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人民政府统计局
二00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2004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以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八大工程”建设为载体,深入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各项部署, 紧紧围绕全市“十.五”社会经济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万众一心,奋力拼搏,积极开拓,锐意进取,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创新发展方式,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农田水利、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抓好扶贫开发,努力克服油.电供应紧张,生产资料价格普遍上扬,建设和发展资金紧缺等困难,积极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初步测算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83.9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完成财政总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但在经济社会发展运行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结构性、体制性、基础性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龙头企业缺乏、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水平低;解放思想、创新能力和开放程度不够,执行效率不高;发展后劲不强,农民增收缓慢,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较大。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在“三村”工程建设的有力推动下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一步改善,优质粮食生产、产业结构调整、畜牧业产业发展、冬季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甘蔗、茶叶、畜牧、橡胶、林果、乡镇企业等产业得到巩固和提升。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47.2亿元,比上年增长4.7%。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 位 2004年 比上年+-%
粮食总产量 吨 698006 1.1
油菜籽 吨 10440 -10.1
甘蔗 吨 3817385 6.3
茶叶 吨 25409 18.6
烤烟 吨 5188 8.1
绿化造林面积 公倾 23726 -49.3
水果 吨 518995 18.1
紫胶 吨 372 15.5
橡胶 吨 13830 4.9
核桃 吨 12032 12.5
牛出栏 万头 8.27 5.9
猪出栏 万头 95.78 8.5
羊出栏 万只 14.6 9.9
肉类总产量 吨 85866 8.6
牛奶 吨 1629 1.7倍
禽蛋 吨 2681 14.9
可持续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8647万瓦特,比上年增长5.9%;大中型农用拖拉机达7811台,比上年增加1529台;小型农用拖拉机15957台, 比上年减少551台;农用排灌机械动力384万瓦特,比上年末增长6.7%;累计有效灌溉面积达77970公倾, 比上年增加1370公倾; 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94390公倾,农业生产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乡镇企业稳步快速发展。全年完成乡镇企业总收入 37.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增加值达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二、工业
工业兴市发展规划初步拟定,十大重点产业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24.9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实现利税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指标名称 单 位 2004年 比上年 +-%
原煤 万吨 16.44 -7.1
发电量(含漫湾) 万千瓦/小时 688254 6.7
食糖 吨 389503 6.4
精制茶叶 吨 13073 10.2
机制纸及纸板 吨 3634 43.5
饮料酒 吨 36704 8.0
酒精 吨 28971 13.0
食用植物油 吨 881 46.8
水泥 吨 502300 27.3
砖 万块 19987 5.6
变压器 千伏安 13605 -16.8
全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 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
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04年 比上年+-%
工业总产值(现价) 万元 247463 23.7
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万元 133019 -9.1
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万元 455392 5.9
年末资产总计 万元 640775 4.4
所有者权益 万元 98930 -27.1
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248922 32.9
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 万元 31896 6.2倍
实现利税总额 万元 59641 1.2倍
三、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推动”工程.“园林化城市”工程和“招商引资”工程的有效实施,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快速增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努力实施好一批交通、城建、水利、通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不断改善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6.1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民用汽车23270辆,比上年
-7-
末增加5803辆。共完成货运量1544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99398万吨公里, 比上年增长2.8%,完成客运量537万人,比上年增长6.1%,完成旅客周转量5055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8%。全市通公路里程11277公里,比上年增加76公里。
邮电通讯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2634万元,比上年增长6.8%, 全市电话发展到17.93万部,比上年末增长19.5%,移动电话用户达22.98万户, 比上年末增长38.9%。
五、国内商业和物价
国内贸易持续增长,物价上涨。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3亿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城市市场增长22.2%;农村市场增长20.1%。物价上涨。居民消费品价格、商品零售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均上涨3%以上。
2004年各类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如下:
指标名称 比上年涨(+)跌(-)幅度(%)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2
其中:食品类 12.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衣着类 -6.1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3.7
其中:食品类 12.4
(1)粮食 29.0
(2)油脂类 19.1
(3)肉禽及其制品 14.9
(4)鲜菜 17.0
(5)干鲜瓜果 4.4
日用品类 6.4
建筑材料及五金电料类 0.7
中西药品及医疗保健用品类 -4.2
交通、通信用品类 -10.5
文化办公用品类 -4.5
报刊杂志及电子出版物类 1.2
燃料类 6.3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4.7
其中:小农具 -1.2
大牲畜 35.9
化学肥 1.8
六、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为4.2亿元, 比上年增长21.2%,上划中央财政收入2.3亿元,比上年增长8.2%,财政支出达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金融政策, 金融风险意识增强,运行稳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6.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增长5.8%,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14.1%。年末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80.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8%,其中:短期贷款增长0.42%,中长期贷款增长24.8%,货币净投放量7.98亿元, 比上年增长0.5%,年末货币流通量为32.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4%。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各种保险收入13532万元,比上年增长11.1%,赔偿支出413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
七、对外贸易、对内对外开放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下滑。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2亿元,(含边民互市)比上年下降5.2%,其中:进口总额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出口总额达1亿元,比上年下降19.2%。
在“招商引资”工程的强有力推动下,对内对外开放又有大的发展。全年共引进国外资金3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倍。共签订和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24 个,项目投资协议资金达84.1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96.96%。
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年到我市旅游人数达8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8%,其中: 海外旅游者人数达2.5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1.1% 。 旅游业总收入达3.75亿元, 比上年增长74.4%。创外汇收入1662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3.9%。
八、个体、私营经济
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稳步发展,
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个体经济总户数达到52618户(含无证户),从业人员达81405人; 私营经济总户数(有证户)达到799户,从业人员达22536人;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亿元,比去年增长26.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6%。
九、科技、教育、文化、
全市安排科技三项费用188万元(发展橡胶产业三项费用60万元), 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65个,有效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截止年底, 全市成立地县级学会、协会、研究会9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357个,举办科普讲座 66次,听讲人数达1.24万人次;举办科普展览64 次,参观人数达17.3万人;实用技术培训7.63万人次,招收“农函大”人数3554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教育事业坚持“两基”、“两全”并重并举的方针,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全市拥有各类学校3184所,其中:大专1所,中等专业学校3
所,普通中学121所,职业中学10所, 进修学校8 所,小学2985所, 特殊学校1所, 幼儿园55所。在校学生人数35.57万人,8个县(区)已全部实现普六;有5个县(区)实现普九,人口覆盖地区为65.85%,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教育资源整合工程”取得阶段成效,为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年末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9个,文化馆9个,乡镇文化站89个,
图书馆9个。艺术表演团队7个,表演场所1个,电影队60个, 印发《临沧日报》312万份。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拥有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1419座,比上年增加37座;地面卫星接收站3419座,比上年增加933座;有县级广播站8个,乡级广播站73个, 覆盖率达87.85%,比上年提高0.56个百分点; 电视覆盖率92.69%,比上年上升0.59个百分点。
十、 人民生活及社会福利事业
积极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年开发就业
岗位11793个,比上年增加1107个,新增就业9947人;单位职工年均工资为12165元;据抽样调查: 农民人均纯收入1222元,比上年增加121元,增长11%, 是“九五”以来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27元,比上年增长7.1%。
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23个,全年救济困难人口31.05万人次,发放救灾救济款4241.7万元。
十一、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6.29‰,比上年低1.02个千分点,
死亡率为7.8‰,比上年高0.1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8.49‰,比上年低1.21个千分点。 全市年末总人口为231.8万人,比上年增加2万人。计划生育率为92.84%,综合节育率为87.92%。
注: 年末人口数为市计划生育委员会抽样调查推断数,生产总值、工业产值、工业效益、个私增加值等数据为快报数据,工业产值、发电量不含大朝山电站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