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云南

普洱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4-09 15:23:55 来源:普洱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5134次

普洱市统计局

2009年是我市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谋发展、促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较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一)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达202.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增幅上升1.6个百分点,已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14亿元,增长6.6%,拉动经济增长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亿元,增长19.2%,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40.12亿元,增长16.1%,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23.96亿元,增长25.4%,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3.87亿元,增长13.8%,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9:32.0:36.1调整为31.7:31.7:36.6,继续保持了”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36.6%,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加快。人均生产总值7821元,达1145美元,比上年增加846元,增长13.4%。

(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4.39亿元,比上年增长8.8%;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7.70亿元,增长17.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7.8%,提高到38.4%。

(三)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6.77亿元,比上年增收2.95亿元,增长12.4%。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60亿元,增收2.90亿元,增长21.2%,为年初市人代会确定预算数的110.2%;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6.88亿元,比上年增加0.54亿元,增长8.5%;上划所得税2.96亿元,比上年增加0.54亿元,下降15.5%。地方收入中增值税2.14亿元,增长3.5%;营业税5.38亿元,增长34.3%;企业所得税0.25亿元,下降34.0%;个人所得税0.31亿元,增长7.8%;城市维护建设税0.67亿元,增长11.2%;耕地占用税0.65亿元,增长81.4%;烟叶税1.07亿元,增长38.3%。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全年税收收入12.15亿元,增长22.5%。非税收入4.45亿元,增长17.9%。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民生工程“提供了财力支持。

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总支出85.37亿元,比上年增支26.07亿元,增长44.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6.1%,农业支出增长26.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8.2%,教育支出增长31.1%,医疗卫生支出增长68.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74.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8.8%。大力调整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保证社会保障、工资发放、农业、科技、交通、教育等重点支出的需要。

(四)市场物价回落。居民消费价格逐月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从上年的105.8%,回落到99.9%。其中: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呈”五升三降“格局,即: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0.1%、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0.1%、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0.5%。居住类价格指数下降2.3%、衣着类价格指数下降0.7%、交通通讯类价格指数下降0.2%。

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项目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

99.9

食品

100.1

其中:粮食

103.6

油脂

84.4

肉禽及其制品

92.2

106.0

烟酒及用品

100.1

衣着

99.3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0.8

交通和通信

99.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5

居住

97.7

商品零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累计下降8.9%,其中: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下降10.3%,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下降1.2%。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1.8%。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继续把”三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支农惠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粮食丰收、经济作物较快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成绩。

(一)农林牧渔业稳定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农业产值44.39亿元,林业产值25.07亿元,牧业产值24.09亿元,渔业产值2.2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7亿元。

(二)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实现增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1163公顷,比上年增长4.6%。总产量连续六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88.12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3.28万吨,增长3.9%,增幅是近年来的新高。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三增一平“:水稻产量41.64万吨,同比增长0.5%;玉米34.11万吨,增长8.1%;小麦4.14万吨,增长4.8%;大豆1.95万吨,增长幅度与上年持平。烤烟、油料、咖啡、橡胶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增长,烤烟种植面积15135公顷,增长40.2%;油料种植面积14706公顷,增长7.9%;咖啡种植面积14539公顷,增长27.5%;橡胶种植面积91873公顷,增长10.0%。茶叶、蔬菜等种植面积均有较快增长,年末实有茶园面积90167公顷,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23231公顷,增长5.6%;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0940公顷,下降4.1%。

主要农业产品产量表

2008年

2009年

增长%

粮食产量(万吨)

84.84

88.12

3.9

油料产量(万吨)

1.32

1.51

14.5

糖料产量(万吨)

183.16

165.67

-9.6

烤烟产量(万吨)

2.45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3.43

40.4

茶叶产量(万吨)

4.29

4.62

7.6

水果产量(万吨)

7.33

7.91

7.9

蔬菜产量(万吨)

26.97

28.02

3.9

咖啡产量(万吨)

1.41

1.74

24.0

橡胶产量(万吨)

2.25

2.66

18.5

注:茶叶产量不含野生古茶

(三)林业生产取得突出成绩。全年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0223公顷,比上年增长6.7倍,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3212公顷,比上年增长34.2%,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30538公顷,比上年增长24.1%,森林覆盖率为64.9%。人工造林面积23962公顷,比上年下降28.8%;迹地更新面积4370公顷,下降57.8%;零星(四旁)植树204万株,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3212公顷,增长34.2%,木材产量217.5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6%;松脂产量10.40万吨,增长9.6%。

(四)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2.58万吨,增长6.1%,其中,猪、羊、禽肉分别增长7.0%、5.3%、3.8%,牛肉下降1.0%。生猪、羊出存栏同时增加,牛存栏下降。水产品产量3.39万吨,增长21.5%。

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表

2008年

2009年

增长%

生猪存栏(万头)

228.65

238.83

4.5

大牲畜存栏(万头)

78.75

78.59

-0.2

羊存栏(万只)

29.82

30.23

1.4

家禽出栏(万只)

844.99

899.10

6.4

肉类总产量(吨)

118621

125803

6.1

#猪肉

93591

100131

7.0

牛肉

11065

10931

-1.2

羊肉

2408

2536

5.3

禽肉

10771

11176

3.8

牛奶产量(吨)

458

281

-38.6

禽蛋产量(吨)

4679

5266

12.5

蚕茧产量(吨)

3019

3304

9.4

水产品产量(吨)

27869

33867

21.5

(五)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加强,全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2.80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9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11.44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12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2.63万公顷,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5万公顷;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16.12万人。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50247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8.6%;大中型拖拉机14371台,比上年增加1356台;小型拖拉机18363台,比上年增加608台。全年农机化投入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9%,机耕面积72251公顷,比上年增加13449公顷、农业机耙、机播、机灌面积及机收面积不断扩大。全年农村用电量18006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5.6%;化肥施用(折纯)量60220吨,比上年增长8.8%。

(六)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村镇规划全面推进,24个省级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和44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全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65个,项目总投资38870.07万元,修建沟渠33条64.04公里,人畜饮水工程173件,管道921.12公里,进村公路122条418.01公里,村内道路硬化94.22平方公里,沼气池1082口,太阳能3475套。 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已实现通水村980个,占全部村委会的98.7%;通电话村986个,占99.3%;通汽车村890个,占89.6%;通电村976个,占98.3%;通有线电视村328个,占33.0%。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全市工业生产年初大幅度下降。5月实现了止跌略升,6月末实现产值、增加值同步止跌回升,三季度后发展逐月加快,全年实现工业经济反转。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01.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19.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产值76。56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25.37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工业增加值37.95亿元,增长2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9亿元,增长18.2%。

(二)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总体增强。”茶、林、电、矿“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91亿元,增长4.3%,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6.4%。其中:林产业产值为2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电力产值为20.59亿元,比上年增长53.4%。茶叶加工产值为7.39亿元,比上年下降3.6%;矿业产值为25.92亿元,比上年下降6.7%。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降变化明显。大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列入统计的1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8种,下降的有9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2008年

2009年

增长%

工业茶叶(万吨)

2.13

2.05

-3.6

人造板(万立方米)

64.49

67.22

5.2

松香(万吨)

3.86

3.94

1.6

纸浆(万吨)

10.80

11.16

3.3

发电量(万千瓦小时)

420582

583479

37.4

铜选矿产品含铜量(吨)

8776

13209

50.7

铅选矿产品含铅量(吨)

11943

7770

-34.9

锌选矿产品含锌量(吨)

34809

15771

-52.8

铜(吨)

2285

1440

-32.5

铅(吨)

17701

10435

-41.0

锌(吨)

3569

5542

55.3

原煤(万吨)

53.65

65.11

20.9

水泥(万吨)

194.97

194.88

-0.1

黄金(千克)

1067

1370

28.4

糖(万吨)

22.63

21.00

-7.2

酒精(千升)

17327

15912

-9.5

饮料酒(千升)

20744

227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4.9

注:发电量不含漫湾、大朝山电站电量分成

(四)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所上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7.40%,比上年同期上升35.64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产品销售率87.9%,下降0.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9.32亿元,增长19.7%,其中利润3.74亿元,增长48.2%。亏损企业亏损面42.2%,比上年同期下降5.1个百分点,亏损额2.22亿元,下降3.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6008元/人,增加14840元;产成品库存7.10亿元,增长25.0%,流动资金周转1.34次,同比上升0.13次,应收帐款4.40亿元,同比增长8.7%。

(五)建筑业保持稳定发展。全市建筑企业219个,比上年增加32个。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7.6亿元,增长17.8%。竣工产值35.5亿元,比上年增加10.80亿元,增长43.7%。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3.96亿元,增长22.2%。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72亿元,下降34.7%,其中实现利润2.09亿元,下降40.2%。全员劳动生产率16.5万元/人,增长7.9%。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2.29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其中:城镇投资143.86亿元,增长31.0%。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29亿元,增长38.5%;第二产业投资70.03亿元,增长12.2%,其中水电投资达51.69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投资97.98亿元,增长47.4%。全年施工项目1187个,比上年增加22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912个,增加167个。资金落实情况相对较好,本年资金来源153.02亿元,比上年增长29.1%。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亿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85.57亿元,比上年增长43.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9.7%。其中: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0%,其中,磨思高速公路完成投资8.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4%;思澜公路二期工程完成投资3.55亿元,增长97.4%;澜沧至惠民二级公路完成投资2.08亿元,下降13.2%;本年新开工西盟至澜沧、思茅至江城、墨江至江城、宁洱至景谷、小黑江至澜沧五条公路,分别完成投资1.31亿元、2.23亿元、0.31亿元、3.01亿元、0.84亿元。电站建设完成投资48.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5%,糯扎渡水电站完成投资29.92,增长29.6%;石门坎电站完成投资2.87亿元,增长158.6%;龙马、土卡河、泗南江等三座中型水电站进入扫尾工程。水库建设完成投资0.79亿元,镇沅五一水库、长林河水库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以”中国茶城“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容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功能有所提升。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环保和社会公共设施有较大改善。

(三)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28亿元,比上年增长44.3%;90平方米以下住房完成投资2.20亿元,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0.94亿元。房屋施工面积250.14万平方米,增长24.9%,其中:住宅 196.43万平方米,增长15.4 %,本年新开工面积116.45万平方米,增长55.2%;房屋竣工面积101.80万平方米,增长129.7%;商品住宅竣工7782套,房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73.17万平方米,增长39.1%,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6.12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57.0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6.01亿元,增长35.7%;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189元/平方米,比上年上涨139元/平方米,增长6.8%。

五、国内贸易

(一)消费品零售市场稳步增长。在扩大内需政策、物价持续走低和节日消费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4.92亿元,下降15.2%;零售业实现43.98亿元,增长23.6%;餐饮业实现9.72亿元,增长17.7%;住宿业实现1.56亿元,增长9.5%;其他行业零售额0.98亿元,增长7.5%。假日消费和婚庆消费拉动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汽车、摩托、住房、家用电器、太阳能、通讯、旅游等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热点。

(二)城乡市场全面繁荣。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5.65亿元,增长18.0%,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51亿元,增长16.7%。

(三)非公有经济仍占主体地位。非公有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市场份额达90.3%,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其中: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54.68亿元,增长17.7%。

(四)生活消费保持较强增势。限额以上企业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大幅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26.7%;医药类增长30.5%;五金、电料类增长43.7%;家用电器增长16.0%;汽车消费提速,实现零售额2.18亿元,增长33.9%,增幅上升34.6个百分点。

(五)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和”万村千乡“工程,农家店和农资店乡村覆盖率达68.0%。

六、对外经济

(一)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1449万美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48.3%;其中:出口399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4%;进口7454万美元,增长46.2%。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3029万美元,增长83.0%,其中:出口2924万美元,增长87.0;进口105万美元,增长14.0%。边境贸易进出口8410万美元,增长39.1%;其中:出口1061万美元,增长1.5%;进口7349万美元,增长47.0%。

(二)经济技术合作成效显著。全年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111项,其中:上年结转76项,新增35项;合同(协议)总投资583.33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实际到位市外资金69.2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到位省外资金55.5亿元,增长8.3%。实施项目中:水电项目16项,合同(协议)总投资486.86亿元,到位市外资金56.26亿元;矿产业22项,合同(协议)总投资16.59亿元,到位市外资金5.15亿元;茶产业19项,合同(协议)总投资42.16亿元,到位市外资金1.87亿元;其他项目54项,合同(协议)总投资37.72亿元,到位市外资金5.97亿元。全年新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1户,合同利用外资7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13.18万美元(含以前年度批准今年到位资金),减少1342.82万美元。成功举办了中老越三国边境交易会及经贸洽谈会,在老挝琅勃拉邦省设立”技术转移服务中心“。新增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面积20.7万亩。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一)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年末拥有民用汽车85239辆,比上年增加13481辆,其中:载客汽车40120辆,增加9720辆;载货汽车29947辆,增加3831辆。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19071公里,增加24公里,其中:国道753公里,减少3公里;省道1673公里,增加457公里;县道4367公里,减少429公里;乡道9763公里、专用道271公里、村道2244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27.87亿吨公里,增长17.4%;完成旅客周转量22.00亿人公里,增长12.4%。机场旅客吞吐量21.10万人,增长54.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货物周转量

货物运输量

旅客周转量

旅客运输量

运输方式

绝对数(万吨公里)

增长(%)

绝对数(万吨)

增长(%)

绝对数(万人公里)

增长(%)

绝对数(万人)

增长(%)

总计

278742

17.4

2163

12.3

220002

12.4

2233

11.9

公路

278455

17.9

2121

11.3

217864

12.3

2151

11.9

水路

287

-75.5

20

1.5

2138

20.8

63

7.1

航空

19

41.5

注:国道中思小公路划西双版纳3公里,省道、县道部分调整。

(二)邮电通信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邮政业务量6804万元,增长10.0%;电信业务量20400万元,增长1.8%;移动业务量60384万元,增长8.5%,网通和联通业务量16655万元,增长2.2倍。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35.11万户,新增0.51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3.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0.2部,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13万户,新增3.1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6.84万户,减少1.95万户,公用电话3.94万部,新增0.17万户,无线市话用户2.84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15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5.68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48.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8.9部。年末互联网用户达82004户,比上年增加17357户。

(三)旅游业健康发展。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茶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自然旅游效应显现。旅游业持续增长,全年观光旅游的国内游客304.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4%,其中:过夜游客163.04万人次,增长40.6%;一日游旅客141.09万人次,增长13.3%。国内旅游收入12.74亿元,增长19.1%。全年接待海外游客10.99万人次,口岸入境一日游8.3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32.86万美元,增长7.2%。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3.44亿元,增长17.7%。

八、金融和保险业

(一)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2.62亿元,比年初增加59.01亿元,增长27.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2.39亿元,比年初增加13.43亿元,增长34.5%;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7.47亿元,比年初增加28.23亿元,增长23.7%;农业存款30.04亿元,比年初增加7.31亿元,增长32.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90.41亿元,比年初增加35.18亿元,增长22.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82.93亿元,比年初增加8.87亿元,增长12.0%;中长期贷款为107.32亿元,比年初增加26.94亿元,增长33.5%。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61.16亿元,比上年增长6.5%;金融机构现金支出568.00亿元,增长7.9%;收支相抵,货币投放6.84亿元。

(二)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1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26亿元,增长10.7%,人寿险保费收入2.88亿元,增长2.8%。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1.57亿元,增长0.2%。其中,财产险赔款0.99亿元,下降4.7%;人寿险给付0.58亿元,增长10.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一)教育事业稳步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职业中学13所、普通中学135所,与上年持平;小学833所,比上年减少36所;幼儿园103所,比上年增加7所。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1646人,比上年减少229人;在校生4800人,比上年增加352人;云南热带职业学院招生1124人,在校生2830人,分别比上年增加267人和613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招生3473人,在校生8002人,分别增加1092人和1493人;职业中学招生7676人,在校生12371人,分别增加4068人和4085人;普通中学招生40197人,在校生117254人,分别减少241人和687人;小学招生30505人,在校生188378人,分别减少997人和3172人;幼儿园招生25121人,在园幼儿33711人,分别减少186人和602人。小学毛入学率107.2%,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0%,提高2.1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99.9%,提高1.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5.0%,提高10.0个百分点;适龄儿童入学率99.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高考上线率73.2%,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成人技术培训毕业305998人,接受扫盲班培训10012人。全市10个县(区)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由上年的2.7%下降到2.6%。免除57.87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56.97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公用经费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杂费补助,23.59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得到了生活补助。教育基础条件不断改善,思茅师专新校区、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一期工程投放使用。

(二)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共组织申报各类项目50项,比上年增加28项,其中:申报省科技厅40项;申报国家科技部10项。实施国家和省科技项目53项,实施市级科技项目26项,投入经费470万元,比上年增长67.9%;专利申请45项,获准专利授权31项,分别比上年增加10项和5项。开展科技培训7162期、52.9万人次,举办了首届科学普洱专家论谈。年末全市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6个,从业人员24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0人;开展课题研究88项,比上年增加25项;发表科技论文63篇,比上年增加26篇;经费投入2086.4万元,比上年增长9.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十、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事业加快发展。两馆一站建设不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放映单位47个,比上年增加6个。其中:电影公司9个,电影放影1.35万场次,观众人数达25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加0.05万场次和5万人次。艺术表演团体7个,国内演出385场次,比上年增加123场次;观众人数达29.8万人次,减少28.2万人。文化馆11个,乡镇文化站103个,博物馆2个,举办各种展览47场次,观展人数达1.48万人次,举办训练班80次,结业8000余人。图书馆10个,藏书62.8万册,借阅图书30.2万册次,借阅人数达30.7万人。文物管理所5个,新华书店10个,其中:书店门市部13个。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797个。《普洱日报》年发行680.4万份,《普洱》杂志出版6期,发行12.6万份。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中国普洱茶节暨第三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二)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广播电台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4.4%,比上年提高0.5个在分点;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6.0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7.52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年内解决了30余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问题。

(三)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投入继续增加,城乡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加强,以甲型H1N1流感、鼠疫、疟疾、结核、艾滋病等为重点的疾病控制工作得到有效控制,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幼儿死亡率逐步下降,妇女儿童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得到加强,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运行,城乡医疗卫生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9个,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27个、乡镇卫生院103个。妇幼保健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1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33个。卫生技术人员6519人,比上年增加789人,其中:执业医师2357人,执业助理医师506人,注册护士2128人,药剂师312人,检验人员317人,其他技术人员899人。医院病床5641张,比上年增加794张,全年共诊疗595.85万人次。全年共有176.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9.73万人;参合率达92.4%,上升8.54个百分点;筹集资金17660万元,比上年增长17.6%;累计有421.6万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比上年增加88.65万人次;支出资金17978万元,比上年增加4229.6万元,占筹资总额的101.8%。

(四)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全市共举行现代体育活动225次,参加活动124114人次;民间传统体育活动148次,参加活动105321人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金牌2枚,省级比赛获得金牌9枚、银牌11枚、铜牌8枚。全市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303名,其中:二级135人、三级168人。新增二级裁判员70名。市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省第九届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群众性文化和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晨晚炼健身活动点108个,健身活动人数超过30万人次。34个村再次获得国家农民健身工程建设,新建了一批农村体育设施。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控制人口增长成效明显,城镇化进程加快。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01‰,死亡率为6.35‰,自然增长率为5.66‰,比上年下降0.2个千分点。年末常住总人口258.7万人,比上年增加6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3.92万人。城镇人口77.61万人,城镇化率为30.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已婚育龄妇女458285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397052人,综合节育率为86.64%,其中施行”三术“372782例,长效避孕率81.34%,当年施行”三术“21735例;计划生育率97.2%。

全市2009年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82576人,在82392户农业人口一孩家庭中,有37878户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占农业人口一孩户的45.97%。兑现一次性奖励987户。农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进一步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中352名享受中考、高考加分政策,664名享受高中、大学阶段一次性”奖学金“。对4853名年满60周岁的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或无子女夫妇发放了养老生活补助。

(三)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54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6.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0元,增长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0元,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547元,增长7.7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782元,增长7.5%。建成廉租住房12.10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住房10万平方米,实施390户企业棚户区改造。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1.96平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2.08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06平方米,增长4.8%。

(四)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社会劳动者就业156.77万人,同比增长2.1%。年末,全部在岗职工人数115855人,同比增长5.4%。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3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803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9%,低于计划控制目标0.11个百分点。新增小额担保贷款29355万元,增长187.8%,新增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鉴定人员2002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701人。

(五)社会福利保障事业持续加强。各种保险人数均比上年增加,

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02186人,其中企业职工7859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11617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102308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72300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194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5588人。全年共有 343727户、47876名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低保金84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4%,40.23万农村人口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累计发放低保金28966万元,增长61.7%。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力度加大,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851万元,解决企业历史拖欠工资108万元。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56个,提供床位1831张,收养人数1420人。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70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一)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建成水库(塘坝)647座,比上年增加3座,其中:中型水库12座,增加2座;小型水库272座,增加1座;塘坝363座。水库总库容5146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299万立方米,增长6.8%。建成引水工程48531件。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1766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673万立方米,增长2.3%,其中:向农业供水101341万立方米,增加1647万立方米;向工业供水6413万立方米,减少93万立方米;向城镇供水9909万立方米,增加7327万立方米。人均用水量为454立方米,比上年增加8立方米。

(二)环保事业发展加快。深入实施”七彩云南·生态普洱“保护行动,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环境监测与监察力度加大,全民环保意识大大加强,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全市环境保护系统人员22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6个,环境监测人员59人。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资金6000万元。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烟尘控制区1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10%,比上年提高0.15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2.4%,比上年提高1.03个百分点。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1平方公里,实施节能减排项目13个。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三)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已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1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04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

(四)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46起,比上年增加16起,增长4.8%,死亡132人,比上年减少31人,下降19.0%。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61起,死亡95人,下降24.0%;工矿商贸事故33起,死亡35人,下降5.4%;火灾事故52起,死亡2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65人,下降28.6%。

十三、城市建设

(一)城市公共交通有序发展。全市拥有公共交通运营车辆185辆,比上年增加15辆;运营线路长122公里,增长4.9%;全年客运量为54.02 万人,增长8.7%;拥有出租汽车755辆,客运275.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2%。

(二)城市道路日趋完备。年末,城区拥有道路总长301.04公里、390.24万平方米, 分别比上年增长4.9%、5.3%。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8平方米,增长2.6%。道路照明灯19661盏,安装路灯的道路长255.95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6.4%、8.1%。道路亮化率为85.0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三)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进高。全年排水总量为2497.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2%;排水管道长479公里、排水管网密度为6.16公里/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2.8%和5.2%;污水处理总量为300万立方米,增长6.8%。

(四)城市园林绿化继续扩大。绿化覆盖面积为1373.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其中:建成区为1208.51万平方米,增长12.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4%,上升2.2个百分点。园林绿地面积为1137.7万平方米,增长2.5%,其中: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080.42万平方米,增长4.1%;建成区绿化率达25.34%,上升1.2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平方米,增长2.5%。

(五)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道路清扫保洁面积326.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0%;道路清扫率为83.68%,比上年上升5.0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8.8%,与上年持平;有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74辆(台),比上年增加7辆(台)。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结果以《2009年普洱统计年鉴》公布为准。

2.本公报发布之前提供使用的部分预计数据,如有出入,应统一到本公报上来。

3.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4.由于口径范围发生变化,部分指标数据存在不可比现象,请注意对比使用。

5.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6.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