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六盘水调查队
(2023年5月18日)
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和压力,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顶住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了经济运行基本盘,保持了高质量发展态势。
一、综合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03.58亿元,增长0.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88.2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71.06亿元,下降1.4%,其中工业增加值592.45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增加值644.24亿元,增长2.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2.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4.6%,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2.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839元,增长1.0%。
图1 2018-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1.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04万人。户籍人口3612795人,其中,城镇人口1438992人,占年末户籍人口的比重为39.83%。
表1 2022年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人)
|
占年末户籍人口比重(%)
|
年末户籍人口
|
361.28
|
—
|
按城乡分
|
|
|
城镇
|
143.90
|
39.8
|
乡村
|
217.38
|
60.2
|
按性别分
|
|
|
男性
|
190.14
|
52.6
|
女性
|
171.14
|
47.4
|
按年龄分
|
|
|
0-17岁
|
95.03
|
26.3
|
18-59岁
|
219.98
|
60.9
|
60岁及以上
|
46.26
|
12.8
|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8万人,增长0.3%,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0.75万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36万人。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5%,比上年上涨1.5%,八大类商品价格指数“6升2降”,其中,食品烟酒类、居住类、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其他用品和服务类分别上涨1.1%、0.8%、1.6%、4.6%、3.2%、1.8%,衣着类、医疗保健类分别下降1.3%、0.7%。
表2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名称
|
比上年涨跌幅度(%)
|
居民消费价格
|
1.5
|
#食品烟酒类
|
1.1
|
衣着类
|
-1.3
|
居住类
|
0.8
|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
|
1.6
|
交通和通信类
|
4.6
|
教育文化和娱乐类
|
3.2
|
医疗保健类
|
-0.7
|
其他用品和服务类
|
1.8
|
年末全市市场主体总数28.62万户,增长17.7%;市场主体注册资本0.62万亿元,增长21.7%。全年新增市场主体5.93万户。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3.84亿元,增长4.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24.11亿元;林业总产值23.57亿元;畜牧业总产值58.45亿元;渔业总产值0.89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16.83亿元。
表3 2022年农林牧渔总产值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323.84
|
4.2
|
种植业
|
224.11
|
—
|
林业
|
23.57
|
—
|
畜牧业
|
58.45
|
—
|
渔业
|
0.89
|
—
|
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16.83
|
5.5
|
全年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278.12万亩,增长0.05%;粮食产量64.79万吨,增长1.4%。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20.12万亩,蔬菜产量183.10万吨,增长4.6%。年末果园面积141.01万亩,全年园林水果产量24.25万吨,增长7.6%。年末茶园面积28.62万亩,茶叶产量0.43万吨,增长18.6%。
表4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64.79
|
1.4
|
蔬菜
|
183.10
|
4.6
|
园林水果
|
24.25
|
7.6
|
茶叶
|
0.43
|
18.6
|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98.18万头,下降3.2%;生猪出栏125.88万头,增长10.2%。牛存栏29.61万头,下降6.3%;牛出栏9.62万头,下降1.7%。羊存栏25.54万只,下降8.3%;羊出栏17.06万只,下降3.4%。家禽存栏878.40万只,增长2.1%;家禽出栏1049.44万只,下降7.6%。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4.80万吨,增长6.5%。其中,猪肉产量11.43万吨,增长10.4%;牛肉产量1.27万吨,下降0.6%;羊肉产量0.29万吨,下降5.8%;禽肉产量1.80万吨,下降7.5%。禽蛋产量2.32万吨,增长27.3%。
表5 2022年主要畜产品生产情况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猪牛羊禽肉产量
|
万吨
|
14.80
|
6.5
|
猪肉
|
万吨
|
11.43
|
10.4
|
牛肉
|
万吨
|
1.27
|
-0.6
|
羊肉
|
万吨
|
0.29
|
-5.8
|
禽肉
|
万吨
|
1.80
|
-7.5
|
禽蛋产量
|
万吨
|
2.32
|
27.3
|
猪出栏数
|
万头
|
125.88
|
10.2
|
牛出栏数
|
万头
|
9.62
|
-1.7
|
羊出栏数
|
万只
|
17.06
|
-3.4
|
家禽出栏数
|
万只
|
1049.44
|
-7.6
|
猪存栏数
|
万头
|
98.18
|
-3.2
|
牛存栏数
|
万头
|
29.61
|
-6.3
|
羊存栏数
|
万只
|
25.54
|
-8.3
|
家禽存栏数
|
万只
|
878.4
|
2.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在库企业406家。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4.0%,制造业增加值下降4.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4.5%。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下降22.8%,重工业增加值下降1.9%。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12.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5.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53.3%。
从重点行业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下降3.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1.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9.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6%;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5.3%。
表6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3.6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32.8
|
#酒的制造
|
-52.1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23.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9.6
|
医药制造业
|
-13.5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33.4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11.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9.4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31.6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57.3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5.3
|
#电力生产
|
15.0
|
全年全市原煤产量7409.40万吨,增长5.3%;洗精煤2200.83万吨,下降5.7%;焦炭312.18万吨,下降25.8%;钢材411.74万吨,增长1.4%;全社会发电量465.79亿千瓦时,增长1.6%。
表7 202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原煤(全社会)
|
万吨
|
7409.40
|
5.3
|
洗精煤(全社会)
|
万吨
|
2200.83
|
-5.7
|
焦炭(全社会)
|
万吨
|
312.18
|
-25.8
|
生铁
|
万吨
|
370.70
|
2.9
|
粗钢
|
万吨
|
413.43
|
5.3
|
钢材
|
万吨
|
411.74
|
1.4
|
水泥
|
万吨
|
519.62
|
-23.6
|
砖
|
亿块
|
0.99
|
-42.1
|
发电量(全社会)
|
亿千瓦时
|
465.79
|
1.6
|
原铝(电解铝)
|
万吨
|
13.10
|
-2.0
|
饮料酒
|
万千升
|
0.42
|
-69.3
|
中成药
|
吨
|
571.46
|
-34.4
|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2452.82亿元,增长3.2%;实现营业收入1266.59亿元,增长1.2%;实现利润总额131.81亿元,增长25.9%;实现利税总额214.10亿元,增长2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2.5%,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每百元资产实现营业收入53.9元,较上年减少1.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6.64元,较上年减少1.71元。
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在库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39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13.71亿元,下降1.3%;建筑业增加值80.45亿元,下降1.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7.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5.4%;第三产业投资下降5.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0.6%。
表8 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固定资产投资
|
-4.0
|
其中:第一产业
|
-47.3
|
第二产业
|
8.0
|
第三产业
|
-5.2
|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4.3%;房屋施工面积1771.81万平方米,下降10.6%;商品房销售面积207.81万平方米,下降17.1%;商品房销售额98.23亿元,下降17.1%。
表9 2022年房地产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房屋施工面积
|
万平方米
|
1771.81
|
-10.6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1243.81
|
-5.9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207.81
|
-17.1
|
其中:住宅
|
万平方米
|
200.86
|
-16.9
|
商品房销售额
|
亿元
|
98.23
|
-17.1
|
其中:住宅
|
亿元
|
94.05
|
-15.3
|
五、市场消费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51亿元,下降2.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94.06亿元,下降1.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9.45亿元,下降4.4%。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409.49亿元,下降2.3%;餐饮收入额74.03亿元,下降1.3%。
全年全市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4.4%。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6%,烟酒类下降30.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1.3%,化妆品类下降20.1%,金银珠宝类下降1.9%,日用品类增长3.5%,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7.0%,书报杂志类增长1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7.7%,中西药品类增长18.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12.9%,家具类增长15.2%,通讯器材类下降25.4%,汽车类下降1.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3%。
表10 2022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
|
4.4
|
#粮油、食品类
|
3.6
|
烟酒类
|
-30.4
|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
-11.3
|
化妆品类
|
-20.1
|
金银珠宝类
|
-1.9
|
日用品类
|
3.5
|
体育、娱乐用品类
|
-7.0
|
书报杂志类
|
13.0
|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
-17.7
|
中西药品类
|
18.2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12.9
|
家具类
|
15.2
|
通讯器材类
|
-25.4
|
石油及制品类
|
17.3
|
汽车类
|
-1.5
|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46亿元,下降28.9%。其中,进口总额15.07亿元,下降34.8%;出口总额1.39亿元,增长2372.6%。
全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家,下降40%;实际使用外资66万美元;招商引资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46个,实际到位资金376.51亿元。
全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450.41万人次,增长5.17%;游客人均消费969.33元;新增3A级旅游景区6个;新增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8个。
七、交通运输
截至2022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813公里,增长0.8%。
表11 2022年交通运输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21年
|
2022年
|
公路通车里程
|
公里
|
14701
|
14813
|
按行政区划分
|
|
|
|
国 道
|
公里
|
824
|
825
|
省 道
|
公里
|
1498
|
1522
|
县 道
|
公里
|
2767
|
2775
|
乡 道
|
公里
|
3794
|
3798
|
按技术等级划分
|
|
|
|
高速公路
|
公里
|
440
|
468
|
一级公路
|
公里
|
85
|
123
|
二级公路
|
公里
|
991
|
1033
|
三级公路
|
公里
|
464
|
477
|
四级公路
|
公里
|
12061
|
12098
|
等外级公路
|
公里
|
660
|
614
|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746413辆,比上年末增长7.84%。其中,民用汽车(非营运汽车)保有量483864辆,增长6.33%。在民用汽车(非营运汽车)中,轿车(小、微型载客汽车)保有量439610辆,增长6.42%。
八、邮政通信
全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4.86亿元,增长9.8%;快递业务2079.14万件,增长40.2%。电信行业业务总量32.92亿元,增长24.9%。电话用户数367.49万户,增长10.1%;移动互联网用户数309.71万户。
表12 2022年邮电发展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邮政行业业务总量
|
亿元
|
4.86
|
9.8
|
邮政行业业务收入
|
亿元
|
5.62
|
10.8
|
邮政寄递服务
|
万件
|
2640.41
|
-2.4
|
快递业务
|
万件
|
2079.14
|
40.2
|
电信行业业务总量
|
亿元
|
32.92
|
24.9
|
电话用户数
|
万户
|
367.49
|
10.1
|
#固定电话用户
|
万户
|
20.29
|
—
|
移动电话用户
|
万户
|
347.20
|
—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
万户
|
106.66
|
—
|
移动互联网用户数
|
万户
|
309.71
|
—
|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6.09亿元,自然口径下降6.1%,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58.64亿元,自然口径下降6.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12.1%;非税收入37.45亿元,下降5.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6.49亿元,增长0.6%。其中,教育支出80亿元,增长3.3%;科学技术支出5.31亿元,下降14.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26亿元,增长11.3%;卫生健康支出37.80亿元,增长9.3%;节能环保支出14.30亿元,下降1.8%;城乡社区支出11.04亿元,增长38.9%;住房保障支出13.76亿元,下降2.0%。
表13 2022年财政收支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96.09
|
-6.1
|
其中:税收收入
|
58.64
|
-6.6
|
其中:国内增值税(含改征增值税)
|
18.85
|
-23.0
|
企业所得税
|
6.05
|
4.0
|
个人所得税
|
2.06
|
11.6
|
契税
|
4.53
|
-18.6
|
非税收入
|
37.45
|
-5.3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
|
326.49
|
0.6
|
一般公共服务
|
24.20
|
4.1
|
教育
|
80.00
|
3.3
|
科学技术
|
5.31
|
-14.9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38.26
|
11.3
|
卫生健康
|
37.80
|
9.3
|
节能环保
|
14.30
|
-1.8
|
城乡社区
|
11.04
|
38.9
|
农林水
|
46.55
|
-6.8
|
住房保障
|
13.76
|
-2.0
|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584.51亿元,比年初增加186亿元,增长13.3%。其中,住户存款1034.98亿元,增加144.35亿元,增长16.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60.15亿元,比年初增加212.1亿元,增长11.5%。其中,住户贷款589.64亿元,比年初增加73.7亿元,增长14.3%。
表14 2022年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情况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亿元)
|
比年初增减额(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
1584.51
|
186.00
|
13.3
|
1.住户存款
|
1034.98
|
144.35
|
16.2
|
2.非金融企业存款
|
309.63
|
26.69
|
9.4
|
3.财政性存款
|
14.05
|
1.88
|
15.4
|
4.机关团体存款
|
196.49
|
8.01
|
4.3
|
5.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
29.10
|
5.05
|
21.0
|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
|
2060.15
|
212.10
|
11.5
|
1.住户贷款
|
589.64
|
73.70
|
14.3
|
(1)短期贷款
|
216.44
|
34.91
|
19.2
|
(2)中长期贷款
|
373.20
|
38.79
|
11.6
|
2.企(事)业单位贷款
|
1470.49
|
138.40
|
10.4
|
(1)短期贷款
|
258.62
|
39.94
|
18.3
|
(2)中长期贷款
|
1138.11
|
70.17
|
6.57
|
全年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332183.90万元,增长8.1%。其中,财产险收入151899.95万元,增长8.9%;人身险收入180283.95万元,增长7.5%。赔付支出154048.51万元,增长9.9%。其中,财产险支出86703.41万元,增长1.0%;人身险支出67345.06万元,增长24.0%。
表15 2022年保险业收付情况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原保险保费收入
|
332183.90
|
8.1
|
财产险
|
151899.95
|
8.9
|
人身险
|
180283.95
|
7.5
|
人寿险
|
103019.15
|
-2.7
|
健康险
|
65417.61
|
29.9
|
意外伤害险
|
11847.19
|
2.5
|
赔付支出
|
154048.51
|
9.9
|
财产险
|
86703.41
|
1.0
|
人身险
|
67345.06
|
24.0
|
人寿险
|
19047.25
|
-4.7
|
健康险
|
44268.43
|
38.8
|
意外伤害险
|
4029.38
|
65.8
|
十、教育
全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2%,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11.88%,比上年提高2.3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4%,比上年提高0.10个百分点;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7182人,下降6.4%。
表16 2022年教育事业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普通高等教育
|
所
|
3
|
0
|
招生数
|
人
|
8158
|
-17.6
|
在校生数
|
人
|
27182
|
-6.4
|
毕业生数
|
人
|
9584
|
26.7
|
专任教师数
|
人
|
1112
|
-0.1
|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
|
所
|
13
|
0
|
招生数
|
人
|
28030
|
510.7
|
在校生数
|
人
|
37825
|
147.3
|
毕业生数
|
人
|
3223
|
-20.9
|
普通高中
|
所
|
37
|
0
|
招生数
|
人
|
22999
|
-7.2
|
在校生数
|
人
|
70810
|
-5.0
|
毕业生数
|
人
|
25048
|
-9.9
|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95.4
|
0.10
|
初中学校
|
所
|
170
|
-2.3
|
招生数
|
人
|
54247
|
8.3
|
在校生数
|
人
|
148112
|
8.0
|
毕业生数
|
人
|
40840
|
-12.1
|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
%
|
111.88
|
2.37
|
普通小学
|
所
|
462
|
-1.3
|
招生数
|
人
|
54107
|
-1.9
|
在校生数
|
人
|
343349
|
0.02
|
毕业生数
|
人
|
52419
|
7.1
|
学龄儿童入学率
|
%
|
99.92
|
-0.01
|
特殊教育
|
所
|
4
|
0
|
招生数
|
人
|
603
|
32.9
|
在校生数
|
人
|
2864
|
7.8
|
幼儿园数
|
所
|
1059
|
-0.6
|
幼儿园在园幼儿数
|
人
|
154585
|
-0.9
|
十一、文化和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及街道综合文化站(服务中心)92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08%和99.10%。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790个。其中,医院139个,比上年增加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机构床位数25141张,增长5.7%;卫生技术人员23462人,增长3.5%,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390人,增长4.7%;注册护士11130人,增长2.8%。
十二、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2%;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4.67%。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8起、死亡34人,事故起数同比减少50起、下降46.3%,死亡人数同比减少2人、下降5.6%。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202,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0.161,亿元GDP死亡率为0.023。
十三、人民生活
全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66元,增长5.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1元,增长7.1%。
表17 2022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速
指标名称
|
绝对数(元)
|
比上年增长(%)
|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39566
|
5.3
|
工资性收入
|
25240
|
4.4
|
经营净收入
|
5909
|
7.9
|
财产净收入
|
2136
|
-4.9
|
转移净收入
|
6282
|
10.4
|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4241
|
7.1
|
工资性收入
|
7413
|
0.9
|
经营净收入
|
3818
|
4.4
|
财产净收入
|
257
|
-4.6
|
转移净收入
|
2752
|
35.9
|
年末全市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2.3辆,拥有电冰箱103.7台,拥有移动电话301.6部。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9.2台,拥有摩托车59.4辆,拥有移动电话310.3部。
表18 2022年城乡每百户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指标名称
|
单位
|
城镇
|
农村
|
家用汽车
|
辆
|
52.3
|
39.2
|
摩托车
|
辆
|
18.1
|
59.4
|
电冰箱(柜)
|
台
|
103.7
|
98.1
|
洗衣机
|
台
|
105.5
|
102.2
|
热水器
|
台
|
93.4
|
84.1
|
空调
|
台
|
6.4
|
0.8
|
彩色电视机
|
台
|
100.2
|
99.8
|
照相机
|
台
|
7.2
|
1.6
|
计算机
|
台
|
65.6
|
21.2
|
中高档乐器
|
架
|
9.1
|
2.7
|
固定电话
|
部
|
2.7
|
0
|
移动电话
|
部
|
301.6
|
310.3
|
十四、科技创新
年末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7个,市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8个,市级众创空间5个。2022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1家,总数达56家。
十五、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9.55万人,增长0.5%;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76万人,增长13.0%;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5.61万人,增长0.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15万人,增长8.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1.37万人,增长23.2%;生育保险人数24.17万人,增长2.8%。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47个,其中,养老机构35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12个。社会服务床位20746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20328张,儿童服务床位418张。
表19 2022年社会保险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149.55
|
0.5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50.76
|
13.0
|
其中:企业职工(不含退休)
|
万人
|
30.89
|
20.1
|
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325.61
|
0.2
|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41.37
|
23.2
|
其中:农民工
|
万人
|
3.23
|
-53.1
|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24.17
|
2.8
|
失业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26.15
|
8.6
|
领取失业金人数
|
人
|
2692
|
1.3
|
十六、能源消耗、循环经济
全年全市电煤消耗量2459.67万吨,增长2.7%;电力消费量173.80亿千瓦时,增长2.3%;规上工业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7%,吨钢综合能耗增长3.6%;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0.43%;单位GDP能耗下降3.76%。
全年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54.55%,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64.49%,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89%,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增速均为同比增速;部分指标合计数与分项数有出入,主要是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均未作机械调整。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口径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限额以上批发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个体户,限额以上零售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和个体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
4.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
6.原煤、洗精煤、焦炭产量及电煤消耗量、电力消费量来自市能源局;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市场主体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保费收入数据来自六盘水银保监分局;公路里程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招商引资数据来自市投资促进局;货物进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资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六盘水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旅游数据、乡镇文化站及街道教科文化服务中心、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卫生数据来源于市卫生健康局;物价和人民生活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六盘水调查队;户籍人口数据、车辆数据来自市公安局;社会服务机构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科技创新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