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青海

青海省199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1:16:24 来源:青海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10次

青海省统计局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1991年青海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建议的精神,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使全省国民经济步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治理整顿的预期目标已基本达到,农业的基础地位继续得到加强,农牧业生产夺得了好收成;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局面,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流通领域经过治理整顿,市场秩序趋向正常,对外贸易也取得了好的成绩;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支出结构趋向合理;金融形势平稳,信贷资金运行良好;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有所改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初步统计,1991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72.58亿元,比上年增长4.7%;工农业总产值88.29亿元,增长3.76%;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企业经营机制不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形势,产品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还比较低,财政比较困难。

一、农业

1991年,各地普遍重视农业,大力开展农田草原基本建设,落实“科技兴农”措施,在战胜了少有的夏秋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后,夺得了农牧业的好收成。本年全省农业总产值26.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种植业产值11.50亿元,增长0.94%,畜牧业产值12.70亿元,增长4.72%。主要农作物的产量都比上年增产。其中,粮食总产量114.63万吨,比上年增长0.06%;油料作物总产量13.21万吨,增长9.7%。

畜牧业又获丰收。1991年末大牲畜和羊存栏数2263.6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大牲畜622.21万头,增长1.63%;羊1641.48万只;增长2.06%。肉用牲畜出栏数和主要畜产品产量都比上年增长。

农牧民商品经济观念进一步增强,主要农牧业的商品量增加。按日历年度计算,1991年全省粮食收购量23534.5万公斤、油料7829.4万公斤,商品率分别达20.53%和59.27%;猪牛羊肉、羊毛等畜产品都超额完成了调省任务。

1991年全省造林作业面积2.52万公顷(52.82万亩),由于夏秋干旱影响,成活率达到85%以上的面积2.77万公顷(41.55万亩),比上年下降23.5%;林业总产值0.75亿元,下降11.8%。渔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3943吨,比上年增产17.5%,渔业产值0.07亿元,增长13.3%。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农牧业生产条件又有了新的改善。年底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37万千瓦,比上年底增长7.99%;大中型拖拉机4140台,减少92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7.06万台,增长11.86%;农用载重汽车3972万辆;增加236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7.75万千瓦,增长10.56%;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536万公顷(263.04万亩),增长2.21%;全年化肥(折100%)施用量5.77万吨,比上年增长7.85%年;当年机耕地面积21.73万公顷(325.88万亩),增长3.13%;农村用电量14856万千瓦小时,增长0.66%。到年底,全省农村自办水电站达到52座,总装机容量0.59万千瓦。

草原建设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到年底,牧区围栏草场达到84.07万公顷(1261.05万亩);改良草原3.07万公顷(46.05万亩);草原水渠达到216条、总长1630公里;草原地下管道393条、总长2517公里;草原灌溉面积达到5.79万顷(86.89万亩)。年内草籽种植面积0.37公顷(5.25万亩),收获草籽29.15万公斤,采集天然草籽4.15万公斤;到本年底累计草原灭鼠面积287.54万公顷(4313.1万亩),其中当年灭鼠面积67.61万公顷(1014.15万亩)。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有了新的变化。1991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32.13亿元,比上年增加1.55亿元。其中:农村工业总产值3.58亿元,增加0.58亿元,农村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总产值3.31亿元,增加0.26亿元。

二、工业

1991年,全省工业战线广大职工认真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初步统计,全年工业总产值为6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的总产值59.5亿元,增长4.44%。

在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总产值51.69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大中型企业的总产值32.95亿元,增长6.9%;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总产值7.72亿元,增长10.29%。轻工业总产值17.86亿元,增长2.7%;重工业总产值41.64亿元,增长5.2%。主要工业产品中,大部分支农产品和原材料工业产品都比上年增产;通过限产压库,一些积压滞销产品产量明显减少。

用于受市场变化、产品质量和价格因素等影响,某些产品出现积压滞销,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1991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7703元,只比上年提高2.13%。全省261户地方预算内国营企业在上缴税金,支付利息后仍有120户发生亏损,亏损面达46%,亏损额上升了24.2%,而盈利企业的利润额则下降了12.3%,盈亏损抵后净亏损;可比产品成本上升了3.7%。年末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以及产成品占用额都比上年底增加。

三、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运输秩序有所好转。年内铁路货物运输量(省境内)502.1万吨,比上年增长10.6%,货物周转量32.97亿吨公里,增长10.3%;完成客运量196万人(次),下降6.1%,旅客周转量5.53亿人公里,下降9.6%。初步统计,公路运输部门运量136万吨,下降11.7%,货物周转量2.80亿吨公里,下降25.6%;公路客运量1703万人(次),增长4.2%,其中公路运输部门客运量1192万人(次),增长3.7%。公路旅客周转量9.88亿人公里,增长6.9%,其中公路运输部门的旅客周转量7.22亿人公里,增长5.8%。本年曹家堡机场竣工交付使用,使我省民航客货运输状况有显著改善。

邮电通信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1991年全省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22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在主要邮电业务中,发送函件2066.9万件,比上年下降25.5%;汇票155.8万张,下降5.2%;电报175.2万份,下降2.4%;长途电话377.8万张,增长20.1%;报刊杂志期发数68.8万份,增长15.2%。邮政电信设施有所增加,年末邮电局(所)发展240个,比上年底增加3个;邮路及农村递线路总长25978公里,增加1411公里;城市市内电话用户达到2.5万户,增长2%;农村电话机2970部,增长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1991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3.96亿元,比上年增加1.08亿元,增长7.65%。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21.49亿元,增长9.59%;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0.58亿元,增长3.7%;城乡私人及个体投资1.89亿元,增长5.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在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6.35%,其中地方项目投资6.22亿元,下降1.9%;更新改造措施投资2.90亿元,增长28.9%,其中地方项目投资2.34亿元,增长29.3%;商品房建设投资0.36亿元,增长12.5%;其他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增长0.94%。

在基本建设投资中,生产性建设投资1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投资比重由上年的68.87%上升到72%;非生产性投资4.22亿元,增长1.2%,投资比重相应由上年的31.13%下降到28%。投资结构有明显改善,基本建设投资明显向重点行业倾斜。1991年基本建设用于农林牧渔水利业的投资1.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22%;用于能源工业的投资7.11亿元,增长31.18%;用于科教文卫事业的投资0.85亿元,增长13.33%。

在更新改造措施投资中,生产性建设投资2.35亿元,比上年增长39.05%,投资比重由上年的75.16%上升到81.03%;非生产性建设投资0.55亿元,投资比重相应由上年的24.84%下降到18.97%。在生产性建设投资中,用于增加产品产量的投资1.17亿元,增长51.95%;用于增加产品品种的投资0.35亿元,增长59.09%;用于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0.16亿元,增长33.33%;用于节药能源的投资0.08亿元,增长60%。投资额按建设性质分,新建工程投资0.09亿元,下降33.33%;改建工程投资1.89亿元,增长50%;扩建工程投资0.66亿元,增长23.19%。这一结构的变化,体现了重视“内涵”扩大再生产的方针。

去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有所改善。年内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14.56亿元,比上年增加3.04亿元,增长26.38%,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96.6%,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更新改造措施新增固定资产1.66亿元,比上年减少0.61亿元,下降26.87%,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7.24%。去年基本建设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的项目604个,比上年增加43个,项目投产率为67.9%,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房屋竣工面积100.1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51.2%。本年基本建设新增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有:石油开采10万吨/年,发电机组容量1.66万千瓦、新建公路里程22公里,建成中型飞机场1座,增辟航线1条、建成大、中、小学校舍面积5.57万平方米、新增学生席位1.84万人,医疗卫生机构新增病床716张。

1991年全省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完成总产值8.14亿元,比上年增长6.7%;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2757元/人年,提高了3.8%。

五、国内商业与物资供应

1991年,全省流通领域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市场购销情况稳定正常。去年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4.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后增长4.6%。其中,消费品零售额31.99亿元,增长11.4%;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2.14亿元,增长8.5%。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售给城乡居民的为28.69亿元,增长11.5%;售给社会集团的为3.29亿元,增长10.5%。

从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看,1991年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零售额19.13亿元,比上年增长8.3%;集体所有制单位零售额6.23亿元,增长6.3%,其中供销合作社零售额2.79亿元,增长4.1%,个体有证商业(饮食业)零售额6.82亿元,增长28.9%;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1.92亿元,增长4.2%。城乡集贸市场十分活跃,全省集市贸易成交额5.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

从城乡市场商品售情况看,1991年市的零售额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县的零售额10.25亿元,增长11.4%;县以下零售额4.45亿元,增长0.1%。

从各类商品的零售情况看,1991年吃的商品零售额16.79亿元,比上年增长11.9%;用的商品零售额5.34亿元,增长18.6%;烧的商品零售额0.99亿元,保持上年水平。从统计的33种主要商品社会销售量看,有18种商品比上年增长,其中食用植物油增长11.4%,圈烟增长4.5%,禽蛋增长20.3%,呢绒增长34.1%,各种服装增长13.8%,冰箱增长28.5%,彩色电视机增长10.0%。

1991年,全省生产资料购进总额10.56亿元,比上年下降1.59%,销售总额11.19亿元,增长8.13%。全省生产建设主要物资消费情况是:煤炭283.5万吨,比上年增长8.16%;钢材19.48万吨,下降3.38%;木材12.76万立方米,增长5.98%;水泥46.38万吨,增长19.35%;汽、煤、柴油15.6万吨,增长1.43%。

六、外贸旅游

1991年,国家对外贸体制实行了重大改革,全省在克服了资金等困难条件下,对外贸易仍取得了好的成绩。全年商品进出口总值达779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89%。其中出口总值7552万美元,增长10.89%;进口总值240万美元,增长8.1%。在出口总值中畜产品类69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0%;粮油食品类826万美元,下降2%;地产类201万美元,增长13.6%;矿产类2628万美元,增长30%;有色金属及化工类564万美元,下降47%;医药保健品类906万美元,增长47.8%,地毯634万美元,增长26.0%。去年全省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为3.4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11.6%。

1991年,全省旅游业有所发展。全年共接待来青海旅游、观光、访问的入境人数7965人(次),比上年增加2514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3万元(外汇券),比上年增长45%。

七、财政金融

1991年,全省大力发展增收节支,财政金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统计,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为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0%,按同口径可比因素计算实际增长8.1%;财政支出18.19亿元,比上年增长6.1%。在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支援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支出都比上年有较大的增长,支出结构明显向生产性投入倾斜。

信贷资金有所松动。1991年底,全省银行存款余额达64.72亿元,比上年增加8.61亿元。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0.33亿元,增加1.63亿元;城镇储蓄存款余额30.15亿元,增加5.53亿元;年底银行贷款余额87.54亿元,比上年底增加15.17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余额51.12亿元,增加6.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30.78亿元,增加7.90亿元。存贷相抵后,贷大于存净差22.82亿元,比上年末扩大6.6亿元。

1991年全省银行现金收入70.25亿元,比上年增加8.68亿元,增长14.1%;现金支出75.17亿元,增加9.46亿元,增长14.4%。收支相抵后净投放货币4.92亿元,比上年多投放0.78亿元。

1991年全省保险机构国内保险费总收入为5592.4万元,比上年增长10.87%;支出赔偿费1901.1万元,综合赔付率36.14%。国外保险业务总收入折35.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2%;支付赔偿费5.8万美元,综合赔付率16.5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物价

去年全省在保持流通领域秩序正常平稳的同时,物价涨势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5月份国家对城镇居民定量粮食调价措施出台前后,市场没有发生大的波动。虽然有几个月的物价上涨幅度在8%左右的较高水平上,但由于居民消费心理稳定,加之控制物价的措施得力,抑制了“搭车”涨价现象。1991年,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为106.3,基本符合政府预定的控制目标,其中城镇为107.1,农村为104.4。在全省零售物价总指数中,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6.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4.1。在消费品价格指数中,食品类指数为107.7,衣着类指数为103.8,日用品类指数为102.5,文化娱乐用品指数为97.5,书报杂志类指数为101.0,药及医疗用品类指数为101.3,建筑及装璜材料类指数103.5,燃料类指数为137.8。在食品类价格指数中,粮食价格指数为114.9;副食品价格指数为105.8,其中鲜菜价格指数112.4,肉禽蛋价格指数为99.4,水产品价格指数为103.3。

去年全省城乡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为107.6,比上年的指数高2.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为108.7,农牧民生活费价格指数为105.2。本年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偏高的原因主要是服务项目收费涨价幅度较高,全年服务项目价格指数高达117.5。

1991年,全省集贸市场价格比较稳定,全年集市贸易价格指数为100.6,消费品牌市差价率为19.8%.

九、科技教育与文化事业

1991年,全省科技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科技人员1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87%。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4.9万人,增长2.08%;社会科学技术人员5.6万人,减少5.08%。全省县以上所属各级科研机构53个,拥有职工4430人;其中专业科研人员2005人。1991年全省共登记的科技成果144项,其中基础研究成果21项、软科学成果24项,已推广应用的成果74项,应用后已生产经济效益的成果33项。同1990年相比,成果水平有明显提高。在本年登记的全部科技成果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5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21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53项。

企业科技开发工作健康发展。到年底全省大中型企业设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29个,比上年增加3个;年内企业自行投入的科技开发资金1037.6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组织技术开发项目216项,比上年增加68项。

专利事业受到重视,本年受理专利申请共96件,已批准专利45件。

教育事业稳定发展,教学质量逐步提高。1991年全省7所高等院校招收新生1743人比上年增长1.04%;毕业学生1864人,减少66人;年底在校学生6042人。去年省外大中专学校在我省共招收新生6042人。去年省外大中专学校在我省共招收新生2332人,其中招收研究生16人;省内39所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3523人,比上年增加145人,毕业学生4038人,减少178人,年底在校学生10594人。

去年全省486所普通中学招生数达7.37万人(初中5.61万人,高中1.76万人),毕业学生6.36万人(初中4.59万人,高中1.77万人),年底在校学生21.81万人;29所农、职业中学共招收新生5258人,年底在校学生7458人;全省3610所小学校招生7.15万人,毕业学生6.40万人,年底在校学生46.85万人;本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84.03%,比上年提高了2.53个百分点。

去年年底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有少数民族在校学生23.56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30.98%;全省有专设的各级普通民族学校1541所,年内招生3.42万人,年底在校学生15.69万人。

成人教育事业已趋稳定。1991年底,全省有成人高校3所,年内招生741人,毕业1073人,年底在校学生1580人;有成人中专18所,年内招生1408人,毕业1094人,年底在校学生2986人;有技工学校25所,年内招生3740人,毕业3240人,年底在校学生9254人。去年全省共有9866人参加了成人大专学历自学考试,其中2842人取得了合格证书;有1740参加了成人中专自学考试,其中1318人取得了合格证书。

文化艺术事业在前进中繁荣发展。1991年底,全省文化事业机构达到1149个,人员达5212人。其中,电影事业机构756个,人员2137人;图书馆41个,人员411人;群众文化事业机构303个,人员877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4个,演职人员877人。文学艺术创作也十分活跃。

新闻出版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年底全省共有报社10家,全年印发报纸13种、4438.8万份;有杂志18种、共发行53.4万册(份)。出版单位年内出版汉文租型图书271种,总印数达876.85万册(份);出版少数民族文字本版图书71种,租型图书74种,总印数144.14万册(份)。

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1991年底,全省有无线电广播电台4座,发射台、转播台8座,总发射功率459千瓦;有自办节目的电视台4家,转播台、差转台226座,总发射功率69.07千瓦,电视人口覆盖率73%;农村有线广播站共244个,入户广播嗽叭15.22万只,入户率29%。

1991年,全省环保工作积极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到本年底全省环境观测站发展到11个,环保系统工作人员达到398人,比上年底增长6%。累计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覆盖面积19.35平方公里,其中1991年新建控制区2个,覆盖面积5平方公里。省会西宁市建立了环境噪声达标区6个,面积达13.41平方公里。1991年全省完成治理环境污染项目17个,总投资达1413.4万元。

十、卫生体育事业

卫生事业在党的关怀下稳步发展。1991年底,全省卫生机构共1184个,其中医院472所;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63万张,比上年增加0.0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01万人,增加0.02万人。年内全省各级卫生部门共组织8个医疗队、80名医务工作者深入农村牧区和基层单位,为各族人民防病治病,开展计划生育技术咨询和指导工作,深受群众欢迎。各种传染病、慢性病、流行病、地方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普及,成效显著。

体育事业得到发展,群众体育活动十分活跃。1991年,全省乡以上举办的各种体育运动会1931次,参加人数45.03万人(次);全省专业运动代表队(团)在参加国际和国内全国性的体育竞赛中,共获冠军(或第一名)9个(项)、第二名12个(项)、第三名11个(项)。其中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1枚。1991年底,我省有等级运动员353人,其中一级运动员5人、二级运动员52人、三级运动员182人。

十一、人民生活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1991年,全省居民消费需求明显回升,城乡各族人民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根据抽样调查,199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325.14元,比上年增长10.51%,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实际增长1.67%;人均生活费支出1260.58元,比上年增长12.77%。收支相抵后,尚有结余。去年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56元,同上年基本持平。人民群众消费水平有所提高,消费结构趋于稳定正常,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也有所增加。根据抽样调查,1991年底全省每百户农牧民家庭拥有自行车73辆、缝纫机48架、钟表161只、洗衣机8台、收录机28台、电视机33台,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行车152辆、组合家具18套、洗衣机89台、电冰箱20台、收录机75台、电视机103台(共中彩电83台)。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内国家投资建成城镇住宅64.03万平方米;农牧民自建住宅20.44万间、181.94万平方米。

城镇就业安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去年全省共安置4.39万人就业,其中待业人员3.53万人,国家统一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复员转业军人0.86万人,使年末全省职工人数达到67.40万人,比上年底增加0.97万人。年底城镇个体劳动者人数已到4.05万人,比上年增长加0.05万人。1991年,全省职工工资总额达18.46亿元,比上年增长6.71%;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2750元,增长4.48%。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到年底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32.15亿元,比上年底净增5.92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991年全省城乡5个社会福利机构共收养各类无生活依靠的人员129人,集中供养129人;因一般自然灾害灾民得到国家救济款502万元。

十二、人口

根据抽样调查,1991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23.37‰,死亡率为8.35‰,自然增长率为15.02‰。年末总人口达45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4万人,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