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陕西

西安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09:14:07 来源:西安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422次

西安市统计局

2002年3月15日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步之年和“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克服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坚持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7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330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12.1%。

2001年全市财政总收入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8.7,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8大类商品中,食品价格指数97.5、衣着98.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3.2、医疗保健98.9、交通和通讯工具98.8,烟酒及用品101.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4.5、居住100.6,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1.0%。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7.3,农产品成交价格指数99.2。

劳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2001年年末全市社会从业人员389.1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77万人,增长0.3%。2001年全市单位从业人员113.9万人,比上年增长1.3%。2001年年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全年通过多种途径使4821人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较慢;产业升级和内部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外贸出口下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加,就业及再就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面较大的问题仍较严重。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01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6.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受调整播种面积和干旱气候的影响,粮食产量略有下降,经济作物产量有增有减。全年粮食总产量197.1万吨,比上年下降2.4%。其中夏粮98.2万吨,增长6.0%,秋粮98.9万吨,下降9.0%;油料总产量1.2万吨,下降10.2%;蔬菜总产量152.8万吨,下降5.8%;水果总产量33.9万吨,下降1.3%;棉花播种面积1937公顷,总产量1742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7.8%和27.4%。
林业生产在调整中健康发展。全市造林面积18.0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6%,四旁植树792万株,增长8.3%。村及村以下采伐量1.1万立方米,下降32.1%。
畜牧业生产平稳。猪、羊年末存栏增加,大牲畜、家禽年末存栏下降,肉、奶产量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蛋产量下降。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2112公顷,比上年下降5.5%;水产品产量12480吨,比上年增长9.6%。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2.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8%;有效灌溉面积223.3千公顷,与上年持平;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按折纯量计算)19.3万吨,下降1.5%;农村用电量10.4亿千瓦小时,下降11.5%。

三、工业及建筑业

工业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15.5%。实现工业总产值930亿元,较上年增长1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78.5亿元,增长18.8%。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452.4亿元,增长22.8%。受扩大内需效应的拉动,重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较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405.5亿元,增长21.2%,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1%。产品结构调整步子较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75.7亿元,较上年增长42.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3.1%。

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较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6.8%。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利税总额40.4亿元,增长16.8%;工业产品销售收入471.4亿元,增长11.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5.5,比上年增加2.7个百分点。

全市建筑行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24.9亿元,增长29.7%;更新改造投资53.7亿元,比上年略有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67.4亿元,增长30%。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完成3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8%;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增长2.9%;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4亿元,增长31.3%;社会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增长41.5%;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增长49.9%。

2001年,全市新增固定资产176.8亿元,较上年增长17.7%。其中房地产开发新增固定资产50.8亿元,增长32.3%;基本建设新增固定资产78.3亿元,增长15.8%;更新改造新增固定资产32亿元,比上年略有下降。全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380.6万平方米。

2001年,全市施工房屋面积1767.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8%;竣工房屋面积692.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39.2%;本年施工项目850个,投产项目333个,项目投产率39.2%。

五、国内贸易

2001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拉动,消费者信心有所增强,加之“假日经济”和精彩纷呈的市场促销手段刺激,全市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见旺的局面。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1.2亿元,增长12.4%;餐饮业零售额42.6亿元,增长16.4%;制造业零售额31.9亿元,增长10.9%;其他零售额5.9亿元,增长8.0%;农民对城镇居民零售54.3亿元,增长4.7%。按销售地区分,城市的零售额323.4亿元,增长11.9%;县的零售额19.1亿元,增长8.7%;县以下零售额23.4亿元,增长7.2%。

市场交易体系趋于完善,零售商业和批发市场继续发展。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232.3亿元,比上年增长9.3%。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22个,我市作为西北地区商贸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力度继续加大。2001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29个,合同投资额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0%;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增长13.0%。截止2001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736家。2001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其中,出口8.8亿美元,下降17%,进口8.2亿美元,增长21.2%。市属自营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出口2.8亿美元,增长0.2%;进口1.9亿美元,增长20.9%。对外交流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加强了与我市建立友好关系的16个外国城市的交往和合作。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邮电业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2001年,我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交通运输事业全面发展。2001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17.2万辆。全年货运量7610万吨,货物周转量421.4亿吨公里。其中公路货运量4208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39.8亿吨公里。全年旅客发送量9082万人,旅客周转量260.4亿人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快速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展。2001年,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3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45万门,增长6.5%。全市电话用户171.2万户,增长21.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7.7万户。全年发行报刊累计1.2亿份。

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拉动作用明显。2001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7%。其中接待海外游客67万人次,增长3.4%;接待国内游客1685万人次,增长12.2%。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13亿元,增长7.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9亿美元,增长7.4%。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金融秩序稳定。200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29.7亿元,比年初增长22.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86亿元,比年初增长22.0%。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2.5亿元,现金支出30.7亿元,现金净回笼1.8亿元。

投融资方式趋向多元化,证券市场在规范中发展。全市年末证券营业部达40家,证券投资者80.7万人。全年证券交易额900亿元。保险事业发展壮大。全年保费收入16.5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2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1年,全市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88项。其中国家级91项,获得资助6171万元;市级各类计划项目397项,投入科技三项费3200万元。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1家。2001年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3万人,比上年增长1.3%。

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加快发展。2001年末,全市中小学校(含职业中学)2832所,在校学生130万人,专任教师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7.3%。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32所,在校学生25.4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艺术创作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繁荣活跃,文化产业健康发展。2001年,我市9个市属专业表演团体共演出1911场,观众200万人次。年末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5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3个。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96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39个。卫生技术人员4.2万人,其中医生1.9万人。各类卫生机构总床位3.2万张,其中医院床位2.6万张。全年总诊疗1070.8万人次。

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开创了我市体育事业新局面。2001年成功举办了西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有一人一次打破一项省成年射击纪录,有5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我市运动员参加全国单项比赛,在田径、游泳、射击、柔道、摔跤等12个项目比赛中获6个第一名;在省级比赛中,参加田径、游泳、射击、柔道、摔跤等15个项目的比赛,获90个第一名。

十一、城市建设、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大,城市容貌进一步改观。天然气城市气化一期工程基本竣工,二期工程已部分开工建设;黑河枢纽工程主体竣工,城市供水能力基本满足需求;环城南路、长乐东路、太华路南段、经七路等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于年底前竣工,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完成新城广场、太华路、桃园路等多处道路、广场的绿化美化及环城公园绿化整治工程。全年完成人行道路整治200万平方米。经过下大力气清除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和拆除违章建筑等措施,市容市貌得以整顿。新建室内市场109个、健身广场50个、社区服务中心21个。

2001年城市日供水能力158万吨。城市使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的总户数达到77万户,气化率85.4%。全年供应液化石油气总量80643吨,比上年增长86%;供应天然气总量16712万立方米,增长45%;供应煤气总量1670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3%。全年实际售电量79.5亿千瓦时,增长8.5%。全年新增供热面积138万平方米,累计供热面积达到99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年末市区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380公里;共有标准营运的公共汽车、电车2740标台,出租汽车10430辆。市区年末实有铺装道路总长度989公里,比上年增长1.4%。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境监测网络覆盖全市。环境质量稳定,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空气污染指数为“良”的有21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8.1%。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8分贝;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9.8%。全年工业“三废”治理项目118个,污染治理项目投资2995.6万元,其中治理废水项目52个,投资1766.7万元。全市园林绿化投资6655万元。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5.2平方米。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1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786元,比上年增长17.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4.9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89元,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0.5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0.9亿元,比年初增长18.5%。

2001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123.7台、组合音响19.3套、家用电脑15.7台、空调54.3台、电冰箱89.3台、影碟机42.0台、移动电话19.3部。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色电视机78.2台、黑白电视机41.6台、摩托车23.6辆、电风扇144.8台、洗衣机75.5台、电冰箱19.5台。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2001年末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有:退休职工15127人、在岗职工43384人。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1年末全市51个社会福利机构拥有床位1811张,收养1350人。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421个,共有13.4万城乡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十三、人口

200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9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58.8万人,占51.6%,女性人口336万人,占48.4%。非农业人口292.6万人,占总人口的42.1%,农业人口402.2万人,占总人口的57.9%。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4.7‰,全市计划生育率97.6%。

注: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3、人口数为公安局户籍年报数。

4、国内生产总值、各行业总产值、增加值的绝对数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