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陕西

铜川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09:36:22 来源:铜川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574次

2005年,全市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扎实推进“5523”工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市经济呈现出结构不断优化,速度稳步提升,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的良好态势。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期实现,“十五”计划圆满完成。

一、综合

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7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36.14亿元,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27.71亿元,增长13.3%。人均GDP达到8240元,同比增长17.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4:51.4:40.2调整为8.2:52.0:39.8。

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扬。居民消费价格在主要农副产品价格涨升的拉动下,继续出现小幅上扬趋势,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1.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居住类价格上涨3.2%;衣着类价格上涨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4.5%;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升0.5%。

就业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40.33万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9万个,组织劳务输出4.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体制不完善的问题较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凸现;就业和再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不少;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上下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全市粮食生产以及果、牧、菜等特色产业均取得较好成绩。2005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含农民家庭兼营工业)10.62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8.7%。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08.5万亩,较上年增长3.4%;全年粮食总产23.7万吨,较上年增长1.0%,创历年较好水平;其中,夏粮总产9.3万吨,下降7.1%;秋粮总产14.4万吨,增长7.0%。全市水果产量26.48万吨,较上年增长6%,其中,苹果总产25.5万吨,增长6.1%;

林业、牧业、渔业生产基本稳定。全年造林面积14264公顷。全年肉类总产量1.3万吨,较上年增长7.5%;禽蛋总产量5723吨,较上年增长5.2%;奶牛存栏达到10360头,较上年增加2094头;全年牛奶产量1.3万吨,较上年增长31.3%。全年水产品产量881吨,增长5.76%。果业、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1.3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1%;农用拖拉机5279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5年,全市工业系统努力化解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生产要素制约加剧、市场环境变数增多以及7.19矿难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强化煤炭、铝冶炼、水泥等支柱产业的比较优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1.24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34亿元,增长13.2%。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01亿元,现价增长20%。工业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产值44.39亿元,增长13.7%;集体工业完成3.28亿元,增长14.6%;股份制工业完成18.61亿元,增长29.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产值6.66亿元,增长26.24%;重工业完成64.36亿元,增长19.43%。

支柱行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统计的15个主要行业中,11个行业增长,4个下降。其中煤炭工业当年完成产值26.85亿元,现价增长23.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14.5亿元,增长1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10.4亿元,增长17.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2.26亿元,增长92.6%。此外,全市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工作继续取得积极进展。9条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水泥机立窑生产线被彻底关停。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赢利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5%;上缴税金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94.89,比上年提高4.7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45098元/人,同比提高7196元;资产负债率72.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6.73亿元,增长9.9%;利税总额5.94亿元,增长37.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5.28亿元,增长38.8%。全市煤炭行业年赢利3.3亿元。

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全市共有资质等级在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企业26户,全年实现利润528万元,实现税金1697万元。全年房屋竣工面积36.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3.78亿元,增长31.3%;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3.75万元,增长16.8%。城镇私人建房投资1.18亿元,增长7.6%。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增长9.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8.7亿元,增长16.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12.7亿元,增长14%;餐饮业零售总额9.4亿元,增长9.3%。

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9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其中,接待国外游客9068人,比上年增长1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外贸出口在克服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国际贸易争端增多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呈现出积极地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42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出口额1713万美元,增长13.9%;进口额707.2万美元,增长40%。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年来先后组团参加了西洽会、杨陵农高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全年签约各类项目135个,涉及金额39.86亿元;其中,全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4.23亿元。

七、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境内铁路里程177公里(含企业自营铁路),境内公路里程2060.35公里,其中,国道213.57公里;省道66.53公里。全年客货周转量16.4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公路客货周转量11.86亿吨公里,增长14.2%;铁路客货周转量4.63亿吨公里,增长6.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公路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公路基础设施投资1.9亿元。当年新铺油路111.8公里。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6万户,比上年减少2.1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5.7万户,小灵通用户3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5.3万户,其中,当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2万户。电话普及率为25部/百人,比上年增加3.5部/百人。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6.24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8.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02亿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5.59%,创历史最好水平。财政支付力度明显加大。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支出7.9亿元,增长23.95%。

金融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55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3.8亿元,下降15.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6.03亿元,增长15.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8.5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4.46亿元,增长7.9%;中长期贷款余额22.14亿元,增长6.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15.27亿元,现金支出225.77亿元,分别增长16.6%和17.8%;全年货币净投放10.5亿元,比上年增加3.5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9163万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6.2%;人寿险保费收入13917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累计赔付3779万元,比上年下降21.7%。其中,财产险当年赔付3044万元;人寿险当年赔付735万元。

九、科技、教育

科教兴市战略成效明显。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9万人,较上年增加3200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人员5005人。全年共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2项,新增民营科技企业7家,实现技工贸收入超过2.8亿元,申请专利35件。此外,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合作交流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也取得明显进展。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2005年全市共有各类学校694所,在校学生14.2万人。全年普通高中招生6470人,在校学生19469人,毕业生5956人;普通初中招生15776人,在校生68069人,毕业生16794人;普通小学招生8503人,在校生68205人,毕业生15966人。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30所,在园儿童5720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

基础教育不断加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水平继续提高。铜川第一所大学----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高考二本上线人数1499人,较上年减少371人,下降19.8%。

十、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4个,文化站45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4个,档案馆6个,年末馆藏案卷25.11万卷;全市共有电视台1座、广播电视台2座,调频发射台269座,电视转播发射台389座,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3.45%和98.72%。年末有线电视用户9.6万户,比上年增长9.7%。耀州窑博物馆荣获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建设年成效显著。年内成功举办了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群众歌会,编排了大型秦腔历史剧《药王孙思邈》,并荣获陕西省第四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填补了我市在历届艺术节上该奖项的历史空白。此外,还开展了以纪念柳公权逝世1140周年为主要内容的“笔祭柳公”活动,声势大,效果好。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18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6个,妇幼卫生保健机构5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3698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3443张。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3985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707人,注册护士1269人,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14人,妇幼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63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38个,床位461张,卫生技术人员479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811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举办各类大型群众体育竞赛活动13次,向省级各运动中心输送体育后备人才80名,完成成人体质监测1080人,新增体育人口0.86万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950万元。成功举办了第18届全国“苗苗”杯小学生篮球赛和“鲁能杯”全国乒乓球超级联赛陕西主场铜川赛区比赛,我市苗苗女队获女子组第1名、苗苗男队获男子组第二名。此外,全市各界普遍关注的市体育场防尘改造工程如期完工,铜川体育馆开工建设。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绩。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84.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47万人,占52.7%;非农业人口39.93万人,占47.3%。当年出生7217人,死亡5283人,出生率9.98‰,死亡率5.45‰,自然增长率4.53‰。

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各级环境监测站2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个,面积达25.7平方公里。全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321.76万吨,较上年下降5.7%;工业废气排放总量444.83亿标立方,较上年增长3.6%;工业粉尘排放量6.76万吨,较上年下降2.7%;工业粉尘去除量24.64万吨,较上年下降13.9%。

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空气质量继续改善。完成了210国道沿线10户水泥企业超标排放治理,在沮河、漆水河沿岸重点企业安装了远距离流量在线监测装置25套,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229天,占全年的62.7%,较上年增加19天。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3个,关闭违法排污企业8个,责令限期整改企业48个。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1元,比上年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元,比上年增长11%。城镇居民恩尔格系数39.6,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但部分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市实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做到了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达到6.8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2.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5.4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4.2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900张,收养286人。全年共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92套。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9.2万人,较上年增加2.36万人,全年筹集福利资金609万元,接受社会捐赠34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1、生产总值为初步核算数,已经省统计局评估。

2、增加值、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年报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为1%人口抽样调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