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贵州

贵州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20:11:24 来源:贵州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08次

1998年,我省同全国一样面临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经受了诸多困难带来的严峻考验,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抓住中央增加投入、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统一认识、团结一致、知难而进、扎实工作,较好地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国民经济继续较快增长,市场物价保持平稳,金融运行稳定,财政持续增长,对外开放继续扩大,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任务还很重;农业基础依然脆弱,扶贫攻坚任务仍然很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增产农民未相应增收;国有企业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加大;技改投入相对不足,企业、集体和个人投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任务依然艰巨等问题仍不容忽视。

一、国民经济总量与经济体制改革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43亿元,比上年增长约8.6%,继1997年后再次超过全国的平均增长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10.4%。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继续呈现积极变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4.3%、37%和28.7%变为31.1%、39.5%和29.4%。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全年重点抓了35户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扩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到45户;新组建巨星、遵义铁合金、尊荣贵宝、贵州医药、黔西南地电、贵州荣盛6个企业集团;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国有小企业改革改制面达到77%;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失业保险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再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

开发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全省9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预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8亿元,增长20%;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5.8亿元,增长10%;招商引资合同利用资金33.5亿元。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绿色产业全面启动,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用于农业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

农业再获丰收。粮食生产迎来第6个丰收年,连续第5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油菜籽产量实现稳定增长,烤烟产量则因种植面积调减而下降,其他主要农产品多数增产。

林业生产保持一定增势。主要林产品产量有所增加,其中五倍子产量1747吨,比上年增长38.5%;油茶籽产量9208吨,比上年增长3.8%;油桐籽产量95066吨,比上年增长6.8%;生漆产量954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2.7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18.3万公顷。

畜牧业实现20年稳定增长。肉、禽、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量继续增加,特种养殖业进一步发展。

渔业生产保持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4.5万吨,比上年增长7.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年末全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7%;农用小型拖拉机、农用载重汽车分别为5.4万台和1.4万辆,比上年增长6.3%和6.5%。全年全省完成坡改梯108万亩;项目区共改造中低产田土83.7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32.4万亩,改良草场1.3万亩,新建小型水库10座、提灌站22座,排灌渠系配套475公里。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1%;节水灌溉面积1.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8.6%;农村用电量和化肥施用量分别达到11.4亿千瓦小时和66.1万吨(折纯),比上年增长2.7%和2%;农田受灾面积比上年下降15.3%。

乡镇企业继续较快发展。预计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3.7%。

扶贫攻坚又获进展。全省又有181万农村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至此全省基本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已达726万人。实施“渴望工程”和岩溶山区脱贫找水计划,又解决了108万人、83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通过深化改革、挖掘潜力、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努力开拓市场、注重产品质量提高和结构调整、加强管理而保持增长,效益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6.1%。

重工业增长,轻工业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9.9%,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6.4亿元,比上年下降0.7%。

国有工业保持增长,非国有工业发展较快。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149.3亿元,比上年增长0.9%;集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6.1亿元和16.6亿元,增长13.8%和27.1%。

受投资拉动影响,能源、建材、主要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产品的生产有较大增长,而部分主要轻工产品则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产量下降。

产销衔接水平有所提高,效益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3.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大中型企业产品销售率上升到97.9%,比上年高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在各种合力的作用下,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大中型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5.3%,亏损面比上年同期下降0.9%,亏损额比上年同期下降5.4%,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额下降4.6%;国有企业的亏损额比上年同期下降1.7%,并且亏损额、实现利税、净亏损从全年各月的情况看,在逐步有所好转,冶金、煤炭、医药等部门持续减亏,化工部门增亏幅度继续下降;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大型企业如水钢、振华等扭亏增效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14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3.1%。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6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全部国有建筑企业施工工程招标承包面达到39.1%,比上年增加5.5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65.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1%,房屋竣工面积265.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率为34%;实现利税总额和人均利税分别为1.52亿元和1200元,国有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4.4万元/人,比上年增长4.4%。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全年完成投资315亿元(含跨省区项目),比上年增长22.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投资144亿元,增长31.5%;更新改造投资61亿元,增长9%;房地产开发投资18亿元,增长17.7%;其他投资(含城乡集体及个人投资等)92亿元,增长20.3%。分经济类型看(不含跨省区项目),国有单位投资195亿元,增长30.2%;集体单位投资18.5亿元,增长22.6%;城乡个人投资69亿元,增长24.6%;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18.5亿元,下降31.5%;

投资结构发生新的变化。我省重点加大了以交通通信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第一产业投资继续增加。全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78.29亿元,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24.9%;用于第一产业的投资19.26亿元,增长22.3%,占全社会投资完成额的6.1%。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年相继开工建设株六铁路复线贵州段、内昆铁路贵州段和贵阳至毕节高等级公路以及城建、环保、仓储、住房、农田水利等一批重点工程,水城至柏果铁路和贵阳至新寨高等级公路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施工步伐加快。贵阳东北绕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安顺电厂1号机组30万千瓦和金沙电厂1号机组12.5万千瓦并网发电,六枝特种水泥厂30万吨水泥和贵州顺达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洗涤剂厂投产,凯里化肥厂4万吨尿素及合成氨技改、遵义卷烟厂引进卷接包设备改造工程、毕节地区市话扩容等技改工程投产运营。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增了一批生产能力和效益。主要有: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5.19万千瓦;输电线路(11万伏及以上)350公里;天然气开采12.8亿立方米;水泥90.6万吨;啤酒1.03万吨;合成洗涤剂5万吨;市内电话交换机50.4万门;长途自动电话交换设备2012路端;新建、改建公路779.11公里;城市自来水日供水能力11.4万吨;水库容量0.3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7.69万亩。

五、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业在整体运营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下,通过不断增加自身投入,改善运营条件,提高服务的水平和档次,开展新的服务等方式,保持平稳发展。全年各运输部门,除铁路货运量下降外,其余均实现增长。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74亿元,比上年增长57.7%,邮电业务总收入为22.63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全省本地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51.5万门,比上年增长71.2%,进入长话自动网的乡(镇)1189个,增长22.8%,已通电话的行政村4185个,增长13.6%。年末城乡电话用户达到79.9万户,增长41.7%,其中净增市内电话用户20.2万户,净增农村电话用户3.3万户。年底移动电话用户18.7万户,比上年增长171%,其中本年新增11.9万户,增长172.8%;无线寻呼电话用户为63.2万户,增长69.9%;计算机互联网用户为972户,比上年增长115%。年末全省电话普及率为3.11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加快转轨改制步伐,在继续推行原有经营方式的基础上,努力适应市场,推出新的经营方式,实现持续发展、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亿元,比上年增长9.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左右。

城市消费品市场发展较快。全省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61.3亿元,增长12.2%,高于县以下市场增幅8个百分点。

非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非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个体经济144.45亿元,增长19.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9.8%,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分别增长48.5%和68.0%。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55亿元,比上年下降14.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4.3%降为19%。

市场物价涨幅呈低行态势。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下降1.1%。居住和服务项目类的价格涨幅偏大,分别比上年上升7.2%和7.9%。

七、对外经济与旅游业

对外经济通过举办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出台新的招商引资措施,努力开拓新的出口产品市场,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有选择地增加部分急需尖端设备和产品的进口等积极方式,继续得到发展。

进口快速增长,出口有所下降。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09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2.66亿美元,增长37%,出口总额4.43亿美元,下降8.2%。

招商引资有新进展。通过举办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暨“8·28”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对外合作与经济技术交流。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8%;引进协作项目720个,引进资金16亿元,增长11.2%。

旅游业硬件设施增强。旅游行业在加强行业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全省旅游业硬件设施又上一个档次。重点旅游景区的综合配套水平提高,涉外星级宾馆增加到39个,并且结束了我省没有四星级涉外宾馆的历史。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5.1万人次,国内旅游者18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831.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21.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财政支出13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6.6%。

税收工作成绩突出。全年全省各项国税收入共计入库72.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工商税收71.52亿元,增长18.9%;全省地方税各项收入共计入库35.7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工商税收31.12亿元,增长23.8%。

金融存贷款较快增长,货币供应量较为充足。年末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各项贷款余额9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004.23亿元,增长12.6%,狭义货币M1余额为501.27亿元,增长13%,现金流通量M0为226.84亿元,增长7.4%,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29.82亿元。

保险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全年全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6.46亿元,人身保险费收入7.59亿元,分别增长14.5%和41.6%。全年保险赔付金额3.57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2.97亿元,增长37.5%,人身险赔付金额0.60亿元,增长30.4%。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工作全年围绕科教兴黔、可持续发展和开放带动三大战略,以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对内、对外合作,狠抓落实,取得新的进展。全年经过鉴定的重大科技成果达154项,成果类型中:基础理论成果27项,应用技术成果114项,软科学成果11项;成果水平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2项,国际先进水平的2项,国内领先水平的23项,国内先进水平的125项;共评出贵州省科技进步奖11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49项,四等奖55项;全年有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科技成果获贵州省星火奖;此外全省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快,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跨世纪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开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3.7%。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各高校硕士点增加到85个,比上年增加17个,在校研究生588人,比上年增加135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4.26万人,比上年增加0.4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0.84万人,比上年增加0.7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上升0.36个百分点,缀学率下降0.12个百分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覆盖率上升3.49个百分点,人口覆盖率上升3.42个百分点。成人教育继续开展,又有21.83万人脱盲。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健康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又上新台阶。年末全省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增加到1218个,比上年增加6个,其中公共图书馆增加到89个,博物馆增加到6个;全年艺术创作和演出活动更加活跃,涌现出一批新人、新作,对外文化交流也稳中有升。新闻出版行业全年共出版各类图书12820.41万册,比上年增加2000多万册,报纸21148万份,比上年增加530万份,杂志742.02万册,比上年增加近24万册。全年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含中、短波)增加2座,达到26座,广播人口覆盖率比上年上升2.8个百分点,达到68.9%;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增加149座,达到2729座,电视人口覆盖率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达到78.4%;广播电台平均每日播音时间和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分别上升到158小时和1028小时。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事业又有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9113个,比上年增加158个;床位57844张;专业卫生人员10.13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28389人,护师、护士17719人,分别比上年增加535人和232人。农村村卫生室覆盖率77.8%,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3%,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增加1684人,达到34501人;农村接生员增加147人,达到18089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全省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奖94项,比上年增加3项,其中金牌12枚,银牌14枚,铜牌21枚;1人2次破世界纪录。群众体育运动得到蓬勃开展,全年共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254次,参加人数8.3万人次。全省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比上年又增加13.4万人,达到195万人,其中优秀级人员22.4万人,比上年增加5万人。

十一、人口与就业

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全年人口出生率22.02‰,比上年下降0.13个千分点,死亡率7.76‰,比上年高0.0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14.26‰,比上年下降0.22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65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79万人。

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9.07%,比上年高0.2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省职工人数230.3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职工平均工资5415元,比上年增长4%。下岗失业人员有所增加,到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上升0.51个百分点。年末各种职业介绍所发展到1048家,就业训练机构达到416个,其中劳动部门办的74个;劳动部门组织劳务输出新增6.83万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新增21.45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福利与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生活质量提高。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799元,实际增长6.3%,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1080元,实际增长2%左右。在消费支出中,城乡居民吃、穿费用所占比重下降,其中城镇居民吃、穿费用所占比重下降2.9和3.0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吃、穿费用所占比重下降1.3和0.5个百分点;用于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费用增加,其中城镇居民用于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费用分别增长4.7%和15.9%,农村居民用于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费用分别增长10.1%和8%;城镇居民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人均交通和通讯设备支出分别增长23.8%和28.5%。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情况如下: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迈出新步伐。年末全省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城乡敬老院960个,床位15744张,收养8548人;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378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32个;有20个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优抚医院、光荣院收养100人;实施保障制度的市(县)达到57个,期末保障对象人数27008人;接受捐助衣服172万件,捐赠物资衣被折合金额5702万元。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进展。全省环保部门以治理工业污染和水污染为重点,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十五小”、“两土”的关停、改造力度,强化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监督与服务,加强国际国内环境合作与交流,全年工业污染防治有了新进展,生态保护有了新起色,环保科研、监测工作也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23个,关停并转企业9860个,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建成投产429个,新增实际处理废水能力0.19万吨/日,实际处理废气能力29.59万标立米/时;建成烟尘控制区53个,控制面积196.22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34个,面积167.18平方公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达到9144.22万吨,占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9.1%,其中处理排放达标量3982.2万吨,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的43.5%;经过消烟除尘和净化处理的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1834.5亿标立米,占到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47.8%;“两湖”(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开始好转;开展环保科研课题项目24项,4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注:①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系初步统计数;

②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