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云南

普洱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0-05-16 21:27:34 来源:普洱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3680次
普洱市统计局
 
2020年5月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精准施策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75.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31.23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45.04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79:26.42:52.79调整为22.74:26.42:50.84。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3098元,比上年增长7.6%。非公经济增加值415.4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265.2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8.2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4.60%,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58‰,死亡率为6.29‰;自然增长率为6.29‰。
 
年末全社会劳动者就业191.48万人,比上年增加2.4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114.26万人,比上年减少3.14万人;第二产业就业18.23万人,减少0.33人;第三产业就业58.99万人,增加5.9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84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224人。年末全市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111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1%,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3]为45712元/人,比上年提高6.7%。
 
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98.28亿元,比上年下降10.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84亿元,下降8.3%,其中,增值税下降5.1%,企业所得税增长1.8%,个人所得税下降53.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1.43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教育支出下降5.4%,卫生健康支出下降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下降3.7%,农林水支出下降43.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2.4%,比上年上涨2.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0%。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工业品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4%。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产值154.81亿元,增长6.0%;林业产值56.31亿元,增长4.2%;牧业产值85.44亿元,增长6.7%;渔业产值20.47亿元,增长4.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62亿元,增长4.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41895公顷,比上年增长0.7%,粮食产量达118.32万吨,增长1.3%。
 
全年茶叶产量11.49万吨,增长1.4%;油料产量1.88万吨,增长4.3%;烤烟产量4.94万吨,下降0.8%;蔬菜产量56.50万吨,增长4.1%;水果产量29.80万吨,下降1.3%;咖啡产量7.57万吨,增长2.1%。
 
全年肉类总产量22.33万吨,比上年增长3.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0.27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130吨,下降23.5%,禽蛋产量11727吨,增长20.8%;水产品产量16.45万吨,下降3.2%。全年木材产量227.1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7%。
 
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9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14.65万公顷,增长1.9%;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1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5.68万公顷,增长0.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0.92亿元,比上年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13.9%,国有控股企业增长8.9%,股份制企业增长6.9%,私营企业下降1.4%。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4.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4.1%,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7.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实现利税总额29.7亿元,下降38.0%,其中,实现利润15.0亿元,下降50.5%。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0.43亿元,增长19.7%。属地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82.7亿元,比上年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6.6%。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6.7%;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0.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0%。民间投资增长15.8%,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0%。2019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1.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87.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住宅投资59.8亿元,增长33.8%;办公楼投资1.1亿元,增长83.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3.0亿元,下降23.1%;其他投资13.4亿元,增长31.4%。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728.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房屋竣工面积105.6万平方米,增长6.1%;商品房销售面积109.6万平方米,增长9.9%;商品房销售额70.2亿元,增长16.2%。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3.56亿元,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54亿元,增长9.5%。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82.26亿元,增长10.3%;餐饮收入37.84亿元,增长10.7%。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8.6%,饮料类增长14.2%,烟酒类下降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2%,化妆品类增长7.7%,金银珠宝类增长28.5%,日用品类增长7.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33.8%,书报杂志类下降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中西药品类增长6.3%,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6.4%,家具类增长16.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6.1%,汽车类增长3.0%。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776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进口82017万美元,下降9.4%;出口25751万美元,增长13.9%。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59238万美元,增长39.7%,其中:进口48807万美元,增长55.8%;出口10431万美元,下降5.8%。边境贸易成交额30441万美元,下降49.1%,其中:进口28206万美元,下降50.6%;出口2235万美元,下降19.4%。
 
全年共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664项,其中,上年结转项目445项,当年新增项目219项。合同(协议)总投资3234.5亿元,增长14.0%,其中省外到位资金719.1亿元,增长12.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29.9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货物运输总量5269万吨,比上年增长9.9%;货物运输周转量633622万吨公里,增长5.6%。旅客运输总量274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9.2%;旅客运输周转量291426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6.3%。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达到29.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7%。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2408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9.7公里,一级公路17.6公里,二级公路1066.9公里。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66.36亿元,比上年增长66.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12亿元,增长10.9%;电信业务总量165.24亿元,增长66.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2.5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258.04万户,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270.6万户,比上年末下降6.78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58.45万户。
 
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旅客(包括口岸入境一日游)13.4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实现旅游外汇收入0.86亿美元,增长25.0%。全年国内游客4112.74万人次,增长18.3%;国内旅游收入437.53亿元,增长25.2%;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43.48亿元,增长25.2%。
 
七、金融
 
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8.35亿元,比上年增长6.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28.0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68.96亿元,增长7.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50.92亿元,增长10.4%,其中,住户短期消费贷款余额74.53亿元,增长34.2%;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131.68亿元,增长16.1%。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56元,比上年增长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2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35元,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329元,增长11.1%。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8.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4万人。其中,参保企业职工15.08万人,增加0.5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45.79万人,增加4.75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5万人,增加0.4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50万人,减少0.12万人。全市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2.43万人,增加0.5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0.32万人,增加1.5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14.51万人,减少0.08万人。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体育
 
全市共有高等院校1所,中专学校4所,职业高中11所,普通中学129所,小学503所,幼儿园454所。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2952人,在校学生12077人,毕业生3441人。中专(含技校)学校招生2907人,在校生7951人,毕业生3169人。职业高中招生3949人,在校生11929人,毕业生3581人。普通中学招生41528人,在校生118648人,毕业生37333人。普通小学招生33078人,在校生190492人,毕业生28771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362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18%;初中毛入学率114.2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2.2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8.66%。
 
全年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38个,投入经费2051.85万元,同比下降7.5%;专利申请486项,获准专利授权292项,比上年增加23项。
 
年末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1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8个。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和99.5%。全市共有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7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7座;数字电视用户30.51万户。
 
全年举办运动会10次,开展现代体育活动20余次。全年普洱运动员在参加省级比赛中获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3枚。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594个。其中:医院62个(政府办医院21个,企业办医院4个,民营医院37个),乡镇卫生院111(含8个分院)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所11个。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5995张,比上年增加2637张。卫生技术人员16316人,比上年增加1603人,其中:执业医师3994人,执业助理医师1000人,注册护士7078人,药剂师669人,技师(检验人员)607人。年末共有村卫生室992个,乡村医生2229人,卫生员107人。全年传染病发病人数7752例,报告死亡122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93.97/十万,死亡率4.63/十万。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530987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66.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1.18%。完成人工造林26326.13公顷;迹地更新面积71.33公顷;零星(四旁)植树531.93万株。年末全市共有自然保护区1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7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05830.53公顷。
 
年末全市建成水库(塘坝)824座,其中:中型水库21座,小型水库301座,塘坝502座。水库总容量71813万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16289万立方米,其中:向农业供水96344万立方米;向工业供水6650万立方米;向生活供水12462万立方米;生态补水量833万立方米。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17.2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66%。全年全社会用电量为40.4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54%。在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消费量中,原煤消费量124.65万吨,增长11.74%;电力消费量18.10亿千瓦时,增长6.45%。全市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25%;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2.9%;单位GDP电耗增长1.51%。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78起,同比增加44起;死亡301人,同比增加75人;受伤255人,同比增加64人。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发生302起,同比增加48起,死亡275人,同比增加73人,受伤254人,同比增加64人;工矿商贸事故发生23起,同比增加1起,死亡23人,同比持平,受伤1人,同期无人员受伤;消防事故发生53起,同比减少4起,死亡3人,同比增加2人,无人员受伤,同比持平。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0起,同比减少7起;死亡54人,同比增加1人;受伤26人,同比增加2人;直接经济损失2282.64万元,同比增加29.21万元。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6人,减少0.01人。
 
注释:
 
[1]本公报中2015-2018年GDP及工业增加值数据为四经普修订数据,其他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全员劳动生产率为生产总值(以2019年现价)与全部就业人员的比率,增长速度用可比价计算。
 
[4]年末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数中不包括村卫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