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陕西

延安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3-04-11 22:32:32 来源:延安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986次

2012,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统筹城乡总揽工作全局,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优化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富民强市;引水兴工,产业转型;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四大战略,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实现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统计,全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71.02亿元,比上年增加157.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7.06亿元,增长6.1%,拉动总体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4.85亿元,增长10.3%,拉动总体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9.11亿元,增长12.7%,拉动总体经济增长2.6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7.8:73.2:19.0调整为7.6∶73.6∶18.8。人均生产总值为57876元,折合9172美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169.6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131.66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5.19亿元,增长8.6%;牧业产值28.38亿元,增长4.7%;渔业产值0.43亿元,增长10.6%;服务业产值4.03亿元,增长12.4%。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97.06亿元,增长6.1%。

全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96.76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39万亩,增长0.8%;粮食总产量76.58万吨,比上年增长11.8%。园林水果总面积为416.85万亩,增长3.0%;水果总产量271.14万吨,比上年增加14.59万吨,增长5.7%,其中:苹果产量为260.02万吨,比上年增加16.21万吨,增长6.6%。蔬菜面积32.66万亩,增长5.9%;蔬菜产量100.03万吨,比上年增加7.02万吨,增长7.6%。年末蔬菜大棚数量14.58万座,下降3.7%,其中温室大棚9.12万座,占蔬菜大棚的62.6%。

年末全市牛存栏14.45万头,增长2.6%,出栏4.76万头,增长7.7%;生猪存栏72.59万头,出栏73.75万头,分别增长1.2%和3.5%;羊子存栏58.29万只,增长0.6%,出栏33.66万只,增长1.6%;家禽存栏382.7万只,增长5.8%,出栏360.8万只,增长4.0%。肉类总产量7.12万吨,增长4.1%;禽蛋产量2.67万吨,增长29.0%;奶类产量0.73万吨,下降3.0%。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77.23万亩,零星四旁植树871万株,育苗面积4.59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904.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87.83亿元,增长10.3%,全部工业拉动总体经济增长7.1个百分点,对全市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7.6%。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635.44亿元,按现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0.7%。按隶属关系分:中央省属企业完成产值1537.45亿元,增长10.6%;地方工业完成产值97.99亿元,增长12.5%。按轻重工业分:重工业完成产值1594.66亿元,增长10.9%;轻工业完成产值40.78亿元,增长5.8%。按行业分:煤炭工业完成产值171.36亿元,增长17.8%;石油开采业完成产值634.56亿元,增长6.7%;石油加工业完成产值708.54亿元,增长10.9%;烟草业完成产值35.01亿元,增长15.4%;电力工业完成产值49.50亿元,增长51.2%;其他工业完成产值36.47亿元,增长5.3%。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原煤3403.95万吨,比上年增长17.6%;生产原油1685.70万吨,增长3.9%,加工原油1061.78万吨,增长6.5%;生产卷烟34.80万箱,增长4.5%;生产天然气6.95亿立方米,增长21.3%;生产水泥75.98万吨,增长11.5%。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实现利润177.43亿元,增长46.6%;税金总额283.82亿元,增长14.3%。工业产品销售率为104.25%。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全市116个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8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17.68亿元,增长20.5%。全年共签订合同额113.8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55.17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2.06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其中:地方完成投资872.92亿元,增长31.4%。在地方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完成30.08亿元、489.63亿元和353.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1%、20.0%和49.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360.98亿元,下降3.6%,其中,石油开采加工业完成投资258.42亿元,下降7.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邮政及仓储业投资37.67亿元,下降32.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141.79亿元,增长30.5%。

五、国内贸易、旅游、市场物价

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61.73亿元,增长15.8%。

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190万人次,增长6.8%,其中:海外旅游人数12.71万人次,增长5.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8亿元,增长7.2%,其中:外汇收入975.4万美元,增长7.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6%。从分月的累计指数看:1-12月依次为4.2%、3.7%、3.6%、3.6%、3.5%、3.4%、3.1%、3.0%、2.9%、2.8%、2.7%、2.6%。从城乡看:城市上涨2.4%,农村上涨3.0%。

六、财政、金融保险业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4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26亿元,增长15.4%。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86.81亿元,增长37.9%;非税收收入52.45亿元,下降9.2%。财政支出264.24亿元,增长18.1%,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20亿元,增长27.8%;教育支出54.41亿元,增长33.0%;医疗卫生支出18.26亿元,增长17.6%;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2.60亿元,增长13.3%;节能环保支出10.25亿元,增长6.9%;农林水事务支出41.80亿元,增长27.1%。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987.77亿元,比年初增加160.86亿元,增长19.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2.20亿元,比年初增加78.49亿元,增长18.6%。年末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476.87亿元,比年初增加66.35亿元,增长16.2%,其中:短期贷款188.08亿元,比年初增加58.63亿元,增长45.3%;中长期贷款283.31亿元,比年初增加8.61亿元增长3.1%。

全市拥有各类保险机构27个,比去年增加了2个,其中:财险机构16个,寿险机构11个。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3.05亿元,增长12.6%,其中:财险业务收入6.01亿元,增长9.4%,在财险业务中机车险占85.2%;寿险业务收入6.50亿元,上涨16.1%,在寿险业务中人寿险占91.7%,意外险和健康险仅占8.3%。全年赔款及给付4.58亿元,增长9.1%,其中:财险3.58亿元,增长10.4%,财险中机车险赔款及给付3.21亿元,仍居各险种之首,占85.9%。寿险赔款1.00亿元,增长4.9%,寿险中人寿险赔款0.86亿元,占86.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交通、邮电

全年全市完成客运量7969万人次,增长4.6%,旅客周转量30.87亿人公里,增长5.0%;货运量5711万吨,增长16.2%;货物周转量73.86亿吨公里,增长18.2%。完成乡镇五级客运站建设107个,购置36辆节能环保公交车投入营运,有效地缓解了城市客运运力不足的矛盾,较好地解决了群众乘车难的问题。新修县乡和通村油路555公里,投放通村客运车辆687辆。干线公路优良里程为1274.37公里,优良率为89.8%。截至2012年末,县乡实现年均优良里程2608.5公里,其中:县级里程1284.5公里,优良率为77.4%;乡级里程1324公里,优良率为64.0%。

全年全市邮电主营业务收入达5.20亿元,同比增长19.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7.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80.22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22.92万户。

八、科技、教育

全年共征集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3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7项,市级计划项目148项。全市共引进新工艺60项,新技术129项,重点推广新技术91项。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489项,增长25.4%,其中:发明65项;授权量142项,下降10.1%,其中:发明18项,增长28.6%。

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中小学454所,其中:普通中学129所,普通小学325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4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17.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273人。幼儿园467所,在园幼儿达10.45万人。职业中学13所,在校学生2.24万人。“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市享受“两免一补”学生26.4万人,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4.4亿元。全市逐步落实“双高双普”。实施学前三年免费政策,投入资金6536.6万元。全年多渠道筹集资金1.9亿元,资助特困家庭学生4.07万人。发放助学贷款合同1.60万份,贷款金额9528.3万元。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目前已有12个县级信息平台、330所中心小学采用光纤线路接入省基础教育专网。

九、文化、档案、广电、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从业人员631人;文化馆(站)194个,从业人员943人;公共图书馆13个,从业人员192人,藏书67.16万册件;艺术表演场馆2个,从业人员52人。全市创作戏剧作品11部,曲艺、小品25个,歌曲24首。

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14个,馆藏档案60.4千册;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466个,已建立村级档案室208个。

全年市电视台共播出电视新闻347期,3445条,广播新闻391期,2714条,其中:电视新闻在中、省台播出391条,广播新闻在中、省台播出748条,《百姓关注》播出260期。电影公益放映4.4万场次,行政村放映覆盖率100%,自然村放映覆盖率85.0%以上。全市广电网络县、乡镇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5.72万户,其中:当年新发展用户1.56万户;数字电视用户发展到41.96万户,其中:当年新发展和整体转换4.15万户,全市县级以上城市实现了有线电视数字化,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用户已发展到92508户。全市电视覆盖率99.88%,广播覆盖率99.73%。《延安日报》全年发行350期,共计1225万份。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56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0个;床位1.01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9543张;卫生技术人员1.22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9880人。农村村级卫生服务网进一步完善。全市拥有村卫生室2881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3080人,全市规范化村卫生室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共接呼救电话1.74万次,出动急救车辆1.74万辆次。

全市拥有体育场馆14个,建成全民健身广场80个,建立了26个全民健身辅导站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258人。全市范围内建成了36个室内健身房、120条全民健身路径、115个晨晚练点,为群众健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到74万人。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网点240个,共销售体育彩票1.6亿元,筹集公益金915万元。

十、招商引资

全年新签合同项目202个,其中:能源化工类54个,文化旅游类12个,农业产业类34个。总投资1094.16亿元,引进资金1051.7亿元。有164个项目开工建设,到位资金176.61亿元,合同项目履约率为81%;续建项目127个,本年度累计建成44个,到位资金130.96亿元。新签和续建项目总到位资金307.57亿元,其中:省外到位资金187.6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

十一、环境保护与市政建设

全年全市化学需氧排放量2.91万吨,同比下降2.4%;二氧化硫排放量2.22万吨,同比下降2.0%;氨氮排放量0.33万吨,同比下降2.0%;氮氧化物排放量2.07万吨,同比下降0.5%。全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API<100)314天,累计建成清洁文明井场3.08万个,清洁文明井场建成率达到91%;建成废水处理及回注站327个,回注率达到94%;建成输油管线7557公里,年管输原油856万吨,管输率达到58%;绿化油区面积2.23万亩,绿化道路5512公里;优质兰炭使用率达到用煤量的20%;石油伴生气年利用率70%。环保宣传力度加大,与延安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绿色家园”专题节目38期,发布空气质量信息预报366次,延安环保信息网发布各类信息1589条,网站点击11万人次,环保宣传投资80多万元,设置宣传牌700多块。

全年共清运生活垃圾11.77万吨,共处理生活垃圾10.36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0%。园林绿地面积1348公顷,新增绿地52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386公顷,新增绿地34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404公顷,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9.0%、37.4%和8.6平方米。完成供水1708.7万吨。销售液化气6053.0吨、天然气7811万立方米。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10万平方米,新增供热面积6万平方米。全年共处理污水1278万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0%以上。

十二、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9.81万人,人口自增率4.39‰,出生率10.45‰,死亡率6.06‰。

年末全市共有计生单位253个,其中:计生机构14个,县区计生服务站13个。共有干部职工2218人,其中:计生行政管理人员287人,县区计生服务站354人。全市年末已婚育龄妇女43.73万人,其中:落实节育措施40.12万人,节育率91.7%。年末全市已有16周岁以下农村独生子女10.4万户;农村双女绝育户1.26万户,增加0.17万户。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48元,比上年净增加3560元,增长16.8%。在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7275元,增长15.4%;家庭经营性收入3088元,增长23.1%;财产性收入785元,增长31.7%;转移性收入5078元,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655元,比上年净增加1090元,增长16.6%,其中:工资性收入2139元,增长20.8%;家庭经营性收入4526元,增长18.8%;财产性收入458元,增长45.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0万人;城镇已参加保险人数103.6万人,增长37.4%;城镇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03万人,增长14.87%;城镇已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8.31万人,增长3.3%;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79万人,增长15.0%;城镇已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3.90万人,增长8.0%;城镇已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9.58万人,增长12.0%。年末全市拥有各类社会福利院35个,拥有床位2821张。全年保障城市低保对象2.63万户、6.09万人,分别下降12.8%,16.6%,保障标准为每月360元;保障农村低保对象5.78万户、12.09万人,保障标准为每年2020元。

注:1、本资料数据为初步统计或月快报数据;

2、生产总值、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粮食总产量为省统计局根据国家调查队抽样调查数据,评估认定的数据;

4、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财务指标数据不含长庆油田、市供电局、卷烟厂、地方电力、声威水泥厂、陕汽延安分公司,含榆林采油厂和炼油厂;

5、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本公报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跨地市投资和农户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项目投资、非农户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

6、从2010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采用新的分组,即将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组由“市”、“县”、“县以下”改为“城镇”、“乡村”;取消按行业分组。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7、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为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8、教育、卫生、旅游、交通邮电、财政金融等部门数据由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