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泸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5-05-05 10:25:27 来源:泸州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1343次
泸州市统计局
 
2014年,泸州市紧紧围绕“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定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突出“产业发展突破”的工作主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加快转型升级,发展动力有效激发。全市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民生进一步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行政区域及人口。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2236.2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2133.1平方公里。下设三区四县,31个乡、94个镇、19个街道办事处。在31个乡中,少数民族乡有8个,其中苗族乡6个、彝族乡2个。
 
行政区划调整。龙马潭区金龙、长安,叙永县观兴、龙凤、震东等5个乡撤乡设镇;龙马潭安宁、鱼塘、罗汉等3个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原泸县福集镇划分为福集镇和玉蟾街道办事处;纳溪区增设东升街道办事处。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全市有27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46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
 
年末全市公安户籍登记总户数152.27万户,总人口508.88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354.91万人,非农业户籍人口153.9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425.0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0.5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34.43万人。城镇化率44.84%,比上年提高1.55个百分点。
 
经济实体。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先照后证”等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全年新登记各类企业515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587个,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2005户。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实有各类企业26484户。其中,内资非私营企业5118户(其中企业法人2145户);内资私营企业21266户(含分支机构3399户);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100户(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64户)。年末全市工商注册登记实有个体工商户138633户,其中城镇个体8769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683户。
 
经济总量。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9.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2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759.23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338.23亿元,增长10.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69.3%和26.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655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6:60.0:26.4调整为12.9:60.3:26.8。
 
民营经济。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5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59.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49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503.17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201.99亿元,增长9.2%。非公有制经济中,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值737.30亿元,增长11.3%;港澳台及外商经济增加值13.35亿元,增长30.1%。
 
物价水平。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8%,衣着类价格上涨4.4%,居住类价格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下降3.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9%,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下降0.2%。
 
就业形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956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23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02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1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4%。
 
二、农业
 
农作物种植结构。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7.0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2%。经济作物中,油料播种面积2.44万公顷,增长2.3%;蔬菜播种面积6.48万公顷,增长6.2%;药材播种面积0.28万公顷,增长11.6%;烟叶播种面积0.91万公顷,减少42.3%。
 
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198.26万吨,比上年增长0.1%。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4.52万吨,增长5.9%,其中油菜籽3.88万吨,增长6.4%;烟叶产量1.14万吨,减少44.0%;蔬菜产量217.35万吨,增长6.8%;茶叶产量9873吨,增长14.2%;水果产量17.46万吨,增长5.3%;药材产量1.84万吨,增长22.0%;甘蔗7.16万吨,增长1.2%。
 
畜牧与水产品。全年生猪出栏375.19万头,比上年增长2.2%。牛出栏7.21万头,增长3.5%。羊出栏45.65万只,增长3.8%。家禽出栏3482.78万只,增长1.9%。兔出栏933.32万只,增长4.2%。肉类总产量34.36万吨,增长3.1%。其中,猪肉产量26.55万吨,增长3.1%。禽蛋产量4.18万吨,增长1.1%。牛奶产量1.12万吨,增长0.7%。水产品产量7.21万吨,增长4.4%。年末生猪存栏271.57万头,增长0.3%。
 
林业生产。全年造林面积3713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713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1000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2601公顷。森林抚育改造中,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445公顷,中、幼龄林抚育面积4166公顷。全年木材产量(商品材)16.25万立方米,大径竹产量324.93万根。
 
水利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新建成水利工程0.12万处,年末全市已建成水利工程达37.21万处。其中,水库484座,水电站292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252处,塘坝23773座,机电井32.82万眼。全年总供水量63586万立方米,其中规模以上水利工程供水量达到37148万立方米。本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51万公顷,累计有效灌溉面积13.74万公顷。本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2万公顷,累计节水灌溉面积9.37万公顷。年末规模以上灌区达120处,渠道总长度2419公里。新建堤防13.79公里,堤防长度累计达到113.70公里。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4万公顷,新增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0.66万公顷,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1.00万公顷。封禁治理保有面积5.96万公顷。
 
农业机械化。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04.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1%,比上年提高5.1个点。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现代农业发展稳步推进,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在调整中得到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0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0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8.0%,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20.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4.8%;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16.2%。从重点产业看,新兴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7%;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长11.3%,其中酒类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1%,能源行业增加值增长2.3%,化工行业增加值增长0.3%,机械行业增加值增长17.2%。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8.5%。
 
工业经济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盈利的企业554户,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9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8.04亿元,增长8.6%,实现利税总额167.77亿元,下降18.6%,实现利润总额86.65亿元,下降26.5%。
 
注:化工行业利润总额2014年亏损4.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亿元
 
建筑业。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52户,劳务分包企业7户。全年建筑业总产值518.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3%;主营业务收入392.16亿元,增长14.7%;营业税及附加13.03亿元,增长20.8%;实现利润总额14.59亿元,增长17.5%。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0.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计划投资50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和房地产投资(不含农户)1176.99亿元,增长36.3%。
 
投资结构。全社会投资额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13亿元,比上年增长96.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19.68亿元,增长17.5%,其中工业投资517.95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41.18亿元,增长54.9%。基础设施投资283.53亿元,增长37.1%。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163.64亿元,增长70.7%。
 
民间投资。全年民间投资(含农户投资)88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2.4%。
 
房地产。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2.56亿元,增长47.1%,其中住宅投资130.58亿元,增长41.4%。房屋施工面积1365.01万平方米,增长7.9%,其中住宅1037.41万平方米,下降0.7%。房屋竣工面积272.71万平方米,下降20.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26.98万平方米,下降23.5%。全年新开工房屋施工面积557.2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住宅368.99万平方米,下降18.0%。
 
商品房销售。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305.55万平方米,下降17.7%;销售额131.19亿元,下降18.8%。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5.5万平方米,下降20.3%;住宅销售额107.91亿元,下降21%。商品房待售面积83.55万平方米,增长67.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59.31万平方米,增长41.3%。
 
五、国内贸易及旅游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城西城市综合体、西南商贸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泸州)西南商品博览会”;“拉货宝”、“泸州购”等本土电子商务平台全线运营;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功获批;四川宏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全市首个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
 
消费市场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5.58亿元,增长1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22.75亿元,增长13.7%。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395.59亿元,增长13.9%;餐饮收入72.74亿元,增长12.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4.93亿元,增长20.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商品零售244.02亿元,增长20.2%。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91.96亿元,增长24.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11.03亿元,增长21.1%;日用品类3.45亿元,增长38.5%;金银珠宝类0.99亿元,增长69.1%;中西药品类9.06亿元,增长22.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2.59亿元,增长16.7%,家具类3.0亿元,增长20.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4.87亿元,增长24.0%;汽车类37.85亿元,增长27.4%。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市拥有旅行社25家,旅行社分社19家。拥有星级宾馆(饭店)2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6家。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8个,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8个;张坝桂圆林、纳溪天仙硐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拥有全国工业与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3家。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39.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3%,实现旅游总收入183.85亿元,增长28.5%。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5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7%。其中,进口2535万美元,增长15.5%;出口25030万美元,增长22.3%。
 
引进外资和对外经济合作。全年新履约市外来泸投资项目679个(不含港澳台及国外),其中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协议引资1112.9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实际到位资金381.91亿元,下降1.5%。包括续建项目在内,全市到位市外资金788.56亿元,增长15.6%,其中省外资金368.93亿元,减少4.2%。到位市外资金中,第一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5.69亿元;第二产业项目到位资金492.35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441.44亿元;第三产业项目到位资金280.52亿元。
 
全年合同利用港澳台及国外资金2444万美元。其中,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户,合同利用外资16.5万美元;增资企业3户,合同利用外资2427.5万美元。包括往年项目全年实际到位外资6302万美元,增长19.1%。外派劳务1003人次。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合同9828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工程2000万美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长江上游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
 
公路里程。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1351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9552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等级公路1248公里(含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段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里程累计达389公里。依托G76厦蓉、G93成渝环线、G4215成遵3条国家高速公路实现泸州绕城高速闭合,全程93公里。
 
机动车保有量。年末全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3.17万辆,比年初增加5.32万辆。其中,汽车21.05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73辆),增加3.41万辆;摩托车32.01万辆,增加1.89万辆。汽车中,私人汽车16.52万辆,比年初增加3.43万辆,其中私人小型和微型客车14.95万辆,增加3.18万辆。
 
公路运输。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加快,客运网络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市年末公路运输客运车辆3213辆(不含市内公交和出租车)、客运线路967条,通达全国19个省市区、全省各市州和全市各区县。其中,农村客运车辆1887辆,农村客运班线570条。乡镇、行政村客车通达率分别达到100%、86%。全年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64.15亿人公里。年末公路货物营运车辆26491辆(含挂车),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21.6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5%。
 
港口建设。以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为核心,加快推进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泸州航运“一横二纵五港区”体系。泸州港成功获批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泸州港收费站纳入省内水运港口集装箱车辆标识站。已开通近洋航线2条、内河航线3条、铁水联运班线5条。全市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33.75万吨,增长15.8%;集装箱吞吐量32.06万标箱,增长59.3%。
 
水路运输。年末全市民用运输船舶拥有量442艘,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07.1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4.9%;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161.7亿人公里。
 
铁路运输。境内铁路运营里程160公里。铁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6712万吨公里,比上年减少3.9%。
 
航空运输。泸州机场新开通至杭州、海口、稻城亚丁、兰州航线,通航航线达14条。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71.05万人次,增长61.6%;完成货物吞吐量2916吨,增长21.4%。
 
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和站点,公交车已通达园区、校园、机场、商城、景区,实现三区公交线网全覆盖。优化公交服务,推行智能公交,推广新能源电动公交,增加空调公交车数量。年末全市公共交通客车(含县城和城乡公交线路)1212辆,公交营运线路118条,全年客运量23376万人次。其中,城区城市公交车989辆,公交营运线路92条,全年客运量20552.85万人次。城区年内投放空调公交车100辆,空调公交车数量达到346辆,占车辆数的35%。年末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出租车1710辆,其中市辖区1324辆。
 
邮政和电信。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4.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5.74亿元,增长1.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9.78万户,减少1.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46.00万户,增长6.5%,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134.06万户,增长47.1%;4G移动电话用户17.05万户。互联网固定宽带家庭用户52.14万户,比上年增长54.7%。互联网专线用户3.63万户,比上年增长7.5%。移动无线上网卡用户1.5万户,下降13.4%。手机上网用户229.99万户,增长17.7%。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受宏观经济形势、国家调控政策以及财税体制改革等多因素叠加影响,特别是酒业处于调整发展期,税收收入减少,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收入总量升至四川第二位。同时,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创新投融资平台,组建各类投融资集团,加快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投融资渠道有效拓展。中国泸州?金融中心在佳乐世纪城正式落成。证券市场交易活跃。
 
财政收支。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5.92亿元,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61.85亿元,减少7.1%。公共财政支出280.2亿元,增长12.0%。
 
银行业。德阳银行泸州分行、乐山市商业银行泸州分行年内先后开业,年末在泸银行业机构达14家,营业网点605个,从业人员6625人。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12.98亿元,比年初增加202.16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0.78亿元,比年初增加154.01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625.21亿元,比年初增加119.44亿元;个人贷款330.85亿元,比年初增加75.34亿元。
 
保险业。年末在泸保险业务机构32家。按业务性质分,有财产险业务机构17家,寿险业务机构15家。全年保费总收入38.04亿元,增长6.7%。其中,财产险机构保费收入15.55亿元,增长13.2%;人寿险机构保费收入22.49亿元,增长2.7%。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5.68亿元,增长25.2%。其中,财产险机构已决赔付金额7.81亿元,增长13.4%;人寿险机构赔付金额7.87亿元,增长39.8%。
 
证券业。年末在泸证券公司营业部8家,股票有效账户数22.59万户,比年初增长4.1%;持有股票市值245.09亿元,比年初增长40.8%;全年证券交易额为1599.17亿元,比上年增长44.7%。证券公司营业收入2.08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利润1.33亿元,比上年增长71.2%。
 
期货业。年末在泸期货公司营业部1家,期货交易有效账户数365户,比年初增长8.5%。全年期货交易额为715.66亿元,下降7.9%。
 
融资性担保机构。年末全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21家(含分支机构5家),注册资本14.52亿元。全年累计担保贷款金额为67.97亿元,比上年增长4.6%;担保贷款余额65.89亿元,比年初增长12.7%;向624户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贷款59.58亿元。
 
小额贷款公司。年末小额贷款公司24家,注册资本57.45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39.85亿元,比上年增长6.8%;年末贷款余额为81.10亿元,比年初增长19.0%。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深入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学校建设,年内新建公办幼儿园11所,新建小学10所、初中学校6所,“上学难、入园贵、大班额”等问题得到进一步化解。着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解决偏远农村学校“三不通”(水、电、公路)问题,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叙永县、古蔺县和合江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和作业本,全部免除中职学生学费,继续实施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奖助学金制度,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全年为5.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园幼儿减免保教费;为5.7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生减免学费;为5.6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住校学生发放生活费补助;为3.89万名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生发放助学金。医教园区建设快速推进。
 
义务教育。全市共有小学279所,小学教学点678个,专任教师1.72万人,招生6.58万人,在校小学生40.88万人,毕业生5.78万人;初级中学196所,招生5.89万人,在校学生17.08万人,毕业生5.76万人,专任教师10001人。
 
中等教育。全市普通高中25所,招生2.67万人,在校学生7.80万人,毕业生2.77万人,专任教师4810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校、中专)23所,招生3.46万人,在校学生7.99万人,毕业生3.50万人,专任教师2442人。
 
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全市2.97万人参加普通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12万人、上线率38.0%。全市1.56万人参加成人高考,录取人数1.30万人。
 
高等教育。全市共有普通高校5所。普通本(专)科招生12284人,在校学生43364人,毕业生12496人。研究生招生504人,在校学生1320人,毕业生369人。普通高校专任教师2336人。全市成人高等学校1所,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3.02万人(含泸州医学院等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专任教师32人。本年参加自学考试17178人次,本(专)科毕业61人,累计毕业11176人。
 
特殊教育。全市特殊教育(盲聋哑学)学校7所,专任教师121人,招生178人,在校生640人,毕业生87人。
 
学前教育。幼儿园631所,在园幼儿13.89万人。其中,公办幼儿园115所。
 
学龄儿童入学率99.63%,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9.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4.4%,成人识字率97.85%。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泸州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创建成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泸州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通过国家部委会审;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并通过验收。
 
科技成果与专利。全市创新科技成果38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9项,市级科技成果27项,区县科技成果2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全年专利技术申请受理量1337件;获专利申请授权781件,其中发明83件。
 
技术市场交易。全年技术合同登记55份,合同成交额43002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9917万元。
 
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本年新增8户,年末达36户;国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本年新增20户;省级创新型企业本年新增8户,年末省级创新型企业达64户。
 
商标权。年末有效注册商标达8038件。本年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8件,市知名商标16件。年末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3件、省著名商标58件、市知名商标15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机构改革和队伍整合顺利推进,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话剧《蒋兆和》、大型原创音舞诗画主题《天赐泸州》、小型戏剧曲艺《醉美“泸州河”》三台大戏创作、演出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增古蔺县二郎镇、泸县兆雅镇新溪村、纳溪区天仙镇乐道街村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新增先市酱油传统酿制技艺、古蔺花灯2个国家非遗项目。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建成投用。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完善公共医疗和卫生服务。
 
文化机构。全市有文化馆8个,其中市文化馆为国家一级馆。文化站141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128个。公共图书馆9个,图书馆总藏量129.334万册,其中图书藏量90.879万册。市级图书馆2个(含少儿图书馆),总藏量68.167万册,图书藏量49.525万册。博物馆9个。全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实施免费开放,同时启动“数字化图书馆”、“图书借阅“一卡通”、“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数字文化馆”等服务活动。
 
文化遗产保护。全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8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8项。
 
报纸、期刊出版。出版期刊3种,总印数21.5千册;出版报纸5种,总印数2551.74万份。
 
广播电视。拥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市级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调频转播发射台8座,电视转播发射台7座,微波站15座,微波传送线路314公里。有线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8197公里,比上年增加99公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7%,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3%。
 
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与制作。全年自办广播节目6套,其中市级3套,县级3套。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29863小时58分。全年制作广播节目17346小时00分,被中央台采用新闻类广播节目168条。自办电视节目8套,其中市级3套,县级5套,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50234小时05分,电视剧播出1800部31170集。全年制作电视节目5055小时45分,被中央台采用新闻类节目85条。
 
有线电视用户。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6.16万户,比上年减少6.37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33.18万户,比上年增加4.21万户。广播电视网络互联网用户3003户。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资源。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4619个,其中医院10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0个、基层卫生机构4358个、其它卫生机构18个。医院中,三甲医院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专科疾病防治医院1个、卫生监督机构8个、妇幼保健院8个、急救中心1个、采供血机构1个、健康教育机构3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10个。基层卫生机构中,卫生院1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60个,村卫生室3445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1181人,比上年增加146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367人,比上年增加293人,注册护士8238人,比上年增加114人。年末医疗机构编制床位20907张,实有床位22666张。
 
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全年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人次数1891.09万人次,急诊人次数40.31万人次,入院人数89.31万人,出院88.71万人。产妇住院分娩率99.89%。孕产妇死亡率7.92/10万人。婴儿死亡率4.86‰。全年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7033例,报告死亡98人,甲、乙类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65.48/10万人,死亡率2.31/10万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2.62%。
 
计划生育人口统计年度(报告期为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出生人口54395人,死亡33221人,人口自然增长21174人,自然增长率4.21‰,同比上升0.18个千分点;符合政策生育44107人,符合政策生育率81.09%,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全年单独两孩审批6636例,出生2431人。
 
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年末,全市体育社会组织331个,获得技术等级称号的社会体育指导员4004人,体育专职教练员54人。全市国民体质监测站(点)2个,本年接受国民体质测试人数为4560人。免费向市民开放体育场馆,全市免费锻炼人次达119.2万,其中市级体育场、羽毛球馆、网球场、篮球场、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等场馆免费人次达29.7万。本年新建完成全民健身工程设施280个,其中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13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60个、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全民健身广场4个、健身步道1个。
 
青少年体育活动与人才培养。拥有少年儿童体育学校10所(业余体校),后备体育人才(学生)2139人。拥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6个。拥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2个。发展二级运动员87人,其中女性30人。发展二级裁判员75人,其中女性26人。输送到省级以上专业运动队运动员6人。
 
参加大型运动会成绩显著。参加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共获金牌44枚,银牌23枚,铜牌37枚。
 
体育彩票。全市体育彩票发行站点165个,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9783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13.17平方公里、人口达116.66万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景观风貌塑造,中心城区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启动“两江新城”规划建设和推进“两江四岸”整治工程,完成长江现代城段和沱江滨江路景观改造。着力实施交通畅达工程。沱江六桥、忠山隧道、云龙机场快速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进行;全面推进主要交叉路口立体交通改造、立体人行过街通道建设工程,主城区新建成公路桥梁1座(江阳南路跨线桥)。完成泸州西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城南高速路道路景观绿化工程、城北绕城路防护绿地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4511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86%。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3976公顷,绿地率35.13%;市辖区各类公园32个,公园绿地面积105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01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2014年9月正式授牌。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及截污干管工程建设,主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03%。中心城区新启动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继建项目16个。新增城市道路照明灯1.59万盏,新增排水管道58.05公里。
 
全市新增桥梁6座,桥梁总数达76座。
 
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泸县、合江、叙永、古蔺四个县城建成区面积增加3.12平方公里,人口增加1.8万人。全市新增国家级重点镇13个、省级“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示范镇1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3个。
 
全市自然保护区8个,面积101252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0497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25591公顷。古蔺镇、黄荆乡、福集镇被环境保护部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成为我市首批被命名的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市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167平方公里。
 
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以上优良质量天数265天,空气质量达标率72.6%。降水酸雨频率77%,降水的pH值范围为3.37~7.73,总均值为4.49;地表水达标率75%,长江干流泸州段、赤水河泸州段和永宁河水质保持优良;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总平均值为54.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加权平均值为68.3分贝;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覆盖面积103.35平方公里,达标面积89.34平方公里。
 
安全生产稳定向好。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90起,比上年减少60起,下降13.3%;死亡人数188人,比上年减少57人,下降23.3%;受伤人数401人,比上年减少102人,下降20.3%;直接经济损失2574.88万元,比上年减少9046.16万元,下降77.8%。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收支。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70元,增收1015元,增长12.0%。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640元,增长12.2%;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934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856元,增长13.3%。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3238元,增长7.7%;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27元,增长25.9%;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452元,增长12.3%;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359元,增长27.4%;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536元,增长23.1%;人均居住消费支出1175元,增长13.6%;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563元,增长22.4%,。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7.2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0元,增长10.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132元,增长8.2%。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7136元,增长7.5%;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124元,增长8.7%;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478元,增长17.1%;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820元,增长5.2%;人均医疗保健支出930元,下降4.5%;人均居住支出1515元,增长9.2%;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2340元,增长12.3%。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9.36%。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居民储蓄。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997.68亿元,比年初增加120.11亿元,增长13.7%,其中城乡居民活期储蓄存款386.88亿元,比年初增加65.93亿元,增长20.5%;定期储蓄存款余额610.80亿元,比年初增加55.16亿元,增长9.9%。
 
养老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7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43.8万人,增加3.77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9.03万人,增加1.79万人。从参保职工类别看,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43.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4万人,其中个体经济组织及灵活就业人员27.64万人,增加2.77万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9004人,比上年末减少911人,其中离退休参保人员3273人,减少305人;参保农民工4.79万人,增加0.86万人。年末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覆盖面99.3%。
 
全年28.7万名参保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了养老金,比上年增加1.82万人。全年人均领取水平达到18305元,比上年增加1834元,增长11.1%。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838100万元,比上年增加224165万元。其中,征缴收入690945万元,增加195919万元;上级补助资金收入111767万元,增加22369万元。养老保险费当期征缴率99.33%,比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全年基金总支出551703万元,比上年增加95169万元,其中发放企业养老金512144万元,增加81710万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81330万元。
 
从2014年4月21日起,我市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4〕23号)文件的要求,合并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年末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56.4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78万人,其中,享受待遇人数66.13万人,增加0.91万人。全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67471万元,比上年增加4582万元,其中个人缴费收入10950万元,减少1125万元;中央财政补助收入43497万元,减少1750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补助收入6308万元,增加2851万元。基金总支出50031万元,比上年增加6088万元,其中支付养老金46495万元,增加3299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7467万元。
 
医疗保障。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8.47万人,比上年增加10.71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0.5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67.91万人。参加职工医保中,退休人员14.33万人。
 
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待遇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封顶线达到20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封顶线达到15万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3.72%、76.45%。
 
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17924万元,比上年增加3412万元。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102229万元,比上年增加10116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末累计结存144152万元,其中统筹基金93552万元。
 
全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1037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32414万元,基金年末累计结存12845万元。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385.17万人,参合率99.71%,较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入15.20亿元,较上年增加1.78亿元。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14.25亿元,较上年增加0.48亿元。
 
失业保险。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9.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5万人,其中女性8.62万人,增加5100人。全市有7440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为7680名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失业保障,月人均领取失业保险金水平875元,比上年增加77元,增长10.0%;为262名农民合同制工人提供了一次性生活保障。有1209名农民合同制工人与城镇失业人员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
 
全市城镇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18051万元,比上年增加3446万元,其中征缴失业保险费16710万元。全年基金总支出6872万元,比上年增加2216万元,其中支付失业保险金4170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余48999万元。
 
工伤保险。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0.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7万人,其中农民工5.25万人,减少1782人。全年有3180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比上年减少243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8258万元,比上年减少1683万元,其中征缴收入7569万元,减少667万元,当期征缴率97.21%。全年基金总支出9614万元,比上年减少576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7437万元。
 
生育保险。年末全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6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万人,其中女性7.48万人,增加5416人。农民工参加生育保险3.36万人,增加1607人;私营企业职工参加生育保险4.02万人。全年5659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929人次。
 
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336万元,比上年增加121万元,其中征缴收入3131万元,增加96万元,当期征缴率98.17%。全年基金总支出3387万元,增加1151万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7063万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33176套,其中公租房4013套,限价商品房2972套,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开工(含签订货币补偿协议)26191套。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12529套(含续建项目)。当年发放租赁补贴9635户,其中当年新增租赁补贴1365户。
 
社会福利设施和救助。年末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01个,床位24411个,收养人数18266人。建立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43个,其中社区指导中心7个,社区服务中心21个,社区服务站441个。
 
全年5.67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低保”资金支出26205.1万元;全年16.78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资金支出24732.9万元。全年农村集中和分散供养“五保户”人员2.75万人,资金支出8703.5万元。全年城乡医疗救助直接救助71712人次,其中住院救助48343人次,门诊救助23369人次。资助城镇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达69826人。资助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229099人。全市医疗救助支出11989.7万元,救灾支出4634.2万元。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全年销售福利彩票3.3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8450.5万元。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泸州统计年鉴-2015》为准。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与分项合计略有误差。
 
[2]本公报中未特别指定基期的增减幅度计算都是以2013年同口径数据为基期,个别指标的基期数据有修订,增减幅度以此公报为准。
 
[3]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单位)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单位)。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不含农户投资。
 

[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对象是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城镇非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