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贵州

安顺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22:09:31 来源:安顺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1453次

安顺市统计局

(2005年3月9日)

2004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及市委一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业稳市、旅游兴市、环境立市、工业强市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奋发进取,顺利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市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一、综合

2004年,全市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是:三大产业全面提速,经济增长逐季加快,社会需求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在众多积极因素的同向推动下,全市宏观经济步入良性循环期。

据初步核算,200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GDP)8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1.18亿元,增长8.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1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17亿元,增长10.6%,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4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29.37亿元,增长14.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8.44亿元,增长10.9%,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361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9.1%。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比由上年的25.4:42.1:32.5改变为24.1:43.5:32.4。

全市财政总收入12.25亿元,增长2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0亿元,增长1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4亿元,增长1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52元,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1656元,实际增长5.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人口出生率为15.16‰,自然增长率为9.09‰。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可喜成效。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42亿元,增长8.3%。其中,农业产值20.12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1.20亿元,增长3.3%;牧业产值11.46亿元,增长16.2%;渔业产值0.41亿元,增长10.5%。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比由上年的61.5:3.6:33.6:1.3改变为60.6:3.6:34.6:1.2,农业产值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牧业产值比重上升1.1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总产量75.63万吨,比上年增产1.77万吨,增长2.4%。其中夏粮产量8.83万吨,减产0.13万吨,下降1.5%;秋粮产量66.80万吨,增产1.90万吨,增长2.9%。从秋粮的主要品种看,水稻产量40.53万吨,增长0.8%;玉米产量22.75万吨,增长5.2%;大豆产量0.89万吨,下降8.8%;薯类产量1.79万吨,增长26.7%。油菜籽产量7.12万吨,增长16.6%。烤烟产量0.79万吨,增长10.7%。蔬菜产量38.65万吨,增长7.7%。

由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调整,退耕地造林计划调减,全年造林面积有所下降。2004年完成造林面积24.88万亩,减少13.63万亩,下降35.4%。其中人工造林23.68万亩,减少12.82万亩,下降35.1%;飞播面积1.2万亩,减少0.81万亩,下降40.2%。

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年末大牲畜存栏73.65万头,比上年增加4.7万头,增长6.8%;生猪存栏100.75 万头,比上年增加4.6万头,增长4.7%;羊存栏6.57万只, 比上年增加0.4万只,增长5.6%;家禽存栏603.46万只,比上年增加99.55万只,增长19.8%。全年肉类总产量9.78万吨,比上年增加1.44万吨,增长17.4%,其中,猪肉7.60万吨,比上年增加0.91万吨,增长13.5%;牛肉0.90万吨,比上年增加0.22万吨,增长31.8%。禽蛋产量0.74万吨,增长11.6%,奶类产量0.04万吨,下降27.5%。

生态渔业养殖继续保持较快发展。2004年水产品产量0.44万吨,增长8.9%,其中淡水养殖产量0.35万吨,增长9.4%。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0.69万千瓦,增长2.8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20.01万吨,增长2.4%。

全市扶贫工作取得新的成果。2004年省审批下达财政扶贫资金项目591个,财政扶贫资金共计3636.76万元,专项资金主要实施基本农田建设、扶贫与计生“三结合”、脱毒马铃薯基地建设、牛品改、扶贫培训等项目。全年投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707万元,覆盖普定、镇宁、关岭、紫云四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的22个乡镇、128个村,直接支持3293户农户发展种养业。认真抓好青岛与我市的对口帮扶工作,全年共完成700万元资金、48个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在党建扶贫工作方面。选派6个市直工作队到6县区开展党建扶贫工作,市直90个部门133名干部联系90个一类贫困村,帮助脱贫。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8.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02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7.26亿元,增长13.6%。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快速增长,全年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5.11亿元,增长15.5%;轻工业完成增加值2.15亿元,增长1.7%,重工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动力。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集体工业完成增加值9.29亿元,增长3.0%,比重为53.8%;其他所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7.97亿元,增长29.7%,比重为46.2%。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6.5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5.15亿元,增长20.0%;实现利税总额5.21亿元,下降4.8%。

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市26家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88亿元,增长48.5%;完成增加值0.93亿元,增长69.1%。房屋施工面积57.29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32.13万平方米,竣工率达56.1%。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亏损企业5家,比去年减少1家。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69万元,增长7.3倍。全年按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37577元/人,增长30.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60亿元,增长12.3%。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7.69亿元,增长16.9%;更新改造投资5.78亿元,下降5.8%;房地产开发投资3.07亿元,增长12.4%。

五、贸易和物价

消费品市场更趋活跃,消费水平稳步上扬。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4亿元,增长13.0%,增幅较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3.08亿元,增长13.5%;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96亿元,增长11.9%。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71亿元,增长12.4%,餐饮业零售额2.97亿元,增长20.3%,其他零售额0.36亿元,增长6.3%。

对外招商引资发展良好。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48亿元,占省下达任务数的145.9%,比上年增长61.11%。在实际到位资金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有23个。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671万美元,增长3.0%。其中进口80万美元,增长128.6%,出口4591万美元, 增长2.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2004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3%,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5%,消费品价格指数104.8%。在消费品中八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分别为食品类109.5%、烟酒及制品98.1%、衣着类102.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3.2%、交通和通讯96.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4.7%、居住类103.5%。在食品类中粮食、肉禽类和蛋类价格涨幅较高,分别为125.7%、117.9%、118.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运周转量39602万吨公里,增长0.8%,其中公路39282万吨公里,增长0.7%,水运320万吨公里,增长13.9%。完成旅客周转量133475万人公里,增长5.1%,其中公路133105万人公里,增长5.1%,水运370万人公里,增长8.5%。全市汽车拥有量2.09万辆,比上年增加0.21万辆,增长11.1%。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 全部乡镇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网。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75亿元,增长11.3%。城乡电话座机达20.51万部,年末电话普及率为20.72部/百人。全市移动电话用户达33.58万户(含小灵通),比上年新增10.07万户,增长42.8%。年末互联网注册拨号用户达12473户,新增6370户。

旅游业步伐进一步加快,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2004年全市拥有定点涉外单位58家,其中购物点12家,旅行社11家, 宾馆22家,其中星级宾馆13家。“安顺黄果树瀑布节”、“安顺油菜花旅游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激活我市旅游市场。全年共接待旅游总人数264.22万人次,排除2003年的“非典”影响因素,与正常年份2002年相比增长89.1%,其中海外游客4.15万人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0亿元,比2002年增长89.7%。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12.25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2亿元,比上年增长18.8%。财政支出17.81亿元,增长16.7%。

金融业稳定运行,存贷款较快增长,货币呈投放势态,但速度放缓。农业贷款项目得到有力支持。全部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116.51亿元,较年初增加20.57亿元,增长21.4%,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6.50亿元,增长28.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3.21亿元,增长15.7%。各项贷款余额为122.58亿元,增长26.8%。全年累计投放现金4.27亿元,比上年下降45.0%。

保险业进一步发展。全市保费收入1.77亿元,增长7.3%,其中人寿保险收入1.12亿元,增长13.12%;财产保险收入0.65亿元,增长1.56%。全年保险赔付金额8269万元,增长44.6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两基”攻坚成效显著。2004年镇宁、关岭两自治县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为86.87%。同时,对平坝县“普实”评估验收、“两基”巩固提高复查的过程进行了督导,并完成了对紫云自治县大营乡、四大寨乡、达帮乡、白石岩乡“两基”工作的过程督导。全年普通高校招生2848人,在校学生6800人;职业教育招生2048人,在校学生5622人;普通中、小学招生12.14万人,在校学生达50.60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7%。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共争取省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13项,项目总投资1640万元,其中科技引导资金277.5万元,自筹837万元,贷款525.5万元。2004年新上、结转的国家、省、市级的科技计划项目共有50项,投入科技经费362.5万元。全市各县区科技三项经费投入总额356万元,比上年增加195.5万元。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实施文化精品战略,推出一批优秀作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4个,专业艺术表演场所1个,文化馆6个,群艺馆1个,公共图书馆6个,拥有图书藏量30万册。年末全市有电视转播发射台146座。调频转播发射台15座。有电视卫星收转系统6590座。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7.3% ,广播人口覆盖率达82.5%。全市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5.9万户。

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146个,其中医院41个,卫生院82个。有病床4534张,其中医院3368张,卫生院979张;有卫生技术人员4644人,其中执业医师1549人,助理医师481人,注册护士1320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在参加省举办的年度比赛和锦标赛中共获金牌10枚、银牌7枚、铜牌8枚、10个四至五名的好成绩。与贵州百灵制药有限公司合作,举办了全国围棋甲A联赛安顺主赛场的比赛。继续推广实施“百万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百万妇女健身活动”、“百万老年人健身活动”等全民健身运动。

十、环境保护

全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7.8%,境内主要水体黄果树、三岔河断面水质达到规定类别水质,夜郎湖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实行总量控制的6种污染物:氨氮排放量由上年的149.4吨下降到143.3吨,减少4.0%;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从上年的906.2吨下降到854.3吨,减少5.7%;烟尘排放量由上年的3255.4吨下降到3244.9吨,减少0.32%;工业粉尘排放量由上年的10015.4吨下降到9976.6吨,减少0.38%;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6400吨,与上年持平;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上年的56869.7吨下降到56862.9吨,与上年持平并略有下降。

十一、人口

全市人口计划执行情况良好,人口自然长率继续回落。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89.19%,人口出生率为15.16‰,自然增长率为9.09‰,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为262.43万人,比上年净增2.43万人,增长0.9%。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4年,在积极发展生产,不断提高职工收入,认真落实政策性调资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的拉动下,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89万人,比上年增长2.8%,其中,在岗职工11.71万人,增长3.5%。全部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820元,增长2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52元,增长7.7%。人均消费性支出4761元,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1656元,实际增长5.1%。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实现就业安置12276人,其中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40人。年末全市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

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年末城镇社区服务设施达562个。拥有社会福利院4个,床位数87张,收养71人;集体办敬老院51个,床位数566张,收养463人。全年优待优抚对象2807户,优待优抚总金额342.7万元。全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394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实际支出3033.5万元。农村定期救济人数22509人,农村定期救济资金支出527万元。全市社会各界捐款33.8万元,衣被10.7万件,救灾22.17万人次, 救灾金额1232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附表

2004年         比上年增长%

一、主要农产品产量

粮食                      756267吨             2.39

油菜籽                     71230吨            16.61

烤烟                        7926吨            10.71

甘蔗                       28467吨            18.60

水果                       14651吨             3.20

茶叶                        1017吨            70.10

蔬菜                      386459吨             7.67

主要林产品产量:

棕片                        153吨            -2.30

核桃                        220吨             8.40

板栗                        192吨            -0.50

乌桕籽                       89吨             3.50

油桐籽                     8875吨             5.30

油茶籽                      212吨           -16.90

木材采伐              33750立方米             0.50

主要畜产品产量及牲畜存栏量:

肉类总产量                97760吨            17.38

牛奶                        444吨           -27.50

禽蛋                       7448吨            11.60

大牲畜年末存栏           736494头             6.83

# 牛年末存栏            639722头             7.81

生猪年末存栏            1007522头             4.73

羊年末存栏                65694只             5.99

水产品产量                 4357吨             8.93

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规模以上工业)

发电量           956939万千瓦小时             12.90

合成洗涤剂                58692吨             13.2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铁合金                    78094吨             32.70

饮料酒                  36574千升             12.00

纱                         1737吨            -23.30

布                        660万米            -27.00

灯泡                     1510万只             22.00

中成药                     4634吨            -23.70

原煤                      752万吨             26.70

化肥(折纯)              77609吨             15.10

水泥                    84.27万吨             17.70

轴 承                    1679万套             33.70

工业硅                     19203吨             14.10

碳酸钡                    224092吨             14.70

三、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4.30

#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102.50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4.80

# 食  品                               109.50

粮食                              125.70

肉禽及制品                        117.90

蛋类                              118.20

水产品                            100.50

菜类                              100.10

烟酒及用品                            98.10

衣着类                               102.0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2.90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3.20

交通和通讯                            96.5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4.70

居住                                 103.50

四、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情况

城镇                农村

彩色电视机(台)            125                   54

家用电冰箱(台)             79                    7

洗衣机(台)                 96                   21

音响(套)                   42                   11

摩托车(辆)                  7                   24

热水器(台)                 34                    2

微波炉(台)                 23                    1

电话机(部)                 98                   23

移动电话(部)               90                   19

影碟机(台)                 73                   41

摄像机(架)                  2

家用电脑(台)               21

空调(台)                    6

钢琴(架)                    2

注: 1、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工业、投资等部分数据系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工业、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