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宜宾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22-04-27 12:20:17 来源:宜宾市统计局 作者: 点击:965次

2021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影响,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消费、扩内需、抓项目、重创新、畅循环、提质量”的工作思路,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扎实成效,经济保持稳步回升、持续向好的运行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初步结果,2021年宜宾市地区生产总值(GDP)3148.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6.11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568.65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3.32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5%、44.5%和44.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2:48.9:38.9调整为11.3:49.8:38.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481元,增长8.5%。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4233.jpg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4315.jpg

分区域看,城市主城区地区生产总值1164.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重点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979.11亿元,增长8.0%;农产品主产区地区生产总值903.24亿元,增长7.7%;重点生态功能区地区生产总值101.29亿元,增长9.5%。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855.94亿元,比上年增长9.4%;占GDP的比重为59.0%,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55亿元,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57.4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711亿元,增长9.0%。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3:55.6:39.2调整为4.7:57.0:38.3。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550.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7.59%。年末常住人口46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94%,比上年末提高1.5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8万人,出生率为8.71‰;死亡人口3.85万人,死亡率为7.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1‰。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4514.jpg

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8.52万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33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41.99万户。年末民营经济主体达到41.8万户,比上年增长14.8%,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9.8%,其中私营企业实有数量达到6.3万户,增长13.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比上年增加0.9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1%。全市农民工总量160.2万人,下降0.6%。其中,市外农民工90.7万人,下降13.1%;市内农民工69.5万人,增长22.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3%,其中食品烟酒类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6%,医疗保健类上涨0.4%,居住类上涨2.2%,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4612.jpg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3.42亿元,比上年增长8.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3.89亿元,增长7.7%。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1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9.01万公顷,增长8.3%;中草药材播种面积0.49万公顷,增长4.3%;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8.7万公顷,增长3.9%。

全年粮食产量259.77万吨,比上年增长1.7%;其中小春粮食产量增长0.6%,大春粮食产量增长1.8%。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19.54万吨,增长10.2%;烟叶产量1.18万吨,下降1.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15.81万吨,增长7.3%;茶叶产量9.04万吨,增长15.4%;园林水果产量75.81万吨,增长10.1%;中草药材产量0.87万吨,增长8.9%。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4711.jpg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0.32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占全部造林面积的99.2%。全年木材产量24.94万立方米,大径竹产量2289.21万根,小杂竹产量237.93万吨。

全年肉猪出栏501.46万头,比上年增长14.8%;牛出栏14.66万头,增长3.8%;羊出栏45.43万只,增长5.0%;家禽出栏4865.57万只,增长3.0%。猪肉产量37.05万吨,增长17.4%,牛肉产量1.89万吨,增长5.3%,羊肉产量0.66万吨,增长2.4%,禽蛋产量5.04万吨,增长4.3%。蚕茧产量2.88万吨,增长8.1%。年末生猪存栏337.8万头,增长6.1%。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1.04万公顷,水产品产量11.8万吨,比上年增长4.9%。

全年新增耕地灌溉面积0.53千公顷,年末达193.48千公顷;新增农业机械总动力6.56万千瓦,年末达265.54万千瓦。全年农村用电量16.01亿千瓦时,增长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119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5%。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16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4817.jpg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1.4%,股份制企业增长1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1%,私营企业增长10.2%。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7.8%,制造业增长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3%。

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33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倍,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1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2.4%,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22.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4.6%,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2.5%,纺织业增长12.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7.6%,汽车制造业增长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0.2%;五大现代产业增加值增长12.4%。

从主要产品产量看,天然气产量比上年增长16.6%,发电量增长4.3%,锂离子电池增长2倍,纱增长39.1%,新能源汽车增长32.1%,商品混凝土增长12.4%,智能手机增长8.8%,白酒增长2.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9.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192.4亿元,比上年增长19.7%。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563.8亿元,增长21.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82.1亿元,增长11.4%;股份制企业553亿元,增长2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7亿元,增长68.8%;私营企业109.5亿元,增长36.9%。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20.8亿元,下降40.4%;制造业524.7亿元,增长2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8.3亿元,增长11.6%。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6元,比上年减少0.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13.4%,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2.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73.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15个,实现利润总额46.19亿元,增长21.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0.85亿元,增长49.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28.17万平方米,下降18.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33.18万平方米,增长4.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486.46万平方米,增长7.7%。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012.jpg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1.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5.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4%,其中交通运输投资增长10.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7%。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8%。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9.2%。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039.jpg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95.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住宅投资290.66亿元,增长3.7%;办公楼投资8.6亿元,增长56.8%;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2.07亿元,增长10.0%,年末商品房施工面积2659.1万平方米,增长9.5%;商品房竣工面积247.85万平方米,下降17.6%;商品房销售面积774.3万平方米,下降0.7%。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948.63亿元,增长17.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1.32亿元,增长18.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037.19亿元,增长17.9%;餐饮收入172.76亿元,增长17.0%。在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5.59亿元,增长73.5%。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137.jpg

从限额以上企业(单位)主要商品零售额看,烟酒类增长6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0.4%,家具类增长33.2%,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6.9%,日用品类增长23.8%,中西药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0%,粮油、食品类增长21.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9.7%,金银珠宝类增长19.4%,汽车类增长15.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9.6%,饮料类增长3.1%,化妆品类下降6.5%,通讯器材类下降13.6%。

全年网上零售额97.03亿元,比上年增长47.0%。其中,实物型网上零售额79.97亿元,增长5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全市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机构)35家,比上年增加25家,累计设立80家;外商投资实际到位资金8.85亿元,比上年增长61.6%;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含通过部分自由港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5家;对华直接投资金额3504万美元,下降15.2%。全年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省外到位资金586.91亿元,国内市外到位资金798.58亿元。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36.53亿元,比上年增长29.2%。其中,出口167.48亿元,增长35.2%;进口69.06亿元,增长16.7%。货物进出口顺差98.42亿元,增加33.64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53.84亿元,增长83.4%。其中,出口45.14亿元,增长117.3%;进口8.7亿元,增长1.4%。以美元计价,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6.64亿美元,增长38.2%。其中,出口额25.95亿美元,增长44.5%;进口额10.69亿美元,增长24.9%。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210.jpg

全年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50.3%,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18.0%;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158.81亿元,增长26.9%,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7.1%。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313.jpg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3355.7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8%。其中,服务出口293.49万美元,下降44.0%;服务进口3062.26万美元,下降22.3%。服务进出口逆差2768.77万美元。

七、交通、邮政和电信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546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5公里,铁路营业里程270公里,民航营运航线42条。全年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路等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总量8191.7万吨,比上年增长15.2%;旅客运输总量3999.18万人次,增长28.2%。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32万吨,增长2.0%;集装箱吞吐量9.06万标准箱,下降23.9%。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433.jpg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54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加5.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49.7万辆,增加4.7万辆。民用轿车48.1万辆,增加4.5万辆,其中私人轿车46万辆,增加4.4万辆。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2.0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1.08万件,包裹业务0.53万件,快递业务量6219.78万件,快递业务收入6.51亿元。全年电信业务总量45.47亿元,增长26.2%。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582.4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501.2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8.84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2.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4.83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426.66万户,增加10.94万户。接入流量70161.87万GB,增长29.2%。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533.jpg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18亿元,增长25.6%;其中税收收入153.82亿元,增长19.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3.9亿元,增长1.4%。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607.jpg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35.79亿元,比年初增加413.6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124.4亿元,增加412.35亿元。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55.99亿元,增加542.38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053.21亿元,增加542.99亿元。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636.jpg

年末主要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713.05亿元,比年初增加104.16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985.32亿元,增加164.71亿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101.66亿元,增加27.04亿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883.66亿元,增加137.67亿元。

年末有保险公司38家,按业务性质分,产险公司19家、寿险公司19家(其中养老险公司1家、健康险公司2家)。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2.8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23.81亿元,增长9.1%;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9.06亿元,增长3.7%。全年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26.31亿元,增长1.2%。其中,财产险(公司)赔款支出16.36亿元,增长16.3%;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7.36亿元,下降11.2%。

年末有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营业部14家,证券开户数5.4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82万户。全年证券交易额3631.47亿元,比上年增长29.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获得授予专利6059件。其中,获得授予发明专利168件。商标申请10505件,商标注册8104件,新增地理标志产品核准使用专用标志企业5家;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50件,审理结案50件,结案率100%;专利新增实施项目259项,新增产值491.73亿元;专利质押融资金额2.81亿元。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030.73亿元,比上年增长36.5%。

年末有省级(或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个。有高新技术企业200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众创空间1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223项,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14.69亿元。

全市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2个,招收研究生608人,在校生1975人,毕业生196人。2所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1.12万人,在校生3.64万人,毕业生0.92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0.59万人;专任教师0.22万人。全年参加学历教育自学考试2.51万人次。民办职业培训学校46所,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5.77万人次。

年末有各级各类学校1555所(不含普通高等院校、技工校、职业培训机构),在校生86万人,教职工6.4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49万人。年末有普通小学304所,招生5.42万人,在校生35.79万人;普通初中236所,招生6.55万人,在校生19.43万人;普通高中38所,招生3.02万人,在校生8.6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1所,招生0.02万人,在校生0.13万人;学前教育学校949所,招生5.05万人,在园幼儿15.1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6所,招生2.71万人,在校生6.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99.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4%。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806.jpg

十、卫生健康和文化体育

年末有医疗卫生机构4867个,其中医院135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33个,民营医院10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691个,其中卫生院1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4个,门诊部23个,诊所类机构797个,村卫生室368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8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机构11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3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3.3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7万人,注册护士1.59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65万张,其中医院2.75万张,卫生院0.78万张。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833.jpg

全年总诊疗人次2636.2万人次,出院人数107.85万人。全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870.09万剂次。有40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19.36万份/天。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8.89/10万、1.99‰、3.5‰。

建设示范村农村整村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90%。

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内有艺术表演团体70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11个,综合文化站186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博物馆15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9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9项。广播电视台10座,中短波转播发射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

全年出版地方报纸4种,出版期数621期;出版期刊1种,出版量0.78万册。

年末纳入统计的档案馆12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全年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44.61万卷,130.56万件。

年末全市有体育场地1.39万个,体育场地面积938.49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5平方米。有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所,市(县)级业余训练重点单位1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个。开工建设“幸福宜宾”城乡体育设施提升工程项目25个,建成中心城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示范项目11个。在第32届奥运会上,宜宾籍运动员邹敬园获得1枚金牌和1枚铜牌。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5.83亿元,筹集公益金0.15亿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24元,比上年增长10.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79元,增长9.2%。其中,工资性收入24718元,增长9.9%;经营净收入7129元,增长8.1%;财产净收入3139元,增长6.9%;转移净收入7794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91元,增长10.9%。其中,工资性收入7226元,增长11.6%;经营净收入9075元,增长11.6%;财产净收入579元,增长9.0%;转移净收入3712元,增长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08,比上年缩小0.03。

截图录屏_选择区域_20220419195942.jpg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655元,比上年增长10.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560元,增长9.3%;其中,衣着支出增长9.7%、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0.2%、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02元,增长11.6%;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8.1%、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4.7%、居住支出增长11.6%。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5%,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5.8%,农村为37.5%。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9.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8.7万人,减少0.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95.7万人,减少0.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1.8万人,增加3.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3.9万人,减少3.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3.9万人,增加3.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68.1万人,增加14.1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0.2万人,增加3.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39.7万人,增加2.9万人。

年末全市有2.03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3.36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0.18万人享受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2.27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临时救助2.46万人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分别为620元/月、430元/月;特困供养标准为农村650元/月、城市806元/月。

年末全市有各类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180个,其中养老机构159个,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6个。民政服务床位2.07万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62万张,儿童福利和救助保护机构床位626张。年末有社区服务中心54个,社区服务站344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05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2021.7公顷,比上年增长11.3%。其中,工矿仓储用地603.3公顷,增长29.1%;房地产用地449.1公顷,增长22.6%;基础设施用地969.3公顷,减少1.4%。

全年全市优良天数比例为80.5%,未达标区县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三江九河”纳入国省地表水考核的22个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断面达标率为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94.8%。中心城区区域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9分贝,声环境质量总体水平较好。

全市共安排市级环保专项资金6.5亿元。实施大气重点减排项目19个,新增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60万千瓦,累计完成水泥行业深度治理6家,累计淘汰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82台,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718家。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完成48个村农村环境整治。纳入全市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7家,完成6户干法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年末全市有自然保护区5个,面积449.38平方公里。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乡镇73个,省级生态县(区)6个。全年新增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51千公顷,累计822.44千公顷。年末林业用地面积55.52万公顷;森林面积66.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9.9%;活立木蓄积2586.86万立方米,增加29.86万立方米。

全年水资源总量79.52亿立方米。

全年总用水量11.2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5%。其中,生活用水增长9.1%,工业用水下降7.9%,农业用水增长5.1%,人工生态环境补水下降27.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5.7立方米,下降5.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9立方米,下降5.7%。人均用水量244立方米,增长2.1%。

全年平均气温17.8℃,比上年偏高0.2℃;年降水量1206.5mm,偏少472.5mm;年日照时数1283.7小时,偏多20.9小时。

全年全市启动Ⅳ级防汛应急响应2次。(2021年6月29日10时45分、2021年9月16日11时)。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602.1公顷,其中绝收83.7公顷。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0.9亿元,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9亿元。发生森林火灾2起,受害森林面积1.8公顷。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0起、死亡45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1.6%和23.7%。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43人,下降31.9%;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6.463人,下降4.9%。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20年数据为最终核算数据。邮政行业、电信业务总量按2020年价格计算。

3.根据宜宾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对2017年—2019年宜宾市常住人口及城乡人口数据进行了修订。

4.根据《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四大类别县的划分,翠屏区为城市主城区,南溪区、叙州区、江安县为重点开发区县,长宁县、高县、珙县、筠连县、兴文县为农产品主产区县,屏山县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

5.2018年起,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由形象进度法更改为按财务支出法进行统计。

6.公报中总人口、经济主体、就业、物价、粮食、林业、畜牧、水产、灌溉、农机、对外经济、招商引资、交通运输、邮政、电信、财政、金融、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民生活、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