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甘肃

张掖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19:45:14 来源:张掖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935次

2001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常的一年。面对6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深化企业改革,新上工业项目,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全区经济稳步发展,教育、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据统计,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8.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亿元,下降2.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0.66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18亿元,增长15%。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460元,增长7.63%。

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2:29:29调整为38:30:3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1个和3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初步测算,2001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2%;第二产业增长32%;第三产业增长17.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32%上升到36%。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较慢,整体经济运行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减缓,企业扭亏脱困任务艰巨,各级财政增长困难。

二、农业

农村经济与上年基本持平。2001年,各级政府在60年不遇的旱灾面前,带领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目标,加快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面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启动全国一流高效节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规模开展以病险水库加固、大型灌区改造、滴灌、管灌、井灌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克服了旱灾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25.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2.1%。粮经比例由上年的52:48调整为45:55;农业内部农、林、牧结构由上年的80:2:18调整为77:3:20。

受播种面积调减和严重干旱的影响,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7.36亿公斤,减收1.51亿公斤,减产17.02%。油料总产达到4381万公斤,减收3278万公斤,减产42.8%。在经济作物中,甜菜、蔬菜、水果、棉花、药材、制种等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林业和“绿色通道”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完成林果造林面积21.39万亩,同比增长6.47%;完成种草面积49.11万亩,其中优质牧草31.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17%。

草、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区以加快畜种、草种改良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为67.22万头、6.63万头、77.39万只和380.55万只,分别比去年增长11.09%、10.13%、16.27%和8.18%。全年肉类总产量达6898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1.47%。鱼蟹、珍禽等特种养殖有新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程度加快,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1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31.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94%。拥有各类农用汽车1486辆,大中型拖拉机1213台,小型拖拉机61674台,化肥施用量(折纯)7.65万吨,增长5.96%;农村用电量17203万千瓦小时。同时,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展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大力推广管灌、滴灌等高新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全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32万亩,取得明显成效。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加快。2001年,全区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完成增加值7.55亿元,增长10.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2.66亿元,增长7.3%,非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4.89亿元,增长12.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42亿元,增长8.0%;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13亿元,增长14.3%。受政策、市场、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1年,全区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3.9%;产销率达91.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完成利税总额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6%;亏损企业亏损额0.40亿元,下降3.2%,盈亏相抵盈利205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72.37%,比上年提高7.79个百分点。

建筑企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增加值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实现利润3676.5万元,税金总额143.6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4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2.22万平方米。施工质量明显提高,招投标制度进一步完善。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城市完成投资额19.59亿元,增长29.5%,农村完成投资额3.72亿元,增长16.4%。

投资结构发生变化。在全社会投资额中,第一产业投资1.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9%;第二产业投资6.15亿元,增长63.1%;第三产业投资15.87亿元,增长14.9%。投资构成由去年的4:21:75调整为6:26:68。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6.68亿元,增长15.8%;集体经济投资1.6亿元,增长17.6%。社会和民间投资5.1亿元,增长94.6%。从投资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13.14亿元,增长48.3%;更新改造投资3.83亿元,下降4.7%;房地产开发投资1.6亿元,增长7.3%。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312国道永昌---山丹---临泽段高速公路、张掖市二环路全线开工;城乡电网改造、电信枢纽工程、地区医院住院部大楼、张掖市城市集中供热等项目进展顺利;黑河专项应急治理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项目建设明显加快,当年建成投产的9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中,有5个投资过千万元、销售收入上3000万元的工业项目,已成为我区工业骨干。国债项目争取效果明显,投资增加1.13亿元,增加了6倍。六个工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区内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管理、服务等设施条件日臻完善。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73670万吨公里,与上年持平;客运周转量49993万人公里,下降3%。拥有专业运输企业7家,客运线路达324条,比上年增加12条;日发班次997个,比上年增长1.63%。全区乡镇和村社通班车率分别达到100%和98.7%,张掖城区已开通公交线路15条,拥有公交车辆115辆,营运里程达150公里,拥有出租车辆1045辆,比上年增长22.2%。已形成以兰新铁路、312、227国道为主脉,县、乡、村公路为补充的交通网络和运输服务体系。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1.66%。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17.2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5%,电话普及率达到13.78部/百人,增长33.01%。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43万户,普及率39.48部/百人;农村电话用户8.79万户,普及率8.48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累计3.81万部,增长51.77%。计算机互联网用户5507户,增长76%。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城市零售额11.97亿元,增长18.5%,农村零售额5.4亿元,增长1.9%。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32亿元,增长19.35%;餐饮业零售额1.34亿元,增长2.6%;其他行业零售额2.71亿元,下降7.6%。

对外贸易增长势头强劲。2001年,全区实现出口贸易总额17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4倍。

市场建设日益完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拥有各类交易市场59个,年成交额11.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基本形成了以张掖市为中心,辐射全区其他县乃至河西地区的市场网络体系。

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我区在不断搞好景区建设,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条,目前形成了以张掖市为中心,肃南马蹄寺、山丹古长城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旅游景点已达30多处,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全年接待中外游客55.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旅游收入1.08亿元,增长2.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01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4.4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08亿元,增长5.05%。财政支出完成8.19亿元,增长25.57%。

金融业运行平稳,存贷款稳定增加,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01亿元,增长17.5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05亿元,增长16.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87亿元,增长10.82%。全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8.5亿元,增长1.0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3.25亿元,下降6.54%;中长期贷款余额12.60亿元,增长13.75%。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年保费收入完成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2.0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851万元,增长11.3%;人身险保费收入7252万元,增长28.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922万元,增长15.86%。全年赔付额3707万元,增长14.45%。其中:财产险赔付2048万元,增长17.38%;人寿险赔付1659万元,增长10.9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全区教育系统强化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育体系。2001年,“河西学院”如期挂牌,结束了我区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张掖中学和育才中学顺利合并。2001年末,全区拥有本科院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普通中学105所,各类职业中学8所,小学751所,幼儿园539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07%;初中入学率达97.59%;2001年,我区向全国各类高、中等专业院校输送新生6642名,增长14.4%,高考录取率达72.35%,提高19个百分点。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与技术监督成效明显,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区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万人,拥有科研机构6个,从业人员319人。2001年,全区通过财政拨款、贷款、自筹资金等方式投入科技三项费用的金额达4682万元,取得科技成果44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6%,科技成果在农业和工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1%和30.2%,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42.15%,提高0.15个百分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2001年末,全区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5个,档案馆7个。拥有电视转播台32座,广播转播台33座,电视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8.47%和97.56%,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7.64万户,比上年增长12.69%。《张掖报》从2001年1月1日实现了按日发行,发行量有较大提高,全年发行260期,累计发行480万份,比上年增长86.8%。

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一年来全区组织各类文艺表演和群众性文化活动699场次,观众达460万人次,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9个,其中,县以上医院20个,中心卫生院24个,拥有病床2989张。卫生技术人员3908人,其中医生1849人,增长1.87%。农村有医疗点的行政村达793个,占全区行政村的87.5%,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达1620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整顿取得实效。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2001年,我区运动健儿在全国、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4枚、银牌9枚、铜牌10枚。在校学生体育达标率达97%,百万农民健身活动全面启动。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人口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2001年末,全区总人口126.4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26万人,占总人口的27.89%;乡村人口91.15万人,占72.11%。人口出生率为10.99‰,人口死亡率为4.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8‰,下降1.92个千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200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9元,比上年增加430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931元,比上年增加71元,增长2.48%。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年末拥有社会福利院、农村敬老院65所,床位数达1253张,收养人数586人。全区城镇职工有5.4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有6.5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3.89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全区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12人,金额达288万元,增长10.76%;全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达9495人,比上年增长52.7%;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46.3万元,增长7.24%。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2001年,全区从事环保工作的人员105人;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9人;环境监理站7个,环境监理人员58人。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545万元。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7.96平方公里;拥有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220.9万公顷;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1个。全区用于工业污染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环保部门自身建设等的投入达6118万元,环保投资指数为0.89%。重大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工作以及城区废气和水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总值、增加值指标均为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系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城镇人口根据国家统计局(1999)114号文件界定的新口径(即:原口径城市人口+张掖市上秦、粱家墩、长安、新墩4个城郊乡镇的全部人口9.28万人+18个农村建制镇所在地行政村的人口2.15万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