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统计局2007年3月5日
2007年,昭通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省的各项宏观调控措施,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7年,昭通市生产总值(GDP)达225.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5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98.98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73.8亿元,增长11.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4346元,同比增长9.3%。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得到加强,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全市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5.6:41.9:32.5调整为23.3:43.9:32.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6.7%。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19.4%,其中:肉禽及制品价格上涨40.1%,是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06.4%,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7.8%,部分产品价格回落。
年末全市从业人员277.98万人。全年开发就业岗位2.3万个,累计新增就业人员达2.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8%。“百万劳务输出工程”目标如期实现,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01.38万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薄弱、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和煤电油运资比较困难等突出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就业压力加大,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物价上涨问题比较突出,低收入居民生活仍较困难。
二、农村经济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8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农业内部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特色农业效应进一步凸显,全市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比例为47.4:4.4:45:0.3:2.9,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3.8个百分点,畜牧业提高4.4个百分点。实施苹果低改4.11万亩,建立优质蚕桑基地19.5万亩。以冬洋芋、反季蔬菜为主的冬季农业开发达71.7万亩,完成13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40.6万吨,比上年增长4.3%,油料产量1.73万吨,与上年持平,水果产量18.35万吨,增长19.6%,蔬菜产量92.36万吨,增长9.0%。
全年出栏肉猪247.31万头,比上年增长7.6%;年末牛存栏50.2万头,增长1.1%;羊存栏58.7万只,下降2.4%。肉类总产量26.56万吨,增长6.7%,禽蛋产量1.51万吨,增长5.4%。水产品产量6242吨,增长30.7%。
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1.65千公顷,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3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9千公顷,年内解决饮水安全达标人数263.63万人。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8541万瓦特,增长7.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社会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53.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1.06%。实现工业增加值75.31亿元,增长1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56.34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总产值46.51亿元,增长11.77%;重工业总产值71.58亿元,增长21.81%。工业产品中,原煤、发电量、水泥、卷烟、碳化钙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6.5%、39.5%、39.1%、5.5%和14.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销协调、衔接较好,产品销售率达98.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实现利润总额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9.4%;实现利税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9%。亏损企业同比减少13户,亏损面下降12.1个百分点。
年末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到78户,比上年增加8户,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2.63亿元,增长22.98%;房屋施工面积达130.9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9%。在各类投资中,城镇投资131.9亿元,增长23.55%;农村非农户投资完成9.22亿元,增长37.9%;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8.73亿元,增长28.3%;农村私人建房投资5.3亿元,增长65.5%。全年累计完成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投资98.58亿元,比上年增长81.4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5%,工业投资完成59.23亿元,增长16.7%。地方项目完成投资100.24亿元,增长62.2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58%,比2006年提高14.5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投资稳步增长。2007年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为2.29:49.53:48.18,非公经济投资完成62.93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0.54%,比2006年提高7.69个百分点。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货运量1692万吨,比上年增长31.88%;货物周转量235252万吨公里,增长15.29%。客运量3472万人,比上年增长0.4%;旅客周转量179715万人公里,增长20.99%。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达211652辆,比上年增长31.58%。
邮电通信迅速发展。全市邮电业务总量81513万元,比上年增长24.21%。全市固定电话达26.78万部,比上年增加2.72万部,年末移动电话达到95.64万部,新增34.87万部,互联网用户达8.12万户。报刊发行13.1万份(期发数)。
旅游业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有所增加。全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35.23万人次,增长14.2%,其中海外旅游者258人次,国内旅游者235.2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64237.11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其中外汇收入8.71万美元。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城乡消费基本同步增长,农村市场转旺。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39.72亿元,增长22.8%,市场份额为67.1%;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19.5亿元,增长5.96%,市场份额为32.9%。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61亿元,增长13.75%,市场份额达到70.3%。批零贸易业持续快速发展,实现零售额47.57亿元,增长16.4%,餐饮市场增幅居各行业首位,实现零售额4.66亿元,增长26.7%。
2007年全市签约及实施国内经济合作项目31个,启动28个;新签约及实施项目协议总投资33.6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6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627万美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为947万美元,同比增长58.9%,其中:出口额达723万美元,增长31.5%。
七、财政和金融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39.31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89亿元,比上年增长25.1%,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3.06亿元,增长29.7%。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税务部门组织各项收入36.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国税部门税收收入26.84亿元,增长25.45%;地税部门税收收入9.21亿元,增长20.2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38.35亿元,比年初增长17.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18.49亿元,增长11.4%;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138.43亿元,增长14.2%。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达59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8.1%;累计现金支出达614.79亿元,增长32.7%,全年货币净投放21.24亿元。金融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取得初步成效。
八、教育、文化和体育
全市年末有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0.41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0.7万人,比上年增长7.69%;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2.42万人,比上年增长11.18%;小学在校学生78.77万人,下降0.49%。中小学布局逐步优化,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24%;小学在校生巩固率98.2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87.97%。全年扫除文盲1.15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2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7.23%,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3.9%,报刊、杂志以及图书出版的发行量不断增加。
全市举办各种运动会7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45枚,银牌38枚,铜牌42枚。有体育场馆4个。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45.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0.85万人。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全市常住人口为525.2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17.65%。
2007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9875元,比上年增长22.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90元,增长11.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967元,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元,增长17.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08元,增长16.8%。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竣工住宅面积78.04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130.84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95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0.7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6.4%。
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9602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67473人;有134196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到基本养老金。38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免费用1.51亿元。7.9万城镇低收入人口和36.5万农村贫困建立群众纳入城乡低保。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07年昭通统计年鉴》为准。
2、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地区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一、二、三产业按国民经济新行业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