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甘肃

天水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17:04:31 来源:天水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689次

天水市统计局

二00七年三月十四日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带领全市人民抢抓发展机遇,按照“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的战略部署,立足本地市情,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富市、科教兴市、商贸活市的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新农村建设迈出良好步伐,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商贸流通繁荣兴旺,旅游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国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全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总体经济基础薄弱,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和金融机构存贷差继续扩大的矛盾同时存在;工业企业规模不大,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能力仍然比较弱,且发展比较缓慢,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难度仍然很大,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增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任务仍然比较繁重。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改善,整体国民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9亿元,增长8.5%,对经济的贡献率达14.1%,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9亿元,增长9.8%,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5%,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6亿元,增长12.3%,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9%,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738元,较上年增加549元,增长10%。全市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4:37.8:44.8。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狠抓财源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全市重点财政支出。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22.05亿元,较上年增长15.13%;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82亿元,增长31.8%。财政支出42.65亿元,较上年增长30.84%。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受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全市部分物价略有上升。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较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上涨4.2%,居住价格上涨4.4%,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3.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0.4%,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价格下降0.8%,衣着类价格下降2.2%。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年,各级党委、政府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三大建设”,稳定粮食生产、提升特色经济、强化技能型的劳务输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努力实现科技兴农,抓好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7.14%,全市粮食产量达84.65万吨,同比增长0.85%。其中小麦32.08万吨,增长5.62%,玉米30.08万吨,下降4.78%;油料5.58万吨,增长6.4%。全市有1.16万绝对贫困人口实现基本解决温饱,6.71万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解决温饱。

林业生产形势较好。完成造林面积39.33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9.11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2%,完成林业产值1.09亿元。

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年内出栏猪80.79万头,出栏牛7.91万头,出栏家禽322.2万只,分别较上年增长6.23%、7.62%、10.89%。肉类总产量7.15万吨,增长6.59%;禽蛋产量1.31万吨、牛奶产量3673吨,分别增长6.63%、9.35%。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继续改善。新修水平梯田1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10平方公里;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1处,解决了6.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发展集雨节灌面积2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完成“一池三改”生态富民家园工程项目惠及8460万户;农业机械总动力年末达到88.13万千瓦,增长7.05%;拖拉机达到20736台,增长6.89%;农村用电量23318万千瓦时,增长4.58%,化肥施用量23.93万吨,增长1.29%,农用地膜8810吨。

乡镇企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市乡镇企业总数2.63万个;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124.99亿元,增长17%;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37.05亿元,增长18.48%,实现利润8.67亿元,增长16.53%。

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全市不断做大做强“三大”劳务品牌,努力建立健全劳务输转网络,已建立乡镇劳务工作站113个,民间劳务联络站450个,建立50人以上劳务基地1650多个。2006年共组织劳务输出67.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6.5%;劳务总收入达到15.6亿元,增长28.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大改革、改造和国有企业改制力度,克服原材料上涨幅度较大的影响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2006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0.44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利税9.68亿元,同比下降9.8%;实现销售收入64.37亿元,同比增长6.4%;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18.2%,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产成品库存进一步减少。产销率达到98.0%。

建筑业发展平稳。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7.8亿元,同比增长16.64%。全市具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81亿元,同比增长5.0%。房屋竣工面积114.41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5.26万平方米,增长15.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大幅增长。全市积极贯彻“项目带动”战略,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宝天高速公路、城市投资建设等重大项目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天定高速公路奠基,全市投资实现跨越式发展直达80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79.7亿元,同比增长34.7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9亿元,增长36.8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81亿元,增长28.6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91亿元,增长65.48%。

当年新增的生产能力(或效益)主要有:学生席位20046个,建筑面积46038平方米;医院病床339张;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数85间,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改建公路132公里;国道310线牛背——天水段大修改造工程竣工。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建成和在建公路项目达850个,总投资达22亿元。年末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962公里(不包括乡村公路)。其中等级公路达到2034公里。全社会客运量1491万人,客运周转量80312万人公里,增长8.5%;货运量1505万吨,增长5.8%,货运周转量107222万吨公里,增长6.8%。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0.62亿元,同比增长5.0%。年末本地电话用户52.8万户,增长14%。其中城市31.15万户,增长5.48%;农村21.61万户,增长27.9%。年末住宅电话30.13万户,增长15.0%;年末移动电话用户57.3万户;各种报刊订阅量达到9.25万份,其中杂志4.14万份。

六、商贸流通、旅游

消费品市场进一步繁荣。经济的发展和节假日活动的火暴促进了全市商贸流通市场进一步繁荣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4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3亿元,增长15.3%,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2亿元,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6.85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14.03亿元,增长17.9%;其他行业零售额3.07亿元,增长9.4%。进出口总额达8000万美元。

旅游收入持续增长。在伏羲文化节等重大节日的推动下,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8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8.5%和20.6%,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8%。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存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7.9亿元,较年初增长1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36.3亿元,较年初增长14.2%。金融贷款为79.4亿元,较年初增长14%。其中短期贷款51.9亿元,较年初增长16.7%,中长期贷款27.1亿元,较年初增长10.7%。

保险业市场更加繁荣。自“十五”中后期平安、天安、永安保险相继落户我市以来,保险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全年保费收入2.64亿元,较上年增长22%;承保额达到273亿元;赔款6234万元。

八、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2.1%,占GDP的比重上升到33%。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30402户,从业人员68639人,注册资金3.02亿元,营业收入达16.2亿元;私营企业达到2521户,从业人员5890人,注册资金达到25.9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2.3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市普通高校3所,在校学生17983人,较上年增长6.7%;普通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13524人;普通中小学校2918所(包括533个教学点),在校生71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在校生巩固率99.73%。累计高考上线人数21281人,增长14.8%。初中学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10.9%,巩固率达98.04%,分别较上年增加2.55个和1.15个百分点。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成果。2006年全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09项,鉴定科技成果80项,2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技推广项目111项,累计新增利税1.87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178个,文化艺术表演团体18个,文化馆(站)178个,公共图书馆8所,各类藏书650千册。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77%和86.10%。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卫生机构202个,床位672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达到6623人,其中执业医师2244人。年内“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稳定在85%以上。

群众体育运动广泛开展。全市共有全民健身点113个。学校在校学生施标率和达标率分别为98.5%和96%,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人口约13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38.4%。同时全市体育事业取得骄人的成绩,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中共得金牌26枚、银牌21枚、铜牌17枚,金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名列全省第二。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特色更加突出,城市品质明显提高。年末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9.33平方米;城市路灯12千盏;用水普及率达到66.31%,生活垃圾处理率100%;燃气普及率达到36.8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9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54平方米。

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较快。全市共完成环保投资3.3亿元,较上年增长60.98%。空气污染指数111。渭河水质达标率为66.67%。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总人口352.34万人,农村人口为260.2万人,城镇人口92.1万人;城镇人口中城市人口[2]45.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3612人,死亡人口20336人,全年净增人口2327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65‰。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585元,较上年增加628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665元,较上年增加115元,增长7%。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8.38平方米。城镇居民消费支出5880元,增长6.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47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恩格尔系数为53%。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人数分别为10.25万人、14.6万人、15.6万人、7.93万人和4.1万人,企业离退休人员4.6万人按时发放养老金3.4亿元,发放率达100%;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个体劳动者达2万多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城市低保人员9万多人,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8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483人。全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为98.6%、88.2%、69.3%。共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0258户,91106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9395.77万元,共有9.1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农村特困户救济人数1431人,临时救济人数1.6万人次。

就业再就业取得新成效。全年新增就业3.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4万人;安置困难就业4491人,援助2713户零就业家庭3284人实现就业,为415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30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全市单位从业人员总数17.6万人,其中国有单位12.6万人,城镇集体单位1.2万人,其他单位3.8万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3.57亿元,增长26%,其中国有单位劳动报酬18.44亿元,增长14.8%,城镇单位劳动报酬1.06亿元,增长7.2%,其他单位劳动报酬4.06亿元,增长1.47倍。

注:

[1]生产总值及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等价值量指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城市人口,指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和区辖其他街道办事处地域及城区建设已延伸到建制镇(乡)的全部行政区域内的总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