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云南

丽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9 03:09:34 来源:丽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541次

丽江市统计局

2008年2月18日

2007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稳定发展,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发展,节能减排工作有了新突破,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得到加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增强,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民生切实改善,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联审通过,全年生产总值(GDP)8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加快1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实现10%以上增长,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5亿元,增长6.5%,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20.3%,回落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8.34亿元,增长13.2%,加快3.6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5%、45.6%和43.9%,分别拉动GDP增长1.5、6.3和6.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984元,比上年增加1174元,增长13.6%。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0:31.6:46.4调整为21.8:33.0:45.2,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三二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有所增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9%,提高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8%。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拉动力同比增强1.5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增长趋于协调,投资与消费增幅差距由2006年12.2个百分点缩小到2007年的2.6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提高。非公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7.6%,提高0.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各项税收收入106418万元,比上年增加25183万元,增长31%。其中国税收入47019万元,比上年增加7709万元,增长19.6%;地税收入59399万元,增加17474万元,增长41.7%。全年财政总收入(含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所得税收入)116768万元,增收31990万元,增长37.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831万元,增收22002万元,增长43.3%,增收额接近2002年全年收入总额,增速为1998年以来最高。其中,增值税8336万元,增长15.8%;营业税29377万元,增长52.5%;企业所得税1791万元,增长35.4%;个人所得税1414万元,增长74.6%。财政总收入增幅高于现价GDP增幅16.8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3.8%,提高1.7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实现协调发展。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87181万元,增长28.5%。确保了人员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加大了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力度。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022万元,比上年增长23.3%;教育支出50279万元,增长19%;医疗卫生支出20000万元,增长52.2%;环境保护支出13964万元,增长37.5%。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林水事务支出32131万元,增长21.7%。

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据国家统计局丽江市调查队调查显示:2007年,丽江市区(古城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见表1),涨幅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特别是肉禽蛋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升的主要原因。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1%,涨幅同比上升9.3个百分点,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占到65.8%,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2.6%,其中猪肉价格上涨39.3%。

表1:2007年市区(古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指标 比上年上涨(%) 指标 比上年上涨(%)

居民消费价格5.5 三、衣着-0.1

服务项目价格2.5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0.5

消费品价格6.3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4.8

一、食品13.1 其中:医疗保健4.9

其中:粮食2.9 六、交通和通讯3.2

油脂13.7 1、交通6.5

肉禽及其制品32.6 2、通讯1.3

蛋类16.0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服务0.2

菜15.9 八、居住2.3

糖11.2 其中:建筑及装修材料2.1

二、烟酒及用品1.0   水、电、燃料1.8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竞争力不强,生产受市场需求约束加大;宏观政策趋紧,项目前期工作滞后,新上项目难度加大;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高涨、粮食减产和国内油料减产、猪源周期性短缺等因素影响,价格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性上涨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任务还比较艰巨等。

二、农业

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强化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对种粮农民、良种、母猪、农机具、沼气等补贴力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04391万元,增长9.6%,其中种植业产值139194万元,增长13.1%;畜牧业产值119741万元,增长4.1%;林业产值20343万元,增长20.6%;渔业产值14609万元,增长4.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504万元,增长9.1%。粮食生产实现连续3年增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9.16万亩,比上年下降0.4%,粮食总产量达410248吨,比上年增长0.1%(见表2),成为第二个历史最高年。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油料、烤烟、甘蔗、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也得到较快发展。全年油料产量7827吨,比上年增长8.5%;甘蔗产量116214吨,增长13.5%;烤烟产量13034吨,增长1.4%;蔬菜产量162408吨,增长26.8%。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全年生猪出栏79.98万头,比上年增长3.2%;牛出栏7.69万头,增长3.4%;羊出栏36.41万只,增长3.5%。年末生猪存栏97.99万头,增长3.9%,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17.85万头,增长21.9%;大牲畜存栏49.12万头,增长1.8%,其中牛存栏34.16万头,增长1.6%;羊存栏101.71万只,下降0.3%。全年肉类总产量84481吨,增长4.0%。

表2: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粮食 410248 0.1 蚕茧121 27.4

油料 7827 8.5 肉类总产量84481 4.0

甘蔗116214 13.5 #猪肉60529 3.3

烤烟13034 1.4 牛肉9585 3.4

茶叶321 98.9 羊肉6371 7.4

水果83594 74.4 鲜蛋3075 5.2

蔬菜162408 26.8 牛奶2518 2.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3199万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035万元,增长29.6%;完成工业增加值161554万元,增长2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9206万元,增长25.1%(见表3)。

表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万元)

指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109206 25.1

其中:轻工业19111 21.6

重工业90095 25.9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6191 36.0

其中:国有企业2837 114.2

集体企业1326 -16.7

股份合作企业4718 11.4

股份制企业95140 27.5

其他企业5185 -4.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781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实现利税39027万元,增长26.6%,其中利润17756万元,增长29.3%。企业亏损面下降11.47个百分点。

重点发展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煤炭、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五大重点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24.6%、18.7%、46.3%、28.6%和37%,五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6.1%,提高0.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508.89万吨,增长11.3%;发电量83150万千瓦时,增长12.5%;成品糖11938吨,增长1.16倍;水泥155.03万吨,增长39.8%。

建筑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87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8%,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0446万元,增长22.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投资总量稳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4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城镇投资847370万元,增长22.9%,其中城镇项目投资725367万元,增长27.9%;农村投资39091万元,增长1.08倍。全年城镇投资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680个,增长58.5%,其中新开工项目550个,增长1.26倍。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产业投向看,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6287万元,同比增长127.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1%,上升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97433万元,增长26.8%,所占比重为44.8%,上升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452741万元,增长19.6%,所占比重为51.1%。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370846万元,增长2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1.8%,下降0.5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515615万元,增长26.2%,所占比重达58.2%。从行业情况看,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城镇项目投资中:工业投资389747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制造业投资94464万元,增长1.88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68098万元,增长9.5%(见表4);水利管理业投资15561万元,增长51%;环境管理业投资7050万元,增长27%;公共服务业投入明显增大,其中教育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分别增长59.6%和153.5%。

表4:2007年分行业城镇项目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万元)

行业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

总计 725367 27.9

农、林、牧、渔业 31566 123.0.

采矿业 19918 -11.0

制造业 94464 188.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75365 8.5

交通运输业 43402 -25.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0813 -31.6

批发和零售业 28015 2.88倍

住宿和餐饮业 17297 -46.4

金融业 987 4.8倍

房地产业 40846 85.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647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784 3.78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8274 7.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821

教育 11745 59.6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982 -26.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6322 153.5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2163 26.7

重大项目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计划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72个,完成投资522833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9%。

房市继续下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2003万元,下降0.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85610万元,增长29.8%。商品房施工面积83.64万平方米,下降13.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3万平方米,增长30.3%;商品房竣工面积44.92万平方米,下降16.3%;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46.22万平方米,下降29.2%;商品房销售额98813万元,下降23.6%。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0.29万平方米,下降26.9%,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7万平方米,下降55.1%,占总空置面积的16.6%;商业性用房空置面积8.36万平方米,下降18.1%,占总空置面积的81%。

五、消费品市场销售

消费成为新亮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27万元,增长22.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增幅创历史新高。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2266万元,增长26.7%;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2661万元,增长1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63920万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6786万元,增长31.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零售额13653万元,增长20%;集体及股份合作制经济零售额21072万元,增长16%;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164801万元,增长28.8%。

六、对外开放和旅游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进出口总值1715万美元,增长18%。其中,出口1712万美元,增长19.1%。全年外商投资项目到位资金1872万美元,增长5.2%;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79项,到位资金450953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省外到位资金332542万元,增长33%。

旅游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30.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其中海外游客40.07万人次,增长29.8%,国内游客490.86万人次,增长14.4%。旅游业总收入58.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900万美元,增长34.9%,国内旅游收入49.32亿元,增长26.6%。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853万吨,下降1.8%,公路货物周转量121166万吨公里,增长1.8%,民航货邮运输量1.05万吨,增长26.1%;完成公路客运量710万人次,增长13.6%,公路旅客周转量81655万人公里,增长15.4%,民航客运量190.62万人次,增长23.8%。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7.45万辆(不含拖拉机),增长31.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邮电通信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971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电信业务总量9700万元,增长14.8%;邮政业务总量3271万元,增长18.6%。全年订销报刊累计数972.11万份,下降1%;函件132.61万件,增长15.2%;特快专递20.35万件,增长23.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39万户,下降13%,移动电话用户41.13万户,增长17.2%。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58.52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44万户,增长6.2%。电话普及率达到49.59部/百人,每百人净增1.87部。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稳健发展。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80499万元,比年初增加217877万元,增长18.7%(见表5);各项贷款余额为1058702万元,增加110886万元。增长11.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893549万元,比上年增长18.1%,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896910万元,增长20.1%,全年累计货币回笼72391万元。

表5:2007年金融机构信贷收支情况(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年初增加额 增长(%)

存款余额1380499 217877 18.7

其中:企业存款413576 111204 36.8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39037 88110 13.5

贷款余额1058702 110886 11.7

其中:短期贷款437299 65599 17.7

其中:工业贷款182486 21560 13.4

农业贷款147904 22733 18.2

建筑业贷款6753 3073 83.5

中长期贷款619381 45845 8.0

其中:基本建设贷款139754 52355 59.9

个人消费贷款174920 10501 6.4

表6:2007年保险业收付情况(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保费收入22768 13.5

其中:财产险6756 29.8

人身意外伤害险2210 28.7

健康险1566 0.6

寿险12236 5.6

各项赔款和给付7053 0.3

其中:财产险3268 18.2

人身意外伤害险751 -2.9

健康险940 4.1

寿险2094 -19.2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市商业性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22768万元,比上年增长13.5%(见表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得到建立和完善,“两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全年免除16.98万学生学杂费1414万元,支付6.62万名寄宿贫困生生活补助资金1832万元,落实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1265万元,安排公用经费补助专项资金1860万元。小学入学率98.75%,提高3.33个百分点,小学毛入学率109.33%,提高3.54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2.02%,基本与上年持平。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扩大,普及水平不断提高。职业高中全年招生1275人,在校学生达到2656人,分别增长23.3%和16.8%(见表7);普通高中全年招生7374人,下降2.1%;在校学生达到21345人,增长4.6%。社会办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表7: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在校学生数(人) 招生数(人) 毕业生数(人)

人数 增减(%) 人数 增减(%) 人数 增减(%)

普通中专 1721 33.4 747 45.3 389 34.1

职业中学 5122 -1.8 1529 21.3 2625 172.9

#职业高中 2656 16.8 1275 23.3 1023 18.3

职业初中 2466 -16.2 254 11.9 1602 15倍

普通中学 71676 1.8 24760 3.5 22580 0.1

#高中 21345 4.6 7374 -2.1 5998 20.0

初中 50331 0.6 17386 6.0 16582 -5.6

普通小学 116291 -0.5 18449 -4.6 17890 2.6

特殊教育 669 18.8 102 103

学前教育 19915 -1.1 15960 10400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财政预算安排科技支出2733万元,比上年增长59.5%。有7项科技成果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加大,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共有文化馆6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6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0%,比上年提高13.09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8%,提高0.35个百分点。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

卫生事业得到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6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检验所6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716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2441张。卫生技术人员3338人,增长16%。有个体诊所166个,卫生技术人员309人。农村卫生工作逐步加强。有乡镇卫生院61个;乡村卫生室419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91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推进,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81.92万人,参合率83.2%。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医疗改革,城市社区卫生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经验。艾滋病等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报告20种法定传染病3627例,报告死亡6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309.05/10万,死亡率0.394/10万。大力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全年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人民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共举办综合运动会125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85次。我市运动员在各项目比赛中获金牌7枚,银牌1枚,铜牌5枚。

十一、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常住总人口12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增长0.2%。全年出生人口12023人,出生率为9.9‰;死亡人口6558人,死亡率为5.4‰;自然增长率为4.5‰。

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农民收入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22元,比上年增加312元,增长19.4%,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2.6%。全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平均工资2097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6.7%;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8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人民群众从经济增长中得到了更多实惠,民生切实改善。

十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66.74万人,比上年增加0.6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0.08万人,增加0.51万人,增长5.3%,其中城镇单位(包括私营单位)7.37万人,城镇个体2.71万人;农村从业人员56.66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15人,困难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336人,“4050”人员再就业145人,就业再就业培训558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低于控制目标1.3个百分点。累计对外劳务输出6.83万人,比上年新增2.18万人。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进一步完善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推进,参保人数达31158人,比上年增加831人(见表8)。

表8:2007年社会保险情况(单位:人)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加 比上年增长(%)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571 2875 5.8

其中:职工人数39429 1983 5.3

离退休人员人数13142 892 7.3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1431 2816 3.6

其中:职工人数60952 2339 4.0

离退休人员人数20479 477 2.4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201 2411 11.1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28 1055 90.0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5010 25257 127.9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3305 25550 143.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1158 831 2.7

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万元)23698 5038 27.0

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万元)23978 4324 22.0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936人,比上年增加106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8万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4132万元,增长20.8%,农村社会救济支出3149万元,增长3倍。年末各类社会福利单位31个,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715张,收养各类人员650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8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个。

十三、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城镇人口30.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3.2平方公里,增长9.7%;城市道路长度115公里,增长4.5%;污水集中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增长2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以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的实施和考核。节能降耗在难度较大的形势下取得积极进展,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3万亩,其中天保工程造林26.3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3.6万亩。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加快城市绿化体系建设。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平方米,增长6.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9.9%,提高1.2个百分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狠抓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进一步巩固、提高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污染排放呈下降趋势。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5%,提高7.2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61.6%,提高1.6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0.67万吨,比上年下降10.7%;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0.63万吨,下降9.1%。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以煤矿、交通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0人,比上年下降12.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3人,下降23.1%;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7人,下降7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3.14人,下降33%。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17%,死亡人数下降8.2%,受伤人数下降36.3%,经济损失下降26.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52人,下降30%,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注:1、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年报统计数据以《2007年丽江统计年鉴》为准,对比数为上年年报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