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云南

丽江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3-27 17:56:06 来源:丽江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8083次
丽江市统计局
 
2015年2月28日
 
2014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强一堡”建设战略机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努力克服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增多、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不利因素,围绕“建设丽江、发展丽江、繁荣丽江、保护丽江”,按照“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的工作总要求,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顶住压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努力推进丽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市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有效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生态建设卓有成效,民生幸福持续改善,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一、综合
 
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61838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42114万元,增长6.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127386万元,增长1.0%,比上年下降2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048885万元,增长8.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三产业支撑。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9.85%、9.79%和70.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0.5和3.2个百分点。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53∶45.29∶38.18调整为16.88∶43.06∶40.06,“二、三、一”结构继续得到巩固。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0.35和1.8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2.23个百分点。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生态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玛咖、螺旋藻、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受煤炭产业停产整顿政策性因素和水电产业因市场、输送通道制约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影响,工业化率有所下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54%,比上年下降2.85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比重略有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为140.2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GDP的比重为53.6%,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受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营改增”试点扩面、大型水电站即征即退、煤炭企业关停整顿、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出让停止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放缓。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647627万元,比上年减收27694万元,下降4.1%。其中:上划收入完成186926万元,比上年减收30600万元,下降14.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60701万元,比上年增收2906万元,增长0.6%。基金预算收入105218万元,比上年增收8417万元,增长8.7%。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国内增值税30607万元,下降26.4%;营业税86082万元,下降22.7%;耕地占用税40325万元,下降0.4%;企业所得税11393万元,增长19.4%。非税收入平稳增长,全年非税收入完成206366万元,增长17.5%,其中:专项收入30821万元,下降40.3%;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80133万元,下降1.7%;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7618万元,增长2.84倍。全市财政预算支出力度加大,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保、农业等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80294万元,比上年增支148266万元,增长13.1%,比上年提高7.8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7788万元,增长13.9%;教育支出198526万元,增长1.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7523万元,增长2.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7988万元,下降1.7%;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102799万元,增长17.5%;农林水事务支出228578万元,增长18.7%;住房保障支出50873万元,增长48.5%。
 
据国家统计局丽江市调查队调查数据:全年物价指数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1.6%。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呈现出“五升二降一平”格局。上涨的五大类中:衣着类上涨5.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4.2%,居住上涨2.6%,食品类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下降的两类中: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4%,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9%。烟酒及用品类与上年持平。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787059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种植业产值378611万元,增长6.1%;林业产值29901万元,下降6.6%;畜牧业产值329627万元,增长7.8%;渔业产值27013万元,增长8.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1907万元,增长4.8%。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9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7%。粮食播种面积13.2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4%。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51.05万吨,比上年增加0.48万吨,增长0.94%,实现连续十一年增产。全年肉类总产量157115吨,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猪肉产量122870吨,增长18.5%。禽蛋产量5012吨,增长3.4%。牛奶产量8947吨,下降4.2%。年末大牲畜存栏61.0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165.73万头,比上年增长8.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全市工业支柱产业煤炭业受停产整顿政策性因素影响增加值下降55.3%,电力生产业受市场、电力输送通道制约影响,产能得不到充分释放,增速放缓,致使全市整体工业生产经营下滑。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694878万元,比上年下降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8974万元,比上年下降2.8%。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77户,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74亿元,比上年下降18.51%,实现利税31.32亿元,比上年下降22.43%,其中:利润总额20.23亿元,下降21.8%。
 
年末全市联网直报资质建筑企业共有60家,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32508万元,比上年增长8.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8.47%,拉动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31435万元,比上年下降24.02%,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4188万元,下降22.3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9970万元,下降7.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925859万元,下降22.16%,其中:工业完成投资925859万元,下降22.1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278359万元,下降23.13%。全年施工项目535个,下降20.03%,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65个,下降28.15%。全年建设项目到位资金1817084万元,下降35.23%,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95120万元,下降22.99%;国内贷款资金255934万元,下降28.37%;自筹资金1154576万元,下降3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57247万元,比上年下降30.23%。其中:住宅投资287695万元,下降52.91%。全年房屋施工面积447.24万平方米,增长1.89%,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13.12万平方米,下降32.03%;房屋竣工面积40.86万平方米,下降19.0%;商品房销售面积68.68万平方米,下降45.53%;商品房销售额285399万元,下降47.61%。年末待售面积47.48万平方米,增长69.15%。其中:住宅31.36万平方米,增长47.34%;商业营业性用房9.67万平方米,增长3.46倍。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980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2000套。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23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增速比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按城乡分: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619876.5万元,增长13.9%;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223362.0万元,增长9.3%。按经济类型分:公有经济完成144505.4万元,增长29.2%,其中:国有经济完成124274.4万元,增30.0%;非公有经济完成698733.1万元,增长9.7%。其中:私有经济完成664550.8万元,增长10.5%。按消费形态分:餐费收入完成161664.9万元,增长8.9%;商品零售完成681573.6万元,增长13.6%。
 
全年进出口贸易完成8608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2.46%,其中:出口8564万美元,下降22.5%,进口44万美元,下降13.7%。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2个,外商投资项目到位资金783万元,比上年增长7.0%。
 
全年共有招商引资项目210个,其中:在建项目123个,筹建项目35个,完工项目41个。招商引资国内合作项目到位资金242.5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省外到位资金216亿元,增长21.2%。合同利用外资1127.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3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货运量2545万吨,比上年增长11.52%,公路货物周转量332863万吨公里,增长14.31%;公路客运量3393万人次,下降8.02%,公路旅客周转量159517万人公里,下降1.36%。全年丽江机场保障航班42708架次,增长15.4%;旅客吞吐量485.2万人次,增长21.3%;货邮吞吐量7037.7吨,增长10.7%。成为云南省最大的支线机场。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6519.61万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518.61万元,增长22.59%,电信业务总量81001万元,增长3.89%。订销报刊累计数1644.68万份,增长2.62%;函件151.84万件,增长5.57%;特快专递18.06万件,下降9.2%。全年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8.68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3.66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10.51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98.73万户,增长5.12%。
 
年末全市共有星级宾馆258家,其中:五星级宾馆3家,四星级宾馆16家,三星级宾馆48家;旅行社29家;A级旅游景点18家,其中:5A级景点2家,4A级景点6家;红色旅游基地1个,旅游配套设施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旅游业较快发展,全年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2663.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09%,实现旅游总收入37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5.94%。其中:接待国内游客2556.12万人次,增长29.1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53.84亿元,增长37.94%。接待海外游客107.7万人次,增长8.0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06亿美元,增长13.45%。
 
七、金融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184361万元,比年初增加71893万元,增长7.2%;各项贷款余额为3829546万元,比年初增加40926万元,增长10.45%。
 
全年保险业保费收入90739.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19%,赔付金额29680.44万元,比上年增长11.7%,赔付率32.71%,比上年上升0.03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市受益学生13.53万人,免补金额达到18507.6万元;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开工12.8万m2,竣工7.58万m2;“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全年小学在校人数8.89万人,初中在校人数4.64万人,高中在校人数2.3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12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272人。在校残疾儿童678人,残疾儿童入学率70.11%。小学毛入学率113.3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0.1%。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18.91%。初中升学率76.73%,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初中巩固率96.46%,初中辍学率0.85%;师资力量加强,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市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3%,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6%,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04%;全市普通高考录取率84.2%,比上年下降7.74个百分点。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9.1年。
 
全年实施国家和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6项,申报专利250件。全市万人专利授权数0.64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共有文化馆6个、博物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管所3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年新建村文化室50个。
 
全年全市共举办市级综合性运动会3次、县(区)级综合性运动会21次、乡镇(办事处)级综合性运动会96次、行业系统综合性运动会42次。全市运动员在各项目比赛中获金牌22枚,银牌20枚,铜牌19枚。
 
年末全市共有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123个,其中:市和区县级综合医院8个、卫生监督所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妇幼保健院6个、中医医院3个、精神专科医院1个、中心血站1个、医鉴办1个、血防站1个、皮防站1个、雪山急救中心1个、乡镇卫生院58个,计划生育服务机构40个。公立医院病床数2716张,比上年增长0.15%,拥有卫生技术员2061人;省属单位驻丽医院1个,床位30张,卫生技术人员30人;私立医院8个,床位387张,卫生技术人员313人;个体诊所165个,卫生技术人员353人;全市共建立了432个村卫生室,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46人。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婴儿死亡率10.31‰,孕产妇死亡率16.67/10万,住院分娩率96.28%,新法接生率达到98.7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推进,新农合覆盖农业人口96.49万人,参合人数95.35万人,参合率98.81%。全年共有2350.07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减免补偿,减免补偿金36746.23万元,大病补充保险补偿9781人次,补偿金2010.12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低速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在目标范围内,人口素质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7.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
 
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52元,比上年增加2423元,增长1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3元,比上年增加998元,增长13.9%。
 
十一、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30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200人,比上年增加7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6%,低于6.0%的控制指标。
 
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95万人,比上年增加0.3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5.96万人,比上年增加0.6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99万人,比上年增加0.07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40681万元,比上年增长32.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09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其中:职工参保10.8万人,比上年增加0.5万人(离退休人员2.67万人,比上年增加0.04万人)。征缴医疗保险费37028万元,增长23.3%。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3.34万人,比上年增加0.25人。征缴失业保险费3077万元,比上年下降9.2%。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9.6万人,与上年持平。征缴工伤保险费26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参加生育保险人数8.17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征缴生育保险费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4%。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2.67万人,比上年下降2.4%。
 
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7263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10405.86万元,比上年增长16.1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5911人,与上年持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21705.81万元,比上年增长24.12%。全年发放农村80岁以上老年人补助资金1222.53万元。年末各类社会福利单位33个,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2533张,收养各类人员1821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06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6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2.39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438.11万元,慈善部门接受社会捐赠185.6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资源和安全生产
 
全市城镇化率33.9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46.0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1.88%;城市道路长度242.97公里,比上年增长6.44%;城区绿地面积1591.3公顷,比上年增长3.47%;城区公园绿地518公顷,比上年增长1.5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93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2.75%,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地率31.31%,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2.2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98.17%;燃气普及率86.51%。
 
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丽江保护行动、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丽江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取得新进展,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完成低产林改造18.7万亩、人工造林56.31万亩、封山育林20.2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66.15%。全年环保投资34625.26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542.2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1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0.71万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0.6万吨。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1.76%,比上年提高0.32个百分点。城镇垃圾处理率93.64%,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下降5.62%。
 
全年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9起,比上年减少2起,下降10.0%。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5人,比上年减少1人,下降4.0%。其中:工矿商贸发生2起,死亡2人;道路交通事故16起,下降6.0%,死亡人数21人,与上年持平。全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为0.1人,比上年下降9.09%。
 
注:1、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年报统计数据以《2014年丽江统计年鉴》为准,对比数为上年年报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