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云南

临沧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03:49:21 来源:临沧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964次

临沧市人民政府统计局

二00六年三月十四日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八大工程”建设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 紧紧围绕全市“十.五”社会经济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创新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田水利、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抓好扶贫开发,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诸多困难,积极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边疆稳定。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96亿元, 按比上年增长10%。完成财政总收入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体制性、基础性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龙头企业缺乏、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水平低;解放思想、创新能力和开放程度不够,执行效率不高;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2005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务输出为重点,在“三村”工程建设的有力推动下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一步改善,优质农产品生产、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发展、冬季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甘蔗、茶叶、畜牧、橡胶、林果、乡镇企业等产业得到巩固和提升。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52.4亿元,比上年增长8.8%。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 吨 711987 2.0

油菜籽 吨 13435 28.7

甘蔗 吨 3360597 -12.0

茶叶 吨 28400 11.8

烤烟 吨 7344 41.7

绿化造林面积 公倾 22619 -4.7

水果 吨 66338 27.8

紫胶 吨 334 -10.2

橡胶 吨 14024 1.4

核桃 吨 12792 6.3

牛出栏 万头 7.76 -6.2

猪出栏 万头 119.99 25.3

羊出栏 万只 15.42 5.6

肉类总产量 吨 93028 8.3

牛奶 吨 1637 0.5

禽蛋 吨 2707 1.0

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1890万瓦特,比上年增长5.5%;大中型农用拖拉机达9699台,比上年增加1888台;小型农用拖拉机14763台, 比上年减少1194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559.9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45.8%;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81550公倾, 比上年增加3580公倾;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08820公倾,农业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44.28 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增加值达11.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各级各部门以工业兴市为目标,认真贯彻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十大重点产业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预计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20.3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实现利税7.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比上年+-%

原煤   万吨 21.1   28.4

发电量(含漫湾)   万千瓦小时 718963    4.5

食糖 吨 358460   -8.0

精制茶叶   吨 18300   40.0

机制纸及纸板 吨 3937    8.6

饮料酒     吨 34780   -5.2

酒精 吨 28523   -1.6

食用植物油 吨 1400   58.9

水泥 吨 563027   12.1

砖    万块 24204   21.1

变压器  千伏安 22500   65.4

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 500万元

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05年 比上年+-%

工业总产值(现价) 万元 301723   19.5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万元 162844  - 7.7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万元 452619    3.3

年末资产总计 万元 70064    7.4

所有者权益 万元 162044  -19.9 

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295012   19.5

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 万元 39568   27.6

实现利税总额    万元 73198   11.5

2005年,全市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40个,实现总产值4.91亿元,比上年下降4.7%,其中国有及国有空股企业实现产值0.56 亿元,比上年下降21.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63.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4%,房屋竣工面积37.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1.4%。

三、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推动”工程、“园林化城市”工程和“招商引资”工程的有效实施,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4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8.5亿元(不含祥临路),增长43.4%;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05亿元,增长1.4倍;房地产开发投资6.88亿元,增长54.6%;其他投资2.8亿元,下降1%。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27500辆,比上年末增加4230辆。共完成货运量1636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99521万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0.1%,完成客运量614万人,比上年增长14.3%,完成旅客周转量7359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4%。全市通公路里程11277公里,其中:中等级以上公路里程达到5233公里,占全市通车里程的46.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讯业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4279万元,比上年增长5%, 全市固定电话发展到19万部(含小灵通),比上年末增长6.0%,移动电话用户达27.2万户, 比上年末增长18.3%,全市固定电话普及率8.0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11.5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达528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国内贸易持续增长,物价上涨。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城市市场增长10.8%;农村市场增长17.8%。物价上涨。居民消费品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均上涨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1%。

2005年各类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如下:

指标名称 比上年涨(+)跌(-)幅度(%)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3

其中:食品类 2.8

衣着类 -5.7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3

其中:食品类             4.1

(1)粮食 2.7

(2)油脂类 -12.4

(3)肉禽及其制品 2.4

(4)鲜菜 1.8

(5)干鲜瓜果 41.3

日用品类 1.3

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类 平

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类 -19.2

交通、通信用品类 -4.7

文化办公用品类 -1.2

报刊杂志及电子出版物类 0.8

燃料类 7.3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5.1

其中:小农具           3.6

大牲畜 4.3

化学肥     10.0

六、对外贸易、对内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3.43亿元,(含边民互市)比上年增长57%,其中:进口总额达1.4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出口总额达1.96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在“招商引资”工程的强有力推动下,对内对外开放又有大的发展。全年共引进国外资金3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266万美元。共签订和实施国内合作项目 143个,项目投资协议资金达12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5.5亿元,比上年增长48.8%。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到我市旅游人数达132.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1%,其中: 海外旅游者人数达3.2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26.4% 。 旅游业总收入达5.7亿元, 比上年增长51.3%。创外汇收入1912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15%。

七、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4.6亿元, 比上年增长9.78%,上划中央财政收入3.18亿元,比上年增长36.2%,财政支出达22.69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 金融风险意识增强,运行稳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亿76.47元,比上年末增长14.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12.9%。年末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7.1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其中:短期贷款增长7.9%,中长期贷款增长13%,货币净投放量9.71亿元, 比上年增长21.7%,年末货币流通量为37.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1%。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各种保险收入14140万元,比上年增长4.5%,赔偿支出5477万元,比上年增长32.5%。

八、个体、私营经济

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稳步发展,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个体经济总户数达到29004户(有证户),从业人员达44088人; 私营经济总户数(有证户)达到912户,从业人员达23841人;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1.38亿元,预计实现增加值29.6亿元,比去年增长21.5%,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7%。

九、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全市安排科技三项费用156万元(发展橡胶产业三项费用60万元), 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 个,有效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截止年底, 全市成立地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88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439个,举办科普讲座74 次,听讲人数达2.51万人次;举办科普展览75 次,参观人数达21.24万人;实用技术培训3.88万人次,招收“农函大”人数3355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拥有各类学校3171所,其中:大专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普通中学130所,职业初中2所,小学2959所, 特殊学校1所, 幼儿园57所。在校学生人数36.41万人,8个县(区)已全部实现普六;有个6县(区)实现普九,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提高到82%。教育综合改革成效明显,大中专教育资源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末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9个,文化馆9个,乡镇文化站81个,图书馆9个,馆藏图书52万册。艺术表演团队7个,表演场所1个,电影队60个,印发《临沧日报》304万份。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1542座,比上年增加123座;地面卫星接收站3617座,比上年增加198座;有县级广播站8个,乡级广播站69个, 覆盖率达89.04%,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 电视覆盖率92.9%,比上年上升0.21个百分点。

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全民健身路经建设从城镇到乡村,有11个乡镇通过云南省体育特色先进乡镇检查验收;选派运动员参加云南省第12界运动会预赛及2005年年度比赛,取得73张入场卷,参加7个项目,共获金牌12 枚、银牌8 枚、铜牌10 枚。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类医院139个,病床3448张,比上年增加154张,有卫生技术人员3297人,比上年增加164人,建立农村卫生室903个,有乡村医生1673人,卫生员455人,

十、 人民生活及社会福利事业

积极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2767个,比上年增加974个,新增就业10447人;单位职工年均工资为13352元;据抽样调查: 农民人均纯收入1346元,比上年增加124元,增长10.1%,是“九五”以来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51元,比上年增长7.6%。

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23个,全年救济困难人口40.53万人次,发放救灾救济款5944万元。

十一、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65‰,比上年低0.46个千分点,死亡率为7.21‰,比上年低0.0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44‰,比上年低0.35个千分点。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36.12万人,比上年增加1.83万人。计划生育率为94.69%,综合节育率为88.6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注: 年末常住人口数为全国1%的抽样调查推断的常住人口数,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产值、个私增加值等数据为快报数据,工业产值、发电量不含大朝山电站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