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陕西

渭南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3-21 15:18:10 来源:渭南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000次

渭南市统计局

2011年3月15日

2010年,渭南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坚定树立“经济工作项目化”和“工业强市”的理念,努力探寻促进发展新空间,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全年经济较快增长的预期目标,也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一、综合

2010年,从总体上看渭南经济表现为高开稳走、逐步趋稳向好的态势,实现了年初预期的较快增长目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01.42亿元,较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94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394.55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277.93亿元,增长10.6%。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16.1∶49.2∶34.7。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61亿元,按可比价较上年增长7.5 %。其中,农业产值167.18亿元,增长7% ,林业产值3.56亿元,增长26% ,畜牧业产值45.78亿元,增长8.5% ,渔业产值1.48亿元,增长19.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61亿元,增长5.5%。

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875.76万亩,较上年增长2%,粮食总产量264.19万吨,增长7.8%。其中,夏粮面积472.43万亩,增长1.4%,产量126.27万吨,增长8.0%;秋粮面积403.33万亩,增长2.8%,产量137.92万吨,增长7.5%。

全市蔬菜面积98.62万亩,产量191.82万吨,增长11.1%,水果面积221.38 万亩,产量254.25万吨,增长7.0%,优果率达到75%,商品率达到85%以上。设施农业加快发展,设施蔬菜面积32.9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设施瓜类面积25.1万亩,占瓜类总面积的58.1%。

全市造林50.41万亩,较上年增长14.2%,育苗2.36万亩,下降0.8%,当年苗木产量9541.4万株,下降20.8%,四旁(零星)植树1037.35万株,下降16.5%,封山育林107.41万亩,增长78.4%。全市花椒产量3.44万吨,增长6.1%,核桃0.86万吨,增长131.1%,板栗570吨,增长14%。

年内大牲畜出栏7.05万头,较上年增长9.9%,其中牛出栏7.01万头,增长10.5%,猪、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206.84万头、52.69万只、786.6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3.4%、10.1%、10.5 %;年末大牲畜存栏28.38万头,较上年增长4.7%,其中牛存栏28.22万头,增长4.6%,猪、羊、家禽存栏依次为182.05万头、79.13万只、904.33万只,分别增长10.4%、6.6%、8.9%。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7.83万吨、8.57万吨、33.56万吨,依次增长12.8%、10.1%、13.2%。

全市水产品产量1.51万吨,增长84.6%。

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402.35万千瓦,增长5.5 %,其中拖拉机116.96万千瓦,增长1.7%,联合收割机32.7万千瓦,增长8.8%,农用运输车123.17万千瓦,下降41.8%。机播面积687.72万亩,下降9.8%,机收面积526.2万亩,下降2.6%。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48.85万吨,增长27.2%;农膜使用量1060.67万公斤,增长3.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3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05.17亿元,增长23.1%。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938.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重工业804.09亿元,增长36%;轻工业134.15亿元,增长28.2%。八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15.45亿元,增长34.6%。其中,能源工业306.32亿元,增长29.1%,化工工业61.09亿元,增长25.6%;装备制造业61.74亿元,增长82.9%;有色冶金工业346.48亿元,增长38.4%;食品工业95.25亿元,增长2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8.63亿元,增长58.8%;纺织服装工业10.57亿元,增长62%;医药制造业5.37亿元,下降15.3%。

在全市重点监控的30种工业产品中,有22种产品累计产量同比增长,8种产品累计产量同比下降。其中11种产品累计增速超过20%,4种产品增速超过50%(电解铝279.7%、机制纸及纸板98.1%、电子元件67.3%和白酒55.8%);3种产品降幅超过10%(硫酸48.8%、食用植物油26.6%和啤酒13.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9.54亿元,同比增长35.8%;实现利税65.42亿元,增长75.7%;实现利润35.23亿元,增长2.7倍;亏损企业亏损额14.76亿元,下降13.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4.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全市有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90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1.1亿元,增长53.7%;房屋施工面积981.62万平方米,增长73.9%,房屋竣工面积331.31万平方米,增长4.3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2.25亿元,同比增长4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65亿元,增长32.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8亿元,同比增长50.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37.14亿元,增长38.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39.71亿元,增长24.1%。

城镇投资中,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服务业、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为主的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65.96亿元,增长19%,占城镇投资完成额的27.4%。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93.91亿元,增长21.8%,电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完成36.38亿元,增长19.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10.89亿元,增长97.1%,公路建设完成12.89亿元,下降34.5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完成4.34亿元,下降23.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完成0.99亿元,下降26.5%。

全年商品房销售额24.7亿元,同比增长55.4%,销售面积139.72万平方米,增长39.2%。商品房销售旺盛,带动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业完成投资42.08亿元,同比增长49.2%。

五、交通和邮电

全年公路客运量达10260万人,旅客周转量56.8亿人公里,同比分别增长18.56%、21.71%;货运量8784万吨,货物周转量247.96亿吨公里,分别增长18.27%、18.07%。

全年邮政业务收入1.99亿元,增长19%,邮政业务总量2.6亿元,增长2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86.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7.08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31.39万户,电信业务收入20.97亿元。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1.83亿元,同比增长18.6%。城市实现零售额170.29亿元,增长18.2%,乡村实现零售额61.54亿元,同比增长19.6%。限额以上实现零售额72.61亿元,增长22.7%;限额以下实现零售额159.22亿元,增长16.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3.9%。八大类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类价格上涨9.6%;居住类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2%;衣着类上涨1.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9%;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3%。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3.9%,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3.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外贸和旅游

全市共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368个,项目总投资840.7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30.35亿元,同比增长20.86%,其中新开工项目292项,实际到位资金94.84亿元,续建项目234项,实际到位资金135.51亿元。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户,合同利用外资55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51万美元。

据西安海关统计,2010年全市各月出口呈较快增长趋势,与上年相比,明显好转,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6926.8万美元,同比增长47.12%,其中出口10110.1万美元,增长19.59%,与2009年下降9.2%相比,出口较快回升,外需扩大。

全年共接待游客1328.52万人次,同比增长19.41%,其中海外游客15.04万人,增长65.7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56亿元,增长31.36%,其中外汇收入2707.69万美元,增长65.7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达到74.92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增长20.4%。财政支出154.3亿元,增长32.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98.47亿元,较年初增加151.24亿元,增长17.9%,其中储蓄存款余额651.49亿元,较年初增加96.12亿元,增长17.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71.52亿元,较年初增加85.14亿元,增长22%,其中短期贷款196.3亿元,较年初增加15.13亿元,中长期贷款245.88亿元,较年初增加77.43亿元。年末累计现金净投放55.27亿元,较上年末少投放3.56亿元。

全市保险业保费收入32.26亿元,比上年增加8.19亿元,支付赔款4.17亿元,同比多赔1.01亿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61亿元,赔付3.51亿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4.65亿元,赔付0.66亿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共申报部省科技计划项目80项,立项70项,落实资金2346万元(科技部10项,获资金740万元,省科技厅56项,获资金1572万元,省知识产权局4项,获资金36万元),安排市级项目45项,落实经费225万元。全年认定市级专家大院14个,新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个,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2个,目前拥有省级专家大院10个,省级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4个。征集市级科技奖项目26项,拟奖项目16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4项(4项均为技术转让合同),合同成交总额165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达426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实用新型专利144件,外观设计专利205件;专利授权量205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实用新型专利108件,外观设计专利61件。

年末,全市有全日制高等院校1所,在校学生1.62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3所,在校学生7.4万人;普通中学390所,在校学生39.02万人;小学1362所,在校学生34.25万人;幼儿园575所,在园幼儿8.4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学生62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5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7.33%。小学未发现辍学现象,初中辍学率为0.51%。2010年高考文理两科类各批次上线人数继续处于全省前列,全市本科上线人数达到36014人,比去年增加了10677人,增长率为42.13%。其中,一批本科上线5150人,比去年增加452人,二批本科上线16144人,增加3382人。全市2010年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1767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从业人员749人,文化馆12个,从业人员323人,文化站182个,从业人员287人,艺术表演场馆11个,从业人员139人。公共图书馆11个,从业人员317人,藏书74.15万册(件)。共有文化产业企业715家,其中国有文化企业或单位34家,民营文化企业681家,从业人数已达1.8万人,年收入2.22亿元,利税1065.4万元。市级无线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2套,市级无线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2套;全市电视综合覆盖率 99%,广播综合覆盖率98.9%,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

年末拥有卫生机构626个,其中医院91个,社区服务中心(站)34个,卫生院187个;拥有床位数13950张,其中医院病床9649张,卫生院病床4073张。卫生技术人员15943人,其中医师5955人(执业医师4583人),注册护士4690人。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4.79万人,参合率达95.62%,全年补助348.36万人次,补助金额5.44亿元。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全年建成了193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投入资金579万元,安装器材895件;建成了25个城市社区健身广场,投入资金240万元,安装器械550余件;建成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个,投入资金75万元,安装器械110余件。积极组团参加国际国内大赛,全年全市运动健儿共获世界冠军3个;获亚洲冠军2个,亚军1个,季军1个;获全国冠军3个、亚军1个;获省级比赛金牌95枚、银牌26枚、铜牌46枚。

十一、水利

全市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9.68亿元。有效(农田)灌溉面积达到313.94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1.96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59.82千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54.4平方公里,堤防长度444.77公里。已建成水库108座,总库容31385万立方米,其中大型4座,库容为17064万立方米。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55处,有效灌溉面积273.22千公顷,当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46.85万人。

水利供水工程总供水量达到145308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97670万立方米,工业供水16196万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供水12232万立方米,城镇公共供水1939万立方米,生态环境1090万立方米,林牧渔畜16181万立方米。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进一步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将污染减排列为经济社会综合考核中约束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市级在线监控平台和7个县级在线监控平台已经建成,82家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实现了全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全覆盖。全市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54.8万吨,焦化产能50万吨,拆封城区各类燃煤锅炉134台,蒲城、华县等10座县级污水处理厂通过了环保竣工验收,澄城、潼关、韩城垃圾填埋厂已投入使用。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03万吨,比上年削减5.4%,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9.07万吨,较上年削减4.7%,完成全年减排任务。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3天,同比增加了9天,超额实现了年度290天的目标。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010起,较上年下降13.23%;死亡258人,下降8.19%;受伤309人,下降21.77%;经济损失3926万元,上升46.80%。

十三、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8元,增长16.6%,人均消费性支出10130元,增长17.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78平方米,增长3.2%;农民人均纯收入4372元,增长22%,人均消费性支出3273元,增长8%,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增长3.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1.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8.9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2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5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9.4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3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7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85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31.4万人。

全年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23540万元,其中廉租房13290万元,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54.8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43.8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积10.565万平方米,其中廉租房3.965万平方米。

年末全市纳入城市低保9.7万人,发放低保保障金2.3亿元;纳入农村低保27.3万人,发放低保保障金2.09亿元。五保供养对象4460人,支付供养经费1083.31万元,五保供养率达100%,其中集中供养1334人,分散供养3126人。公办农村敬老院27所,床位1850张,收养五保户1334人。全市有儿童福利院1所,收养孤残儿童105人;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200张,收养城镇孤寡老人和“三无人员”150余人。

注: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