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陕西

商洛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4-24 16:50:18 来源:商洛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272次
2014年,面对较为复杂的发展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坚持实施“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着力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市经济保持稳中趋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57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0.82亿元,增长4.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8%;第二产业增加值299.67亿元,增长15.2%,占52%;第三产业增加值185.78亿元,增长8.1%,占32.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4538元,比上年增长10.8%。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97.2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51.58%。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5.92亿元,增长4.7%。实现增加值90.82亿元,增长4.7%。全年粮食总产量为52.2万吨,下降19.8%。其中夏粮产量25.08万吨,秋粮产量27.12万吨。
 
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达32.5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8.55万亩,飞播造林11.3万亩。全市核桃、板栗产量分别达到4.72万吨和2.29万吨。
 
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大牲畜存栏13.06万头,猪存栏104.62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5.27万吨,禽蛋产量7.29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1.09亿元,增长20%,实现总产值632.47亿元,增长29.5%。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129.4亿元,增长39.5%;重工业实现产值503.06亿元,增长27.1%。
 
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1.5%;集体企业增长8.0%;股份制企业增长33.1%;股份合作企业下降1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7.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33.4%。
 
三大支柱产业中,现代材料实现产值440.53亿元,增长27.7%;现代医药实现产值54.74亿元,增长27.1%;绿色食品实现产值48.95亿元,增长53.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4.82亿元,增长33.2%。产销率90.9%。工业销售产值574.79亿元,增长29.6%。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建筑业增加值10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产值114.67亿元,增长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32.2亿元,增长7.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0.5万平方米,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485.2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16亿元,增长2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97.72亿元,增长20.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8.29亿元,同比增长14.4%;第二产业投资196.91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投资362.53亿元,增长41.4%。
 
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35亿元,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75.61万平方米,增长14.4%。商品房销售额20.56亿元,增长12.6%。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及旅游
 
全年客运量4167万人次,增长4.9%;客运周转量208745万人公里,增长4.9%。货运量3439万吨,增长13.1%;货运周转量481783万吨公里,增长13.8%。
 
邮电业务总量11.16亿元。2014年末,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178万部,电话普及率76部/百人。
 
全年共接待游客3005.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3.29亿元。
 
六、商业贸易、对外经济和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87亿元,增长12.4%。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91亿元,增长1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96亿元,增长11.2%。按行业分,批发业28.85亿元,增长9.4%;零售业92.99亿元,增长14.1%;住宿业2.06亿元,下降0.1%;餐饮业12.98亿元,增长9.3%。
 
外贸进出口总额3.62亿美元,增长4.75倍。其中,出口总额2.95亿美元,增长5.15倍,进口总额0.67亿美元,增长3.47倍,实现贸易顺差2.28亿美元。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5亿元,增长17.8%。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9%,居住价格上涨2.8%。
 
七、财政和金融
 
全市财政总收入42.17亿元,增长6.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4亿元,增长13.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3.24亿元,增长11.6%。
 
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1.44亿元,增长13.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3.68亿元,增长13.1%。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5.12亿元,增长14.9%。其中,短期贷款为96.23亿元,增长21.2%;中长期贷款为169.64亿元,增长4.7%。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本科院校1所,在校学生1.04万人;高等职业院校1所,在校学生0.6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0所,在校学生2.2万人;普通中学113所(其中初中90所),在校学生11.53万人(其中初中6.5万人);小学513所,在校学生13.14万人;幼儿园409所,在园幼儿7.7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残疾儿童157人。2014年高考文理上二本线以上7818人,二本上线率48.6%,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7.38%。
 
全市专利申请量达到1519件,发明专利567件,专利授权223件,培育科技成果39项,技术合同成交额6977万元。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市共有图书馆8个,文化馆8个,广播电视台8座。全年安装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44979户、安装有线电视户户通设备26787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5.4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8.87%。
 
2014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在陕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获得了14金7银7铜的好成绩。完成了89个镇、180个村、30个社区和101个移民搬迁点的体育器材配送和安装。全年销售体育彩票5555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3007个,其中医院(含卫生院)179家。床位10991张,其中医院(含卫生院)病床9947张。卫生机构人员174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77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3757人,注册护士3865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3.84%。
 
十、资源、环境、社会治安、安全生产
 
年末耕地总资源293.56万亩,常用耕地面积200.09万亩。年内减少耕地0.62万亩,其中,耕地改为园地0.01万亩,国家基建占地0.38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占地0.07万亩。年内新增耕地4.74万亩,其中,园地改为耕地0.008万亩,新开荒地面积0.03万亩。
 
全市水资源拥有量(多年平均)50.14亿立方米。全年用水总量28659万立方米,其中农林牧渔畜用水13672万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4036万立方米,工业用水6266万立方米。
 
全市自然资源丰富。有野生油料、纤维、淀粉、林果、中药材、化工原料等1200多种。以生漆、油桐、核桃、板栗、葡萄、柿子、木耳等林特产品而著称。已发现各类矿产60种,已探明矿产储量46种。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为362天(其中一级天数191天),占总天数的99.2%,比上年增加了11天。单位GDP能耗下降3%,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削减0.3%、1.8%、2.7%和5%。
 
2014年全市公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3.29%。
 
全市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91起,死亡106人,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1起。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
 
2014年末,全市公安户籍人口251.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03万人。据5‰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5.08万人。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2511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27元,比上年增加2470元,增长11.1%。在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18606元,增长10.5%;经营性收入2580元,增长12.1%;财产性收入654元,增长16.4%;转移性收入3276元,增长12.8%。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035元,比上年增加812元,增长13%。其中,工资性收入3801元,增长10.9%;经营性收入2532元,增长16.3%;财产性收入182元,增长13.8%;转移性收入520元,增长13%。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51:1。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3.68亿元,增长13.1%。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83万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90.56%,转移农村劳动力6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2%。
 
建设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12个,实施搬迁1.6万户、6.08万人,新建保障性住房1.52万套,建成新型城乡社区75个,7.5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
 
全年下拨各类社会救助资金6.82亿元,实施医疗救助11.27万人次,临时救助9200户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建成残疾人托养及康复中心21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4.18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92万人。
 
注:
 
1、本公报部分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3、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