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甘肃

武威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19:24:58 来源:武威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79次

2005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少说多干,重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思路和“先干、快干、大干”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委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市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农业生产获得全面丰收,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消费市场稳中趋旺,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1.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81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53亿元,增长18.8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47亿元,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达7322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28.48:30.65:40.87调整为27.37:32.11:40.52。

就业再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全年新增就业人员9800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15人,其中在公益性岗位安排困难人员再就业860人,全市劳务输转30.9万人次,增长20.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51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6%,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5256万元,增长15.16%。财政支出170136万元,增长24.19%,其中基本建设性支出增长49.49%,教育性支出增长22.01%,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长43.36%。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特色农业发展良好。2005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8.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5.2%,粮食产量达95.8万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的比例由2004年的59.5:16.3:24.2调整到2005年的60.3:16.9:22.8。优质专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精细优质蔬菜、优质小杂粮、制种等高效作物面积明显扩大,分别较上年增长2.23%、12.2%、10.36%、9.22%、14.41%,优质高效作物面积达249.71万亩,高产高效作物面积达76.8万亩。

林业生产发展平稳。退耕还林、“三北”四期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展良好,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18万亩,较上年下降52.66%,当年退耕造林面积1.83万亩,较上年下降16.82%,当年种草面积42.39万亩,下降6.63%,当年治理沙漠化面积31.41万亩,完成通道绿化357公里。

畜牧业稳步发展。畜牧业实现增加值11.31亿元,在农林牧渔服务业中比重占29.14%,发展速度较上年增长10.14%。

农业基础条件改善,现代化水平提高。机电井达14757眼,本年内新增配套井64眼。年末全区机械总动力221.5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99%;大中型、小型及手扶拖拉机83292台,增长4.55%;农用载重汽车1771辆,增长6.05%;化肥施用量(折纯)120512.7吨,增长13.98%;农村生产用电量49935.2万千瓦时,增长6.94%。新增保证灌溉面积11.83万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1.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9.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9亿元,增长28.56%。

企业效益逐步好转。限额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06.52%,较上年提高10.28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4.99%,与上年持平,流动资金周转率为1.48次/年,较上年加快0.17次,产品销售率为94.73%,较上年下降0.4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2954万元,较上年下降10.25%,盈利企业盈利额13418万元,较上年增长4.07%,实现利润10464万元,增长8.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全年续建和新开工项目达24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较上年增加2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3亿元,较上年增长39.7%。其中,城镇投资48.43亿元,增长47.95%,房地产开发4.16亿元,增长21.2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1.7亿元,增长18.52%。开工建设的重点工程有兰武二线、乌梢岭隧道、武嘉电气化改造、民勤县红沙岗煤矿等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全年共签约合同项目104项,拟引进资金30.1亿元,到位资金12.63亿元。

五、交通、邮电

2005年全市交通业完成公路客运量1098万人,比上年增长8.5%,客运周转量91236万人公里,增长7.8%;公路货运量1070万吨,增长7.2%,货运周转量84615万吨公里,增长6.3%。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39466万元,比上年增长16%,市内电话用户156054户,新增7431户,农村电话用户165826户,新增10848户,电话普及率68.1%。移动电话用户20万户,本年新增23010户。邮路长度1813公里,主干电缆长度3540皮长公里。

六、国内贸易、外贸、旅游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活力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9亿元,较上年增长14.8%,其中,城市市场实现零售额14.63亿元,较上年增长16.5%,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0.27亿元,增长13.6%。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6.8亿元,增长13.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7.6亿元,增长18.8%,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0.5亿元,增长21.9%。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92万美元,其中出口额达206万美元,进口额达86万美元。

旅游设施改善,发展速度加快。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20.1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4.9%,其中:前来旅游、从事商务及各项活动的外国人、港澳同胞、华侨1.7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和收入4.45亿元,较上年增长21.3%。

市场物价有所上涨。据市城市经济调查队调查: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指数为101.9%,较上年上涨1.9个百分点。

七、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2.91亿元,较年初增长14.04%;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92.91亿元,较年初增长18.23%,企业存款17.83亿元,比年初下降2.74%。金融机构贷款余额65.94亿元,比年初增长0.3%;其中短期贷款48.62亿元,比年初下降12.7%,中长期贷款17.17亿元,较年初增长23.45%。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市保险系统实现保费收入16000万元,下降11.1%,其中,财保系统保费收入4184万元,下降12%;人寿保险系统保费收入11816万元,下降10.8%。赔案件数10347件,增长4.83%,其中,财保系统5972件,增长28.2%;人寿保险系统4375件,下降16%。支付赔款3140万元,下降1.26%,其中,财保系统2627万元,增长0.57%;人寿保险系统513万元,下降10%。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科技成果硕果累累。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45项,组织实施星火科技项目83项,鉴定各类科技成果41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46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0项;省部级奖励1项。有在册民营科技企业96家。

基础教育不断加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共招收中等专业学校学生2640人,在校学生7978人;高中在校学生48139人,增长18.7%,职业中学在校学生5589人,增长26.1%;初中在校学生113659人,较上年下降3.8%,小学在校学生217497人,下降5.9%。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9%,巩固率99.82%,普及率99.8%,毕业率99.82%;幼儿园在园幼儿35020人。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兴旺。2005年全市有艺术表演机构4个,文物机构6个,乡镇文化站91个,图书馆4个。广播电视覆盖面扩大。全市有广播电台4个,广播人口覆盖率90%;电视台1座,卫星地面收转站646座,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3.44%。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保障功能增强。全市有乡镇以上卫生机构599个,床位4419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3283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370人,其中临床执业医师2335人;每万人有医师12.04人,每万人有床位22.78张。

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全市体育人口达91.2万人,比上年增长0.6%,体育人口占全市人口总数的46.95%,举办群众体育竞赛活动1142次,参与人数88.66万人次,实施体育锻炼标准的学校1265所,达标率96.8%。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金牌8枚,银牌12枚,铜牌13枚。安装全民健身工程配套器材5处,价值25万元。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发展。全市有环境监测站2个,环境监察机构5个,环境监测和监理人员96人,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3个,工业污染企业达标率达到97.4%。

十一、人口

人口增长速度逐步减缓,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据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达194.24万人,常住人口达189.38万人,自然增长率5.81‰,提高0.2个千分点。城镇人口56.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9.85%,较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提高;乡村人口132.8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0.15%。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生活水平继续改善。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6元,较上年净增611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2802元,净增267元,增长10.54%。

社会保障和城市低保工作取得新突破。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统筹人员5.3万人,征缴失业金727万元,领取失业金人数7183人,发放失业金773.41万元;全市城镇职工有7.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4.7万人参加养老保险。农村社会救济人数9.8万人,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达4.5万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市有福利院1所,福利院床位103张,在院人数92人,农村老年福利机构34个,床位数525张,在院人数256人,城镇社区85个,从业人员1547人,服务设施154个,从业人员2573人。

注:1、公报中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如有变动以《武威经济年鉴》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