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陕西

安康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11:12:37 来源:安康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23次

2004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扣经营绿色主题,突出“药、水、游”三大产业建设,真抓实干,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国民经济发展加快,运行质量有所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放活,改革开放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加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9.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4%,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95亿元,增长9.3%,加快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70亿元,增长12.5%,加快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6.90亿元,增长7.9%。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0%。(见下表)。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11.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0%。

年末全市城镇在岗职工11.6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97万人。全年有615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6%,比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外出从业劳动力(乡镇外)50.15万人,总收入达24.64亿元,其中,县外46.32万人,市外43.65万人,省外37.50万人;在省外从业人员中,到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21.14万人、12.58万人和3.78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市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工业化进程较为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仍然规模偏小;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等。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继续调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2.0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26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89万公顷,扩大0.3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3.48万公顷,扩大0.6万公顷。

粮食、烤烟等大宗农产品快速增长,蔬菜、油料、水果、茶叶、中药材等产品在调整品种、优化品质的基础上稳定增长。全年粮食产量90.38万吨,比上年增产13.12万吨,增长16.98%(见下表)。

退耕还林(草)植树造林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1.9千公顷,下降9.93%,退耕还林(草)面积25.4千公顷。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成幼龄林抚育面积140.78千公顷,增长73.87%。森林面积继续扩大。

畜牧业、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12.37万吨,比上年增长13.54%。其中,牛、羊肉产量分别增长15.92%和31.15%。牛奶产量增长迅速。全年水产品产量达0.42万吨,增长11.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3.89亿元,增长17.9%。工业产品销售率93.37%,比上年下降2.04个百分点。

20个行业大类中,比去年增长的有16个,按现行价格计算,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62.92%,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91.9%;烟草制品业下降8.7%;纺织业增长18.9%;医药制造业增长10.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0%。

能源生产下降。全市全年发电量32.83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17.21%;原煤生产量达13.23万吨。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38亿元。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24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18%(见下表)。

工业投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产业。全年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12亿元,增长41.75%,增速比上年回落4.3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6.83亿元,增长56.76%,上升33.6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16.50亿元,增长55.22%。部分工业行业投资高速增长。在500万元以上项目中电力增长41.70%。第三产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36.15亿元,增长10.48%,回落5.7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7.28亿元,比上年增长8.63%;全年商品房销售额4.09亿元,增长7.63%,其中销售给个人3.97亿元,增长13.11%,所占比重为97.07%。

五、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趋旺,消费品零售额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92%。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03亿元,增长14.2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4.73亿元,增长11.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75亿元,增长10.62%;餐饮业零售额9.30亿元,增长16.60%;其他行业零售额0.72亿元,增长5.52%。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对外贸易出口总额达18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78%。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有较快增长。

外商在我市直接投资情况。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个,合同利用外资74万美元,实际到位31万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全年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13.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5%;水运完成货物周转量0.42亿吨公里,增长41.4%。公路旅客周转量26.22亿人公里,增长2.67%(见下表)。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按可比价计算)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83亿元,下降12.63%,通讯业务总量3.15亿元,增长6.42%。今年末局用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50.04万门。新增固定电话用户8.33万户,年末达到39.1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4.2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4.89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0.22万户,年末达到25.75万户。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64.8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8.55万户,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13.26部/百人和8.73部/百人。

全市年末公路通车里程6119.0公里,其中,二级路达257.7公里。

旅游业快速增长。全年到安旅游人数1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4%。

七、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10.1亿元,增长1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增长20%。地方财政总支出16.18亿元,增长9.8%。(市财政局提供)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33亿元,增长21.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0.70亿元,增长1.29%(见下表)。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全市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36.6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99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6.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8亿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5726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9596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613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3654万元。其中,寿险业务549万元;财产险赔款3105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各级各类教育在改革中加快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2136所,其中:大专以上3所,高级职业中等学校(含中专和技工学校,下同)32所,高中35所,初中187所,小学1879所。在校学生51.42万人,其中:大专以上0.68万人,高级职业中等学校1.53万人,高中3.96万人,初中15.41万人,小学29.84万人。初中适龄生入学率95.6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26%,普通初中和小学辍学率分别为4.85%和2.27%。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招生157人,在校学生1352人;幼儿园在园儿童3.0万人。

成人教育持续发展。据市成教办统计,2004年全市有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642(点)所,农民有68.3万人次参加了技术培训,培养农村技术骨干1.22万人。

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科技队伍稳步发展。年末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人员4.25万人,增长2.6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活动中,共筹措科技活动经费1107万元,其中,R&D经费279.9万元,新产品开发经费244.7万元;申请专利3个,其中,发明专利3个。

质量、标准化和计量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共有质量检验机构4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万台件。全市制定地方标准31项。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个(含群众艺术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3个。有一千瓦以上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功率10.0千瓦,有线电视用户10万户,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89.81%,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86.77%。年末全市共有综合档案馆11个,专业档案馆1个。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26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9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006张。卫生技术人员617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124人,注册护士1591万人。其中,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2个,卫生技术人员308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8个,卫生技术人员60人。乡镇卫生院200个,床位1603张,卫生技术人员2337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市运动健儿在省以上比赛中,共获得了15个冠军、13个亚军和10个第三。全市发展等级运动员49人,等级裁判员170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有53万人达到国家体育煅炼标准。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水平增长。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94.97万人(见下表)。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2883人,出生率为7.77‰;死亡人口17672人,死亡率为6.00‰;全年自然增加人口5211人,自然增长率为1.77‰。

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2元,增长6.0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52元,增长9.77%,其中,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76元。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为40.10%;农村为48.82%。年末,人均居住面积,城镇居民25.77平方米,农村居民28.02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87万人,比上年增加0.4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95万人,比上年增加0.39万人,参保的离退休人员1.92万人,比上年增加0.10万人。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8.1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06万人,增加0.95万人。年末,有2276名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全部按时足额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和代缴了社会保险费;全市共有3.98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084张,在养各类人员943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03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63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28.6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

2004年,全市在监测的121个工业企业中,有专职环保人员178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39.3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9.0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32.02%。

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7个,面积达19.2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5个,面积11平方公里。完成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18个,当年完成投资583万元。

注:

1、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人口资料为户籍统计资料。

3、2004年为经济普查年份,文中数据多为初步统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