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云南

昭通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2-05-10 23:47:40 来源:昭通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4217次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团结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积极应对一系列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克难攻坚,锐意开拓,砥砺奋进,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处理保持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全市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初步测算,2011年,昭通市生产总值(GDP)达4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6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22.87亿元,增长21.4%,其中:工业增加值170.86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150.5743亿元,增长1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8877元,同比增长13.8%。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在以前的基础上得到巩固,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9.7:47.9:32.4,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稳步上升,非公经济增加值达188.34亿元,增长19%,比重由上年的39.3%上升为40.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9.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比去年上涨5.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9.7%。

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6%。能源消费总量为478.49万吨标准煤(等价热值),较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为17.23万吨标准煤,占总能源消费3.6%;第二产业为320.32万吨标准煤,占总能源消费67%,其中工业为258.78万吨标准煤,占第二产业能源消费80.8%;第三产业为66.21万吨标准煤,占总能源消费13.8%;居民能源消费量为74.72万吨标准煤,占总能源消费15.6%,实现了节能减排的大体目标。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42.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4%。其中,农业产值63.63亿元,增长4.5%,林业产值4.34亿元,增长9.7%,畜牧业产值71.75亿元,增长10.2%,在农林牧渔服务业中的比重达50.2%。渔业产值0.52亿元,增长20.9%,农业服务业产值2.7亿元,增长1.8%。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7.87万吨,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夏粮11.65万吨,比上年增长43.8%;秋粮166.22万吨,比上年下降1%。

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3.75万吨,增长11%。

全年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和“五小水利”工程4.1万件,改造中低产田地29.8万亩,新建沼气池3.8万口,创建高产示范样板186.8万亩,新增规模以上涉农企业8户,专业合作组织114个,农产品加工规模达38万吨,实现产值32亿元。落实各类扶贫项目资金4.2亿元,实施951个自然村推进项目,完成村容村貌整治70个,启动新农村示范点829个,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社会实现工业总产值357.7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26.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05亿元,增长22.9%。其中:轻工业71.95亿元,增长16.3;重工业183.1亿元,增长27.6%。烟草加工业完成产值57.08亿元,同比增长16.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40.6亿元,增长23.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产值16.7亿元,增长33.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28.16亿元,增长6.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68.06亿元,增长33.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19.11亿元,增长22.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6.29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实现利税总额69.1亿元,增长24.4%,其中利润总额18.02亿元,增长34.1%,呈现利润增幅高于利税增幅、利税增幅高于销售增幅的良好发展态势。企业亏损面12.4%;亏损企业亏损额2.85亿元,下降66.2%。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共完成104.22亿元,增长75.5%。实现增加值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达154户,比上年减少3户。完成房屋施工面积522.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6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7.39亿元,比上年增长36.86%。在各类投资中,城镇投资399.13亿元,增长31.2%;农村非农户投资63.17亿元,增长83.07%;房地产投资25.09亿元,增长43.9%。全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08.27亿元,增长26.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2%,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78.87亿元,增长30.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7.7%。

全市第一产业投资额11.2亿元,比上年下降0.38%;第二产业投资额249.37亿元,增长35.9%;第三产业投资额226.83亿元,增长40.5%。工业实现投资额248.69亿元,增长35.6%,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5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2.9亿元,比上年增长43.9%,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4.59亿元,增长37.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98亿元,增长69.3%。全市商品房屋销售面积89.41万平方米,增长81.5%,商品房屋销售额26.2亿元,增长83.5%。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83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消费实现稳步增长,县以上城镇实现零售额90.6亿元,增长20.8%,市场份额为71.4%;县以下农村实现零售额36.23亿元,增长18.2%,市场份额为28.6%。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59亿元,同比增长23.6%,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9.24亿元,增长19.1%,市场份额达到78.3%。零售业、餐饮业生意兴旺。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8.06亿元,增长19%,对昭通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市场份额达到85.2%;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99亿元,增长32.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3.71亿元,增长26.3%;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08亿元,增长22.3%。

全年签约及实施国内经济合作项目346个,新签约项目89个,协议引资204亿元,启动实施69个,履约率达78%,累计到位资金21.82亿元。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165.02亿元,比上年增长31.3%;省外到位资金116.78亿元,增长40.9%;实际利用外资55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651万美元,增长17.5%,其中:出口额达530万美元,增长17.8%。

旅游业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有所增加。全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70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其中海外旅游者916人次,国内旅游者708.7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9%,其中外汇收入21.04万美元。

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六、财政和金融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86.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税收收入快速增长,达到26.37亿元,增长24.4。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78.28亿元,增长21.6%。上划两税财政收入完成43.99亿元,增长20.2%。国税收入达57.32亿元,增长17.6%;其中税收收入57.3亿元,增长17.6%。地税收入达26.61亿元,增长23.73%,其中税收收入22.77亿元,增长24.4%。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619.7亿元,比年初增长19.1%。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96.35亿元,增长20.3%;个人存款余额293.6亿元,增长25.1%,储蓄存款余额293.5亿元,增长2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355.55亿元,增长24.2%。其中:短期贷款87.83亿元,增长1%;中长期贷款265.33亿元,增长33.5%。

七、教育、文化、卫生

全市年末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在校学生5918人,比上年下降0.42%;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0029人,比上年增长5.3%;职业中学在校学生22417人,比上年增长20.2%;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7.22万人,比上年增长0.3%;小学在校学生67.82万人,比上年下降5.7%。中小学布局逐步优化,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5%;初中毛入学率100.8%;高中毛入学率达40%。全年扫除文盲0.95万人。

全面落实“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累计争取和投入各类教育专款21.07亿元,比上年增长47.8%,新建校舍42万平方米、排除中小学危房14.5万平方米,招聘教师1211人,高考上线率比上年提高0.84个百分点,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比上年下降8.4%。

年末共完成879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建设任务,新建成农家书屋500个,市博物馆竣工开馆。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3%,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2.7%,报刊、杂志以及图书出版的发行量不断增加。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62个,床位12772张,卫生人员10053人(卫生技术人员8522人)。其中:政府举办医疗卫生机构225个,床位10548张,卫生人员8044人(卫生技术人员6664人)。

八、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巩固提高。全市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186.66万人,比上年增长60%。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27.5万人,发放养老金11476.8万元。认真开展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全市累计参保10822人,收缴社会保险费3.75亿元,办理退休8112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农民达到489.41万人,参合率为95.8%。城镇低收入107532人和农村贫困群众516441纳入城乡低保,分别发放低保金2.5亿元和5.6亿元。

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04.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01.5万人、第二产业33.4万人、第三产业7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纵深推进,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7.4万人,实现务工纯收入85.7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提高到51%。落实各类扶贫项目资金4.2亿元,实施951个自然村推进项目,完成村容村貌整治70个,启动新农村示范点829个,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579.3万人,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全市常住人口为525.85万人,城镇化率达22.6%。

2011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34012元,比上年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73元,增长14.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95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3294元,增长1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35元,增长26.8%。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2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26.2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2%。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2011年昭通统计年鉴》为准。

2、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3、地区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一、二、三产业按国民经济新行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