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贵州

贵州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20:10:31 来源:贵州省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712次

1997年,是全省国民经济稳中求进,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全省上下在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和香港顺利回归的鼓舞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落实省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按照“继续强化两个基础,坚决打好两个攻坚战,积极实施三大战略,大力发展贵州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实事求是,扎实工作,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全省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物价涨幅持续走低,财政增收,金融稳定,对外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但经济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脆弱,贫困人口多,扶贫攻坚任务重;国有企业亏损面大,困难企业增加,下岗人员增多,再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任务还很艰巨。

一、国民经济总量与经济体制改革

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90亿元,比上年增长9%,经济增长速度自“八五”以来首次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84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228亿元,增长9.2%。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又有新的增强。

产业结构呈现积极变化。第一、二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6.2%、35.8%和28%变为35.2%、35.9%和28.9%。

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22户试点企业总体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分流富余人员9000余人;“抓大”步子加快,资产重组和组建企业集团有了新的突破,通过择优扶强和资产联结,组建了通力汽车、长征电器、七砂、黄果树烟草、振华科技、水城钢铁等大企业集团;“放小”逐步推开,国有小企业改革、改制面达到50%;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金融改革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和住房制度等各项改革进程加快。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全面增长,绿色产业开发起步,产业化经营开始兴起,特色农业在农业中的份额增加,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278亿元,比上年增长3.8%。

种植业喜获丰收。粮食生产实现第5年丰收,连续4年创历史最高水平;烤烟种植面积、产量均大幅度增长,油菜籽产量稳定提高,其他主要农产品也多属增产。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造林绿化取得新成绩。全年完成植树造林23.53万公顷,封山育林21.5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8%,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同步增长;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取得新进展,森林资源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林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主要林产品产量增加。其中生漆941吨,比上年增长15.7%;油桐籽88708吨,油茶籽8728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5.4%。

畜牧业实现连续19年增长。肉、禽、蛋、奶等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黑山羊等特种养殖发展迅速,畜牧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渔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4.21万吨,比上年增长20.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454.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1.69万千瓦,增长5.6%;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63.7万千瓦,增长7.4%;拖拉机、农用载重汽车等农村运输工具也有较大幅度增加。全年农村用电量10.86亿千瓦小时,增长10%;化肥(折纯)施用量70.78万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完成坡改梯6.67万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7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50平方公里;新增农村电站装机4.2万千瓦。

乡镇企业继续发展。预计全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630.7亿元,比上年增长31.6%,上交税金15.2亿元,增幅达42%。

扶贫攻坚取得新成效。全省又有174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实施“渴望工程”解决了51万人、17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管理中保持稳步增长,效益出现积极变化。全省工业共完成增加值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重工业增速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实现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6.3%,重工业比轻工业快4.7个百分点。

国有工业增长平稳,非国有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国有工业创造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4%;集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3%和35.5%,均快于国有工业增长速度。

产品结构调整继续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靠近。主要能源、原材料产品平稳增长;彩色电视机,一、二、三类卷烟,白酒、糖、化纤等轻工产品增幅较大;而布、平板玻璃、木材、硫酸、金属切割机床等受市场影响,积压限产,产量下降。

产销衔接水平有所提高。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大中型企业产品销售率升到97.3%,比上年高1.6个百分点。在生产稳步增长的同时,工业经济效益开始向好,全省1991户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1.12亿元,比上年减亏3.64亿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87.6%,比上年提高7.2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6.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建筑业改革继续推进,招投标制度逐步完善,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国有建筑企业施工工程招标承包面为37.7%,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40.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33.5万平方米,竣工率31.5%;国有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4.2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0.1%;实现利税总额1.34亿元,人均利税979.05元,分别增长27.6%和28.5%。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适度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增幅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投资153亿元,增长14.9%;集体经济投资16亿元,增长8.5%;城乡个人投资51亿元,增长13.8%;其他经济类型单位投资15亿元,增长4.5%。分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投资95亿元,增长10.9%;更新改造投资48亿元,增长10.2%;房地产建设投资17.5亿元,增长11%。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根据“九五”计划确定的产业发展重点,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投入加大。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能源工业45亿元,增长18%;原材料工业45.08亿元,增长12%;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34亿元,增长26.8%;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用于农业的投资1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重点工程建设成绩显著。全年安排的新建、续建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共30项,年内已竣工的有10项,分别是:凯里电厂(装机2×12.5万千瓦)、大河边煤矿扩建(新增原煤生产能力60万吨)、南昆铁路(贵州段)、贵阳新机场(4D级)、贵遵高等级公路(全线156.6公里)、贵阳东出口公路(15.4公里)、盘百公路安龙至洪江段(44公里)、安织公路普定至文家及小黄河三甲段(67.2公里)等。其余未完工的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基本完成计划投资。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新增的生产能力和效益主要有: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97万千瓦;城市供水能力3万吨/日;公路通车里程500公里。当前省内通车里程最长、标准最高的贵遵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贵阳至新寨汽车专用公路试验路段呜炮开工,第一条地方为主的合资铁路——水柏铁路开始建设。

五、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公路客货运输小幅增长;铁路运量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在探索新的运营方式上迈出步伐,调整列车运行图,推行微机售票,遏制了客运量下滑的势头;航空事业有新的飞跃,具有现代化水平的4D级贵阳新机场通航,航线、航班增多,服务水平提高。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通信网络规模、通信能力、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增幅比上年回落15.8个百分点;邮电业务总收入16.8亿元,增长50%。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88.5万门,比上年增加16.9万门。全年净增市内电话用户11.8万户,净增农村电话用户1.7万户,年末城乡电话用户63.3万户,比上年增长46.9%。移动通讯和无线电寻呼发展迅速,移动电话用户新增4.3万户,比上年多增加2.58倍,年底达到6.9万户;无线寻呼用户31.8万户,增长37.7%;计算机互联网用户也大幅度增加。年末,全省电话普及率为2.21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货源充足,商品花色品种继续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销售额平稳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

城市市场活跃,农村市场相对平稳。全省县及县以下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121.55亿元,比上年增长5.2%;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3.45亿元,增长21.6%,高于县及县以下市场增幅16.4个百分点。

非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大幅增长,国有经济有所下降。非国有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1.5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集体经济31.74亿元、私营经济0.55亿元,个体经济124.75亿元,分别增长31.6%、71.9%和29%。国有经济消费品零售额63.47亿元,比上年下降3.3%,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8.1%降为24%。

市场网络建设继续向高层次、大规模发展。各地农副产品、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增加,全省成交额上亿元的消费品市场已发展到12个。

市场物价涨幅持续走低。全省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1.5%和3.4%,涨幅分别回落5.4个和5.7个百分点,商品零售物价涨幅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西藏)中居第17位,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一年。但服务项目的价格涨幅偏大,比上年升高1.1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与国内合作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贸易出口额稳定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为6.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4.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由于部分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欠佳,进口原材料或设备数额减少,进口总额出现下降,仅完成1.57亿美元,下降21.5%。

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协作进一步扩大。以贵阳新机场通航为契机,举办了“’97贵州招商旅游暨贵阳机场通航庆典(5·28)活动”,集庆典、经贸洽谈、旅游观光和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为一体,推动了对外合作与交流。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从省外引进协作项目645个,比上年增长3.7%,引进资金14.39亿元,增长24.4%。

深圳、青岛、大连、宁波等四城市对口帮扶贵州的活动步子大,见效快。截止年底,与四城市签订的对口帮扶协作项目已达200多个,启动和竣工的项目近100个。

旅游业又有新发展。全省已建国家级风景区8个,省级风景区24个;涉外星级宾馆37个。全年接待来访、参观,旅游及从事各种交流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共1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9%;旅游外汇收入4429.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2%。

八、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0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0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县级财政困难状况有所好转,财政赤字县从上年的53个减少到46个。

税收工作成绩喜人。全省国税入库各项收入6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增收6.23亿元,其中工商税收突破60亿元,增收7.42亿元,系国、地两税局分设以来完成最好的一年;地方税各项收入共计入库29.34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工商税收25.14亿元,增长21.8%。

金融形势稳定。存款继续增加,贷款结构有所调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12.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6.54亿元,增长21.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2.87亿元,新增51.68亿元,比上年少增加11.89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845.88亿元,全年新增加172.35亿元,比上年多增38.87亿元。全年累计货币净投放51.97亿元,比上年少投放5.51亿元,下降9.6%。各项金融业务继续发展,金融监管力度加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意识增强。

证券市场活跃,全省国债发行和兑付工作顺利完成,向社会发行凭证式国债比上年增加11亿多元;股市交易户和股市交易额直线上升;企业债券认购迅速。

保险业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部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51.9%。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5.64亿元,人身保险费收入5.36亿元,分别增长24.2%和98.5%。全年财产险赔款金额2.16亿元,人身险给付金额0.46亿元,均比上年减少,下降幅度分别为33.5%和39.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省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的支出6496万元,比上年增加784万元;全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等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继续增多。

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结合取得新进展。全年共实施省级科技项目474项.启动和组织实施了新型杀虫剂吡虫啉原粉以及六盘水煤层气开发前期工作等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项目,筛选并争取一批工业性试验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列入了国家计划。同时,科技扶贫开展活跃,农业科技录像带进入千村万户,科普报告会“上山下乡”,参加“科技赶场”的农民日益增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31.5%。

各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年招收研究生207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1.32万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3.6万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继续推进,小学在校学生增到503.82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上年的96.7%提高到97.4%,小学生辍学率3.9%,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增加较多,到年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23.3%,比上年提高16.3个百分点。成人教育有较大发展,全年又有30.8万青壮年摘除文盲帽子,青壮年文盲率降至10.1%,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扫盲任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繁荣活跃。年末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28个,群众艺术馆8个;共出版各类图书1085种0.99亿册,报纸40种2亿份,杂志79种0.07亿册;广播电台平均日播音时间达到130小时,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时间上升为786小时,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提高。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单位实施的“千乡万村书库”工程推动了贫困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进一步健全,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8955个,床位5.7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到9.01万人,比上年增加1240人,且人员素质提高,高、中级专业卫生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卫生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农村有医疗点村数由上年的19379个增加到20208个,实行合作医疗或医疗保险的村增为362个,比上年增加265个,农村基层卫生网络得到加强和改善,边远山区农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困难有所缓解。

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运动得到逐步开展。全省体育健儿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奖次数91项,比上年多14项。其中在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共有89名选手参加了14个项目的决赛,夺得3金3银4铜25个第四名至第八名及团体总分259分的好成绩,奖牌数和总分均列46个参赛代表团的第24位,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增牌争优”的目标。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高涨,全年共举办县及县以上运动会398次,参加人数上升至10.2万人次,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比上年又增加26.2万人。在全国群众体育先进表彰会上,有87个单位、58人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十一、人口与就业

人口过快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全年人口出生率22.15‰,死亡率7.67‰,自然增长率为14.48‰,控制在14.5‰的计划目标以内。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605.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4万人。

老年人口比重有所上升。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8.9%,比上年高0.2个百分点。

劳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年末全省职工229.9万人,比上年有所减少,职工平均工资510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3%。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增多,到年底城镇失业人数为24万人,比上年增长20%;城镇人口调查失业率5.6%,比上年升0.5个百分点。劳动制度改革和建立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有新的进展,各种职业介绍所、技能培训机构发展到894家,劳动部门组织劳务输出8.98万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28.5万人。

十二、人民生活、社会福利与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129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随着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人均储蓄余额由上年的881元增加到1013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活设施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722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38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0.8%和0.5%,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增加,无房户、拥挤户减少,住房成套率提高,使用管道煤气、液化石油气的家庭进一步增多;农民人均住房面积增至16.3平方米,且房屋质量提高,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比重增大。城镇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继续增加,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情况如下:

社会福利保障事业得到加强和发展。年末全省有1012个国有福利单位和敬老院,共有床位16216张,收养8485人。城镇社区服务发展加快,已建立起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335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增加到39个;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有所发展,到年底全省有21个乡镇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优抚、安置工作圆满完成,优抚医院、光荣院收养95人,安置了3720个退伍军人的生活和就业。救灾救济工作取得新成绩,共接受捐助衣服684万件,捐赠物资衣被折合金额6302.4万元。

环境保护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全省各地以工业污染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监督管理,努力改善生态、生活环境质量。工业污染按照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结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坚持“三个转变”,在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污染,取得新的成效。年内全省共取缔、关停“十五小”企业4305家,年内新建项目环境监督评价制度执行率由上年的60%提高到68%;主要河流和“两湖”(红枫湖、百花湖)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进展,水质污染趋势有所控制。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步子加大,到年底,全省城市燃气化率达到37.3%,共建成烟尘控制区46个,控制面积224.8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已达到21个,面积127.61平方公里,部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饮用水源和城区河段水质有改善;生态和自然环境保护有起色,全省已建起自然保护区29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6%,建成生态农业试点区162个,生态农业示范户2.2万余户。

注:

①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系初步统计数;

②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