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西藏

拉萨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1-08-31 00:19:00 来源:拉萨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442次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按照“一坚持两强化三突破”的工作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抢抓机遇,砥砺奋进,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市经济成绩斐然,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全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断提高。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4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55.76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14.01亿元,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1948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5.1:31.2:63.7。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基本建立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实现了全覆盖。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5000人、30082人(含参保退休人员)和1003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400人、2005人和630人。年末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3707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过93%。年末全市共有31233人享受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牧民基础养老金全覆盖。

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年末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达2118户,从业人员42360人,比上年分别增长16.9%,注册资本达26.73亿元,增长35.04%;工商部门登记的个体户32477户,从业人员65144人,分别比上年增长9.83%和5.54%,注册资本达11.91亿元,增长14.35%。

二、农林牧渔业

农牧业增长平稳,基础设施更稳固。2010年,全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势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9亿元,比上年增长6.16%;其中农业产值6.3亿元,牧业产值7.74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3亿元。全年粮食生产保持平稳,总产量与去年持平,达17.16万吨;其中小麦6.6万吨;青稞10.09万吨。粮食亩产441公斤,比上年增加3公斤。全年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农产品优质化水平提升,优质小麦、青稞比重继续提高,油菜全部实现优质化。

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年造林面积16.9万亩,新增152.43万亩国家生态补偿公益林。全年肉类总产量与去年持平,达2.99万吨;其中牛羊肉产量2.73万吨,下降0.36%;奶类总产量2.97万吨,增长8.79%。主要农牧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情况如下:

指标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7.16 0

蔬菜总产量 万吨 18.87 0.64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99 0

其中:牛羊肉 万吨 2.73 -0.36

奶类总产量 万吨 2.97 8.79

其中:牛奶 万吨 2.7 8.0

出栏牛 万头 14.08 13.46

出栏羊 万只 22.25 -11.11

出栏生猪 万头 3.15 55.94

年末牲畜存栏 万头、只 165.26 -0.74

牛 万头 75.36 -0.83

羊 万头 82.48 -0.72

猪 万头 4.81 2.34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牧业生产不断改善。全市新增防渗渠道90.5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7193公顷;新增农机具9489台;建日光温室2160栋、牲畜暖棚171栋。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新增21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安居工程、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沼气入户、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项目扎实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乡镇油路通达率达到92.98%,户户通电工程顺利完成。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增长较快,优势行业发展更快。2010年,认真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推进银政银企对接,采取电力保障等措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和效益保持增长。全市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1.62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工业实现增加值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5.88亿元,增长1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重工业增加值7.27亿元8.61亿元,分别增长16.4%和15.6%。国有工业增加值4.62亿元,增长60.8%;集体工业增加值4.53亿元,下降1.1%;股份制工业增加值0.03亿元,下降32.6%;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1.51亿元,下降3.3%。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6.43%。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和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主要产品产量

发电量 万千瓦时 93565.99 29.7

水泥 吨 1127532.25 0.2

中成药 吨 264.76 9.4

啤酒 吨 109194.65 24.1

自来水 万吨 9871.89 7.3

瓶装饮用水 吨 82121.17 29.5

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万元 617.52 -34.3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万元 29113.60 9.2

农副食品加工业 万元 3869.07 4.3

食品制造业 万元 3222.41 9.4

饮料制造业 万元 35482.30 28.5

医药制造业 万元 16164.25 5.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万元 34516.58 2.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万元 20530.00 62.3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万元 3487.74 7.3

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6.04亿元,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4.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突出,投资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76.46亿元,增长29.6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6.72亿元,增长32.9%;房地产开发投资2.3亿元,下降68.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09亿元,增长0.03%;新增固定资产57.2亿元,增长25.9%。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12亿元,下降0.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8.22亿元,增长83.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6.48亿元,增长12.8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提升,城乡消费齐头并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城乡市场均保持良好增长。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83.86亿元,增长16.3%;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4.59亿元,增长20.8%。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0.1亿元,增长18.4%;零售业零售额77.1亿元,增长17.2%;住宿业零售额0.62亿元,增长15.2%;餐饮业零售额10.63亿元,增长12.2%。

2010年市区物价水平温和上涨,食品类价格涨势明显。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与全区平均水平同步。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七升一降”格局。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如下:

指标 市区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2

其中:食品 104.3

烟酒及用品 101.9

衣着 102.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4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4

交通和通信 98.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1

居住 102.7

商品零价格总指数 99.9

六、对外开放和旅游

国内外市场明显好转,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26亿美元,占全区比重达到98.8%;其中,出口7.65亿美元,占全区93.9%;进口0.65亿美元,占全区99.2%。

不断完善投资环境,着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成功举办了雪顿节、市长高峰论坛等招商引资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6.08亿元,同比增长20%。

旅游业增势强劲。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413.4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399.02万人次,增长28.6%。实现旅游总收入42.11亿元,增长28.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507.23万美元,增长39.3%。

七、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分别比上年增长610.3%和43.8%。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6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9.16万辆,其中非运营车辆7.2万辆;年末民用车中新注册11896辆,进口5038辆;年末个人汽车拥有量达到70633辆。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货运量绝对数(万吨) 比上年增长(%) 客运量 绝对数(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586.27 43.8 49041.26 610.3

铁 路 230 908.8 176 137.8

公 路 356.27 -7.5 4725.26 -30.8

邮政电信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总量达到7.11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8亿元,电信业务总量6.83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9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12万户,乡村电话用户0.8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8.92万户。年末互联网用户(不含移动公司)3.83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再创新高,保障性支出大幅增加。全年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02亿元,增长49.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12.78亿元,增长48.3%。在全部税收中,增值税完成2.06亿元,营业税完成5.41亿元,企业所得税完成2.47亿元。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支出)51.33亿元,增长3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支出8.68亿元,增长32.7%;农林水务支出4.31亿元,增长41.4%;医疗卫生支出2.2亿元,增长26.1%;教育支出9.95亿元,增长19.7%;交通运输支出0.21亿元,增长256.1%。财政支出保证和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稳健运行,有力支持经济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96.13亿元,比年初增加211.8亿元,增长3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1.03亿元,比年初增加23.73亿元,增长18.6%。企业存款199.9亿元,比年初减少113.33亿元,下降36.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4.05亿元,比年初增加50.11亿元,增长30.6%。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

指标 绝对数(亿元) 比年初增加(亿元) 比上年末增长(%)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896.13 211.8 31.0

# 企业存款 199.9 -113.33 -36.2

居民储蓄存款 151.03 23.73 18.6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214.05 50.11 30.6

# 短期贷款 41.09 -4.19 -9.2

个人贷款及透支 3.46 0.88 33.9

单位贷款及透支 37.58 -3.83 -9.3

中长期贷款 143.45 23.84 19.9

# 个人贷款 37.95 1.81 5.0

# 个人消费贷款 27.18 -0.63 -2.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方面,整合科技资源,加大投入,2010年度实施27个科技项目,落实资金1113万元,新增120名农牧民科技特派员,新建22个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受众6万余人次。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6所,普通高等教育(含成人教育)招生8225人,在校生23593人,毕业生5568人;研究生教育招生170人,在校研究生423人,毕业生102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606人。全市高中、初中教育招生12439人,在校生36612人,毕业生11761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8%,初中入学率99.47%。小学教育招生8153人,在校生47791人,毕业生758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6%。特殊教育招生5人,在校生17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092人。小学、初中教育“三包经费”不断增加,各类学校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也不断加大。

各类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单位:人

指标 招生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在校生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毕业生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研究生教育 170 41.2 423 18.2 102 21.4

普通高等教育 8225 14.5 23593 9.2 5568 -5.6

中等职业教育 1522 -15.4 1606 -34.2 3547 227.5

普通中学教育 12439 -2.2 36612 -0.1 11761 -2.4

小学教育 8153 -0.46 47791 1.46 7586 -8.3

十、文化和卫生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文艺创作、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取得新成绩。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23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共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6.29%和96.04%。全年出版报纸6043万份,各类杂志160万册,图书1446万册。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事业统筹推进。全市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年末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47个,其中:医院22个(含部队医院2个),卫生院5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个,卫生防疫和防治机构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20个,村卫生室230个,其它机构3个。医院拥有法定床位数2545张。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在“六城同创”推进中不断完善,城市建设“东延西扩南跨”取得突破性进展,“一城两岸三区”的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开,使城市基础设施、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年末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62.88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311公里,道路面积587万平方米。年末市区有水厂4座,泵站4座,日产水能力26万立方米,供水管线总长度698公里,年供水量9872万立方米,收水费的供水量为4975万立方米。

城市公共汽车运营改革,中巴车全部退出城市客运市场。科学布局了城市公交线路24条,新购公交车辆232辆投入运行。更新850辆出租车,美化了310辆出租车车容车貌,年末实有出租汽车数达到1160辆,与去年持平。

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污染防治、重点耗能行业和水政水资源管理,解决了两个环境挂牌督办整治事项,整治“三渠一河”城市水系,抓好了“十项整治”、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成功创建了自治区卫生城市。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全面提升,年末城市公园61个,公园面积221公顷;新增51家园林式单位、7家园林式居住小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13%,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0.26平方米。

十二、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显着提高,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根据对城镇住户的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67元,比上年增长9.6%;人均消费性支出14500元,增长5.8%,其中食品支出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9.3%。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003元,比上年增长20.6%。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7平方米。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多渠道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并取得一定成效。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对外贸易、交通、邮电、旅游、财政、金融、文化、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数据均由相关职能部门提供;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业、工业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4、涉及人均的指标均为初步预计数,正式数据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