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甘肃

张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19:51:40 来源:张掖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21次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紧围绕省委确定的"两高举、一加强"和"两抓两放"的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进程三大战略。继续深化改革,突出项目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6.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09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83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54亿元,增长12%,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10.6%,其它服务业增加值20.6亿元,增长17.5%。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15.2%、50.6%和34.2%,第二、三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972元,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

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较大。2006年,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30:36:34,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平。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39334万元,增长20.78%。大口径财政收入为79048万元,增长20.76%。其中:增值税30094万元,增长28.2%;营业税18901万元,增长9.6%;资源税3038万元,增长35.26%;企业所得税5472万元,增长20.74%。财政支出201617万元,增长32.98%。

消费领域价格小幅上涨。2006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城市上涨3.3%,农村上涨1.95%。食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类、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等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5.0%、9.7%、0.7%、6.4%、2.5%和3.3%,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1.1%。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小,一产业比重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还不够协调,就业的压力和增收的难度依然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及全省、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地区特色支柱产业,坚持产业化经营和劳务输出"两条腿走路",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37.47亿元,可比增长5.5%。农业内部农林牧结构由上年的70:3:27调整为71:3:26。粮食全面丰收,全年粮食总产达到8.9亿公斤,比上年增加  0.16亿公斤,增长1.9%。受结构调整和农副产品市场价格因素的影响,主要农产品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有增有减。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5.47万亩,种草面积60万亩,其中优质牧草面积50万亩。当年完成退耕还林1.4万亩,封山(滩)育林5.01万亩,"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人工造林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0.71%。

畜牧业平稳增长。2006年,全市畜牧业增加值达到9.42亿元,可比增长3.9%。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107.71万头、11.02万头、124.5万只和602.12万只,分别增长6.8%、6.6%  、8.6%和8.0%。

支柱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全市围绕草畜、制种、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建成产业化基地面积292万亩,比上年增加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8%。当年开工新建重点龙头企业10个,改扩建龙头企业10个,完成投资5亿元,龙头企业和小型加工企业对农产品初级加工的能力已占种植业产品的72%,龙头企业加工转化率达到4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4.1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8%。拥有各类农用汽车1823辆,大中型拖拉机2757台,小型拖拉机73838台,化肥使用量(折纯)8.28万吨,农村用电量26220万千瓦小时。黑河流域节水改造和各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6年,全市上下全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突出项目建设,深化企业改革,靠实目标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工业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

工业生产高速增长。2006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4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93亿元,增长36.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5亿元,增长7.0%。

工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年初确定的31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29项,完成投资12.8亿元,建成投产24项。建成项目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有肃南县60万吨钨选厂、装机10.2万千瓦的小孤山水电站、甘州区年产5万吨麦草纸浆生产线3项;投资5千万元--1亿元的有临泽县4万吨柠檬酸生产线扩建;投资1千万元--5千万元的有20项。工业项目建设呈现出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速度一年比一年快、效果一年比一年好的可喜局面,"电煤钨铁种芋红"七大项目建设体系进一步充实,能源、矿产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促进了全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8.01亿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38.76%,产销率达到90.93%。实现利税总额4.21亿元,增长33.57%,盈利企业盈利额2.38亿元,增长26.46%,利润总额达到1.94亿元,增长21.3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3.71%,与上年同口径相比提高4.15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2006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3.4亿元,增长5%。招投标制度逐步完善,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施工质量明显提高。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06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6亿元,与上年相比,投资总量增加6.2亿元,增长10.2%。分城乡看,城市投资完成59.5亿元,增长9.4%;农村投资完成7.1亿元,增长1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4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5.3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9亿元,增长27.3%。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6亿元,增长28.1%。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2006年,全市15个投资上亿元的重点项目,已开工建设13项,完成投资14.8亿元,占总投资的22.2%。全市完成工业投资额27.1亿元。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工业投资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有力地拉动了全市投资的较快增长。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不断发展。2006年,全市完成客运周转量71089万人公里,增长9.1%,货运周转量96258万吨公里,增长6%。全市客运线路达331条;乡镇和村社通公路率分别达100%和95%,通班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7%。全市拥有出租车辆1515辆。甘州区内已开通公交线路23条,拥有公交车辆173辆。形成了以兰新铁路、312、227国道、GZ45线为主脉,县、乡、村公路为补充的交通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

邮电通讯业蓬勃发展。2006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市固定电话(含小灵通)用户达47.7万户,普及率由31.5%提高到35.6%,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7.07万户,比上年增长21.4%,互联网用户由2.8万户增加到3.1万户。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0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市的零售额15.9亿元,增长13.7%;县的零售额9.1亿元,增长13.5%;县以下零售额9.8亿元,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3亿元,增长13.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6亿元,增长10.9%。

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实现出口贸易总额11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1%。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6年,全市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99项,总投资28.51亿元。开工建设95项,占签约项目的95.9%,到位资金9.81亿元;续建项目32项,到位资金22.03亿元。新建和续建项目共到位资金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75%。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市拥有各类交易市场51个,基本形成了以甘州区为中心,辐射全市其它县、河西地区乃至省外的市场网络体系。

旅游产业全面发展。全市继续加大旅游产业资金投入力度,扩大了市内和周边地区休闲度假短线旅游景点建设,旅游产业已成为张掖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6.42万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实现旅游收入3.2亿元,增长9.9%,占GDP的比重达2.53%。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平稳运行。2006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1.03亿元,增长14.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4.91亿元,增长11.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1.65亿元,增长5.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3.10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8.15亿元。

保险业稳定发展。2006年,全市保费收入完成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595万元,增长27.8%;人身险保费收入27859万元,增长12.7%。全年赔付额9090万元,增长76%,其中:财产险赔付4743万元,增长49.5%;人寿险赔付4347万元,增长1.18倍。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教育系统强化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协调发展、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育体系。全市拥有本科院校1所,专科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101所,各类职业中学14所,小学615所,幼儿园537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81%;初中入学率达98.47%。2006年,我市向全国各类高、中等专业院校输送新生8001名,高考录取率达64.13%。

技术开发成效明显,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2万人,拥有科研机构5个。2006年,全市投入科技三项费用的金额489万元,取得科技成果30项。科技成果在工农业生产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6个,档案馆7个。拥有电视发射机17部,广播调频发射机46部,电视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3%和97.48%,拥有有线电视用户22.8万户。《张掖日报》、《走廊周末》全年共发行312期,累计发行720万份,与上年基本持平。

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2006年,全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新创剧(节)目2个,组织各类文艺表演和群众性文化活动1091场次,观众达33.5万人次,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卫生医疗条件明显改善。2006年,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2个,其中,县以上医院27个,中心卫生院31个,拥有病床4117张。卫生技术人员5913人,其中注册职业医师、助理医师2008人。农村有医疗点的行政村达840个,占全市行政村的95.8%,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1263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整顿取得实效。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06年,全市运动健儿在全国、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14.5枚、银牌15.5枚、铜牌13枚。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7.22%。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6年,全市常住人口127.1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83.28万人,城镇人口43.8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4.5%,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6‰,上升0.35个千分点。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5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5.3%,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34元,比上年增加183元,增长4.9%,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0.2%。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2006年,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71所,床位数达1613张,收养人数1544人。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2351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4239名,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加大,参加人数达到48125人,完成基金征缴8700万元。全市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098人,金额达1001.2万元,增长32.96%;救助特困户、五保户等23498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达58306人,比上年增长3.53%;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972.7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市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1个,项目总投资4924.2万元。烟尘控制区6个,面积26.2平方公里;拥有自然保护区2个,总面积219.03万公顷。全市用于工业污染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环保部门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达43640万元,环保投资指数为3.45%。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工作以及城区废气和水源污染治理成效明显。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19人,比上年下降6.3%。亿元GDP死亡率0.89。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90起,死亡103人、受伤320人,经济损失34.04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11人。以上控制指标均在省、市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范围内。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总值、增加值指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

4、工业经济指标数以2006年快报数为准(包括产销率)。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发生变化,现有数据与上年采用同口径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