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云南

德宏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05:01:47 来源:德宏州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360次

2005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州委四届六次、八次、九次全会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三个转变“;按照”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以人为本,全面推进外贸兴州、旅游活州、工业富州、农业强州的发展战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因素,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各项改革、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并呈现出速度平稳、效益改善、活力增强的良好势头,为实施”十一五“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经济总量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州生产总值58.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增加值13.70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26.11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31.6:23.9:44.5,调整为32.3:23.3:44.4。人均生产总值为5533元,比上年增长6.2%。

物价总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类上涨1.7%,主要是由于粮食价格上涨7.3%、鲜蛋价格上涨9.5%、水产品价格上涨7.1%等因素的带动;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0%;全部工业产品出产价格上涨7.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0%,生产资料上涨8.6%。

劳动就业再就业取得新的成就:全年社会从业人员62.09万人,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5.12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73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3.2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718人。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种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2005年以来,我州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云政办发[2005]35号文件--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实施办法,采取了一系列的扶持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免征农业税1096万元,有16.55万户农民得到良种直补,兑现资金1177.75万元。在这些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全州农业生产扭转了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出现恢复性增长势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9.97万亩,比上年增长19.2%;粮食总产量40.27万吨,增长35.0%;油料面积18.58万亩,增长7.9%,产量14939吨,增长12.0%;甘蔗面积调减,总产量297.36万吨,比上年实产下降8.0%;茶叶面积16.36万亩,比上年增长14.3%,总产量6975吨,增长35.0%;水果产量达到85786吨,增长3.4%;以柠檬、麻竹、咖啡、澳洲坚果、滇皂荚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面积达到30万亩,初具规模。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4%。

200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粮食402729吨35.0

其中:稻谷287542吨30.8

小麦17959吨45.1

玉米71978吨58.2

大豆2816吨10.3

油料14939吨12.0

其中:油菜籽14203吨12.0

甘蔗297.36万吨-23.4

茶叶6975吨35.0

水果85786吨3.4

橡胶5810吨2.5

烟叶111吨-8.3

畜牧业发展较快,渔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年出栏肉猪396275头,比上年增长8.9%;肉牛31206头,增长7.0%。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4900吨,比上年增长23.8%。其中:猪、牛、羊肉产量为40977吨,增长24.4%。蛋、奶产量分别为1662吨和1215吨,增长8.1%、12.3%。

2005年主要牲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产量40977吨24.4

其中:猪肉36940吨24.7

牛奶产量1215吨12.3

禽蛋产量1662吨8.1

肉猪出栏数396275头8.9

猪年末存栏数580493头3.4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195568头5.2

羊年末存栏数82983只5.9

水产品产量12552吨9.6

农田水利设施改善,取得成效显著。年末,全州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3831万瓦特,比上年增长4.5%;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10.54万瓦特,增长58.5%;农用小型拖拉机33344台,增长1.1%;机动脱粒机2186台,增长4.4%;联合收割机559台,增长62.5%;碾米机6783台,增长19.7%;磨面机1851台,增长17.6%;农用运输车1445辆,增长19.0%。全年机耕面积64.75万亩;机耙面积60.56万亩;机收面积28.02万亩。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3万亩;解决人畜饮水2.8万人;治理水土流失52.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0.5%。全年农村用电3367万千瓦小时,增长4.0%。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林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0.1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8.12万亩,森林覆盖率61.9%。年末全州城市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65.4万平方米,建立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省级2个,地州级1个,市县级2个。保护区面积达到174.04万亩。建森林(国家级)公园2个,4A级旅游景区3个,2A级景区2个,1A级景区1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发展。2005年,全州工业经济紧紧围绕”工业富州“的发展战略,资源优化重组,加快以能源、电冶、电解铝、硅及建材为主的项目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全州整个工业生产呈现平稳发展的势头。全州完成工业总产值2693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5.0%,实现增加值97220万元,比上年下降10.5%。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产值18846万元,比上年下降6.3%;集体经济产值145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7%;股份制企业产值183476万元,下降11.8%;其它经济产值52562万元,增长21.0%。

2005年重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食糖311957吨-39.6

酒精29208千升-47.9

原煤25803吨持平

发电量121042万千瓦小时43.2

精制茶1662吨-2.4

机制纸及纸板5317吨-11.4

水泥677408吨20.7

配混合饲料947吨-7.2

塑料制品1672吨-37.0

铝11328吨7.1

工业硅28750吨33.0

工业经济效益呈下降态势。全州工业企业综合效益指数为107.4%,比上年下降48.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户,亏损25户,亏损面44.6%,比上年的33.9%扩大1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8853万元,比上年减少7399万元,下降45.5%;实现利税23252万元,比上年减少14090万元,下降37.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建筑业稳步发展。年末建筑企业从业人员4987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044万元,比上年增长9.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6万平方米,增长20.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1.5万平方米,增长1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壮大,重点建设成绩显著。全州加大以电力、水利、建材为主的项目开发,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255万元,比上年增长81.8%。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47035万元,增长97.1%;更新改造完成投资15978万元,增长38.1%;其他完成投资78242万元,增长63.8%。在投资总额中:上亿元项目24个,比上年增加9个。其中:电力完成投资129268万元,增长1.6倍;交通公路建设完成投资15736万元,增长11.1%;水利完成投资16972万元,增长76.4%。

一批重点工程相继投入运行。交通方面:平原--那帮二级公路、姐告复线大桥全线通车;能源方面:以木笼河二级电站、南旦河三级电站为主的七个电站投入运行;市镇方面:以芒市花园、三棵树民族风情步行街、三棵树超市、姐告商业街为主的城区建设和潞西、瑞丽垃圾、污水处理及德宏州强制戒毒所投入运行。大大增强了市镇基础设施,城区市容市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五、国内外贸易

城乡市场日新月异,商品销售稳中趋活。全年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226714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50151万元,比上年增长11.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76563万元,增长7.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182490万元,比上年增长9.2%;餐饮业零售额30811万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他行业零售额13413万元,比上年增长6.9%。

商品流通规模扩大。全年批发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61977万元,增长24.8%。其中:批发额28836万元,增长19.2%;零售额33141万元,下降4.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跃上新台阶。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90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出口总额27102万美元,增长32.4%;进口额11910万美元,增长39.3%;实现贸易顺差1519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3278万美元。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92万人,比上增长16.1%,其中:海外游客4.8万人,增长9.1%;实现旅游总收入26.8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

七、交通、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523万吨,比上年增长3.1%;完成客运量763万人,比上年增长16.8%。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14468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倍多,旅客周转量7401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3.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年末用户交换机总容量23.2万门;拥有固定电话13.2万户,比上年增长9.7%,其中:城市固定电话7.9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2.6万户;互联网户达到1.96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全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加大财税征稽力度,积极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全年财政总收入73025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585万元,增长24.8%;上划中央两税24735万元,增长29.1%。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8036万元,增长2.6倍;营业税11557万元,增长46.3%;企业所得税568万元,增长26.5%。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8212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林水气支出17827万元,文教卫生事业支出49199万元。

金融信贷运行良好。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7.73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企业存款19.58亿元,下降7.5%;居民储蓄存款71.78亿元,增长12.8%。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9.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短期贷款22.66亿元,增长0.7%;中长期贷款37.31亿元,增长41.4%。年末货币投放7.16亿元,比上年增长93.6%。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年保费收入20455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6906万元,增长9.6%;人寿保险费收入13549万元,增长4.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围绕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快结构调整与布局,强化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取得显著的成效。全年幼儿园招生14978人,在校生19876人;小学招生17493人,在校生108791人,小学升学率93.01%;学龄儿童入学率99.46%;普通中学招生19881人,在校生64682人;教育学院招生数1127人,在校生3676人。全年扫除轻壮年文盲250人。

全面实施科教兴州战略,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成果硕果累累。2005年全州实施省州级科技项目55项,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8个,州级46个,投入资金336万元;获省州科技奖33项,其中:省级2项,州级31项。这些奖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7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极大地繁荣丰富了各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年末,全州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艺术研究所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7个,50乡镇实现了乡乡文化站。

广播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明显提高,全州村村通广播和村村通电视 ” 兴边富民“工程稳步推进。年末,有广播电台一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5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0.47%;电视台一座,有线电视用户6.6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2.25%;全年出版各类报纸221.5万份,各类书籍61种,0.67万册。

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与疫病控制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全州重点加强爱滋病、霍乱、结核等传染病的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有效地遏制各类重大疫病危害蔓延,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年末有卫生机构97个;病床3363张,其中:医院2368张,卫生院857张。医疗卫生队伍壮大,年末有卫生技术人员2985人,其中:执业医师1123人,助理医师231人,注册护士1099人,药剂员151人。全年诊疗154.38万人次,其中:急诊11万人次,门诊14.86万人次,入院6.7万人次,出院6.6万人次。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所取各项成绩喜人。全年举办各类形式的体育运动活动26次,参加省级以上运动会1次,获得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11枚;有306所学校,115742人参加体育锻炼,达标率97.3%;年末向省输送优秀运动员3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年加大对污染较大的重点工业企业及大江大河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当年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个,完成投资270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6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年末,全州环保系统人员105人,各级监测站2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二、人口

人口平稳增长。2005年,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州总人口1067774人,其中:农业人口859201人;非农业人口208573人;出生人口13784人,出生率12.96%;死亡人口5475人,死亡率5.15%;全年净增人口830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1%。总人口中:傣族340271人,景颇族130478人,傈僳族26246人,阿昌族28438人,德昂族13156人。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生活消费水平明显改善。年末,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5元,比上年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04元,比上年增长7.9%,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541元,比上年增长0.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5元,比上年增长7.9%,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房屋使用面积30.2平方米,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55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1.78亿元,同比增长12.8%。

社会保险覆盖面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州参加养老保险人数34339人;医疗保险87663人;失业保险41155人;有1.33万户,3.19万人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

注:本公报生产总值、农林牧渔总产值为预计数,其他指标均为年快报数。

德宏州统计局

2006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