各项贷款余额521.80亿元,增长13.71%。西宁地区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897.97亿元,同比增长9.01%;现金支出913.66亿元,增长8.69%;现金净投放15.69亿元,较上年回笼现金1.16亿元。

保险收入快速增长。全年保费收入6.63亿元,增长28.9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9亿元,增长16.28%;人寿险保费收入4.25亿元,增长37.38%。全年赔款支出1.40亿元,增长3.20%,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1.13亿元,增长1.97%;人寿险赔款支出0.27亿元,增长8.65%。赔付率21.08%。

八、教育、广播电视、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内新建中学6所,完成16所学校的高中扩招。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在校学生32753人,增长12.0%;普通中学149所,在校学生131624人,增长2.0%;职业高中6所,在校学生2536人,增长6.15%;小学715所,在校学生155453人,下降3.1%;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1068人,下降6.7%;幼儿园194所,在园幼儿43439人,增长6.3%。学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升学率77%。

年末,西宁地区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5.4%和97.3%,有线电视用户12.93万户。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图书馆5个;博物馆4个;出版报纸15种,3056万份;杂志40种,162万册;图书598种,782万册。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7个,其中:医院46个;卫生技术人员9434人,其中:医生3485人;卫生机构床位数8842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3人。

九、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9.50万人,增长12.25‰,其中,城镇人口123.22万人,乡村人口86.28万人。在常住人口中,市区人口102.94万人。人口出生率12.36‰,人口死亡率5.18‰,人口自然增长率7.18‰,计划生育率98.5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年末,我市单位从业人员21.95万人,增长4.79%,其中:在岗职工20.99万人,增长4.9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7748元,增长9.7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7.36元,增长10.11%;农民人均纯收入2592.77元,增长11.70%。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407.86元,增长9.06%,其中:食品支出2363.04元,增长10.82%;衣着支出651.90元,增长7.2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366.42元,下降18.02%;医疗保健支出583.76元,增长19.87%;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780.98元,增长9.70%;居住支出696.26元,下降2.35%;交通和通讯支出741.94元,增长33.69%;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223.56元,增长0.94%。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22台、移动电话123部、彩色电视机112台、电冰箱83台、组合音响20台、摩托车3辆、洗衣机100台、影碟机67台、微波炉43台。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年末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486个,参保人数13.44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总支付2040.01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337个,参保职工21.72万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支出8.46亿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802个,人数13.81万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12461.7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单位927个,人数9.24万人,工伤保险费用支出1149.16万元;生育保险参保单位716个,人数6.72万人,生育保险费用支出422.51万元。

全年累计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49万人,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24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2.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5%。

年末,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7.6万人,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6079万元。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统计范围为西宁市行政辖区。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