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贵州

安顺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22:10:57 来源:安顺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3271次

安顺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安顺调查队

2008年3月12日

2007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深化安顺试验区改革带来的新机遇,认真实施“农业稳市、旅游兴市、环境立市、工业强市”战略,负重奋进,扎实工作,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增速较快、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为“奋力提速发展,实现黔中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 合

2007年全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创撤地设市以来新高。初步测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2.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增速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08亿元,比上年增长8.6%, 拉动经济增长1.7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拉动经济增长6.4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4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6.8%,拉动经济增长5.28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拉动经济增长1.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7.3%,拉动经济增长6.9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0.26:39.84:39.90调整为2007年的19.07:40.73:40.20。

二、农 业

2007年,我市继续认真抓好“三农”各项工作,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畜牧业仍然是第一产业实现较快发展的主要动力。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11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农业产值23.62亿元,增长0.9%,林业产值1.28亿元,增长6.6%,牧业产值22.24亿元,增长18.0%,渔业产值0.67亿元,增长17.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0亿元,增长13.3%。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产值构成比由上年的55.5:2.9:39.6:1.3:0.7改变为49.1:2.7:46.2:1.4:0.6,农业产值比重下降6.4个百分点,林业产值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比重上升6.6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78.99万吨,比上年增长 1.5%,油菜籽产量创历史第二高产年,产量为7.66万吨,比上年下降5.0%。烤烟产量达0.97万吨,比上年下降0.8%。蔬菜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产量达49.39万吨,比上年增长6.4%。

表1: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绝 对 数(吨)   比上年增长(%)

粮食             789936                1.5

# 稻谷           424225                1.6

玉米             245056                3.6

薯类        16668                -7.7

油料作物          82133                -4.4

#油菜籽           76586                -5.0

烤烟              9747                 -0.8

西瓜              65243                -4.5

蔬菜              493929                6.4

茶叶               1085                 19.0

2007年完成造林面积7118公顷,比上年下降21.6%。

表2:林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绝对数(公斤)     比上年增长(%)

生 漆            14446                18.7

油桐籽           7795299              -2.5

油茶籽            251808               4.7

棕 片             129455              -0.5

核 桃             190262               4.2

板 栗             326019               5.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白 果              10715               2.3

花 椒              238078              11.2

山苍子             283737              -0.1

畜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林牧渔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下半年猪肉和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养猪效益上升,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养猪格局发生变化,散养户减少,规模养殖突起。全年肉类总产量15.50万吨,比上年增长19.3%;年末大牲畜存栏82.86万头,比上年增长6.0%;生猪存栏116.73万头,比上年增长2.5%。肉猪出栏133.21万头,比上年增长15.5%;肉牛出栏14.01万头,比上年增长16.3%;家禽出栏1297.39万只,比上年增长32.8%。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9.6%提高到46.2%,提高6.6个百分点。

生态渔业养殖继续保持较快发展。2007年水产品产量6827吨,比上年增长17.0%。

表3: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吨           154957          19.3

猪肉                 吨            116374         17.0

牛肉                 吨             14931         17.6

羊肉                 吨              990          12.8

牛奶产量             吨              686           5.5

禽蛋产量             吨             15567          14.1

大牲畜年末存栏       头             828630          6.0

# 牛年末存栏         头             724276          6.4

生猪年末存栏         头             1167275         2.5

羊年末存栏           只              71506          1.5

水产品产量           吨               6827          17.0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102.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9.4%。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7年全市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纳入地方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72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103.0%,比上年增长16.0%。在纳入地方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中,按隶属关系分,省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9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市县区属工业实现增加值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9.3%;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实现增加值3.60亿元,比上年增长27.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3%。

在纳入地方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实现增加值11.76亿元,比上年增长0.2%,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0.22亿元,比上年增长8.1%,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增加值0.41亿元,比上年增长4.2%,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8.62亿元,比上年增长40.7%,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0.75亿元,比上年下降5.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96亿元,比上年增长45.8%。分行业看,实现上亿元以上增加值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增加值41711.7万元,增长21.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9781.1万元,增长9.2%;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7458.3万元,增长1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增加值10760.8万元,增长27.8%;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18282.5万元,增长7.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实现同步增长。

表4: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938230          5.0

合成洗涤剂       吨              41250         -7.4

铁合金           吨              72032          9.0

饮料酒          千升             41104          36.0

纱               吨               1743          253.6

布              万米               341          326.4

硫磺             吨               24876         -7.0

中成药           吨               6591          15.9

原煤(全社会)    万吨               852          12.3

化肥(折纯)     吨                84055         -8.0

水泥            万吨                137          18.0

轴承            万套               1272          -20.4

工业硅           吨                16534          2.4

碳酸钡           吨                251184         3.2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纳入地方统计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0.91亿元,比上年上升24.7%;实现利润总额5.43亿元,比上年上升136.10%,净增2.51亿元;实现税金总额5.95亿元,比上年上升47.3%。亏损企业亏损额为0.79亿元,比上年下降30.0%,减亏0.34亿元。

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共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6户,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3.52亿元,比上年增长7.7%;完成增加值1.24亿元,比上年增长9.6%。房屋施工面积77.50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42.30万平方米,竣工率达54.6%。企业效益下降,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5万元,比上年下降71.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发展,投资总量持续实现历史性突破。2007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纳入地方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再上新台阶, 跃上50亿元,成为历年来投资额最高的一年,对全市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76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跨区项目投资完成28.82亿元,比上年增长7.2%。

纳入地方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6.89亿元,增长3.0%;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0.28亿元,增长61.3%;其他投资完成1.06亿元,增长49.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9.53亿元,增长61.6%。

表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值 (万元)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02154               18.3

一、纳入地方统计的固定资产投资 513909           25.5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377559            29.3

# 基本建设                    168879            3.0

更新改造                      102816            61.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其他投资                      10604             49.4

房地产投资                     95260            61.6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136350            17.9

二、跨区项目投资              288245             7.2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为4.8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1.1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12.3%,绿地率达9.9%。生活垃圾处理率为83.0%,用水普及率达68.3%,。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2.5标台。

五、贸易和物价

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城乡市场销售呈现快速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33.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住宿和餐饮业实现5.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市、县及县以下市场比上年分别增长21.2%、24.5%、16.6%。

对外贸易稳步发展。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29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5.2%,其中:进口完成12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2.3%;出口完成7011万美元,同比增长38.9%。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上扬。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受粮食、肉禽等价格影响,持续高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5.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6.7%。在消费品中八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分别为食品类112.7%、烟酒及制品100.2%、衣着类99.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97.1%、交通和通讯10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1%、居住类105.8%。

表6: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指 标 名 称               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5.5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1.0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6.7

#食品                      112.7

粮食                       114.8

肉禽及制品                 131.3

蛋类                       106.0

水产品                     101.6

菜类                       102.7

烟酒及用品                 100.2

衣着类                     99.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1.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97.1

交通和通讯                 101.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1

居住                       105.8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62904万吨公里,增长16.8%。完成旅客周转量140222万人公里,下降9.7%。全市汽车拥有量2.96万辆,比上年增加0.34万辆,增长13.0%。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6.14亿元,增长15.8 %。城乡电话座机达27.07万部,年末电话普及率为31.33部/百人。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56.70万户(含小灵通),增长8.6%。年末互联网用户达42980户,增长26.7%。

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随着“旅游兴市”战略的进一步实施,立足我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各项特色旅游产业。黄果树和龙宫风景区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黄果树瀑布节”、“油菜花旅游节”等系列节庆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2007年全市拥有旅行社15家。旅游定点接待单位87家,其中购物点15家, 宾馆36家,餐馆36家。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9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9.9%;实现旅游收入54.0亿元,比上年增长45.6%。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4.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05亿元,增长35.3%。财政支出累计完成38.81亿元,增长25.5%。

金融业平稳运行,货币呈投放态势。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8.85亿元,比年初增长8.1%,其中企业存款33.58亿元,比年初下降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6.40亿元,比年初增长8.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50.77亿元,比年初增长14.7%。其中对工业短期贷款32.45亿元,比年初增加52.2%,对农业短期贷款11.97亿元,比年初增长20.41%。中长期贷款78.67亿元,比年初增长6.8%。全年累计投放货币14.88亿元,增长83.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保险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商业保险保费收入2.55亿元,比上年增长4.5%。

表7:保险业收付情况

指标名称             绝对数(万元)         比上年增长(%)

保费收入               25544                 30.3

其中:财产险            4409                  17.1

人身意外伤害险          1731                 -10.3

健康险                  824                  -17.9

寿险                   12560                 -2.7

各项赔款和给付          56476                -21.8

其中:财产险            1984                 -18.6

人身意外伤害险          993                   28.1

健康险                  842                   71

寿险                    2681                  30.2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整体通过“两基”验收, “普九”覆盖率达到100%,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稳步发展。2007年末,全市高等学校2 所,在校学生11806人;职业教育学校19所,在校学生14528人;普通中学152 所,在校学生16.71万人;小学1024所,在校学生32.38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98.97%。

科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07年,共安排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5项,同时争取获得国家及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引导资金1200余万元。2007年,我市实现科技计划总投资3650万元,其中科技引导资金1602万元、企业和单位自筹1350万元,科技贷款598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实现新增产值4550万元,利润815万元,为国家提供税收670万元,农民和企业获利986万元。科技计划项目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2007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6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6个,拥有图书藏量31.7万册。全市有电视转播发射机132部、调频转播发射机19部。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1.0%,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7.1%。全市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8.57万户。

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市紧急救援中心已全部完工并搬迁了新址,县级5个传染病院(科)建设项目和市县两级7个疾控中心建设项目业务楼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市级传染病院已全部完工。认真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农业人口205.28万人,参合农民175.21万人,参合率达85.35%,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总资金87601.52万元。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共获金牌3枚,银牌1枚,四至六名2个,为历年民运会参赛最好成绩。在全省青少年冠军赛和锦标赛中,共获得金牌27枚,银牌16枚,铜牌25枚,四至八名53个。圆满完成了“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系列活动之一的镇宁至黄果树“迎奥运·万人奔向黄果树”半程马拉松比赛和紫云格凸河全国攀岩极限挑战赛的承办工作。积极加强体育社团组织活动,到目前为止,共建立各类体育社团组织18个,健身指导站(点)106处,青少年俱乐部3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2个,为安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十、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氨氮排放量由上年的416吨下降到409吨,下降1.7%;烟尘排放量由上年的5622吨下降到5587吨,下降0.6%;工业粉尘排放量由上年的8947吨下降到8926吨,下降0.2%;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由上年的6055吨下降到5079吨,下降16.1%。

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83起,比上年减少48起,下降11.1%。死亡196人,比上年减少5人,下降2.5%。受伤231人,比上年增加10人,上升4.5%。直接经济损失1315万元,其中道路交通和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比上年增加255万元,比上年上升154.7%。

十一、人 口

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0%。,死亡率为6.6%。,自然增长率为6.4%。。年末常住总人口(常住一年及以上)267.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47万人,比上年下降2.8%,其中,在岗职工11.40万人,比上年下降2.8%。全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137元,比上年增长2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09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22.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789元,实际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9%。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表8: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情况

耐用消费品名称      单位     城 镇      农 村

彩色电视机           台       122        91

家用电冰箱           台       87         12

洗衣机               台       96         46

组合音响             套       38

摩托车               辆        6         29

热水器               台       45          1

微波炉               台       35          1

电话机               部       77         52

移动电话             部       151        43

摄像机               架        3          1

家用电脑             台        32

空调                 台        8

钢琴                 架        2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实现就业安置15027人,其中再就业安置4476人,城镇失业人口安置10551人。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53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低于调控目标。全年劳务输出5.14万人,比上年增长9.2%,其中有组织输出1.24万人,比上年增长33.5%。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956个。拥有社会福利院4个,床位数197张,收养114人;集体办敬老院53个,床位数704张,收养609人。全年优待优抚对象4730户,优待优抚总金额372万元。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829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实际支出4132万元。农村定期救济人数143873人,农村定期救济资金支出3627万元。全市社会各界捐款34.6万元,衣被 5万件,救灾18.72万人次, 救灾金额2066万元。

注:

1、本公报中数据系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工业、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5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

关闭
关注公众号 获取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