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贵州

铜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1-08-15 16:08:08 来源:铜仁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620次
2012年,铜仁市紧扣“两加一推”主基调,抢抓国发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实施的历史性机遇,克服了世界经济低迷、国内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奋力追比进位,大力推进“三化同步和一业振兴”,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提速、转型加快、结构向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447亿元,增长17%,完成年初计划目标,比上年净增89.75亿元、增速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一产120亿元,二产132亿元,三产195亿元,分别增长9%、21%和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亿元,增长65.1%,完成计划任务,比上年净增276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63.73亿元,增长25.8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57亿元,增长28.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6.2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38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2元,增长20%,完成年初计划任务。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2.14亿元、贷款余额381.38亿元,分别增长18.55%、26.91%,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34.72亿元,增长62.12%。全面实现小康程度达到67%,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6.80:29.50:43.70,历史性地实现二产超过一产,取得了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转变的重大突破。
 
(一)投资总量显著扩大,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一是牢固树立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的理念,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和管理,投资强度前所未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增长65.1%,接近“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数,“十二五”开局两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出“十五”和“十一五”十年累计数200多亿元。其中22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0亿元,超目标任务约77亿元。二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铜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解决了主城区不通高速公路的窘境,新增高速公路56公里,杭瑞高速铜仁段、思剑高速公路加快建设,铜仁至松桃、沿河至德江、江口经石阡至瓮安高速实质性开工,铜仁至怀化、铜仁绕城高速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实施国省干道改造60公里,松桃道塘、石阡花山水库已下闸蓄水,规划到2020年建设的20座中型水库已开工6座,交通、电力、通信建设项目投资分别完成135.2亿元、21.19亿元、5.7亿元,全面超额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园区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10亿元,实现增加值7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增加值比上年净增22.5亿元,增长21%,其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8.8亿元、21.2亿元,分别增长8.2%、30.1%。二是工业产业项目投资初见成效。全年共开工、续建建设工业产业项目507个,完成投资153.1亿元,其中金丰锰业、阳明电池等204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创年度新投产工业项目历史最好水平,规模工业企业新增132家,达到368家。三是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全市12个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3.9亿元,建成标准厂房120万平方米,完成年初计划任务,大龙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511”产业示范园区,碧江区、印江县、沿河县工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成立黔东工业聚集区管理委员会,增强了园区集聚发展的组织保障。四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金达到164亿元,增长52.3%,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12亿元,民营经济占全市GDP达到48%,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五是企业技改扩能取得新成效。淘汰产能落后企业16户,其中完成高载能企业技改扩能4户,工业能耗降低4.37%,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三)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一是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市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52.2万亩,占全部种植业面积57%,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新增茶园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03.5万亩,蔬菜播种158.7万亩,新增水果5.78万亩,总面积达到45.7万亩,中药材总面积达到37.6万亩,新增核桃46.2万亩、烤烟播种29.4万亩,茶叶、蔬菜、水果、烤烟产量分别为1.87万吨、214.4万吨、20.3万吨、70.49万担;畜牧业快速发展,分别完成肉类、水产品总产量25.4万吨、2.9万吨,分别增长12.17%、16%;新建油茶基地12万亩、竹子基地20.7万亩。二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新增解决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治理病险水库71座,新增改善和恢复灌面14万亩,农村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62亩,新增烟水配套灌面5.45万亩。新建成通村油路(水泥路)1426公里,通村油路率比上年提高8.5个百分点,达到31%;新建沼气池1.73万口,治理水土流失240平方公里和石漠化治理138.96平方公里。
 
(四)文化旅游业创新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挂牌成立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和梵净山景区管委会,启动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规划和梵净山景区概念性规划,梵净山、大明边城、石阡温泉群创建为4A级景区。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960万人次、增长30%,创旅游收入158.8亿元、增长75.5%,超全年计划任务8.85亿元。在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下,服务业加快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6.2亿元,增长18%。
 
(五)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镇化进程提速。一是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进展顺利。编制完成铜仁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纲要,正加紧编制总体规划;完成德江、印江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启动52个乡镇总规和700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市城市控制性规划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二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投资90亿元,完成全年计划112.5%;开工建设城市道路40条,新建和改造城市主次干道155.65公里、城市污水及管网工程6个、城市供水工程21个;启动3个省级、13个市级示范小城镇建设,以县城为重点的34个中心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2.9个百分点,达到35%。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完成思南、万山和市直国有企业改制7户,完成铜仁国家粮食储备库改革改制和职工安置工作;启动碧江、德江、石阡等地“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组建铜仁职业教育集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整合铜仁市、碧江区、万山区行政服务中心资源,实行集中办公,提高了综合服务效率。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组建了重庆、广州、杭州和青岛四个驻外招商分局,全年累计签约项目760个,到位资金450亿元,履约率100%、开工率96.5%、资金到位率42.1%、投达产率70.5%,其中引进省外到位资金315亿元,完成省下达240亿元目标任务的131.25%,直接利用外资6394万美元。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事业稳步推进。川硐教育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完成思南师范整体搬迁,启动城区“大班额”化解工程,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三项突破工程”,启动“4+2”特色教育工程,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工建设14所乡镇幼儿园,碧江、石阡、德江3所中职学校搬迁工程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稳步推进,铜仁市一医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二医和江口县、玉屏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甲”,全市“二甲”医院达到9家;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用房等基础实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7.9万人次,比上年新增7.83万人,新农合参合率98.17%。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万人、142.5万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6246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3263户。城市低保月保障和农村低保年保障金额分别提高11.5%、11.4%。积极推进“减贫摘帽”工作,江口、松桃2个重点县和45个贫困乡的“减贫摘帽”工作稳步推进,预计减少贫困人口35.11万人。2万人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深入推进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实现“双降”。“平安铜仁”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保持“双降”,群众安全感普遍提高。
 
(八)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成效明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全面执行。2012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盯国家政策动向,精心谋划筛选符合中央和省资金投向的项目,积极上报争取,共争取到位上级补助资金167.78亿元,仅次于遵义,居全省第2位。其中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1127个,到位资金29.27亿元,比上年净增6.16亿,这批项目属于公益性、民生性、基础性项目,建成后对夯实我市发展基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各项目单位严格按照中央“四个完毕”要求狠抓项目投资计划执行,完成了计划执行任务。铜玉城际铁路、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通村油路建设工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铜仁卷烟厂异地技改工程、企业债券和境外金融机构贷款等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得到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特殊照顾和鼎力支持,成果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