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甘肃

陇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20:54:41 来源:陇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195次

2006年,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的发展战略和一纲九目的工作重点,进一步调整思路,转变作风,因地制宜,真抓苦干,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92.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33.04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33.67亿元,增长13.4%。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2.2%、46.5%和41.3%,第二、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400元,比上年增加670元。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28.2:35.6:36.2,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有所好转。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从业人员172.75万人,其中:农村149.90万人,城镇22.85万人。有3066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比上年增长19.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上年末下降0.4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大口径财政收入为11.58亿元,比上年增长74.5%。市县(区)级收入为3.89亿元,增长44.5%。其中:增值税7.22亿元,增长109.2%;营业税0.93亿元,增长17.48%;企业所得税1.35亿元,增长103.6%;个人所得税0.36亿元,增长37.3%。

消费领域价格小幅上涨。200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价格呈现上涨态势,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等价格低位运行。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9。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工业增长受资源减少支撑作用有所减弱;投资增长缺乏大项目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薄弱,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任务还比较重。

二、农  业

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粮食种植面积为461.36万亩,比上年增长1.2%;油料种植面积达25.73万亩,下降1.4%;蔬菜种植面积达26.99万亩,增长22.8%。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6.54万吨,比上年减产9.6%,其中:夏粮36.74万吨,增产3.0%;秋粮39.8万吨,减产18.8%。

畜牧业生产继续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8.44万吨,比上年增长15.39%,其中牛肉、羊肉分别增长28.8%和22.7%。全年水产品产量0.14万吨,比上年增长10.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6万亩,比上年增长29.0%。农用拖拉机11470台,增长4.9%;农用运输车24666辆,增长6.8%。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2.25万千瓦,增长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3.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2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2.00亿元,增长33.7%。集体企业完成2.59亿元,增长38.3%;股份制企业完成9.30亿元,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1.9%,比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5%;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3.18亿元,增长27.5%。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7%。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0.27亿元,比上年下降19.3%。

建筑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按城乡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25亿元,增长15.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71亿元,增长48.9%。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72亿元,增长19.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9.62亿元,增长34.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4.90亿元,增长32.6%;第三产完成投资11.62亿元,增长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完成投资16.3亿元,增长22.6%。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06年,全市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7105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3%;旅客周转量4822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4%。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3475辆,其中轿车2284辆。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1772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2837万元,下降19.0%;邮政业务总量4514万元,增长12.3%。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4.5万门,其中本年新增3.6万门。年末电话用户46.43万户,增长35.8%,其中城市29.44万户,增长23.1%;农村16.99万户,增长65.2%。电话普及率达17部/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话比上年增加4部。

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市外旅游人数77.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0.2%;市内旅游人数9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旅游收入2.62亿元,增长16.4%。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商品销售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分城乡看,市的零售额0.7亿元,增长7.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1.2亿元,增长14.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8.99亿元,增长12.99%;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77亿元,增长21.67%。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以及娱乐消费增长较快。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有所下降。2006年进出口总额为544.4万美元,下降14.5%。其中:出口总额为147.4万美元,下降57.9%。

吸收外资规模有所扩大。招商引资签约资金33.98亿元,到位资金11.72亿元,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5.87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5.79亿元,增长30.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6.27亿元,增长4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3.3亿元,增长25.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23亿元,增长1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3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财产险收入4587万元,增长7.9%;寿险收入9364万元,增长19.0%。全年赔款和给付315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财产险2294万元,增长12.0%;寿险863万元,增长5.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投入科技资金19374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395.4万元,新上科技项目114项,实施项目127项,取得成果29项;完成普及培训48万人次,骨干培训1万人次;专利申请量10件,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40万元。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学校总数3059所,教职工25106人。其中,专任教师23561人。在校学生数569794人,其中:小学在校生336412人,普通中学在校生195590人,职业中学在校生6960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018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67%,毕业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75.94%。高、初、小学专任教师合格率分别为60.45%、92.59%、96.60%。全市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985人,普通高中招生1.6万人,增长23.08%;初中学校招生5.6万人,增长9.80%;普通小学招生5.9万人,增长18.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新成绩。2006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7个,档案馆9个。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88.47%和89.75%,分别比上年提高0.8和0.9个百分点。有线电视用户62.73万户,比上年增长7.99%。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81个,其中医院29个,卫生院22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3733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10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97人,注册护士1161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0个,卫生技术人员318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9个,卫生技术人员168人。乡镇卫生院220个,拥有床位1076张,卫生技术人员1581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获各类奖牌10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74.12万人,常住人口为261.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83‰,比上年上升0.35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为6.88‰,比上年上升0.16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5‰,比上年上升0.19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1元,比上年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1464元,比上年增长8.2%。

社会保障和城市低保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4.6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173万人。参加医疗保险7.3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5万人。

十二、环境保护

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06年末,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1个,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4.8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6.3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2006年末,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陇南年鉴--2007》为准。

2、公报中总值指标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