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会员中心
统计年鉴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年鉴分省、行业总索引 ]
统计公报年度索引: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 统计公报分省总索引 ]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统计公报 > 四川

广安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01-18 15:59:15 来源:广安市统计局 作者:admin 点击:2167次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以“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安”为主题,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省统计局审定,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338.8亿元,增长14.3%,增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为2004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6.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1.6亿元,增长22.5%,第三产业增加值121.0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6%、59.3%和31.1%,拉动经济分别增长1.4、8.5和4.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5 :38.8 : 35.7,与上年相比,一、二产业分别上升了0.5和0.2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了0.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9054元。

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2%,总量占GDP的比重为51.9%,对GDP的贡献率为65.3%。全年民营经济创造的税收大幅增加,达到10.1亿元,增长20.7%,占全市税收收入的64.2%。其中,个体工商户上缴税金2.0亿元。

企业家信心指数保持较好运行。2007年,反映我市宏观经济形势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一直保持着较好的运行态势,全年企业家信心指数达到150.4点,企业景气指数达到145.6点。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更佳,景气指数均达到高度景气区间。

2007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增长2.4%,其中,轻工业增长1.8%,重工业增长2.6%;生产资料增长2.5%,生活资料增长2.4%。

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还亟需提高,节能降耗难度较大,发展经济的迫切性与资源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

二、农 业

2007年,面对突发的生猪“疫情”和特大“雹灾”,全市上下狠抓生猪“疫情”防治和补栏措施,全力组织农业生产自救,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助农政策,农业保持了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141.6亿元,增长7.2%。

粮油实现恢复性增产。全市粮食总产量完成185.5万吨,比上年增产20.8万吨,增长12.6%。其中水稻总产量96.5万吨,增长18.5%;玉米总产量27.3万吨 ,增长4.7%;小麦总产量21.4万吨,增长1.1%;油料总产量10.0万吨,增长7.0%。

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50.5万吨,增长5.7%;禽蛋产量8.1万吨,增长7.5%;牛奶产量2383吨,增长4.9%;蚕茧产量3703吨,增长28.1%。全年生猪出栏560.5万头,增长4.6%,其中,出栏优质肉猪达329.3万头,占生猪出栏总量的58.8%;肉牛出栏7.1万头,增长10.8%;羊出栏51.9万只,增长10.8%;家禽出栏5603万只,增长10.4%;兔出栏345.5万只,增长2.5%。

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加快渔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强力推进健康养殖,在重点推广中华倒刺鱼巴、南方大口鲶、斑点叉尾鱼回等品种基础上,新增加淡水龙虾、银鲷、淡水白鲳、罗非鱼等养殖品种,全年水产品产量6.9万吨,增长10.4%,其中名优水产品产量1.8万吨,增长8.4%。

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全年造林面积3574公顷,年末森林面积为14.6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3.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外出务工收入持续增加。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32.5万人(次),同比增长5.5%,其中省内转移36.8万人(次),省外输出95.7万人(次)(含国外输出),全市实现劳务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10%。

农林水建设持续加强。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年改造中低产田土3.7万公顷,整理土地4.7万公顷,农业综合开发3700公顷,整治病险水库44座,全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400公顷,年末有效灌溉面积9.4万公顷。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具937台套5153千瓦,机耕、机播、机收发展迅速,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96.5万千瓦,增长5.8%;农村用电量3.5亿千瓦小时,增长6.6%。

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市一村一品村村数达到294个;培育形成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0户;发展农民专合组织892个;优质农产品品牌335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0万亩。

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51个重点村变化明显,20项重点工程成效良好,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农村社会呈现新风尚。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98.6亿元,增长2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45.4%提高到46.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90.7亿元,同比增长44.5%,完成增加值69.4亿元,同比增长31.0%,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7.1亿元,同比增长40.0%,重工业增加值42.3亿元,同比增长26.1%,在规模以上企业中,股份制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贡献突出,实现增加值61.1亿元,增长34.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9.6个百分点。

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上年净增38户,企业总户数已达226户;新增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规模以上企业19户,企业总户数已达49户。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装机规模已达240万千瓦,成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火电企业之一;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安分公司年生产能力达9000万瓶;武胜县安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缫丝能力已达17000绪,为全省缫丝重点龙头企业;四川利万步森水泥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100万吨;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原煤200万吨以上。

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改善。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6.8亿元,同比增长47.3%,利润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34.2%,利税总额18.4亿元,同比增长26.6%,亏损企业亏损面下降1.7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8.9%,总资产贡献率为13.65%,资本保值增值率112.7%,资产负债率67.3%,流动资产周转率4.45次,成本费用利润率4.9%,全员劳动生产率136252元/人,产品销售率为99.8%。

建筑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3.0亿元,增长18.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四级以上的企业86个(不含劳务分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亿元,增长28.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35.2万平方米,增长4.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7.5万平方米,下降17.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8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4.5亿元,增长20.6%,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1.6亿元,增长42.4%,其他投资完成20.4亿元,增长14.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6亿元,增长14.0%。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8.1、58.1和98.6亿元,分别增长77.3%、16.7%和19.9%。民间投资已成为投资主体,全年民间投资106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4.3%。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重点投资项目稳步推进。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其中,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60万千瓦的三期工程已建成发电;利用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业废渣、年产200万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的工业项目在广安桂兴水泥有限公司开工建设;广安天然气储量勘探工程完成开钻井67口,完成井60口;华蓥市10万吨竹浆板生产线已开工建设;南合高速公路、邻垫高速公路广安境内段正进行路基、桥梁及涵洞工程施工;襄渝铁路二线工程已完成路基土石方269万立方米,桥梁工程成桥3800多米,隧道成洞1350多米。

房地产开发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4.0%,比上年高5.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196.5万平方米,增长24.6%,销售额23.8亿元,同比增长61.1%。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城乡市场消费繁荣兴旺。全市消费品市场销售持续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升级。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81.8亿元,增长16%。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3亿元,增长18.7%。在各种经济类型中,批发零售贸易业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实现零售额82.8亿元,增长16.8%,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6亿元,增长8.6%,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及个体户零售额76.2亿元,增长18%;住宿和餐饮业及其他行业分别实现零售额 19.3亿元和19.2亿元,分别增长18.7%和18.1%。

对外交流不断加强。深化友城交流与合作,与法国布洛涅—比扬古市、广东佛山市、江苏南通市缔结友好关系。大做面向重庆文章,参与成渝经济区建设高层论坛,承办川渝毗邻县区互动合作座谈会,为推进机电制造、新型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主动承接重庆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引进项目481个,到位资金68.7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68个,到位资金43.5亿元。成功举办“两化”项目推介会及机电加工产业招商推介会,签约天然气碳一化工、氯碱法烟气脱硫及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项目。外经外贸实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201万美元;出口创汇2362万美元,增长32.6%;外派劳务1700人次,增长21.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9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115公里,一级公路68公里、二级公路327公里,三级公路498公里,四级公路1751公里,等外级公路4336公里。航道里程522公里。完成客运量5828万人,完成旅客周转量169100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0.3%、8.4%;完成货运量2449万吨,货物周转量146186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1.3%、20.2%。

通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1亿元,增长24.8%。年末电信电话用户达到4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0.2万户,增长30.1%。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27.3%。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0%,移动电话普及率17.3%。

旅游经济不断壮大。全市已启动创建全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华蓥山石林景区创国家5A级景区工作。深入拓展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参加了法国巴黎国际旅游展,向各国游客推介了广安旅游产品,邀请韩国旅行商及第十届海峡两岸旅游行业联谊会参会人员来考察。加强了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全年培训导游、基层服务员1520人次。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现有星级宾馆16家,旅行社12家。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全年接待游客618.6万人次,增长6.6%,旅游总收入32.2亿元,增长24.1%,游客人均消费为520元,增长17.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增长2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8.1亿元,增长34.2%。

金融业运行良好。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9.1亿元,比年初增加44.4亿元,增长14.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1.5亿元,比年初增加31.8亿元,增长12.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1.3亿元,比年初增加13.7亿元,增长9.9%;中长期贷款61.7亿元,较年初增加3.8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10.3亿元,现金支出717.1亿元,收支品迭后货币投放6.8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10家,按业务性质分,财险公司6家,寿险公司4家。全年保费总收入9.6亿元,增长58%。其中,财产险收入2.5亿元,人身险收入7.1亿元。全年处理各项赔款金额2.5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6亿元,人身险赔付金额0.9亿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改造中小学危房155所,改扩建面积8.8万平方米。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含技工校)2316所(含村小校点),在校学生79.2万人,教职工3.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2万人。

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部分家庭贫困的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市小学 467所,招生6.1万人,在校小学生40.6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普通中学294所,招生10.8万人,在校学生29.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4所,招生5800人,在校学生9072人。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17.7万人次。全年参加自学考试7766人次;高考本科上线10019人,增长3.6%;专科上线人数22054人,占参考总人数64.7%。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取得各类科技成果46项,其中5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等级奖。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10家,成立了市级科技研发中心3个,省级科技中心1个。全年共申请专利70件,专利授权17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6个,藏书46万册。第二轮地方志编修工作进展顺利。建设农村书社加强,在全市10个乡镇建立“农村书社”,35个行政村建起了35个农家书屋,配送了各类书籍43000余册(盘)。

奥运圣火传递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广安作为2008奥运圣火传递四川省首站城市,已完成各项筹备工作,拟定上报了奥运火炬在广安传递路线,按程序推荐了火炬手和护跑手。

竞技体育开创新局面。组团参加了“四川省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其中柔力球获第1套基本套路集体第一名;参加了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4名运动员获得单项第七名;参加了2007年四川省青少年锦标赛的田径、武术套路等8个项目,获得团体第五名,3个单项第一,6个单项第二,7个单项第三;组队参加了四川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美操比赛,取得小学组规定动作第二名和自编动作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分页标题[/!--empirenews.page--]

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年纳入省体系建设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全市卫生机构3189个,床位5428张;卫生技术人员622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690人,注册护士1314人。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力度加强。2007年,全市成功创建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加大减排力度,关闭了罗渡火电厂和鑫光发电厂2户工业企业,关闭小火电机组2.4万千瓦,减排二氧化硫3176吨。加大力度整治全市水污染企业,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监管,化学需氧量减排3187吨,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完成年度削减目标。依法划定了10个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和117个建制农村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环境质量监测网点增加。在市区布设了4个大气连续监测点位、2个降水监测点位,4个功能区环境噪声、13个交通噪声、112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在嘉陵江、渠江广安段设立了2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4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1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断面、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设置了5个大气自动监测站;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安装了在线自动监测设备,并每月监测一次污染因子,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100%以上;嘉陵江、渠江流域广安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以上标准。

生态保护效果明显。全市自然保护区已达12个,保护区面积329.9平方公里。

十一、人 口

按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为462.5万人,比上年末净增4.9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6‰,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长率2.6‰。年末常住人口372.3万人。全市城镇化率2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982元,比上年增加4330元,增长29.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5元,增长21.8%,其中,工薪收入6885元,增长22.3%。人均消费性支出6879元,增长15%。其中,食品消费支出3371元,增长25.5%;衣着消费支出795元,增长9.6%;居住消费支出708元,增长29.9%;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37元,增长10.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478元,增长2.4%;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155元,增长12%;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消费支出分别下降19.2% 、0.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9%。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10元,比上年增加562元,增长17.8%。其中,工资性收入1547元,增长14.9%;家庭经营收入1950元,增长21%,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全年增收主渠道。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61元,增长18.4%。其中,食品支出1490元,增长24.2%;衣着支出104元,增长9.3%;居住支出287元,增长9.0%;交通和通讯支出134元,增长12.2%;医疗保健支出143元,增长14.7%。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60.5%。

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城镇国有、集体、股份制、“三资”企业等单位年末在岗职工11.0万人,城镇个体、私营企业就业人员12.6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6719人,实现再就业145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增参保人数3.9万人。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83468名城镇困难居民和114573名农村特困人员享受低保,累计发放低保金8146万元;29422名农村贫困病人获得大病救助。全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4个,覆盖农业人口为281.9万人,参合人数228.2万人,参合率80.9 %,补偿金额达8964万元。住房保障工作启动,优待抚恤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共销售福利彩票3700余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750余万元。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广安统计年鉴—2008》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