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云南

文山州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04:31:58 来源:文山州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587次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弘扬“文山精神”,全面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同心协力共谋发展,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总量扩张、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活力增强的良性运行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核算,2006年文山州生产总值173.1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9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56.48亿元,增长24.7%。其中:工业增加值42.26亿元,增长22.3%。建筑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32.0%。第二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65.72亿元,增长11.3%。全州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由上年的32:29:39调整为29:33:38,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平稳,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稳步上升,工业经济主体地位越显突出。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州人均生产总值5121元,比上年增加717元,增长16.3%。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已逐步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80.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6.2%。“七、烟、畜、矿”四大支柱产业提供增加值54.61亿元,同比增长29.5%。实现税收5.66亿元,同比增长34.6%,占地方财政收入63.3%。

支柱产业中: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16.22亿元,税收0.32亿元;烤烟产业实现总产值12.42亿元,税收1.66亿元;畜牧业实现总产值27.08亿元,稅收0.24亿元;矿业实现总产值51.18亿元,税收3.43亿元。

生产总值(亿元)

市场物价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2.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0.6%。

劳动就业工作力度加大。2006年全州开发就业岗位8586个,新增城镇就业6614人,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2593人,登记失业率为3.48%。年末全州单位从业人员11.92万人,增长3.9%,其中:在岗职工11.27万人,下降3.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农业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化经营发展滞后,自然灾害频繁,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增收难度大;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未得到根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普遍短缺;县域经济发展总水平不高,县域间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固定资产投资大项目数量少,在建项目进度慢;财源结构单一,财政依然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在加大,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6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农户的经济利益,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715935万元,增长7.1%。粮食产量稳步增加,大部分农产品产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长。

农业总产值(亿元)

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2006年          比上年增减%

一、粮食总产量           1112454吨              3.6

其中:夏收产量       120380吨              17.3

秋收产量       992074吨               2.1

稻  谷         389176吨              -1.7

包  谷         483922吨               5.3

二、主要经济作物产量

油  料         33667吨                8.2

三  七         5768吨                48.0

辣  椒         54432吨               14.6

烤  烟         37613吨                5.4

甘  蔗         407643吨              18.9

蔬  菜         549995吨               1.8

注:三七产量为地下头子部分

畜牧业、渔业全面丰收。全年畜牧业现价总产值270767万元,增长7.0%。肉类总产量248872吨,增6.7%。其中:猪肉产量201173吨,增6.5%;牛肉产量24152吨,增9.6%;羊肉产量4441吨,增8.1%。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959吨,增3.5%。

植树造林取得新进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9.94万亩,其中:用材林5.86万亩,经济林9.54万亩,防护林9.73万亩。各项生态工程稳步推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狠抓森林资源管护等造林绿化工作,遏制了生态的恶化,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全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7.58%,较上年提高0.47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全州有效灌溉面积达143.04万亩,增长2.6%。建成“五小”水利工程2.2 万件,改造中低产田2.3万亩,解决了9.5万人、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乡镇企业持续增长。全年乡镇企业总收入1507382万元,总产值1249633万元,分别增长16.2%和25.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州工业系统努力化解宏观调控力度加大、生产要素制约加剧、市场环境变数增多等不利因素,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强化烟叶复烤、电力生产与供应、有色金属矿采选、医药制造、水泥制造、铁合金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等主导产业的优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2006年全州全部工业现价总产值完成1118078万元,增长20.7%。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产值135305万元,增长14.3%;集体企业完成产值15242万元,增长18.1%;股份合作企业完成产值3951万元,增长9.1%;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463282万元,增长30.4%;其它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00298万元,增长14.6%,。

按规模大小划分: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89066万元,增长25.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9012万元,增长14.1%。

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轻工业完成产值322967万元,增长8.1%,重工业完成产值795111万元,增长26.8%。

工业总产值(亿元)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2006年          比上年增减%

原  煤           105.2万吨              27.9

发电量            36.92亿千瓦小时       10.8

食  糖             1.5万吨              -9.7

白  酒           34027千升               3.2

水  泥           195.3万吨              18.0

砖             133436万块             21.4

复烤烟叶         21690吨                 3.7

机制纸           3173吨                 27.9

农用化肥折纯     15772吨                -6.8

铁矿石原矿量     8.6万吨                 1.9

锰矿石成品矿     23.1万吨               13.6

铜选矿含铜量     4859吨                  5.1

锌选矿含锌量     9.9万吨                -1.6

锡选矿含锡量     2856吨                -14.3

锑           11814吨                 6.8

黄  金           1733千克               10.5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9462万元,增长31.4%;实现利税总额165987万元,增长31.2%;利润总额103841万元,增长32.8%。

建筑业生产快速发展。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全州建筑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3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0000万元,增长26.4%。其中:城镇投资812595万元,增21.8%;农村非农户投资59886万元,增20.4%;房地产开发投资132287万元,增79.7%;农村私人投资35232万元,增8.7%。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2006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633589万元,比上年增长18.6%。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65244万元,增长23.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68345万元,增长12.1%。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消费品零售额63900万元,增长35.3%;集体及股份合作消费品零售额30381万元,增长40.4%;个私经济消费品零售额539262万元,增长15.9%;其他经济消费品零售额46万元,下降 2.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88740万元,增长18.4%;住餐业零售额118639万元,增长19.9%;其他行业零售额26210万元,增长17.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六、对外经济

边境贸易持续活跃,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2006年全州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196347万元,增长27.2%。其中:进口90791万元,增长28.4%;出口105556万元,增长26.1%。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2997万美元,下降9.5%。其中:进口699万美元,增1.0倍;出口2298万美元,下降25.4%。

经济社会技术合作进一步扩大。全年全州完成国内经济合作项目189个,项目协议投资总额10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66.3%。

七、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和旅游业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交通运输业又有新发展。 2006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11797公里,比上年增长6.8%。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扩大了运输能力。全年货运周转量117487万吨公里,增长8.7%。旅客周转量258982万人公里,增长13.8%。

邮电通信发展迅速,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29642万元,增长18.9%。全州城乡固定电话用户29.7万户,移动和联通通信用户51.3万户。城镇居民每百人拥有手机52.2部(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

旅游业健康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10.0万人次,增长15.5%。旅游总收入227021万元,增长35.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金融平稳运行。各级各部门积极开辟财源,加強税收征管,促进了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53074万元,增长23.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9368万元,增长26.0%。财政支出392359万元,增长27.5%。年末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695401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6710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3.7%。各项贷款余额135430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4.0%。

社会保险事业进一步加強。全州保险费收入21799万元,增长14.1%。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10265万元,增长0.3%;财产险保费收入11534万元,增长30.0%。人寿保险赔付率22.6%,财产保险赔付率51.7%,较好地发挥了保险业的社会保障和经济补偿作用。

九、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全州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指导方针,科技事业取得新发展。2006年全州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4项,其中国家及省17项,州级27项。申请专利109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通过项目辐射带动,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州获省、州科学技术奖37项。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34.2%、45.3%和37.5%。

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全州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3646人,专任教师221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生5343人,专任教师439人;普通中学155所,在校生190489人,专任教师11119人;小学1940所,在校生371197人,专任教师19240人;职业中学10所,在校生8971人,专任教师57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4.68%,初中入学率79.25%。全力推进“普九”攻坚工作,“两基”教育得到巩固和提高。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2006年全州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站)104个,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量55.6万册;出版《文山日报》(包括晚刊、周末)1213万份。出版杂志3.8万份。广播电视部门认真实施“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数字化工程、精品工程、人才工程”五大工程,广播电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4562座,有88个乡镇、927个自然村通了光缆,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88.3%和88.9%,比上年提高0.7和0.6个百分点。2006年数字电视在文山城正式开通,已发展数字电视用户2.6万余户。

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年末全州卫生机构338个,其中:医院16个,卫生院111个。年末共有病床4950张。卫生技术人员5290人,其中:执业医师1638人,执业助理医师729人。

竞技体育迈上新台阶。2006年参加全省十二届运动会,获金牌23枚、银牌21枚、铜牌25枚,获得金牌总数第六名。参加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金牌15枚、银牌14枚、铜牌7枚。金牌总数居全省第三位、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成效。全州年末常住人口339.1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8‰。其中:农业人口306.8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92.09万人,占56.6%。

常住人口(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8元,增长6.3%;农民人均纯收入1487元,增长8.9%。发放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9.3亿元,增长17.0%。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8.8亿元,增长17.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950元,比上年增加2028元,增长13.6%。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州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42569名员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4502名离退休人员参加离退休费社会统筹。

社会福利及救济工作巩固提高。全州共有敬老院22个,收养人数146人。共有五保户14828户、15953人,供养人数14103人。全年共发放救济款813万元,安排救济粮522万公斤,帮助灾民和贫困户35.99万人次渡过难关。

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加大。全州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2.5%,比上年提高20.9个百分点;烟尘排放量9963吨,比上年下降20.1%;工业粉尘排放量21250吨,增5.6%。

注释:1、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非公经济增加值包含:个体私营经济、国有改制、转制企业、国有企业中的非国有经济成份、畜牧业等部分;

3、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年报统计数据以《2006年文山州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