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甘孜州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19:42:17 来源:甘孜州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828次

2004年,全州各族人民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州委八次党代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推进三个转变、做好五篇文章、培育六大支柱、加强三项建设”的要求,坚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顺利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州生产总值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2.3个百分点,是近20年来的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5.46亿元,增长23.0%;第三产业增加值16.19亿元,增长11.3%。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62%、57.48%和33.91%。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6.6:33.4:40.0调整为24.8:36.7:38.5,第二产业比重上升3.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8和1.5个百分点。

经营城市稳步推进。全年启动城市建设项目219个,实现经营城市收益2.1亿元,城镇化率达到16.21%。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3.13亿元,增长19.9%,增长速度比上年加快7.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76亿元,增长66.7%;第三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增长19.6%。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2.6%,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稳中有升。全年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同比上涨5.4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9.75%,主要是由于粮食、蔬菜价格涨幅较大等因素的带动。

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体制性障碍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城乡居民增收难度仍然较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

二、农业

依靠科技,面向市场,以产业化经营为载体,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8.54万亩,比上年增加1.58万亩,增长1.63%;油料作物1.1万亩,减少750亩,减6.36%;药材0.2万亩,增长50.0%;蔬菜、瓜果类3.22万亩,增4.93%;饲料作物6.7万亩,减4.31%。优质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品质不断提高。全州优质水稻面积0.68万亩;优质小麦播种面积14.49万亩;优质青稞39.83万亩;优质豆薯13.45万亩。

多数农产品产量增加。全年粮食总产量17.5万吨,比上年增4.68%;油料作物产量1207吨,增4.5%;麻类作物产量13吨,增8.33%;水果产量8999吨,增1.97%;蔬菜产量5.1万吨,增4.14%。

畜牧业发展平稳。全年各类牲畜出栏121.74万头(只),增长1.11%。其中,出栏肉猪20.26万头,增长7.58%,出栏率达到23.94%,比上年提升0.18个百分点。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结构有所调整。全年肉类总产量8.02万吨,增加0.31万吨,增长4.08%。其中,牛肉产量5.77万吨,增加0.2万吨,增长3.65%。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上年72.28%下降到71.99%,降低0.29个百分点。禽蛋产量429吨;牛奶产量11.21万吨;蚕茧产量133吨,增长22.02%。年末各类牲畜存栏508.37万头(只),增长0.35%,其中大牲畜存栏330.71万头,增长1.4%。

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植树造林52.88万亩,封山育林13.28万亩;年内完成了0.6万亩退耕还林和813万亩退牧还草及570万亩退牧还草前期工作任务。2004年末,我州有各类自然保护区48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6个,州级5个,保护区面积416.68万公顷,占全州土地面积的27%。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明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年新建水利工程72处,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5万亩,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7.08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96平方公里。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7.44万千瓦,增长5.53%;农村用电量8071万千瓦小时,增长9.5%。

乡镇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完成增加值2.65亿元,增长13.6%,实现利润0.4亿元,增长69.83%,上交税金0.25亿元,增长18.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州工业抓做宏观经济持续走高的有利时机,外抓营销,内强管理,工业经济实现了产销同步、量质并举的可喜变化。全部工业增加值5.72亿元,增长2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17.05%提高到26.34%。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0.21亿元,增长42.4%;重工业增加值4.9亿元,增长32.75%。按经济成份划分,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22.4%;股份制工业企业增加值3.66亿元,增长31.2%。矿产、电力两大工业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4.7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74%,增长33.29%。其中,矿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1亿元,增长39.98%;电力业增加值1.98亿元,增长25.72%;全年主要工业产品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建材等产品生产增势良好。其中,发电量增长14.49%,粗铜增长30.1%、铜精矿含铜量增长1.8%、水泥增长59.56%。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在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中,盈利企业盈利额1.65亿元,增长75.01%;亏损企业亏损额0.09亿元,下降22.33%;盈亏相抵后实现净利润1.56亿元,增长88.78%。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99亿元,增长44.99%;实现利税2.55亿元,增长60.55%。

建筑业稳步增长。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全州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17个,比上年增加2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5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1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按照“有保有压”的方针,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总量再攀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3.29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非国有单位投资19.88亿元,增长84.79%。从管理渠道看,基本建设投资38.66亿元,增长42.75%;更新改造投资0.85亿元,增长167.77%。

在国有和其他经济投资中,制造业、电力业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制造业投资1.64亿元,增长219.5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0.23亿元,增长182.25%;医药制造业投资0.40亿元,增长648.69%。电力业投资16.73亿元,增长100.54%;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2.6亿元,增长125.3%。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603个,比上年增加64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65.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96个,增加25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4.42亿元。全年建成投产项目341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2.22%,新增固定资产26.7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61.68%。其中,二康路建成通车,沙嘴电站、金珠制药公司技改工程竣工投产,玛依河水利枢纽、洪坝、小天都、金康、仁宗海电站、海竹路、呷村银多金属矿等在建大中型项目进展顺利。大渡河、雅砻江流域骨干电站、康定机场、泸石路、雀儿山隧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五、国内贸易

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受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者信心增强等因素影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2亿元,增长21.1%。其中,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0.69亿元,增长26.0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43亿元,增长7.84%。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零售额4.37亿元,增长30.31%;集体经济零售额0.08亿元,增长73.03%;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稳步增长,增长26.07%。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51亿元,增长22.97%。餐饮业零售额2.2亿元,增长55.76%。。

搭建招商平台,拓宽招商渠道,加大招商力度,全州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44项,协议引资78.4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22亿元;实现外销额总值116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已达975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5098公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5565万吨公里,增长29.06%。完成旅客周转量42163万人公里,增长16.63%。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综合通讯能力进一步提高。年内开通了乡城、色达等八县的小灵通,实现了全州2.5G宽带传输扩容,完成了成都至康定光缆干线网络传输系统及康定城区光缆敷埋、康定至丹巴等八条主干线光缆及亚丁景区光缆建设工程。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总量1.77亿元,增长22.48%。年末邮电公网电话用户达到8.91万户,增长55.03%。移动通讯稳步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8.27万户,增长9.28%。全州电话普及率达到18.79%。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9.75%。

围绕创建生态旅游大州目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立足特色和优势,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全州旅游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2.72%,外汇收入1532万美元,增长200.98%;接待国内游客179.86万人次,增长154.57%,国内旅游收入11.65亿元,增长158.89%。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3.13亿元,同口径增长36.52%。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0.97亿元,增长39.8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亿元,增长34.0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9亿元,增长31.92%。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5亿元,增长20.0%。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3.92亿元,增加3.59亿元,增长17.67%。各项贷款余额24.91亿元,增加5.77亿元,增长30.1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81亿元,减少0.23亿元,下降2.86%;中长期贷款余额16.56亿元,增加5.69亿元,增长52.3%。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04.02亿元,现金支出112.88亿元,货币净投放8.86亿元。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保费收入大幅提高。全年保费总收入47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4.2%。其中,财产险收入3000万元;人身险收入1735万元。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91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491万元,人身险赔付金额42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1058所,在校学生129572人(含成人),教职工8547人,其中专任教师7527人。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结构逐步优化。普通高校1所,招生2333人(含成人)。在校本、专科学生7083人(含成人),增长12.77%,毕业生2450人。

基础教育蓬勃发展。炉霍、乡城2县和另外9县的40个乡镇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55.6%。年末道孚、白玉2县通过了扫盲评估验收。全州小学1009所,招生16140人,在校小学生94560人,增加185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5.7%,比上年提高1.64个百分点。普通中学32所,招生8977人,在校学生23660人。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州中等职业教育(职高、普通中专)学校5所,招生629人,比上年减少542人,在校学生2820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1841人。

成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建立州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中央、省电大教学资源共享。全年招收本专科学员104人,毕业1117人;参加自学考试2940人,获得本(专)科文凭396人。

“科教兴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入实施,全年重点围绕农业科技、中藏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开展工作。科技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科技成果进一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普工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科技三项费支出271万元,相当于GDP的0.06%。

面向“三农”的科技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核桃云斑天牛综合防治工作取得成功,农村新能源、新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成效,生态农业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中藏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中藏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建设完成了以康定恩威生态药业科技园为代表的一批中藏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进一步强化了对科技型企业的协调服务力度,中藏医药研究工作全面展开,中藏医药研究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州15个中藏医药项目获国家专项经费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咨询、代办服务工作得到加强。“甘孜州中藏药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研究”取得进展,全年共申请专利14件,获得专利证书批文10件。

继续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年举办科普讲座12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000册,接受咨询人数达1万余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继续发展。州歌舞团创作的歌舞剧《康定情歌的故乡》获“世界文化开放发展大会”最高奖—世界和平奖。2004年末,全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9个,公共图书馆3个,博物馆2个。全年创作歌舞节目10台,美术作品45件,书法作品42件,摄影作品43件。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建设继续巩固,有线电视入户工作积极推进。2004年末,全州有广播电台1座,播出节目3套,调频转播发射台41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81.8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有电视台1座,播出节目2套,电视转播发射台1155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82.6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州有线广播电视用户4.26万户,比上年增加1200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医疗卫生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2004年末,全州卫生机构614个,床位2704张;卫生技术人员3823人,其中,执业医师1307人,执业助理医师838人,注册护士724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9个,卫生技术人员304人;妇幼保健机构19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152人,注册护士45人;乡镇卫生院321个,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721人,注册护士129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的进步。全年圆满完成全国柔道、农运会等全国和省业余体校比赛等省级比赛任务。全年获全国比赛金牌1枚、省级比赛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8枚。体育彩票销售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204.4万元,共筹集公益金11.2万元。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改善。全年开展了以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的项目编制工作;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工作得到加强;环保宣传力度加大,公民环保意识增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一、人口

2004年末,全州总人口914369人,比上年增加9514人。总人口中,男性463661人,女性450708人;农业人口767025人,非农业人口147344人。男女性别比为102.9:100,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95‰。

总人口中,藏族721442人,占78.9%;汉族161250人,占17.64%;彝族25621人,占2.8%;其它民族6056人,占0.66%。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4年,全州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7.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2元,增长5.2%;人均消费性支出5840元,增长4.6%。全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61元,比上年增收130元,增长12.61%。其中,工资性收入195元,增长8.24%;家庭经营收入1293元,增长11.42%;财产转移性收入106元,增长13.6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06元,增长7.62%。

200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15亿元,同比增长15.39%。其中,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3.46亿元,同比增长20.56%;定期储蓄存款余额12.69亿元,同比增长10.37%。

全州年末城乡从业人员52.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6万人,增长2.64%。城镇单位在岗职工6.0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903人,下降1.48%。其中,国有单位减少1120人。乡村从业人员44.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万人,增长2.52%。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城市低保和农村扶贫工作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稳步发展。全州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的人员2.03万人,共下拨城市“低保”资金1599万元。全年实施新村扶贫工程71个,移民扶贫工程816户,教育扶贫工程32个,卫生扶贫工程18个及6个县的三配套提升等牧区扶贫工程。全年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1042万元,代缴社会保障资金120万元。全年为企业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5477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征缴率不断提高。全州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2.37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5872万元,征缴率90%以上。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人数4.4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800万元,征缴率90%以上。全年为2339名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继续推进,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县18个,占100%,参保人数5.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0.9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0.68万人。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甘孜统计年鉴—2005》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产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州计生委提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