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陕西

安康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11:14:20 来源:安康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244次

2005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实施经营绿色战略,突出“药、水、游”三大产业建设,建设绿色安康,全力推进项目带动、工业强市,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加快,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放活,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7.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56亿元,增长10.4%;第二产业增加值39.55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62.73亿元,增长9.8%。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占同内生产生产的比重分别为25.8%、28.7%和45.5%。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见下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

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11.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8万人。全年有483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外出从业劳动力(乡镇外)57.58万人,总收入达29.55亿元,其中,省外42.61万人;在省外从业人员中,到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3.81万人、14.78万人和4.02万人。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9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8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55万公顷,扩大0.66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08万公顷,扩大0.6万公顷。

粮食、烤烟等大宗农产品快速增长,蔬菜、油料、水果、茶叶、中药材等产品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99.88万吨,比上年增产9.50万吨,增长10.5%。

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成幼龄林抚育面积16.31万公顷,增长15.9%。全市活立木蓄积量555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5%。主要林产品产量如下: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4.42万吨,比上年增长16.5%。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6.3%和17.2%。全年水产品产量达0.50万吨,增长17.2%。

全年木材产量(采伐量)5.1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02%。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5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97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6.18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7.41亿元,增长10.8%。工业产品销售率95.06%。

20个行业大类中,比去年增长的有16个,按现行价格计算,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8.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66.41%,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4.4%;烟草制品业增长8.0%;纺织业增长38.8%;医药制造业增长2.83%;电力的生产业增长25.95%。

能源生产情况良好。全市全年发电量40.2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4.5%;原煤生产量达14.36万吨。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22亿元。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3.38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0%(见下表)。

全年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44亿元,增长1.19倍,增速比上年加快77.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7.95亿元,增长6.64%,增速下降50.1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7.88亿元,增长8.36%。部分工业行业投资高速增长。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电力增长2.08%,。第三产业全年完成投资34.92亿元,下降0.89%,回落11.3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6.58亿元,比上年下降9.59%;全年商品房销售额5.67亿元,增长38.63%。

五、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趋旺,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26亿元,增长12.89%;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2.12亿元,增长12.4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0.40亿元,增长12.63%;餐饮业零售额5.36亿元,增长13.34%;其他行业零售额0.62亿元,增长4.93%。

全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119.2万美元,比上年减少36.96%。

外商在我市直接投资情况。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个,合同外资1391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62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3.08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全年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6.5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32%;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0.39亿吨公里,增长27.8%。公路旅客周转量28.16亿人公里,增长8.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9.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91亿元,增长10.5%,通讯业务总量4.26亿元,增长34.8%。今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48.72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5万户,年末总量达到49.25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81.25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10.85部/百人和16.7部/百人。

全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6369.0公里,其中,二级路达257.7公里,三级公路里程1278.2公里。

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到安旅游人数1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4%。

七、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10.6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6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19.16亿元。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3.5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38亿元,增长17.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7.47亿元,下降3.2%(见下表)。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43.3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26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8.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9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24466万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5978万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465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7022万元。各类赔付额6343万元。其中,寿险给付1254万元;健康险赔款和给付495万元,财产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4593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063所,其中:大专以上3所,高级职业中等学校(含中专和技工学校,下同)39所,高中35所,初中187所,小学1724所。在校学生53.72万人,其中:大专以上0.68万人,高级职业中等学校2.06万人,高中4.45万人,初中15.28万人,小学27.86万人。初中适龄生入学率98.58%,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9%,普通初中和小学辍学率分别为1.92%和0.47%。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招生158人,在校学生1411人;幼儿园在园儿童3.25万人。

成人教育持续发展。据市成教办统计,2004年全市有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点)1672所,农民有23.8万人次参加了技术培训,培养农村技术骨干0.50万人。

2005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22项,其中,工业3项,农业11项,医疗卫生7项,软科学1项。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和科技成果有3项,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有12项。全年有4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项目10个,其中,新产品项目5个。科技活动人员53人;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为616万元。科技活动内部支出325万元,其中R&D经费150万元,新产品开发经费175万元。

质量、标准化和计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质量检验机构3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6万台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1个(含群众艺术馆)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3个。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9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0.35%,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85.84%。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档案馆12个,专业档案馆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8084卷(件)。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146张。卫生技术人员627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107人,注册护士1610人。其中,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卫生技术人员325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卫生技术人员60人。乡镇卫生院200个,床位1778张,卫生技术人员23017人。2005年全市有村卫生室2271个,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810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81.13%,较上年增加5.79个百分点。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市运动健儿在省以上比赛中,共获得了15项冠军、13个亚军和10个第三。全市发展等级运动员39人,等级裁判员107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1‰抽样调查,2005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64.81万人,其中,男性为136.83万人,女性为127.98万人;根据调查时点数据资料全市出生率9.58‰、死亡率8.03‰、自然增长率1.55‰。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8元,增长7.5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99元,增长8.87%,其中,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384元。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40.46%;农村为52.02%。年末,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居民25.43平方米,农村居民29.92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15万人,比上年增加0.2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6.11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2.04万人,比上年增加0.12万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8.3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71万人,增加0.65万人。当年,有2300名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全市共有2.69万城乡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279张,在养各类人员1133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659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50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336万元。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实际建设占用耕地308公顷。灾毁耕地670公顷,生态退耕12593公顷,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402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385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13084公顷。

全年水资源总量252.2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9570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102.5毫米,年未全市112座水库蓄水总量0.53亿立方米。全年用水量5.114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0%,其中,生活用水1.068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189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3.8566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371立方米;全市人均用水量173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0.45千公顷,下降43.7%,退耕还林(草)面积11.73千公顷。

2005年安康市环境质量比2004年有所好转,环境空气质量和噪声控制质量略有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汉江干流6个监测断面监测统计结果显示水质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Ⅱ类标准。城区空气污染指数平均为3.20,较上年下降0.04,环境空气质量略有改善。全市水质监测8个断面中,满足Ⅰ—Ⅱ类标准的断面比例达87.5%,有3个断面水质综合类别属Ⅰ类,4个断面水质综合类别属Ⅱ类,1个断面水质综合类别属Ⅴ类。城区功能区噪声定期定点监测,部分二类混合区(即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和四类区(即交通干线道路两测)点位超标外,其余各功能区未超过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平均等效声级比上年度下降1.2分贝。

全市有各类环境监测机构3个,监测人员32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40.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1.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4.4%。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25.6亿元,比上年上升250%。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3.9万公顷,上升478%,其中,绝收6.5万公顷,上升500%。全年发生一般性森林火灾1起,造成受害森林面积5.3公顷。

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面积达19.2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5个,面积11平方公里。完成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10个,当年完成投资746万元。

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08人,比上年下降24.5%。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78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7起,造成73人死亡、26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3.25万元;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91人。

注: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文中数据多为统计快报数。

3、森林火灾是指受害面积在100公顷以下1公顷以上的森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